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无肥基础地力产量平均为5 994.0 kg/hm2,土壤贡献率62%左右,其中,氮素62.9%,磷素93.7%,钾素93.6%.100 kg籽粒氮、磷、钾吸收量,施肥区为2.09、0.57、2.27 kg,不施肥区为1.6、0.55、2.05 kg. 氮(尿素)、磷(过磷酸钙)、钾(氯化钾)肥料利用率平均分别为38.1%、15.6%、24.4%.水稻土土壤当季贡献率、100 kg籽粒吸收氮、钾量及磷肥利用率高于潮土;而100 kg籽粒吸收磷量和氮、钾肥利用率则低于潮土.高肥力水平条件下,土壤贡献率、100 kg籽粒吸收氮量较高,氮肥当季利用率则较低.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水稻产量、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无论是产量、肥料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均优于常规施肥处理。配方施肥籽粒产量8505kg/hm~2,比常规施肥增产600kg/hm~2,增7.6%。配方施肥100kg经济产量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1791kg、0.3572kg、2.5411kg,常规施肥100kg经济产量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112kg、0.234kg、2.482kg,配方施肥100kg经济产量N、P、K养分吸收量比常规施肥多。配方施肥氮、磷、钾平均利用率分别为23.3%、38.3%、55.4%,常规施肥氮、磷、钾平均利用率分别为20.4%、12.9%、35.7%,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磷、钾平均利用率分别提高2.9%、25.4%、19.7%。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小麦施肥结构,推动化肥减量化,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了常规施肥、测土测土配方施肥等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生长及肥料利用率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有助于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为7845 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3.56%。测土配方施肥提升了小麦籽粒与秸秆对氮和磷养分的吸收,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籽粒氮和磷含量分别提高5.85%、8.75%。各处理中测土配方施肥处理100kg籽粒养分吸收量中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最大,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12.34%、10.95%、4.67%。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有利于提高小麦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季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升了3.5、2.3、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稻氮、磷、钾肥"3414"田间试验,建立基于肥料效应函数、土壤养分检测值和作物养分需要量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并经田间试验验证,与当地土壤条件相适应.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不同肥料增产率分别为氮肥59.5%、磷肥7.4%、钾肥4.9%;每1 kg养分生产稻谷分别为氮(N)13.6 kg、磷(P<,2>O<,5>)10.0 kg、钾(K<,2>O)3.4 kg.潮土施氮、磷增产率高于水稻土,施钾增产率则为水稻土高于潮土.  相似文献   

5.
寿县潴育型水稻土小麦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探讨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潴育型水稻土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双庙集镇、安丰镇和堰口镇3个乡镇潴育型水稻土上开展小麦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施用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氮、磷、钾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合理配比施用氮、磷、钾可促进小麦百千克籽粒养分吸收量,且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冷浸田是浙江省主要低产田类型之一。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施对单季稻产量及肥料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和钾肥增产贡献率分别为15.9%、2.6%和13.6%条件下,施用氮肥水稻籽粒产量比不施氮肥提高了2.7%~18.9%,而且施用氮肥水稻有效穗数较不施氮肥显著提高了43.7%。但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收获指数、千粒重和穗粒数没有显著差异。水稻籽粒中的氮、磷和钾吸收量占地上部相应吸收量的65.5%、73.9%和12.7%。在平衡施肥条件下,水稻地上部氮、磷(P2O5)和钾(K2O)吸收量比例为5.2:1:4.2。氮、磷和钾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40.3%、28.2%和42.7%,肥料偏施利用率显著下降。每生产100 kg籽粒,需要水稻吸收氮、磷(P)和钾(K)分别为1.84、0.349和1.38 kg。在平衡施肥条件下,每施1 kg氮、磷(P2O5)和钾(K2O)肥,可以生产水稻籽粒42.3、148.1和74.1 kg。  相似文献   

7.
冷浸田是浙江省主要低产田类型之一。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冷浸田单季稻产量及肥料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磷肥和钾肥增产贡献率分别为27.9%、1.7%和7.6%的条件下,增施氮肥、钾肥的水稻籽粒产量分别提高38.7%和8.2%,而且增施氮肥使水稻有效穗显著提高43.7%;但氮磷钾配施对水稻收获指数、千粒重和穗粒数没有显著影响。水稻籽粒中的氮、磷、钾吸收量占地上部相应吸收量的69.8%、68.9%和11.8%。在平衡施肥(氮磷钾配施)条件下,水稻地上部氮、磷和钾吸收量比例为1.7∶1.0∶2.2,氮、磷和钾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3.0%、28.5%和36.5%,肥料偏施利用率显著下降。每生产100 kg籽粒,需要水稻吸收氮、磷、钾分别为1.65、0.84和1.95 kg。每施1 kg氮肥、磷肥、钾肥,可以生产籽粒30.1、105.3和52.6 kg。  相似文献   

8.
采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方法,在张家港市水稻土、潮土两大代表土壤类型区进行扬麦12号三要素肥效试验,取得了小麦施肥的技术参数:每100kg产量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分别为2.82kg、1.09kg、2.06kg;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当季自然供应量分别为79.3kg/hm2、32.6 kg/hm2、45.9 kg/hm2,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率为有效氮27.7%、速效磷61.1%、速效钾20.5%;氮、磷、钾肥料养分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尿素38.6%、过磷酸钙15.3%、氯化钾30.3%。  相似文献   

9.
在双庙集、安丰和堰口镇3个乡镇潴育型水稻土上开展小麦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施用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氮、磷、钾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合理配比施用氮、磷、钾可促进小麦百千克籽粒养分吸收量,且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水稻在沿江潮土上进行生产的测土配方施肥参数,2008年夏播期间在张家港市沿江潮土地区,进行了不同肥力潮土上水稻生产中氮、磷、钾三要素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水稻"南粳5055"的增产效果为氮肥钾肥磷肥,且氮、磷、钾肥平均增产率分别为3 6.0 4%、3.9%、1 2.1 4%;对水稻产量结构的影响,氮肥、钾肥主要是增穗、增粒,磷肥主要是增粒,钾肥的增穗、增粒效果均差于氮肥;氮、磷、钾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水稻"南粳5055"在标准产量(含水率1 4.5%)水平时,每100 kg籽粒的N吸收量为1.67~2.39 kg、P_2O_5吸收量为0.72~1.11 kg、K_2O吸收量为2.80~3.40 kg;4个试验点间土壤N、P_2O_5、K_2O供应量有明显差异,N供应量为67.36~108.75 kg/hm~2、P_2O_5供应量为49.18~77.97 kg/hm~2、K_2O供应量为194.07~225.37 kg/hm~2;4个试验点的土壤养分利用系数,碱解氮为0.38~0.54、速效磷为0.97~1.41、速效钾为1.17~1.84;4个试验点的肥料养分利用率差异较大,N为13.07%~39.06%、P_2O_5为4.02%~12.87%、K_2O为14.22%~54.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