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苹果始花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取主要影响气象因子,并提出优势苹果花期预报方法;为苹果开花期气象灾害防御和管理措施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多年观测的苹果始花期与光、热、水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并开展了苹果始花期预测。【结果】苹果始花期的早晚与2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旬平均气温及3月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苹果开花日期与积温呈现显著的相关性,≥0℃、≥5℃积温越大或0℃积温越小,花期出现越早,反之则迟;说明气温升高,开花日期出现早,反之则迟。苹果始花期与稳定通过10℃初日接近,较稳定通过5℃初日晚超过20 d。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报苹果始花期,预测日期与实际日期相符率为97%。【结论】影响陇东苹果开花早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因子,日照次之,降水影响最小,气候变暖和高光照使苹果始花期提前。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测苹果始花期较传统回归模型和线性分析法预报苹果始花期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2.
<正>1花期(4月)1.1苹果开花期与积温积温即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的累积值。花前积温直接影响到苹果开花期的早晚。苹果花芽萌芽至开花需要≥5℃的积温大约为185(±10)℃,统计显示苹果花期与前期40d≥10℃积温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要想有效提高大樱桃坐果率,必须了解影响大樱桃开花授粉的因素及其结实特性、生理落果特性等,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1 影响大樱桃开花授粉的因素 影响大樱桃花期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0℃左右时,大樱桃的花芽开始萌动,日平均气温达15℃左右时即可开花.萌芽、开花到幼果生长的不同时期,大樱桃对低温的忍耐力也不同,其致害温度分别是:花蕾期-5.5~1.7℃,开花和幼果期-2.8~-1℃.如果温度急剧下降,花芽受冻率可达到96%~98%;如果温度缓慢下降,则花芽受冻率可降低至3%~5%.大樱桃对低温的适应性除与气温相关外,与树体本身的养分贮藏水平也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有效积温法,利用3种不同粒度的温室气温数据,模拟了温室黄瓜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3种积温算法对于黄瓜生育期的模拟均表现出苗期的模拟误差最大,标准误差(RMSE)为12.4d,采收末期的模拟误差最小,RMSE为1d。对比3种不同粒度积温算法的模拟效果,日积温法模拟的误差最小,平均误差为-0.6d;其次是小时积温法,平均误差为-1.8d;10min积温模拟的误差最大,为-2.2d。这说明用有效积温法模拟作物生育期,使用日有效积温来作为模型的输入,其模拟结果较好。另外,3种积温算法在对黄瓜不同生育期的模拟中,除苗期之外,其余各生育期的模拟结果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定植期误差为5d和4d,开花坐果期均为-4d,采收期均为3d,采收末期均为1d。说明有效积温法对于不同粒度的积温敏感性不强,而对于昼夜温度变化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西藏是中国气候资源最多样与果树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分析西藏最适宜栽培区——林芝的苹果花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选取主导影响气候因子,构建花期预测回归模型,为当地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展苹果花期气象服务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利用2001—2021年林芝苹果花期物候和逐日平均气温(Tm)、最高气温(Tmax)、最低气温(Tmin)、相对湿度(RH)、降水量(Pr)、日照时数(S)和≥0℃积温(∑T0)等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Pearson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方法等,分析苹果花期物候及其长度的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因子、晚霜冻对苹果花期的影响,并开展苹果花期预测,构建花期预测回归模型。【结果】2001—2021年林芝苹果各花期以0.884~1.132 d·a-1的速度呈推迟趋势,以花芽膨大期推迟的最多,开花始期次之,为1.058 d·a-1。花期长度为显著缩短趋势,平均每年缩短0.471 d。花期生长期内Tm  相似文献   

6.
<正>库尔勒香梨喜光、喜温,较耐高温,抗寒力中等。年生长周期从3月底到11月。香梨的芽萌发和落叶始期为日平均气温10℃左右,开花到果实成熟是在日平均气温≥15℃的时段内完成的。该时段持续时间长,温度较高,光照充足对树体生长和开花结果有利,低温寡照则不利。库尔勒香梨生长期220~230天,需≥10℃积温3 000℃以上。如休眠季(冬季)气温低于-23℃则可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地物候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黄土高原苹果产区是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地区,开展气候变化对苹果物候期的影响研究,可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指导该地区苹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万荣、洛川和西峰作为黄土高原苹果产区代表站,利用1994—2018年各地苹果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始花期、可采成熟期、叶变色末期和落叶末期物候数据,分析不同物候期及生长阶段长度的变化趋势,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从日尺度层面,分析气温和降水变化对各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近25年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地气候呈暖湿变化特征,受其影响,春季物候期呈提前趋势,秋季物候期呈推迟趋势,果实生长发育期和果树生长季呈延长趋势。平均气温对春秋两季物候期均有显著影响,影响时段内气温每升高1℃,春季各物候期将提前2.20~4.15 d,秋季落叶期将推迟3.58~7.77 d;降水量主要影响秋季物候期,影响时段内降水量每变化1 mm,叶变色末期将提前0.07~0.40 d,落叶末期将推迟0.12~0.55 d。各主产地间,万荣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其次是西峰和洛川。【结论】气温对物候期的影响大于降水,且气温主要影响春季物候期,而降水主要影响秋季物候期;各物候期中,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和始花期主要受气温影响,叶变色末期主要受降水影响,落叶末期受温度和降水共同影响,而可采成熟期与气温和降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富士、国光、新红星等13个苹果品种的花期早晚、长短及花期气候条件、花前积温和树体贮藏营养水平等相关因子进行了长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盛花期早晚有差异,多数品种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年间变幅2.6~3.8天;盛花期一般长4~5天,年间变幅0.6~1.5天.盛花期的长短与花期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花前40天日均温≥5℃积温高时,开花早;低时开花晚;国光对积温的要求高于富士.树体贮藏营养水平高,花期长,坐果率高;反之,花期则短,坐果率也低.  相似文献   

9.
梨树花期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因品种和物候期而不同。一般说来,开花和花粉发芽,要求有10℃以上的气温。气温在14℃以上时,开花较快;气温在24℃左右时,花粉管伸长最快;温度在4~5℃时,花粉管即易受冻。据观察,莱阳茌梨显蕾期遇有-5℃的低温,花序分离期遇有-3.5℃的低温,开花当天遇有-1.5℃的低温时,都会使花器官发生冻害。鸭梨花期的耐寒力比茌梨强,在相应的开花物候期中,鸭梨花器官受冻的临界温度,分别比茌梨要低0.3~0.5℃。  相似文献   

10.
观赏海棠品种群的花期物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2个观赏海棠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始花期(S1)—盛花期(S2)—末花期(S3)3个阶段的花期物候观测,系统地研究了品种群的花期物候特征,旨在为海棠专类园建设及海棠花期物候性状特异种质挖掘与定向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根据始花期的候区分布,可将82个品种划分为最早(VE)、早(E)、中(M)、晚(L)和极晚(EL)5大花期时序品种群;最早与最晚开花品种的始花期间隔22 d。根据S1 ~ S3花期持续时间长短,以3 d为级差,可将82个品种划分为超短(VS)、短(S)、中等(M)、长(L)和超长(VL)5大花期长短类群;82个品种平均花期长度为(11.4 ± 2.8)d。基于花期物候频率统计,构建了始花期(S1)、盛花期(S2)和末花期(S3)的品种频度指数动态分布函数(CFI),其动态函数的直线斜率存在显著差异(k1 = 6.312 < k2 = 6.821 < k3 = 9.1557),反应了3个花期阶段物候节奏由慢而快的变化趋势。还构建了观赏多度指数函数(CDI),为品种群花期整体观赏性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基于CDI,将品种群的群体观赏期划分为6个阶段,即启动期(P0)、指数快速上升期(P1)、指数高位稳定期(P2)、指数快速下降期(P3)、窗口期(P4)和指数低位持续期(P5);P1 ~ P3期间CDI值 ≥ 13.6%,时间长达21 d;P2时段的CDI值高达75.3% ~ 80.3%,时间达3 d。基于82个观赏海棠品种S1 ~ S3的花期长度(L)和开花期间每日最高气温均值(T)的二维源数据,以T = 23 ℃和T = 27 ℃为分界点,拟合了L与T之间的分段耦合函数,不同温度区间耦合度(R2)差异显著:52个品种分布于A区(T = 19.2 ~ 22.9 ℃),21个品种分布于B区(T = 23.0 ~ 26.9 ℃),9个品种分布于C区(T = 27.0 ~ 32.0 ℃);这反应了花期长短的相对性,当T ≤ 23 ℃时,花期长短的主导因子为遗传因素,T ≥ 27 ℃时,花期长短的主导因子为日最高气温,T = 23.0 ~ 26.9 ℃时,花期长短由遗传因素和日最高气温共同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