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管棚设施栽培产量产值高,经济效益好,1991年,闵行区种植管棚番茄2084亩,平均亩产2935公斤,亩产值2870元,高的单位超过4000元。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用早熟品种这是管棚番茄早熟高产的  相似文献   

2.
奉贤县从1983年起,进行小环棚栽培西瓜的试验,获得良好效果。1987年全县推广面积达10360亩,占全县西瓜面积的17.6%。平均亩产3187.5公斤。平均亩产值900元,比露地西瓜每亩增产500元,全年推广万亩小环棚双膜覆盖西瓜增加收入500万元左右。小环棚双膜覆盖栽培的作用:1.增加棚温、地温小环棚西瓜,棚内温度  相似文献   

3.
七宝地区现有蔬菜中棚1000只以上,除了育苗为主外,还种植蔬菜杂交种子,栽培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西瓜、草莓等作物。 1988年,宝北种子场通过对中棚综合利用,亩产值达11125.00元,红明2队中棚综合利用亩产值9850.00元。栽培技术、茬口、品种等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4.
梅陇镇华二5队种植的10亩管棚春番茄,连续二年亩产量超120担,1993年亩产值达到6200多元。今年在市场价格明显低于去年的不利条件下,仍获得亩产值4000余元的好收入。往年华二5队的早熟管棚番茄到6月下旬基本落令,出地换茬。而近二年他们采用延夏栽培技术,科学管理,使管棚早熟春番茄供应期一直延续到8月上旬,既丰富了市场品种,也增加了经济收入。管棚春番茄延夏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2年,我们在中华1队、2队采用管棚种植伊丽莎白甜瓜1.5亩。由于栽培技术得当,甜瓜生长良好,病毒病较轻,发病率仅10—15%。单瓜重250—1000克,亩产1070.5公斤,亩产值达5352.50元。且品质好,糖度比露地栽培的增加2—3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金山县蔬菜生产发展很快,拥有市属常年菜地10689亩。茄子是春季生产的大宗蔬菜作物,由于产品集中在春、夏季投放市场,受市场制约,经济效益不高。1994年,县菜办经过市插调查,提出了茄子反季节栽培的设想,并成立了课题组,选择了基础条件较好的新农镇蔬菜基地场开始了茄子反季节栽培试验,试种6只大棚,于8月7日和20日分二批播种育苗,9月26日起定植,当年11月19日开始采收果实。元旦春节向市场供应242.75kg鲜嫩茄子,丰富了节日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现已推广反季节茄子289棚,占全县大棚栽培茄子的63.8%,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据统计,反季栽培茄子平均亩产值5505.99元,比常规大棚栽培茄子亩产值增加2368.49元。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大棚保暖增温 茄子是喜温蔬菜,大棚保温是成败的技术关键。茄子生育所需的适温,苗期白天为25℃左右,夜间15—18℃,开花结果期白天为25—30℃,夜间20℃左右,按照这些要求,大棚按畦加套小环棚,定植活棵期在大棚薄膜上再覆盖一层草帘,恢复生长后除去草帘。以增加棚内光照。12月中  相似文献   

7.
我乡真光村一队去年春天利用塑料小环棚加草包覆盖,进行“三化”栽培(矮架化、密植化、杂交化),种植15亩番茄,取得了亩产量2675公斤,亩产值1430元的好成绩,创造了我乡小环棚栽培高产的新记录。供应期从5月20日上市到6月27日止,共37天。现将栽培要点归纳如下:一、选择早熟性、丰产性强的品种采用北早×402杂交种,该品种早熟性  相似文献   

8.
梁连东 《蔬菜》1994,(5):27-28
早春拱棚茄子丰产经验我场今年栽培了10亩地小拱棚覆盖茄子,由于采用了整枝管理,获得了提早上市和大丰收,5月10日开始上市批发,平均亩产4250公斤,亩产值3500元,比一般农户早上市半个月,亩增收1500元,现将经验介绍如下:一、栽培简介1.采用品种...  相似文献   

9.
本市近几年来在管棚中栽培芹菜收到很好效益.管棚芹菜前茬一般为秋黄瓜或其他叶菜类,1月~2月芹菜上市后,不影响春播茄果瓜类的早熟栽培.这种茬口,管棚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而且有利于改良管棚内土壤结构,防止盐渍化.闵行区虹桥镇河南队,在过去种植常规本地黄心芹的基础上,近2年改种上海农学院培育的上农玉芹,取得了高产高值,1993年秋播的45亩管棚上农玉芹,亩产量超过3000kg,亩产值达到5000元.  相似文献   

10.
上海菜区现有装配式薄壁镀锌钢管棚(简称管棚)24332套(7950亩),钢架中棚(简称中棚)4471亩,这些中管棚在郊区蔬菜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中管棚设施的作用及利用状况中管棚设施的作用一是缓和了蔬莱淡旺供应的矛盾。由于中管棚设施的作用,人为地改变了田间小气侯,可使“春提前,秋延后”,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拜泉县拜泉镇镇郊村张占山,1994年采用地膜覆盖、垄上栽植双行拐子苗的方法,栽培茄子1.56亩,于6月26日茄子上市。共产茄子6042公斤,合亩产3873公斤,总产值3786元,亩产值2427元。前期产量3275公斤,产值2497元,约占总产值的66%,创拜泉镇目前茄子栽培上市最早、单产最高、效益最好的纪录。  相似文献   

12.
1988年虹桥乡园艺场在1.76亩中棚春番笳内套种小青冬瓜,番茄总产量达6214.75公斤,折亩产35.31公担,总产值为8421.35元,折亩产值4784.86元。冬瓜总产量4249.O公斤,折商产24.14公担,总产值1976.74元,折亩产值1123.15元。两种作物的产量共计折商产为59.45公担,亩产值为5908.01元,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13.
露地小拱棚增产又增收马铁良(长春市西新乡农业技术推广站)长春市朝阳区酉新乡繁荣村宁志齐,1994年在半亩地小菜园进行小拱棚生产,种植了早茄子和早甘蓝。共产蔬菜2600kg,收入1960元。核亩产5200kg,亩收入3920元,扣除建棚及种子、化肥等费...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闵行区虹桥园艺场自1988年建场以来,引进了日本的杂交一代南瓜,每年进行中棚地膜栽培。1994年该场种植1.2亩中棚日本南瓜,获得总产量2228kg,总产值13368元,折亩产量1856.7kg,亩产值11140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市政建设的迅猛发展,蔬菜基地逐渐由近郊向中远郊作战略性转移,处于“龙头”地位的管棚蔬菜生产则显得越加重要.市蔬菜技术推广站会同闵行、嘉定、宝山、浦东和青浦等四区一县蔬菜技术推广站承担了“蔬菜管棚周年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科研推广项目,1992、1993两年间,总结和推广了茄子、辣椒、刀豆、豇豆和套种冬瓜等5个品种的管棚生产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平均亩产量6317.3kg,增产率17.71%;平均亩产值5036.6元,增值率37.05%.两年实际增收2352.25万kg,实际增值2999.81万元.  相似文献   

16.
三林是一个以种植蔬菜为主的乡,茄子的种植已有几十年历史,在形式上大多以露地栽培为主,播种迟,上市晚,产量低,效益差,生产水平徘徊不前.为了改变这种与现代生产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力争在生产水平、经济效益、栽培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我们从1990年起,连续5年定点于中林村季介生产队试种中棚特早熟茄子,在播种上寻求最佳播种期,在技术上摸索最佳操作规程,在上市上瞄准最佳价格行情,对中棚茄子特早熟高产栽培,实施多方面全方位的探索.经过连续5年的努力,中棚茄子特早熟高产栽培取得了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1993年为例,中林村季介生产队种植的10亩(计30只中棚)中棚特早熟茄子,最早于2月26日上市,3月中旬—4月上旬达上市高峰.到7月上旬出地,平均亩产达28.40公担,亩值达到17685.70元.其中农户赵友良种植的1亩中棚茄子,亩产达到32.45公担,亩值达到21805.82元,创下了我乡有史以来茄子栽培早熟高产高效的最高纪录,在市郊菜区引起了较大反响.通过连续5年的不断摸索,我们已对如何种好中棚特早熟茄子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归纳如下:一、选用优良品种选用早熟、高产、抗病以及适合保护地栽培的紫绵条×条茄为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7.
花菜早晚品种间作套种,二熟都能高产丰收.如1986年我乡金星三队套种的20多亩慢慢种花菜,亩产20公担以上,早熟23单产也达到9公担多。同心8队9.6亩搞套种的地块,前茬为杂交60天,亩产值500余元,慢慢种亩产值超过1200元。花菜套种,畦宽一般5尺连沟,沟要平直,做到雨后不积水。早熟品种于6月20日左右播种育苗,明底8月上旬定植,每畦两行,行距1.6尺,株距1.3  相似文献   

18.
五、六月份上市的番茄,是很受消费者欢迎的高档细菜。1986年我县蔬菜站大棚栽培的早熟番茄,4月10日定植,5月29日始收,6月30日拉秧,亩产8268.5公斤,亩产值7990元。1987年邱家乡中村蔬菜专业户宋文永、崖头镇徐家村蔬菜专业户徐东奎等棚扣番茄在多灾情况下,亩产均在4000公斤左右,亩产值超过5000元。发展早熟高产番茄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其栽培过程的主要农艺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秋茬棚茄子获得好效益高颖赜(长春市奋进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了解决大棚倒换茬次的问题,减轻病害,提高效益,奋进乡奋进村四社农民在大棚秋茬试种了茄子,亩产值均在3000元左右,取得了初步成功。具体措施是:一、品种的选择通过近两年的试种观察,选用“长茄一号...  相似文献   

20.
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以下坡村为中心的葡萄基地发展到2000多亩,阳光玫瑰均价卖到每千克20元,亩产值在5万元以上,其中地方镇东家庄村东野升平卖到每千克30元的高价,亩产值超过10万元,创造了北方葡萄亩产值较高的收益记录。高价的背后必有着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