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在养鸡生产中,环境温度是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肉鸡到28日龄后,最适宜的生产温度是21℃,而夏季鸡舍温度常常超过30℃,对肉鸡的饲养非常不利。由于这个季节饲养肉鸡难度较大,所以把夏季称为肉鸡饲养的“逆季”,即不顺利的季节。高温对肉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  相似文献   

2.
在肉鸡生产中,环境温度是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肉鸡到28日龄后,最适宜的生产温度是21℃,而夏季鸡舍温度常常超过30℃,对肉鸡的饲养非常不利。因此很多的养殖户和业内人士把夏季称为肉鸡饲养的“逆季”,即不顺利的季节。为有效的规避夏季肉鸡饲养风险,获取最大的养殖收益,养殖户要提前谋划,扎实做好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夏季是肉鸡饲养难度较大的季节,所以把夏季称为肉鸡饲养的“逆季”,即不顺利的季节。温度对肉鸡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健康状况都有很大的影响。肉鸡到28日龄后,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1℃,而夏季鸡舍温度常常超过30℃,对肉鸡的饲养非常不利。高温对肉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相似文献   

4.
在肉鸡饲养过程中,环境温度是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肉鸡到28日龄后,最适宜的生产温度是21-24℃,而夏季鸡舍温度常常超过30℃,对肉鸡的饲养非常不利。高温对肉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速度减慢;(2)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加。当舍温达34℃时,可导致肉鸡中暑死亡;(3)由于生长速度降低,肉鸡饲养期延长,用于维持其生长的营养需要量增加,料肉比增加,最终会使肉鸡的饲料报酬降低;(4)由于饮水量增加,鸡排泄物中水分也增加。容易造成球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肉鸡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夏季高密度饲养造成禽舍温度增加,超过肉鸡本身体温调节能力,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全身性反应,引起热应激。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高密度饲养造成肉鸡的高温应激尤为突出,导致生产性能降低,免疫机能降低,发病死亡率升高,给肉鸡饲养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应引起养禽工作者的重视。1 发生原因 肉鸡体表羽毛丰厚,皮肤没有汗腺,生长速度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本身体温较高。一般认为,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6~21.1℃,由于试验条件的差异,所提出的适温范围不尽相同。罗曼×星布罗杂交肉…  相似文献   

6.
刘航 《内蒙古畜牧科学》2011,(6):100-100,104
夏季,高温天气对于肉鸡的饲养是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8~21℃。当气温超过25℃,肉鸡的食欲即开始下降;气温升至32℃时,肉鸡有发生中暑与死亡的危险。因此,在夏季必须有计划地采取以防暑降温、提高采食量为主的综合措施,以达到使肉鸡快速增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夏季,高温天气对于肉鸡的饲养是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8~21℃。当气温超过25℃,肉鸡的食欲即开始下降;气温升至32℃时,肉鸡有发生中暑与死亡的危险。因此,在夏季必须有计划地采取以防暑降温、提高采食量为主的综合措施,以达到使肉鸡快速增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夏季肉鸡生产技术措施王家选(江苏省连云港市国营埠岗农场222344)夏季天气炎热,给鸡造成强烈的热应激,肉鸡表现为采食量下降,增重减慢,抵抗力变差,死亡率增加。据介绍,热环境中饲养的肉鸡如管理不善,平均增重和饲料消耗量分别比适宜温度中的鸡低53%和4...  相似文献   

9.
肉鸡养殖中通常整个饲养区域内的肉鸡密度极大,在夏季饲养过程中,整个空间内的温度环境较高,当此时一方面过高的温度会影响肉鸡本身的生理状态,另一方面也成为了病原体的是繁殖温床,所以必须通过合理的疾病防治策略,防止出现肉鸡的大批量死亡问题。本文分析了夏季肉鸡养殖中的相关疾病特征,在此基础上构造了疾病防治思路,并分析了具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马发顺 《中国家禽》2000,22(6):45-45
夏季,高温天气对于肉鸡的饲养是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8℃-21℃。当气温超过25℃,肉鸡的食欲即开始下降;气温升至32℃时,肉鸡有发生中暑与死亡的危险。因此,在夏季必须有计划地采取以防暑降温、提高采食量为主的综合措施,以达到使肉鸡快速增重的目的。其技术要点如下。1采用有效的降温设施 棚舍建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地方;棚舍屋顶喷水或加盖草帘;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孔;棚舍内安装吊扇;鸡体喷冷水雾等都能起到降低棚舍内温度的作用。2供足清凉的饮水 天气炎热时,由于肉鸡要不断地张口喘气…  相似文献   

11.
肉鸡热应激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肉鸡羽毛丰厚,皮肤无汗腺,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旺盛,自身体温较高,依靠呼吸和蒸发散热,因此环境温度对肉鸡生产影响很大。肉鸡有一个合适的“适温区”,一般为15.6~21.1℃。由于试验条件差异,所提出的适温范围不尽相同,罗曼×星布罗杂交肉鸡生长的适温为17~27℃(栾冬梅等,1988),宝星肉鸡生长的适温为18~23℃(杨全明,1989),22~45日龄AA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2℃(沈咏舟等,1996)。18℃时肉鸡生长速度最快,24℃时饲料效率最高。因此,既得到最佳生长速度又得到最好的饲料报酬的理想饲养温度为21℃。环境温度超过2…  相似文献   

12.
高温天气对于肉鸡的饲养是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8—21℃。当气温超过25℃时,肉鸡的食欲开始下降;气温升至32℃时,肉鸡有发生中暑与死亡的危险。因此,必须有计划的采取以防暑降温、提高采食量为主的综合措施,以达到使肉鸡安全生长、快速增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引起肉鸡热应激发生,肉鸡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8-25℃,当温度超过25℃时,肉鸡采食量逐渐下降,增重缓慢,抵抗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夏季天气炎热 ,给鸡造成强烈的热应激 ,其主要原因 :一是夏季强烈阳光直接照射屋顶及地面产生大量的辐射热 ,使舍内温度升高。二是饲养密度大 ,不利于体热散发 ,甚至可因拥挤而造成高于周围环境温度的小环境。三是舍内积聚的热量散发出现障碍 ,如通风不良、停电、空气温度过高等。据介绍热环境中饲养肉鸡管理不善 ,平均增重和饲料消耗量分别比适宜温度中的降低 5 0 %和 40 % ,死亡率达 35 %。为了搞好夏季肉鸡生产 ,消除热应激的不良影响 ,必须降低鸡舍温度 ,调整日粮结构和采取综合性管理措施 ,以取得肉鸡生产的较高效益。1 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夏季肉鸡的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所以必须要针对夏季肉鸡的养殖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并且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降低夏季肉鸡养殖中疾病发生的几率。由于夏季温度高、湿度高等,会导致肉鸡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较多传染性疾病,所以为了避免肉鸡养殖场的生产效益受到影响,应该提升相应的疾病防治水平。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夏季肉鸡养殖过程中的疾病特征,探究其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夏季气温较高,肉鸡的饲养管理主要在于防暑降温。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对夏季肉鸡的饲养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外界环境温度超过肉鸡本身体温调节能力.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全身性反应,称为热应激。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期长达3个月之久,长江以南地区高温持续时间更长。持续的较高气温和现代高密度的饲养管理,造成肉鸡普遍发生热应激.主要表现综合征症状,生产性能降低,免疫机能下降.发病率、死亡率升高,给肉鸡饲养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肉鸡适宜生长的温度18~24℃,而夏季的舍内温度往往超过24℃,甚至高达35℃,对肉鸡生产极为不利,为确保夏养肉鸡获得高效,在日常管理上要采取特殊的措施。1 创造好适宜的温度环境 为降低鸡舍温度,可在鸡舍四周种植藤蔓类植物,让其蔓延到屋顶形成阴棚。鸡舍的周围地面最好种植草皮、蔬菜或藤蔓植物,尽量不让地面裸露。天气炎热时,要打开窗户或通气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吉林市郊区自1985年以来,利用蔬菜、水稻育苗塑料棚饲养肉鸡,有利地推动了郊区肉鸡生产的发展,年肉鸡饲养量近百万只,基本解决了吉林市民吃鸡肉难的问题。但这类棚舍在炎热的夏季很难控制高温,特别是进入冬季后又很难保持恒温,所以在11月份后至下年2月份就不能饲养肉鸡了。为促进肉鸡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89年至1990年,以孤店镇为核心,向全区推广了“肉鸡低棚网上饲养配套技术”。这一技术,是根据我区自然条件及当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的炎热期持续34个月,而白羽肉鸡属于没有汗腺的恒温动物,正常体温为40.6℃43℃,体表又覆盖羽毛,体内产生的热量散发困难只能靠呼吸来散发。当外界温度达到或超过27℃时,即可引起肉鸡热应激;当温度达28℃以上时,开始表现为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粪便变稀;当温度达32℃以上时,表现为呼吸困难,张口喘息,心跳加快,体温升高,冠髯潮红、发绀,肌肉震颤,口吐白沫,极易发生急性支气管肺炎甚至死亡;对增重、成活率造成严重影响。对于鸡舍条件较差的、采用自然通风的鸡舍来说,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2001年至2005年的实际生产过程验证,我们除了调整日粮配方以适应高温天气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暑降温措施,在消除热应激对白羽肉鸡的不良影响及确保白羽肉鸡在炎热夏季的生产效益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