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为了明确甲基磺酸乙酯(EMS)对豇豆的诱变效果及变异规律,以豇豆品种银豇王为试材,对EMS诱导的M2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进行了遗传力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M2群体性状表现为始花期提前,始花节位降低,分枝数、有效花梗数和结荚数减少,荚条变长;从变异系数看,分枝数结荚数有效花梗数始花节位最大荚长平均荚长始花期;从广义遗传力看,分枝数的广义遗传力最高,达到88.7%,其次为有效花梗数和最大荚长;通过聚类分析,表型变异株占18.3%,其中长荚型材料比较常见,多荚型材料较少。  相似文献   

2.
以75份长荚豇豆品种为试材,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研究了75份长荚豇豆品种的14个农艺性状,以期更好的挖掘利用长荚豇豆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参试的75份长荚豇豆品种荚长、叶片含水率和叶厚3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最小,性状最稳定,而豆荚含水率、667 m^2产量、荚肉厚、初花节位、单荚质量、叶绿素含量、小叶长宽比、茎粗、第3节长、荚横茎、百粒种子质量等11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高,可作为豇豆选育与筛选改良的方向。14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豆荚含水率>667 m^2产量>荚肉厚>初花节位>单荚质量>叶绿素含量>小叶长宽比>茎粗>第3节长>荚横径>百粒种子质量>10%>叶片含水率>荚长>叶厚。14个农艺性状可转化为8个主成分,其中特征值前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2.41%,能较好代替14个农艺性状来评价75份长荚豇豆品种。75份长荚豇豆材料在欧式距离为11时可分为Ⅰ、Ⅱ、Ⅲ、Ⅳ、Ⅴ5类,其中Ⅱ类产量高,适合海南种植,Ⅴ类产量最低,不适合海南种植。  相似文献   

3.
对16个豇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并对其中5个品种的杂交亲和力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A12荚长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8号品种单荚质量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A9和41号品种单株结荚数最多,这4个品种的杂交亲和力均较高,适合作豇豆杂交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4.
豇豆重要性状的遗传及育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是十分重要的夏秋蔬菜作物和高蛋白粮用作物,在我国及东南亚、非洲各国广为栽培。近年来我国菜用长红豆(V. unguiculata ssp.sesquipedalis (L.)Verd.)的育种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对许多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研究甚少。本文主要针对菜用长豇豆的育种目标及重要性状的遗传和育种作一综合评述。 产量性状的遗传及高产育种 豇豆的产量由每株花序数、每花序结荚数和单美重组成。据王素等(1986)研究,长豇豆的单株结荚数、荚长、荚宽、荚厚及单荚重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单株鲜荚的遗传力高达94.5%。叶志彪、张文邦(1987)采…  相似文献   

5.
在新疆博州高科技示范园区露地豇豆上开展海藻有机肥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有机肥对豇豆茎秆粗度、始花节位、荚长宽、单株花数、结果能力、荚肉厚度、单荚重量等均有一定的作用;每667 m2施60 kg、100 kg明月海藻有机肥,豇豆每667 m2产量较对照增加247 kg、562 kg,增产达8.9%、20.2%。  相似文献   

6.
以之豇28-2为对照,对8个新选豇豆品系的早熟性、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进行了试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系2-13-8和5-10-7熟性较早,后期翻花能力强,采收期长,荚长、荚粗和单荚质量有较大优势,田间对枯萎病、疫病、病毒病等表现出较强抗性,前期产量和总产量高,667 m2产量分别达3206.05、3294.98 kg/667 m2,与对照差异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因此,2-13-8和5-10-7可作为长沙地区的优良早熟豇豆新品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菜用大豆鲜荚粒性状的遗传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个菜用大豆品种鲜荚采摘期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遗传潜力进行了研究。相关分析表明:鲜百粒重与荚宽,单株粒数与单株荚数,地上部生物学产量与鲜荚产量、鲜粒质量,鲜荚产量与鲜粒质量,单株荚数与地上部生物学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鲜籽粒脂肪含量与地上部生物学产量、鲜粒质量间呈显著负相关。鲜百粒重、鲜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力相对较高,单株产量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鲜荚产量和单株产量的遗传进度最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明确和完善有机肥ZH-2在辣椒上的施用效果,同时为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辣椒作为研究对象,施以不同肥料处理,分别测定辣椒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施有机肥ZH-2后,除根长与不施肥处理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辣椒植株其他农艺性状和果实农艺性状指标都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一级侧根数与椒肉厚两指标最高,同施国产无机复混肥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较各处理可分别提高10.00%~57.14%和1.38%~27.75%,其他农艺性状与两个施肥处理间未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其叶绿素b含量与叶绿素总量最高,叶色为深绿色;还原糖与维生素C含量较其他施肥处理提高2.27%~38.46%、5.72%~21.27%;产量指标极显著高于对照,与两个施肥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单株产量、小区总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133.33%、131.49%。此外,施有机肥ZH-2后,土壤的理化性状也得到改善,土壤含水量、总孔度最大,容重、水气比最小,同时土壤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全N、全K含量均为最高。有机肥ZH-2在提高辣椒品质和产量的同时,也兼具极佳的改土培肥效果,是一种值得在辣椒栽培上推广应用的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9.
连豇2号是以之豇282为母本、地方品种JD02为父本,杂交后代经5代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植株蔓生,出苗势强,叶绿色,花紫红色,绿白色荚。主蔓始花节位为第4.4节,单株荚数26.0个,每荚粒数17.5个,荚长55.1cm,干种子百粒重17.8g,生育期92.4d(天),鲜荚平均产量1650kg·(667m~2)~(-1)。田间对叶霉病、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早豇4号。适宜江苏、山东、安徽等地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
经60Coγ射线辐照诱变处理四棱豆种子,从其变异后代中获得一份矮化突变体AT416,并从主要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营养品质等方面对该突变体进行了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AT416的株高、茎粗等农艺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化,其株高约48 cm,与对照中翼1号相比,降幅高达89.9 %,差异极显著;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6.7 %和13.6 %,后者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脂肪、VC含量以及嫩荚的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但蛋白质、淀粉和粗纤维含量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11.
菜豆突变体ylm 是用60Co-γ 射线诱变高代自交系A18-1 得到的黄化突变体,其叶色随叶片发育而变化。对ylm 不 同发育阶段的叶色变化、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及幼苗期和青熟期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突变体ylm 幼苗期的 单株鲜质量、叶面积、茎粗和主根长均低于野生型,青熟期的单株干鲜质量、单株荚数、鲜荚产量、单荚籽粒数和豆荚长度 也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突变体总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随着叶色的加深而呈增加趋势。光合色素含量的降低抑制了光合速率, 进而影响叶片发育,也导致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微量元素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种子做试验材料,以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全株干重、G值、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作为指标,考查不同浓度的CuSO4、MnSO4、ZnSO4等常用浸种药剂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所有CuSO4处理对番茄种子的萌发呈抑制作用,而浓度为0.1 g/L和0.5 g/L的MnSO4与ZnSO4浸种提高了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3种试剂浸种均能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幼苗的质量;其中浓度为0.1 g/L的MnSO4处理浸种效果最佳,其全株干重、G值和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增加了76.01%、75.29%和85.75%.既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又促进了其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以刺梨品种‘贵农5号’的种子为试材,种皮经砂纸磨损后用浓度为0.1%、0.3%、0.6%、0.9%的甲基磺/酸乙酯(EMS)分别浸种处理12h和24h后播种,研究了出苗率、成苗率并观测幼苗早期生长表型性状,以期筛选出最适诱变剂量和处理时间,为后期构建大量刺梨EMS突变群体奠定技术基础。结果表明:0.1%~0.3%的低浓度EMS处理能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成苗率,但随着EMS浓度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显著降低,当浓度升至0.9%处理12h或0.6%处理24h时其种子死亡率为100%。成活幼苗的生长性状可在株高、株型、叶型、分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表型变异,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变异率随着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综合考虑成苗率和表型变异率等数据,筛选得出0.3%EMS浸种12h为刺梨种子突变的适宜剂量条件。  相似文献   

14.
Jute mallow is a nutritious leafy vegetable used by many people in Afric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accessions with high leaf yield and seed yield. We investigated seven agronomic traits that are related to leaf yield and seed yield and how they correlate with each oth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accessions in all traits. Leaf fresh weight ranged from 18.3 to 121.3 g/plant in accessions TOT 6747 and TOT 8532, respectively. The highest variability between the accessions was also observed in seed yield. It ranged from 1.0 g/plant in accession TOT 7980 to 35.5 g/plant in TOT 7866. Eight other accessions had a seed yield of 1.0 g/plant.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served between leaf fresh weight and leaf dry weight (r = 0.84), leaf area (r = 0.33), and number of leaves (r = 0.40).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in seed yield and weight of pods per plant (r = 0.83). The evaluation of these agronomic traits for leaf and seed yield in this germplasm has revealed useful information for breeders in their efforts to improve the yield as well as selection of accessions with good agronomic traits.  相似文献   

15.
以江门大顶苦瓜自交系干种子为材料,设置EMS 溶液不同浓度(0、0.3%、0.6%、0.9%、1.2%、1.5%)和不同诱变时间 (2、4、6 h)处理组合,通过统计苦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指标以及M0 植株表型观察来确定苦瓜种子EMS 诱变的适宜条件。 结果表明,EMS 溶液浓度、诱变时间以及两者的互作均对苦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具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半致死条件原则, 初步认为清水浸种8 h,然后利用1.5% 或1.2% EMS 溶液处理2 h 是苦瓜种子EMS 诱变的适宜条件;将1.2% 或1.5% EMS 溶 液处理2 h 所获得的共129 株M0 苦瓜幼苗进行田间定植和表型观察,发现苦瓜植株表型突变频率分别为5.12% 和7.85%,且 表型变异多发生于叶片和果实,表明所筛选的诱变条件可以用于苦瓜种子EMS 诱变研究。试验结果为下一步利用EMS 诱变 技术开展苦瓜突变体库构建以及创制苦瓜新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期对3个青花菜自交系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播期对青花菜自交结实率等农艺性状的影响,以3个青花菜自交系为材料,调查测定了不同播期条件下青花菜生育期、株高、开展度、花球纵径、花球横径、花球质量、叶片数、最大叶面积、黑腐病率、结实率、千粒质量等农艺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播期延迟,青花菜花球采收期推迟、开花提前;株高、叶面积、花球品质、种子质量和幼苗素质变差;黑腐病发病率则有所改善。但不同播种期对结实率的影响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17.
以小白菜种子为试材,采用200 g·L-1聚乙二醇(PEG 6000)作为渗透介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海藻精浸种和叶面喷施对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海藻精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小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和根干质量、叶绿素、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提高。外施适宜浓度的海藻精溶液可以明显促进干旱胁迫下小白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降低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提升叶绿素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其中以1500倍稀释液浸种和2000倍稀释液喷施效果最佳。综上所述,适宜浓度的海藻精处理能减轻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果,提高小白菜的抗逆性,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8.
黑籽南瓜种子基质引发适宜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黑籽南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时间和基质含水量对黑籽南瓜种子引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引发处理能明显提高黑籽南瓜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减少种子平均发芽天数;基质引发温度明显提高幼苗干鲜质量和根体积等,而基质湿度对幼苗生长性状影响不显著。黑籽南瓜种子基质引发处理以5℃、基质湿度65%时激发种子活力的效果最好,在不同基质引发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改变引发持续时间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9.
马辉  马国良  姚仑 《长江蔬菜》2011,(12):34-37
研究了0~500 mg/L青霉素溶液对常规和老化雪里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溶液对雪里蕻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鲜干质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雪里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表明不同浓度青霉素对雪里蕻老化种子活力恢复和提高有改进作用.其中300 mg/L青霉素处理的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