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养猪》2019,(4):68-68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4月25日报道】研究人员发现,“沙发土豆”的生活方式会在晚年时导致骨骼更加脆弱,尤其是对男性来说。专家们发现,男性坐着的时间平均要多于女性,因此骨骼更加脆弱,尤其是在下背部。但由英国杜伦大学和纽卡斯尔大学学者开展的新研究发现,每天走一万步可能有助于保持骨骼强健。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久坐人群骨骼更加脆弱,这增加了他们患脆性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牛真胃变位不常见,临床症状不甚明显,诊断颇困难。我的主要诊断根据是,产后不久发病;病初象前胃弛缓等消化系统疾病,但按这些疾病疗法治疗无效;有疝痛症状,特别是常做弓背排粪姿势,但常无粪便排出;病程为3—5天,有逐渐消瘦及饮食欲废绝;在左侧腹部¨11—12肋间下部叩诊呈金属音;在金属音部穿刺吸取真胃液呈微黄色,强酸性(一般PH在4以内);并须注意与创伤性网胃——心包炎及酮病等加以鉴别。我们治疗的具体方法是用倒牛法使病牛呈左侧横卧姿势,然后用人工使牛变成仰卧式,即背部着地,四脚朝天;随即以背部为轴心,将牛向左滚  相似文献   

3.
鸡的脊椎滑脱症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西部、德国及美国,都发现脊椎滑脱症是导致肉用鸡后部麻痹的原因。感染高峰出现在3—6周龄的小鸡中.但1-9周龄的鸡都有受感染的记载。患脊椎滑脱症的鸡常处于后坐姿势,而且总是扇着翅膀向后退,有些鸡则斜躺在地,如果靠近...  相似文献   

4.
姿势。姿势往往提示某一特殊诊断或某一特定系统的紊乱。兽医在认识非正常的姿势之前,必须具备奶牛、犊牛和公牛正常姿势的知识。牛患腹膜炎时出现弓背站立姿势和不愿走动,可能提示金属器具病或穿孔性皱胃溃疡或仅有背部肌肉骨骼的损伤。若发现牛常常靠在围栏上可能患有神经性酮病或李氏杆菌病。若牛站立时头前探,眼半闭,精神沉郁可能患有脑炎或额窦炎。  相似文献   

5.
一农户饲养了200头育肥猪,近日连续死亡3头外表看似健康的猪,找不出原因,特来咨询。1发病情况猪在死亡前排过沥青样黑色粪便,死亡后皮肤表现苍白。跟农户到猪场发现,个别猪出现食欲不振、消瘦,轻度腹泻,粪便中有黏液块,有的有血丝或小血块。弓背弯腰,体温正常。2解剖症状小肠及回肠黏膜增厚、出血或坏  相似文献   

6.
《草原》2017,(2)
正一根敦坐着,膝对膝,九条树干一样的手指掐着膝。在他四岁那年,冻掉了左手小拇指。对远去的童年,根敦没有丝毫的怀念。他从未觉得童年是美好的。整整三个小时,根敦都没动一下。弓背,脖颈前倾,两肩高凸,如旧衙府门前的石狮子。他对面炕头坐着巴岱。此刻,巴岱哭一  相似文献   

7.
在奶牛养殖中及时准确地监测奶牛发情可以使奶牛适时受孕、产犊并提高泌乳量。奶牛发情时会产生爬跨行为,通过监测奶牛背部爬跨压力及尾部压力可以进行发情的及时判断,对提高奶牛养殖效益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用薄膜压力传感器采集奶牛背部压力、尾部压力信息,使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进行人机交互完成了压力监测终端的设计,并开发了Android平台的手机APP(Application)压力监测系统,通过ESP8266 WIFI模块完成爬跨压力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实现了奶牛发情爬跨行为的无线远程监测。该监测系统成本低、安装方便、实时性好,能够实现奶牛背部和尾部爬跨压力的手机APP远程监测,从而能及时有效地对发情状态的奶牛进行人工授精干预。  相似文献   

8.
参考消息 《养猪》2019,(3):53-53
正【英国《泰晤士报》网站4月4日报道】研究表明,午饭时间在公园散步20分钟是医生可能开出的最有效抗压力疗法之一。长期以来,亲近自然一直被认为有恢复健康的作用,但科学家们声称已经找到了每日最佳时间。研究发现,在能让人感觉与自然亲近的环境中待20到30分钟能把压力荷尔蒙降低约10%—足以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带领这项研究的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玛丽卡罗  相似文献   

9.
多脊椎性状是指动物脊椎数比正常个体增加的现象,是存在于家畜中的有益突变。胸腰椎数的增加可增大家畜的体长,改变相应胴体指标,从而提高其经济价值。多脊椎性状具有较高遗传力,这为多脊椎肉用家畜的选择和培育奠定了遗传基础,使多脊椎个体在家畜遗传改良中发挥优良的生产性能成为可能。因此,家畜多脊椎性状的研究,可为多脊椎肉用家畜新品种的培育奠定理论基础。目前,已在猪、羊和牛3种家畜上发现多脊椎现象。其中,猪多脊椎性状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牛和羊多脊椎性状的研究结果则相对有限。作者就家畜中的脊椎数变异情况、多脊椎性状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候选基因/突变位点的研究3方面内容进行阐述,并简要分析了家畜多脊椎性状研究空白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卫生院积二十多年之经验,用蜂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已达百分之八十六。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体力劳动者的一种常见病,一些年轻人也会莫名其妙地得上这种病。其症状分为两种类型;风湿侵犯脊椎关节,为中枢型,患者身体僵直,不能弯腰;风湿侵入四肢,为周围型,四肢关节活动受限,手足关节肿大,逐渐变形。得上这种病的人,最后完全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一九五八年,小白楼卫生院老中医李毅根据  相似文献   

11.
<正>一、病因因现代城市的公寓生活,犬受空间限制,运动量不足以及其他一些环境因素影响,使许多宠物肠蠕动机能障碍,肠内容物不能及时后送滞留于大肠内,排泄物滞留时间太长会变干变硬,致使肠道不通行成便秘。二、症状仅有排粪姿势而排不出粪便,有时排出少量附有血液和粘液的干粪。腹痛、弓背弯腰,有的呕吐。直肠及结肠便秘时,触诊腹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乌珠穆沁羊生长分化因子11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GDF11)基因外显子1的甲基化模式,本研究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PCR (BSP)的方法对普通乌珠穆沁羊和多脊椎乌珠穆沁羊GDF11基因外显子1的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发现普通乌珠穆沁羊GDF11基因外显子1的平均甲基化率为0.123,多脊椎乌珠穆沁羊的平均甲基化率为0.569,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这两组数据间差异极显著(P<0.01),即多脊椎乌珠穆沁羊GDF11基因外显子1中的CpG甲基化率极显著高于普通乌珠穆沁羊(P<0.01).通过分析GDF11基因外显子1的13个CpGs位点发现,多脊椎乌珠穆沁羊CpG_11和CpG_13位点的甲基化率值最高,达到90%,推测这两个位点的甲基化可能与乌珠穆沁羊的脊椎数增加有关,是导致多脊椎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便秘是猪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病例服用些下泻、健胃药即可治愈。临床上常遇到一些顽固性便秘患畜,给服泻药而不效,反而越泻粪便越干,随着病程的持续.大便极度困难,便时猪弓背弯腰.粪便呈球粒团状。伴有体温升高。喜欢饮水。食欲下降,有的食欲废绝。笔者曾用中药治疗30多例,经追访效果很好。现将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人自 1994年以来 ,常常被疾病所困扰。其症状为 :有时睡觉躺在床上翻身 ,感觉从腰部脊椎处 ,有轻微响声 (当然耳朵听不到 ) ,第二天 ,就明显的弯腰不方便 ,第三四天就更加严重 ,上半身呈僵直状 ,明显感觉到它是顺脊椎向上走 ,走到两臂肩胛骨中间为止 ,最终导致脖子歪向左侧。曾试过拔火罐 ,哪疼拔哪 ,结果导致位置变化到左肩胛骨里面酸疼 ,不拔还回到中间位置。发病期间早晨洗脸都费力 ,晚上睡觉翻身困难 ,起床要向一侧靠手臂支撑慢慢起来 ,好像腰有要折的感觉。上班在办公室坐久了 ,必须靠手支撑 ,否则头抬不起来。由于常年养蜂 ,后背及…  相似文献   

15.
<正>当犬脊椎病变(椎间盘突出、脊椎骨刺增生、骨折、错位、畸形、背部肌肉拉伤、强直性脊柱炎等)或者受伤了,犬主在带犬到宠物医院诊治的同时,可给犬辅助使用一款宠物医生推荐的犬脊椎保护衣,该产品可以给犬背部提供良好的支撑力,从而帮助犬从各种背痛问题中恢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在畜禽育种中发现的多脊椎个体生产性能的变化以及多脊椎的遗传方式,并有重点地从DNA分子的角度对其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的综述。  相似文献   

17.
江北某宠物医生家养一只4月龄的黑色贵妇犬,雄性,1.5kg重,2006年7月2日来院主诉:呕吐、腹泻、不吃等,在江北、南坪先后两家动物医院按“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医治5天无效,3天前两家医院的医生均做过腹部触诊无异常,近3天未曾做过,但呕吐加重,呈白色水样,未排大便。临床检查:体温38.4℃,精神沉郁,双眼无神,喜卧,不愿站立,弓背弯腰样,心肺无异常,腹部可触及4-5cm的腊肠样肿块,质地偏硬,稍有触痛,触诊时呕吐加重,肠鸣音异常活跃,尿量少。治疗:氨苄西林钠0.75g加地寒米松1mg加生理盐水20ml混合静滴,犬源全血浆13ml静滴,生理盐水维持中施术…  相似文献   

18.
1猪瘟症状:体温升高到40℃~42℃,持久不退。食欲减退或停食,精神沉郁,伏卧喜睡、寒颤、挤卧一堆或钻草窝,弓背弯腰,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眼结膜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有指压不褪色的紫红色出血点。病变: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红白相杂呈大理石状。肾颜色变淡,表面有针尖大小出血点。脾肿大、出血,边缘有突出于表面的出血性梗死。慢性病例在大肠回盲部黏膜有钮扣状溃疡。防治:该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靠预防。①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②定期预防接种,为排除母源抗体(含其…  相似文献   

19.
绵羊毛发的生长速度因部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绵羊腹股沟及耳部的毛发生长速度慢,而背部的毛发生长速度快长。研究表明,多种因素会影响动物毛发的生长速度及其他性状,其中MAPK信号通路在皮肤发育及毛发生长过程中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TGF-β受体1及p38MAPK在绵羊背部、耳部以及腹股沟部皮肤的表达水平与定位进行研究,以探讨TGF-β受体1及p38MAPK与绵羊毛发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显示,TGF-β受体1及p38MAPK在绵羊的背部、耳部与腹股沟部均有表达,且p38MAPK在背部表达量最多,耳部次之,腹股沟部最少;而TGF-β受体1在耳部毛囊中的表达量最高,腹股沟部次之,在背部毛囊中的表达量最低。研究结果提示,TGF-β受体1及p38MAPK可能与绵羊毛发的生长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20.
1 准确掌握奶牛发情期 母牛发情时,外部表现较明显,精神不安,哞叫,食欲减退,奶量下降,有时弯腰弓背举尾,频繁排尿,阴唇充血呈水肿状态.上述表现随发情进展由弱到强,发情近结束时又减弱.母牛发情时显著的特征是爬跨现象.母牛发情初期,有公牛或其他母牛尾随,并且发情母牛还尾随或爬跨其他母牛,但是并不接受跟随它的牛爬跨.母牛发情中期,接受其他牛爬跨,此时表现站立不动,后肢叉开和举尾,此时期为发情盛期.发情盛期之后,母牛转入平静,开始低头吃草,其他牛尾随或爬跨时,不大愿意接受,往往臀部避开,但很少奔跑.最后,母牛拒绝其他牛爬跨,这是发情停止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