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双庆谷为母本,离石黄高梁为父本,进行谷子与高梁属间远缘杂交。通过温、湿度的控制及杂交技术的改进,克服了杂交不亲合性,培育成了谷子与高梁远缘杂交新材料-C223,并通过回交,衍生出遗传稳定的杂种新类型17个。利用这些新材料通过回交和复交,选育出根系发达、抗倒、抗病、高产的新品种-青丰谷。该品种比豫谷1号增产15.4%。  相似文献   

2.
豫谷34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谷子所以豫谷18为轮回亲本,“冀谷19?冀谷31”的中间材料为非轮回亲本,以回交转育的方法选育出的优质广适抗除草剂拿捕净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于2018年7月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DP谷子(2018)410133。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1月1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所主持完成的"抗除草剂谷子新种质的创制与利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综合采用远缘杂交、快速回交等技术,成功地将存在于谷子近缘野生种细胞核中的抗除草剂"拿捕净"和"氟乐灵"的基因转移到栽培谷子中,特别是将存在于野生种细胞质中的抗除草剂"莠去津"基因,创造性地利用花粉作载体,转移到栽培谷子细胞质中,开辟了雄配子携带细胞质基因导入的技术途径,在世界上第一次创制出抗性基因表达完全、遗传稳  相似文献   

4.
正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品种原始创新及产业融合发展现场会上获悉,针对谷子高粱糜子种植繁琐、缺乏适宜除草剂、不适合机械化收获、产业链短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难题,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研究员介绍,新品种新技术在谷子高粱糜子主产区建立示范基地276个,新品种新技术累计推广4 000多万亩,累计增产粮食1 700多万吨,节本增效1 2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5.
玉米与玉米近缘种可杂交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玉米与其近缘种及它们的杂交或回交后代的可杂交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近缘种的多数材料都能与玉米杂交结实,它们的杂种F1均表现出强的杂种优势和光敏反应;远缘杂交亲和性的母本效应较大,且与物种间遗传距离直接相关。此外,还对玉米近缘材料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54A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自育糯质保持系0967B与外引糯质保持系1037B杂交,再与0967A通过杂交、回交等选育出的优质、矮秆糯高粱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配合力高、植株矮、株型紧凑、抗性强等特点。利用该不育系已组配出机糯粱1号、金皮糯1号等4个宜机械化生产酿酒高粱品种,为更好地推动54A所配品种的高效推广与利用,根据54A的生长特性,总结了其高产高效繁殖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谷子高度雄性不育基因在常规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携带有隐性核不育基因,不育率为100%、不育度为95%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与优良恢复系品种测配,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优良的杂种F1继续种植,从F2育性分离的群体中选择优良不育株,利用其不育基因改谷子自花授粉为异花授粉,进行谷子品种间复合杂交及不同轮回选择群体育种,选育出6个品种和一批具有优异特性的不同世代材料。  相似文献   

8.
谷子新品种冀谷35及其轻简化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雪岩 《中国种业》2016,(10):62-62
<正>冀谷35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抗拿捕净育种材料K359为母本、抗咪唑乙烟酸育种材料M4-1为父本,采用非转基因的远缘杂交方法育成的兼抗咪唑乙烟酸和拿捕净除草剂的谷子新品种,是国内外第1个兼抗咪唑乙烟酸和拿捕净2种除草剂的谷子新品种,2015年1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国品鉴谷2015002)。因其能通过化学间苗、化学除草实现简化栽培,又称懒谷4号。适宜山东、河南、河  相似文献   

9.
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在叶绿体中合成,是人类膳食的重要能量来源,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造纸、燃料、制药等行业。研究表明植物的淀粉合成与淀粉合成酶及一些其他关键酶有关。本研究以已知的水稻中淀粉合成酶基因为模板,鉴定出小麦、玉米、二穗短柄草、高粱和谷子淀粉合成酶家族的基因。我们分析了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的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它们在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通过对保守基序进行分析,不同的基因所含有的保守motif的数目和位置差异很小,谷子淀粉合成酶的基序特征与其进化树基本一致。通过染色体定位分析,可以直观看出淀粉合成酶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利用蛋白互作分析,可知淀粉的合成与多种酶相关,其中最主要的是与AGP酶相互作用。最后,用Cluster和Treeview程序构建了Heatmap图,发现淀粉合成酶基因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时期具有高度组织表达的特异性。由于谷子中淀粉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谷子的产量,因此,提高谷子淀粉含量和改良谷子淀粉品质已成为重要议题,对于谷子淀粉合成酶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郝晓芬 《中国种业》2019,(10):74-75
长生13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矮88变异A为母本、沁州黄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其黄谷黄米,成穗率 94.43%,出谷率为 83.47%;2014~2015 年山西省谷子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平均产量为 5214kg/hm2 ;耐旱性、抗倒性均为 1级;中抗黑穗病和白发病,2015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委员会认定,2018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 谷子(2018)140089〕。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宜机收等特点,适宜在山西省春谷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11.
半配合材料VSG快速稳定棉花远缘杂种后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激素处理和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获得陆地棉与比克棉、色伯氏棉等野生棉种的远缘杂交后代,结合杂交、回交、聚合杂交的手段,使棉花远缘杂种后代的品质性状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了克服棉属种间杂交后代疯狂分离的难题,使新品系的性状尽快稳定,通过半配合材料VSG作母本与之杂交,得到远缘杂种后代低代材料的单倍体,通过染色体加倍等手段得到了稳定的优质棉新品系。  相似文献   

12.
谷子品种晋谷59号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晋谷59号(太选15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从晋谷30号×晋谷36号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质谷子品种,2015年通过全国谷子新品种鉴定并定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和抗谷子主要病害等特点,为国家一级优质米。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无霜期150d以上的西北春谷中晚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谷子杂交种和常规品种进行耐盐性筛选与研究,选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27个常用谷子品种进行了芽期耐盐性筛选试验,对筛选出的芽期耐盐性品种进行了苗期耐盐性鉴定试验,对部分品种进行了盐胁迫条件下出苗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谷子品种芽期在0 mmol L-1和150 mmol L-1盐胁迫下,相差很小,在200 mmol L-1盐胁迫下,差距明显。在200 mmol L-1NaCI溶液的环境下,张杂谷3号达到3级耐盐标准、张杂谷DH3达到5级耐盐标准。不同谷子品种在盐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提高,出苗率逐渐下降;随着盐浓度的提高,谷苗生长高度逐渐下降。个别不耐盐的谷子父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杂交种,耐盐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经结果分析,土壤盐度大于千分之三,不适宜谷子的正常生长,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的轻度盐碱地,是将来选育耐盐谷子品种的重点利用领域。  相似文献   

14.
远缘杂交与半配合育种相结合培育彩色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激素处理和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获得彩色棉远缘杂交后代,结合杂交、回交、聚合杂交的手段,使彩色棉材料的品质性状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了使新品系的性状尽快稳定,通过半配合材料VSG作母本与之杂交,得到彩色棉的单倍体,通过染色体加倍等手段得到了稳定的优质彩色棉新品系。  相似文献   

15.
谷子高产育种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辉  杨明  高士杰 《种子》2006,25(2):76-77
在春谷高产育种中,引入优良的夏谷基因既高产又改良品质,还使谷子矮化。谷子高产理论研究认为,改良株型使谷子充分利用光能,形态与机能协调;谷子育种实践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育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优质、高产、新株型品种;因此.谷子高产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谷子超高产育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龙谷3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合作以安4585为母本、冀谷26×L70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的抗除草剂拿捕净谷子新品种。2017年在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优质食用粟鉴评会上,评为一级优质米。该品种于2019年11月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DP谷子(2019)230065。  相似文献   

17.
谷子(Setaria italica)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8年我们在“澳大利亚谷×吐鲁番谷”的杂交后代中,得到1份雄性不育材料,经7个遗传世代的研究发现,其不育株测交和回交,后代育性始终按1∶1分离,自交后代育性分离为3(不育)∶1(可育);其可育株育性不分离。它的不育性是受核内的显性雄性不育基因控制的。这是在谷子中的首次发现。它在理论研究、杂种优势利用和谷子育种中都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谷子雄性不育系利用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子雄性不育系利用为谷子杂交育种开启了一扇大门,有效地挖掘了谷子的生产潜力,为谷子产量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然而,杂交谷子的产业化进程仍较缓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文章总结了我国在谷子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对谷子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谷子研究育种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龙谷3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合作,以龙谷31为母本、抗除草剂咪唑乙烟酸品系M909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的抗除草剂咪唑乙烟酸谷子新品种。在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优质食用粟鉴评会上,被评为二级优质米。该品种于 2021年6月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DP 谷子(2021)230003。  相似文献   

20.
谷子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谷子提高旱地种植效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杂交谷子与奶花芸豆间作,使2种作物的增产增收潜力得到最大发挥。试验表明,在谷豆间种条件下,旱坡地最低可实现亩产值2200元以上,最高可实现亩产值2613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