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2 毫秒
1.
本文利用斯氏线虫属的芜菁夜蛾线虫(Stei- neema feltiae Agriotos,经过对云杉根小蠹虫(Hyl-astes cuniculari us Erich-son)不同虫态的室内外侵染力的试验,取得了比较好的寄生致死效果。在此基础上,又继续进行了在林区较大面积的试验,结果表明,芜菁夜蛾线虫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不仅能有效的寄生云杉根小蠹虫,降低根小蠹虫虫口密度,而且还可以顺利渡过新疆严寒的冬天。  相似文献   

2.
经测定,斯氏线虫属的5种病原线虫对云杉根小蠢Hylastescunicularius的侵染力,以芫普夜蛾线虫SteinernemafeltiaeAgritotos致死能力最强。该线虫对后期的蛹和高龄幼虫的致死能力明显高于前期的蛹,1:80用量48小时的致死率分别为97.5%、92。0%和3.3%。林间将线虫喷洒在云杉伐桩四周,每m ̄2用量2×10 ̄5-24×10 ̄5头之间,施后12天寄生率达53.4%-95.6%。云杉采伐后及时处理伐桩和保留地理设饵木,均可减少害虫的发生。云杉更新时采用根径大于lcm以上的大苗,并于植前用柴机油混合涂剂或辛硫磷药糊涂刷树苗极颈部,保护树苗,防治效果均好.  相似文献   

3.
应用昆虫病原斯氏线虫Steinernema的5个品系分别对木麻黄、相思树的主要蛀干害虫进行室内外毒杀力测定。测定结果各线虫品系对相思拟木蠹蛾的平均致死率100%,感染线虫后有68%的害虫爬出虫道死亡;S.feltiae Agriotos侵染多纹豹蠹蛾能力强,室内害虫死亡率100%,林间效果90.9%;线虫在其虫尸体内的繁殖率为97.4%,S.f.Mexican对星天牛致死效果为64.4%。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应用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八个品系于室内外控制木麻黄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lbarana Mats.的试验结果。通过不同温度下各线虫品系对相思拟木蠹蛾的侵染力测定,筛选出S.feltiae Beijing等为最佳品系,25℃时线虫的侵染力最强,2—4天内可使害虫致死。生产防治上建议采用塑料海绵块塞孔法、每头害虫使用剂量为1000条侵染期线虫。  相似文献   

5.
应用斯氏线虫防治多纹豹蠢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斯氏属9个线虫品系在不同温度下对多纹豹蠹蛾侵染力的测定,筛选出Steinernema feltiae Beijing为最佳品系;它能寄生低、中、高龄幼虫及蛹;温度在25℃时线虫的侵染力最强,可在2-4d内把害虫致死;线虫在虫道内能主动扩散到8cm处毒杀寄主。供试的其它8个线虫品系也能不同程度地致死害虫,并在死虫体内增殖。线虫的使用剂量对多纹豹蠹蛾的致死速度及效果有影响,以每害虫1000条侵染期线虫为最适剂量。4种施用方法比较表明,用带线虫的塑料海绵塞虫孔效果好,操作、携带最方便;室内对多纹豹蠹蛾幼虫的致死率达100%,林间大区防治效果达88.6-97.0%。  相似文献   

6.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蛀干期虫坑真菌类群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L.)是松科(Pinaceae)树木的主要蛀食性害虫,分布遍及国内各省、自治区[1,2],在云南该虫主要危害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L.)。近10多年来,云南松蠹害林已达数十万公顷,给当地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3~5]。国外对小蠹虫侵害机理及暴发成因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小蠹虫携带的病原性伴生真菌在蠹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伴生真菌是云杉八齿小蠹(IpstypographusLinnaeus)成功定殖的先决条件[6];对于栎…  相似文献   

7.
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分布范围广,可危害多种健康和衰弱的云杉(Picea asperata)和松属树种。幼虫危害初期在树干坑道内取食,植株生长正常;危害中期被害树干上可见小蠹羽化孔,树皮较易剥离,针叶变色;严重危害时树皮极易剥落。由于其适应性强,危害存在隐蔽性,该虫对我国北方针叶林造成重大经济危害。通过对云杉八齿小蠹的风险分析,其风险评估值R=1.85,在我国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8.
云杉根小蠹Hylastes cunicularius Er.在天山西部林区普遍分布,取食更新的天山云杉幼苗根颈,为害情况从无到有,愈来愈重。研究分析其发生原因得知,由于在新伐区内伐根上有较高虫口密度的情况下立刻更新,使更新幼苗严重受害,研究结果提出,若不采取有效措施,今后在更新地内云杉根小蠹的为害将会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福建沿海防护林蛀干害虫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麻黄多纹豹蠹蛾、星天牛、相思拟木蠹蛾是福建沿海防护林树种的主要蛀干害虫。白僵菌孢子粉和废糖蜜、红薯粉配制成白僵菌粘膏新剂型,调制过程简单,使用方便,林间涂孔防治多纹豹蠹蛾效果平均达94.4%,相思拟木蠹蛾平均死亡率93.6%,成本费仅为0.128元/公顷。通过对昆虫病原线虫的毒杀力比较,初步说明不同品系的线虫对不同害虫的毒杀力不同,同一品系线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致死率有差异,容易感染线虫的寄主体内也容易繁殖线虫。磷化锌毒签插孔、40%氧化乐果300倍液剂喷干毒杀星天牛初龄幼虫效果分别为84.4%和90.7%。  相似文献   

10.
新线虫感染松纵坑切梢小蠹试验简报李丽莎赵涛刘宏屏(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昆明650204)病原线虫是一种菌、虫共生体,其3龄带鞘幼虫可通过寄主口器或自然孔口进入昆虫血腔,释放所携带的共生菌,引起寄主败血症,使寄主在短期内死亡。为了研究新线虫Neoaple...  相似文献   

11.
新线虫感染松纵坑切梢小蠹试验简报李丽莎,赵涛,刘宏屏(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昆明650204)病原线虫是一种菌、虫共生体,其3龄带鞘幼虫可通过寄主口器或自然孔口进入昆虫血腔,释放所携带的共生菌,引起寄主败血症,使寄主在短期内死亡。为了研究新线虫Neoapl...  相似文献   

12.
昆虫寄生线虫与林业害虫的防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杨怀文  陈松笔 《林业科学》1999,35(6):103-109
本文综述了近20 年来国内外利用昆虫寄生线虫防治林业害虫的进展。指出自然存在的昆虫寄生线虫,是一类防治害虫的宝贵生物资源,它们对害虫种群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尤其是索科、新垫刃科、斯氏科、异小杆科的昆虫寄生线虫,已大量成功应用于控制树蜂、根象甲、木蠹蛾类害虫等。我国自1985 年从澳大利亚引进大量离体培养昆虫病原线虫技术以来,已在北京、天津、福建、湖北、辽宁、吉林等地开展了防治桃小食心虫、核桃举肢蛾、李实蜂、相思拟木蠹蛾、多纹豹蠹蛾、小木蠹蛾、桑天牛、桃红颈天牛、杨锉叶蜂、蛴螬等多种林业害虫的林间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松材线虫等5种有害生物在贵州省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国内外专家对有害生物风险评价的分析方法,结合贵州省森林资源状况和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uhrer)Nickle、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 Mamiya et Enda、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 Langor et Zhng、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 Zhng、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innaeus 5种松树病虫在贵州的潜在风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为高度危险,萧氏松茎象、云南木蠹象、纵坑切梢小蠹属中度危险。  相似文献   

14.
云杉八齿小蠹可危害多种云杉。危害初期幼虫在寄主树干坑道内取食,树皮生长正常,针叶颜色正常;危害中期被害树干上可见小蠹羽化孔,树皮较易剥离,针叶开始变色;严重危害时被害树干树皮极易剥落,皮下可见小蠹和幼虫,或树木枯死,对云杉和木材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通过对云杉八齿小蠹的风险分析,其风险评估值R=1.85,在我国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5.
云杉八齿小蠹外激素对光臀八齿小蠹引诱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臀八齿小蠹(IPS nitidus Egg)和云杉八齿小蠹(I.typographus L.)是危害云杉的两种优势先锋虫种。在西北地区,云杉八齿小蠹主要见于陕西及新疆,但属零星分  相似文献   

16.
2009年8月在黑龙江丰林国家级保护区云杉八齿小蠹危害的红皮云杉林内,对云杉八齿小蠹体内外和坑道内真菌进行了分离.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云杉八齿小蠹体内外和坑道内栖息真菌多样性比较丰富,获得真菌13属26种,其中Alternaria、Fusarium、Hypocrea、Ophiostoma、Peni...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云杉八齿小蠹化学生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云杉八齿小蠹在中欧的大面积爆发激发了广大林业科学工作者对其化学生态学的广泛研究。在寻找寄主的过程中,雄性找到寄主后释放化学信息物质吸引雄性和雌性的聚集。开始发起进攻的小蠹在找寻寄主的过程中能利用寄主树脂作为利己素,并能够在体内解毒后合成可被利用的化学信息物质。在云杉八齿小蠹雄性的中肠中,我们发现9种单萜类化合物,主要是反式马鞭草烯醇和2-甲基3-己烯2-醇,这两种物质被认为是云杉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的主要成分。小蠹二烯醇的含量虽然很低但是能显著提高马鞭草烯醇和2-甲基3-己烯2-醇的野外诱集作用。马鞭草烯酮和小蠹烯醇是反聚集信息素,在调节攻击密度和树皮下的种群密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寄主抗性、信息素成分和小蠹虫行为之间的关系。野外生测的结果证明利用信息素防治云杉八齿小蠹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华山松大小蠹、红脂大小蠹和云杉大小蠹是危害中国松属的重要大小蠹属害虫,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破坏。华山松大小蠹是先锋型害虫,可直接危害健康华山松。红脂大小蠹和云杉大小蠹为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衰弱木,有些情况下也可侵染健康木。由于大小蠹危害隐蔽,一经发现便已造成林木死亡,给森防工作带来极大困难。通过概述三种大小蠹的生物学习性,分析了入侵机制、适生性和风险评估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三种大小蠹的天敌昆虫进行了统计和预估分析,可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天敌昆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作者根据苏联29年多的工作结果,评论了挪威云杉(Picea abies)林中,树皮甲虫变化和导致林木死亡的过程,识别了3组著名的甲虫,即那些蛀食健壮木的大云杉小蠹(Dendroctonus micans(Kug.))和葺毛小蠹(Polygraphus Poligraphus(L.));蛀食衰弱木的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L.))和星形小蠹(Pityogenes chalcographus(L.));以及蛀食腐朽木的具刺小蠧(Phthorophloeus spinulosus(Rey.)),指形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应用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spp.室内对木麻黄毒蛾的侵染能力。通过斯氏属九个线虫品系对木毒蛾的侵染力测定筛选出S.feltiae Agriotos为最佳品系;能寄生低、中、高龄幼虫及蛹;可在3天内把害虫致死。供试的其它八个线虫品系也能不同程度地致死害虫,并在死虫体内繁殖。S.f.Agriotos线虫的剂量对木毒蛾的致死速度及效果有影响,以1000条线虫/害虫侵染期线虫为最适宜剂量,林间对木毒蛾幼虫的致死率平均为8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