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疆玉米害螨天敌种类及其优势种天敌控害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调查新疆主要玉米产区,采集标本,鉴定出新疆玉米害螨的天敌有2纲12科28种.其中深点食螨瓢(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为优势种天敌,经室内对深点食螨瓢捕食新疆玉米叶螨优势种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 Ehara)的功能反应研究,成虫和幼虫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中深点食螨瓢成虫对截形叶螨卵、若螨和成螨捕食量分别为:41.58、36.27和28.25头,其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成都地区苹果叶螨与天敌类群的空间格局及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1 苹果叶螨及其天敌种类成都地区危害苹果的叶螨有4种: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usis,六点始叶螨Eotoletranychus sexmaculatus,苜蓿苔螨Bryobia praetiosa.叶螨捕食天敌有5种: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小花蝽Orius minulus,六点蓟马Scolothrips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新疆枣园害螨和天敌种类及其二者的种群发生动态,于2013年6月至8月份对新疆主要枣产区6个地州25个县市51样点的害螨和天敌种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并于5月至9月份对不同间作模式下截形叶螨及其天敌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目前新疆枣园中主要害螨种类有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敦煌叶螨(Tetranychus dunhuangensis Wang)和Tetranychus sp.3种,均属叶螨科、叶螨属,其中截形叶螨为优势种;天敌主要包括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菱斑巧瓢虫(Oenopia conglobata Linnae-us)、塔六点蓟马(Scolothrips takahashii Priesner)及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 Tjeder),但天敌优势种在不同间作模式下有所差异.害螨及其天敌发生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天敌对截形叶螨在发生时间与种群数量上均表现出明显的跟随现象,阿克苏市的截形叶螨在两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分别于8月上旬和中旬达到最高峰,其天敌高峰期滞后害螨数量高峰约1周左右(5~7d).  相似文献   

4.
丽草蛉和异色瓢虫对美国白蛾的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 Brauer)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的捕食作用,为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提供多种天敌资源。本试验利用室内观察法结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方法,研究了丽草蛉3龄幼虫、异色瓢虫4龄幼虫和成虫对美国白蛾卵和幼虫捕食行为、捕食能力和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对美国白蛾卵的捕食能力,以异色瓢虫4龄幼虫日均捕食量最大[(82.2±14.4)粒·d-1],丽草蛉3龄幼虫次之[(76.2±17.7)粒·d-1],而异色瓢虫成虫的日均捕食量[(61.0±4.9)粒·d-1]显著小于4龄幼虫;但对于美国白蛾1龄和2龄幼虫,异色瓢虫成虫和丽草蛉3龄幼虫的日均捕食量都显著高于异色瓢虫4龄幼虫(p0.05)。丽草蛉3龄幼虫、异色瓢虫4龄幼虫和成虫对美国白蛾1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通过方程得到异色瓢虫成虫对美国白蛾1龄幼虫理论最大捕食量达49.47头·d-1,高于丽草蛉3龄幼虫和异色瓢虫4龄幼虫的理论日均最大捕食量。对于美国白蛾卵块,异色瓢虫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而对于美国白蛾1~2龄幼虫,异色瓢虫成虫和草蛉3龄幼虫捕食效果更好,本研究可为美国白蛾捕食性天敌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乌鲁木齐市叶螨捕食性天敌深点食螨瓢虫的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同时在实验室内饲养深点食螨瓢虫,并对其形态特征和不同寄主上的繁殖情况进行观察,据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寄主上深点食螨瓢虫各虫态的繁殖量高于茄子和辣椒。深点食螨瓢虫田间发生较早,翌年4月份开始苹果树上取食活动,10月中旬深点食螨瓢虫越冬代成虫在玉米田取食活动。  相似文献   

6.
食螨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红叶螨控制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开始对大丰沿海棉区捕食红叶螨的有益生物进行了调查,初步明确了捕食棉红叶螨的天敌有食螨瓢虫、六点蓟马、食蚜蝇及捕食螨等多种,而以玉米棉花间作田中小毛瓢虫亚科中小毛瓢虫族和食螨瓢虫族数量较多.小毛瓢虫族的三种瓢虫食性杂,分散性大.食螨瓢虫族的两个种[深点食螨瓢虫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对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Ehara)的捕食潜力,采用捕食者功能反应方程及参数研究加州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各螨态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对雌成螨、若螨、卵的选择性捕食系数分别为0.365、1.276和1.390。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对猎物卵和幼若螨的控制能力最强。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加州新小绥螨的捕食能力随温度升高呈先增后减趋势,28℃时最强,对截形叶螨雌成螨、若螨和卵的攻击系数(a)最大,分别为0.639、0.730和0.842;处理时间最短,分别为0.126、0.075和0.039d;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7.943头、13.405头和25.575粒。加州新小绥螨的捕食作用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也相应降低,捕食作用率与其自身密度的关系为E=0.423P-0.747。  相似文献   

8.
和田地区枣树害虫及天敌消长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摸清和田地区红枣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类及种群动态.[方法]2010年4月1日-10月10日,在选取枣园亚系统的样地中,以对角线方式选择有代表性的枣树10株进行标记,采用定点定期的系统调查方法,每10 d调查一次.[结果]和田地区红枣主要害虫有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 Ehara、枣瘿蚊Dasirusura datifolia,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n Shinji和堆粉蚧Nipaecoccus nipae Mask;主要天敌为叶色草蛉Chrysopa phyllochroma Wesmael、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 Brauer,菱斑巧瓢虫Oenopia conglobata L.、深点食螨瓢虫,whores punctillum Weise、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 undecimpunctota Linnaeus、孪斑瓢虫Chllocorw geminus和蜘蛛类Araneida.枣瘿蚊、叶螨、枣球蜡蚧和堆粉蚧发生高峰分别在7月中旬、8月中旬、7月下旬.草蛉、深点食螨瓢虫和蜘蛛类发生高峰分别在5月下旬-6月下旬、10月上旬、6月下旬.[结论]初步摸清了和田地区枣树主要害虫、天敌种类及田间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9.
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西花蓟马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室内观察测定了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结果表明,26℃条件下该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西花蓟马成虫、若虫的捕食量增加,搜寻效应降低,捕食上限分别为625.0头/d和714.3头/d。  相似文献   

10.
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棉叶螨是综合防治技术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笔者对北疆部分棉田中的叶螨天敌作了调查和采集 ,从 10 0多号标本中初步鉴定出棉叶螨天敌 32种 ,其中天敌昆虫18种 ,蜘蛛 4种 ,捕食螨 10种 ,并对其分布和形态分别作了记述 ,还发现在棉田中出现早、数量多、捕食明显的种类有食螨蓟马、食螨瘿蚊、草蛉、小花蝽、食螨瓢虫、蜘蛛和多种捕食螨 ,可为生产者和研究者对棉叶螨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的3种主要天敌小十三星瓢虫(Adonia var-iegata)、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和中华草蛉(Chrysoperia sinica)的成、幼虫对二斑叶螨不同密度的控制作用.在一定的猎物密度范围内,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分别用Holling的圆盘方程拟合,经卡方检验,其实测值和理论值均无显著差异.3种天敌各自在不同情况下对二斑叶螨的控制作用,表明其具有重要的保护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转Bt基因棉田朱砂叶螨及其天敌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转Bt基因棉田与常规棉田朱砂叶螨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时间与空间生态位.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田朱砂叶螨的时间与空间生态位、天敌的空间生态位以及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塔六点蓟马、食卵赤螨和其他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大于常规棉田,朱砂叶螨与天敌的时间与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也大于常规棉田.运用生态位的观念阐述了转Bt基因棉与害虫之间的关系,指出朱砂叶螨仍是长江中游棉区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3.
玉米螟优势捕食性天敌控害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种玉米螟优势捕食性天敌对玉米螟卵和1、2、3龄的捕食功能反应,为玉米田有害生物可持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饥饿处理24 h后的方斑瓢虫成虫、黄褐新园蛛、中华草蛉3龄幼虫分别与不同密度玉米螟卵和1、2、3龄幼虫进行组合,24 h后测定捕食量。【结果】3种优势天敌对各龄期玉米螟幼虫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II型,即天敌的捕食能力和和猎物的密度为负加速曲线。 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玉米螟的控制能力最强,其对1龄、2龄、3龄玉米螟幼虫24 h最大捕食量分别为353.32、53.98和17.42头,并对卵块有捕食作用,24 h最大捕食量为251.03粒。【结论】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玉米螟具有良好的控害潜能,应保护和利用玉米田田间优势捕食性天敌。  相似文献   

14.
平均气温17.7℃腹管食螨瓢虫幼虫期(15.3天)平均捕食桔全爪螨各虫态800.7只;气温24.2℃3~4龄幼虫平均日捕食猎物卵104.6粒,或若螨59.2只,或成螨44.2只;气温15.6℃雌成虫平均日捕食桔全爪螨各虫态77.3只;气温23.4℃日平均猎食卵78.5粒,或幼螨55.1只,或若螨65.1只,或成螨62.2只。腹管食螨瓢虫雌成虫对桔全爪螨卵、幼螨和成螨的功能反应为Ⅰ型反应,其功能反应的参数成螨为1.8707,幼螨为2.6225,卵为1.0325;对若螨为Ⅱ型反应,参数为1.0601。3~4龄幼虫对桔全爪螨的卵和若螨为Ⅰ型反应,参数为1.9598和1.3626;对成螨为Ⅲ型反应,参数为1.2715。雌成虫捕食量大于雄成虫。成虫和幼虫都较为嗜食猎物的卵。  相似文献   

15.
室内进行中华草蛉2龄幼虫对棕榈蓟马成虫、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试验,以探明中华草蛉对棕榈蓟马的控制效能,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下,中华草蛉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其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中华草蛉2龄幼虫密度增大,其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有益真绥螨对截形叶螨和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益真绥螨(Euseius utilis)是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多食性植绥螨。文章研究了有益真绥螨对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不同螨态和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1龄若虫的功能反应和干扰反应,评价了有益真绥螨的捕食潜能,为有益真绥螨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有益真绥螨对截形叶螨各螨态和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方程;有益真绥螨对截形叶螨幼若螨和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控制能力较强,而对截形叶螨成螨的控制能力最差。当猎物密度固定时,有益真绥螨的平均捕食量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初步显示有益真绥螨具有潜力成为这两种害虫(螨)的有效生防作用物。  相似文献   

17.
对南疆喀什地区莎车县恰热克镇棉田及相邻荒漠过渡带三类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瓢虫、草蛉、食虫蝽的群落结构及动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生境中瓢虫类优势种均为多异瓢虫,食虫蝽类优势种均为异须盲蝽,草蛉类优势种在荒漠过渡带为中华草蛉,在棉田中为叶色草蛉.棉田中三类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和相邻荒漠过渡带中三类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对武汉地区梨园天敌优势种群消长动态及影响因子的系统观察和调查表明,捕食性瓢虫类发生高峰期为6月上旬至中旬,塔六点蓟马6月中旬,食虫蝽类6月中旬至下旬,青翅隐翅虫6月中旬,草蛉类6月中旬至7月中旬,捕食性蜘蛛类6月中旬至7月下旬.农药、不同的间作作物、气候条件是影响天敌种群及其发生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回归最优设计方法探讨了食螨瓢虫(Stethorus sp.)对啤酒花害螨—土耳其斯坦叶螨 Tetranychus turkeslani 的控制作用。回归最优设计适合捕食者—猎物系统相互关系的研究,能够揭示猎物密度、捕食者密度对捕食作用的影响。食螨瓢虫成虫每日可捕食成螨28~30头或捕食幼若螨40~50头。一头食螨瓢虫成虫一生累计可捕食成螨1700多头或幼若螨2750头。田间自然控制效果表明,食螨瓢虫可有效地控制啤酒花害螨种群的增长,控制效果可达87%以上。由于食螨瓢虫的自然控制作用,使得用药时间推迟30d 左右,农药成本减少71.4%,提高了啤酒花的产量和品质,利用食螨瓢虫控制叶螨,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 persimilis)雌成螨对新疆三种主要害螨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 Ugarov et Nikolski)、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ctus Ehara)、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捕食功能反应,以及智利小植绥螨个体之间捕食的干扰反应.[方法]在27℃条件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用HoUingⅡ型圆盘方程进行拟合.[结果]智利小植绥螨雌成螨和若螨对的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智利小植绥螨雌成螨的捕食能力(a/Th值)远大于若螨;智利小植绥螨雌成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攻击率最高为0.665,对朱砂叶螨的攻击率最低为0.214;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捕食能力最强为10.726,对朱砂叶螨的捕食能力最弱为3.754;智利小植绥螨的寻找效应随着天敌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智利小植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截形叶螨、朱砂叶螨捕食作用均属于HollingⅡ型,其捕食作用同时受到猎物密度和自身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