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的皮炎肾病综合征(Porcine Dermatitis and Nephropathy Syndrome,PDNS)是一种新的传染病,1993年首次报道在英国发生,随后在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美国、法国等国均有报道。2002年王忠田和杨汉春在“我国规模化养猪场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中首次报道广东一猪群中有此病。  相似文献   

2.
湟源某养猪场出现一头以皮肤下坏死,表皮结干痂,全身皮肤呈“盔甲”状的病猪,经细菌学检查,诊断为葡萄球菌感染。1 病史及临床症状该养猪场饲养管理差,疫病较多。饲养员介绍,该猪一个月前皮肤经常有大“汗”(渗出物),但吃食正常,所以未引起重视,以后逐渐从颈部出现干痂。临床检查发现干痂下为弥漫性坏死,渗出液较多,坏死部有肉芽组织增生,整个干痂从颈部一直延伸到臀部,状似“盔甲”。采取病健交接部病料,进行细菌学检查。2 细菌学检查2.1 染色培养病料直接抹片,革兰氏染色,出现大量的革兰氏阳性葡萄串状球菌。普…  相似文献   

3.
猪的消化道传染病,以仔猪黄白痢和病毒性腹泻为代表,是影响猪群育成的重要传染病。科丰猪病专家,通过长期大量的研究,总结出猪消化道传染病防治的新理念——腹泻先护膜。为什么不是腹泻先止泻,而是“腹泻先护膜”?!这要从科丰猪病专家对猪腹泻研究成果说起。  相似文献   

4.
关于猪囊虫病的诊断方法,国内外有过不少报道,如“变态反应”,“环状沉淀”,“间接血凝”和“炭凝集反应”等。但是均因存在“交叉反应”和所制抗原本身所造成的假阳性而影响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为探索诊断猪囊虫病的方法,我们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于1991年...  相似文献   

5.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由沈阳科丰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主持的《猪病防治新理念》专栏从本期起开通了!这个栏目由全国家畜传染病学分会常务理事、东北养猪研究会理事、辽宁省养猪研究会副秘书长高林执笔开篇,期望为广大养猪场(户)和猪病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之所以将本栏目称为“猪病防治新理念”,是因为科丰猪病专家团,在汇集近十年集约化养猪和猪病防治经验,近五年猪病临床药物开发和应用经验之后,总结出与时俱进的最新猪病防治办法,这些办法,至少有一半以上是在2000年以前未曾出现的!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17日,修水县山口镇柘蓬村大面积发生猪病,病情已波及全村。接到病情报告后,我们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经现场初步诊断为黄曲霉菌中毒。现将诊断、治疗等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病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学诊断专家系统可以不断积累医学知识和专家经验,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参加医学诊断实践,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医学诊断水平的一种途径,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2003年,我们在参加863计划“数字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项的同时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分析国内外人医、兽医、植保领域的相关专家系统,收集整理兽医临床诊断知识和专家经验,最后通过编程开发了一套猪病、鸡病、鸭病诊断专家系统。本文以其中的猪病诊断专家系统SDE为例,介绍该系统的构建,并就系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地已陆续研究出一些猪囊虫病的生前快速诊断方法,对囊虫病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对广大农村囊虫病猪进行大面积普查的需要,我们在推广应用“定量血片玻板间接血凝试验”诊断猪囊虫病的基础上,又研究成功了“定  相似文献   

9.
2003年3月下旬以来,部分地区的猪场中大猪出现皮肤红疹,后期苍白、消瘦等症状,严重者在后躯、下腹部及耳廓出现紫红色斑点为特征的疫病,发病率5%~30%,病死率10%~20%。经采集病料及血清进行检测为PCV2阳性,诊断为PCV2引起的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该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环境卫生、气候和免疫应激等因素密切相关。经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控制继发感染等措施,该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0.
<正>临床生产中正确诊断猪病极其重要,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对饲养场的经济效益有明显的影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掌握专业的疾病诊断技术,便于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猪病,减少猪场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诊断流行病学诊断是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询问调查、现场观察、实验室调查和生物学统计等,明确疫病流行特点,并为疾病的进一步确诊提供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1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寄生于猪红细胞和血浆中的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热性溶血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发热、高度贫血、高度黄疸和皮肤发红,故又称为“猪白皮病”、“猪黄皮病”、“猪红皮病”、“大红猪”等。  相似文献   

12.
集约化养猪场猪弓形体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新  宋良敏 《养猪》2000,(3):39-39
1998年 8月 ,辽西某集约化养猪场发生以育肥猪体温升高、耳边缘发绀、剖检淋巴结肿大 ,并伴有母猪流产和死产增多为特征的疾病 ,经诊断确诊为猪弓形体病。现将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1 998年 8月初持续高温 ,猪场给水出现障碍 ,全场断水 3天。之后在 4 0~ 80千克育肥猪发病。该栋3 60头育肥猪发病率高于 60 %,每天死亡 1~ 2头。猪病专家初诊为弓形体病 ,建议全群投药。养猪现场考虑到费用较高 ,并怀疑有猪瘟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未全群投药 ,仅对患猪以磺胺类药物治疗。三周后 ,幼猪舍亦发生类似症状疾病 ,发病率 …  相似文献   

13.
“猪霉玉米中毒病”是由于猪采食了霉变的玉米或以霉变玉米为主的饲料而发生的一种中毒性疾病。2009年我镇陆续发生了多例“猪霉玉米中毒病”,本文对发生于我镇的“猪霉玉米中毒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与防治措施,作了简单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文 《中国猪业》2007,(10):50-50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猪副嗜血杆菌病在猪“高热病”中时常出现,其症状和剖检变化非常相似,如何进行鉴别诊断,笔者简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附红细胞体病是专性血液寄生物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家畜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常为隐性感染。我国1982年在河北省高热病猪中发现猪附红细胞体,1993年后国内多个省份报道。青海省西宁市郊某养殖基地从2000年发生以贫血死亡为主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可视黏膜和皮肤呈现不同程度的苍白,百姓称为“白病”。经青霉素、磺胺类药、退烧药等治疗效果不佳,采用补铁、补硒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不能治愈;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16.
汤薇 《中国动物检疫》2004,21(12):33-33
辽宁某猪场猪群发生“耳尖发紫、全身发红”的猪病,已经流行一个月之久,死亡数百头,经多方诊治,病情尚未控制。次日猪场送检4头典型病例患猪,由笔者汇同有关专家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猪场猪病防制应树立“预防为主”,重视群体健康,重视应用病原学诊断和抗体检测技术,加强环境控制,提高饲养管理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8.
猪弓形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萍  王红宁  郑连军 《养猪》2004,(5):38-39
猪弓形体病又称弓状体病、弓浆虫病和毒浆虫病,是由龚地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原虫病。临床常称“无名高热”病,以高热稽留、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皮肤发绀和妊娠母畜的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特征。自于恩庶1955年首次在福建发现本病流行以来,随后又在上海、湖北、北京、辽宁、云南、江苏等地的“无名高热”病猪体内分离到弓形虫。近年来,本病常呈暴发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猪肉内含有弓形虫,如生肉类或污染肉类被人食用,就可能传染给人,威胁人类健康。现就四川省某规模化种猪场发生本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诊断每种疾病都有很多症状,有的具有特异性,临床上通过肉眼或借助某些器材对活体的各个组织、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找出某种疾病的示病症状、特征性症状、固有症状,常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例如“木马状”就是破伤风的示病症状。临床上具有示病症状的疾病不多,更多的是特征性症状和固有症状。例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猪链球菌病、嗜血杆菌感染、弓形虫病、乙型脑炎、伪狂犬病、口蹄疫、  相似文献   

20.
台湾省“农业委员会家畜卫生试验所”最近宣布完成动物快速基因芯片诊断鉴别技术的开发,可在8个小时之内区别诊断口蹄疫等4种猪只水泡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