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施钾对桑树生长和吸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广西桑园土壤养分状况特别是钾素养分进行了评价;进行4个钾肥水平大田试验,研究钾肥对桑树生长、桑叶产量和钾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钾是桑树主要的养分限制因子之一,在一定氮、磷肥施用基础上,施钾促进桑树生长如枝条长度和粗度增加并提高桑叶产量。此外,施钾还提高桑树对钾素的吸收利用,以K2处理(148.5kg K2O/hm2)的施钾效果最好;与不施K处理相比,枝条长度、枝条粗度、桑叶产量分别增加7.78cm、0.07cm和27.73%。本试验条件下,桑园钾肥适宜用量为148.5kg/hm2。  相似文献   

2.
为了通过桑园科学施肥提高四川丘陵蚕区的桑树产叶产量与生产效益,采用现代肥料二次回归"3414"设计方案,分别以桑叶产量为目标函数,选取对桑树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肥料元素氮(N)、磷(P)、钾(K)的施肥水平为调控因子,模拟桑树产叶量与N、P、K之间的回归关系。得到三元二次、二元二次、一元二次共3种7类N、P、K肥料效应函数,各类型函数获得最佳桑树产叶量的肥料因素权重表现为K>PK>P>NPK>NK>N>NP,最佳产投比的肥料因素权重表现为K>PK>NPK>P>NK>NP>N。其中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Y=20313+0.25X1+43.48X2+34.47X3-0.01X12-0.14X22-0.06X32+0.05X1X2+0.02X1X3-0.07X2X3,其中X1、X2、X3分别为N、P、K肥料因子)为全因子模型,可作为桑园的推荐施肥方案。单因素效应分析显示K肥对桑树产叶量及产投比的影响最大,因而在所有模拟的函数中K肥因子的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Y=25002.27+44.728X3-0.084X32)获得的最佳产量和产投比最高,用600kg/hm2N、210kg/hm2P2O5、254.33kg/hm2K2O的最佳施肥方案,获得的桑树的最佳经济产叶量达到30945.00kg/hm2,投入的肥料价值为4403.65元/hm2,产投比高达17.57。该最佳施肥方案通过生产实践验证后,可为四川丘陵蚕区高产桑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44个有代表性的桑园养分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主产区桑园 施用有机肥的比例为75.0%,所有桑园均施用一的化肥。全省桑园氮(N)、磷(P2O5)、钾(K2O)平均施用 量分别为453.0、114.0和175.5 kg/hm2,其中由有机肥提供的氮、磷、钾分别占总投入的25.5%、69.7% 和87.2%,养分施用的N:P2O5:K2O比例为1:0.25:0.39。鄂东蚕区的肥料用量明显高于鄂北和鄂西南蚕 区。桑园NPK养分投入量相差很大:施氮(N)量>600 kg/hm2的桑园比例为15.9%,而22.7%的桑园年 施氮量<150 kg/hm2;施磷(P2O5)量>225 kg/hm2的桑园比例为6.8%,施磷<75 kg/hm2或不施磷的桑园 比例为22.7%;施钾(K2O)量>300 kg/hm2的样本比例占15.9%,而全年未施钾肥的桑园比例高达 25.0%。湖北省桑园全年施肥次数以1次和2次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5.0%和63.6%,反映出桑园施肥 次数偏少。  相似文献   

4.
研究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肥增收、增产,提高产品品质,同时也平衡了耕地土壤养分,遏制了土壤养分失调的发生,更为耕地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生产上可以大力推广和应用。施肥建议:产量水平在1 050 kg/hm2以上,施氮肥240~255 kg/hm2(折合尿素520.5~553.9 kg/hm2)、磷肥105~135 kg/hm2(折合磷酸二铵228.0~292.5 kg/hm2),钾肥105~120 kg/hm2(折合硫酸钾193.5~222.0 kg/hm2)。  相似文献   

5.
正1桑园土壤中N、P、K养分丰缺标准(表1)土壤是桑树生长的基础,土壤养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桑树的生长发育。了解土壤养分状况是确定桑园施肥量的主要依据。2桑园施肥中N、P、K肥的种类及配比2.1桑园施肥中N、P、K肥种类2.1.1桑园施用的有机肥(表2)桑园施用的有机肥主要有人粪尿、厩肥等。2.1.2桑园施用的无机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氮磷钾施肥水平对桑树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桑树品种川826为试验材料,探讨氮磷钾不同施肥条件下桑叶的光合特性,分析其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与N、P、K肥及其施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桑树光合指标具有显著影响,适宜氮、磷、钾施肥量可以提高桑树LAI、Chla+b、Pn、Cond以及Tr,而缺少或过量施肥可使其光合能力降低;不施肥处理桑树叶片Ci显著高于施肥处理。适宜的氮、磷、钾施用水平(N600kg/hm2、P210kg/hm2、K300kg/hm2)可保持桑树功能叶适宜的光合状态,并能保持较长的高光合持续期。[结论]该研究阐明了桑树叶片的光合特性及不同施肥处理对桑树光合作用的调控效应,为优质高产桑园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桑树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夏伐式修剪、多年生试验桑园桑树主要生长发育指标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氮磷钾肥能促进桑树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干物质含量,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氮肥、磷肥、钾肥对单株产叶量的影响表现分别为N2>N3>N1>N0、P2>P1>P3>P0、K2>K1>K3>K0。桑叶干物质积累量推荐施肥量为694.36kg/hm2N、198.15 kg/hm2P、274.26 kg/hm2K,最大值为8045.04 kg/hm2;枝条干物质积累量推荐施肥量为1000.05 kg/hm2N、242.04 kg/hm2P、218.01 kg/hm2K,最大值为5969.05 kg/hm2;春季新稍干物质积累量的推荐施肥量为883.76 kg/hm2N、204.48 kg/hm2P、426.59 kg/hm2K,最大值1410.24 kg/hm2。本文可为四川丘陵蚕区优质桑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夏伐式修剪、多年生试验桑园桑树主要生长发育指标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氮磷钾肥能促进桑树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干物质含量,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氮肥、磷肥、钾肥对单株产叶量的影响表现分别为N2>N3>N1>N0、P2>P1>P3>P0、K2>K1>K3>K0。桑叶干物质积累量推荐施肥量为694.36kg/hm2N、198.15kg/hm2P、274.26kg/hm2K,最大值为8045.04kg/hm2;枝条干物质积累量推荐施肥量为1000.05kg/hm2N、242.04kg/hm2P、218.01kg/hm2K,最大值为5969.05kg/hm2;春季新稍干物质积累量的推荐施肥量为883.76kg/hm2N、204.48kg/hm2P、426.59kg/hm2K,最大值1410.24kg/hm2。该研究可为四川丘陵蚕区优质桑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宁夏前进农场碱化土壤改良及水稻合理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土壤测试、盆栽试验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宁夏前进农场碱化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脱硫废弃物和糠醛渣改良碱化土壤的效果以及碱化土壤水稻合理施肥技术.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肥力水平低下,脱硫废弃物和糠醛渣配合施用对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水稻增产效果明显,其中氮肥效果最为明显,磷钾肥次之.同时,制定了该地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总结提出适宜于该地区碱化土壤改良及水稻合理施肥技术:脱硫废弃物22.5~30 t/hm2、糠醛渣15 t/hm2、有机肥30 t/hm2、氮肥(N)180~195 kg/hm2、磷肥(P2O5)90~120 kg/hm2和钾肥(K2O)45~90 kg/hm2.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实地养分施肥法与常规施肥法株高、穗长、穴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间有显著差异,千粒重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空育131常规施肥方法(施肥量为140.0kg/hm2)产量为8305.0kg/hm2,实地养分施肥方法B(施肥量为120kg/hm2)产量为8541.9kg/hm2,比常规施肥方法增产2.9%。实地养分施肥法施肥量比常规施肥方法少氮肥20kg/hm2(尿素价格:2200.00元/t,含氮量46%),减少投入93.06元/hm2;且增产按230kg/hm2(稻谷价格1.96元/kg)计算,增加收入450.8元/hm2,一减一增二项合计,则增收543.86元/hm2。黑龙江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为208.9×104hm2,2008年种植面积为236.8×104hm2,如果每年水稻种植面积按200×104hm2,黑龙江省每年可增加收入10.88亿元。  相似文献   

11.
对采用树脂包膜技术制作的控释尿素Ⅰ(CRUⅠ)和控释尿素Ⅱ(CRUⅡ)进行了玉米田间试验,并与普通尿素(CU)进行了肥效对比。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ck),在玉米成熟期,控释尿素土壤硝态氮含量仍然保持着很高的数值,CRUⅡ3土壤硝态氮含量为11.62 mg/kg。从苗期到抽雄期,施氮肥各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与ck和ck1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土壤铵态氮含量在玉米成熟期比吐丝期增多,但各氮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CRUⅡ3土壤铵态氮含量为14.93 mg/kg。控释尿素显示了良好的养分控释效果。施用控释尿素后,控释尿素Ⅱ(CRUⅡ2)处理玉米产量达到了10678.60 kg/hm2,比对照(ck)增产6197.98 kg/hm2,增收3 182.39元/hm2,产投比达到了1.78∶1,且穗粒数、百粒重、经济效益均较对照增加显著,是一类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控释肥料。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一年三熟制栽培的田间定位施肥试验 ,探讨水稻、大豆、油菜对不同施肥的反应及土壤养分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在低丘马肝泥水稻田三熟条件下每季施N 75kg/hm2 ,P2 O53 7.5kg/hm2 ,K2 O 75kg/hm2 ,稻、豆、油全年增产效果显著 ,增产 3 65 2 .5kg/hm2 ;不同作物施肥的增产效果是油菜 >水稻 >大豆 ;几种施肥处理的单位面积油分、蛋白质产量增加 ,尤其是NPK、NP、P区的油菜蛋白质及油分产量较CK增加 2 .8~ 3 .7倍 ;连年定位施肥对大豆、油菜成熟期植株体养分含量的影响较大 ,不同的施肥处理和作物不同的器官均不相同 ;经 4年施肥后的不同施肥区的土壤全N、P、K含量变化不明显 ,而速效态养分则随不同肥料处理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有机生态肥对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和番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张掖市甘州区日光温室内进行了施用有机生态肥对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及番茄生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纯养分投入量相等的条件下,施用有机生态肥22.50 t/hm2与当地习惯施肥(施尿素860 kg/hm2+磷酸二铵1 410 kg/hm2+硫酸钾620 kg /hm2+ 硫酸锌80 kg/hm2+ 硼酸 60 kg/hm2+钼酸铵20 kg/hm2)相比较,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和有机碳密度分别增加27.69%、27.72%和7.79%。番茄单果重、单株果重和折合产量分别增加7.07%、5.69%和7.21%;产值、施肥利润和肥料投资效率分别增加7.16%、34.33%和9.62%。说明合理施用有机生态肥,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番茄生产效益。在张掖市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中,有机生态肥(自制畜禽粪便组合肥、自制番茄专用肥和自制生物增效肥按风干重比0.866 7 ∶ 0.120 0 ∶ 0.013 3混合搅拌均匀,含有机质22.92%、N 3.48%、P2O5 2.90%、K2O 1.41%、Zn 0.06%、B 0.02%、Mo 0.04%,有效活菌数0.20亿/g)施肥量为22.50 t/hm2时,番茄折合产量为106.03 t/hm2,分别较纯养分投入量相等的当地习惯施肥处理、不施任何肥料处理(CK)增产7.21%、38.13%,为有机生态肥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4.
稳定性马铃薯专用肥对马铃薯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陇薯6号为指示品种,在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渭源县开展了稳定性马铃薯专用肥应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稳定性马铃薯专用肥纯养分总量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施肥纯养分总量480 kg/hm2,其中N 270 kg/hm2、P2O5210 kg/hm2,CK)纯养分总量的0~10%时,马铃薯的块茎数较常规施肥处理(CK)增加0.3块/穴,块茎重较常规施肥处理(CK)增加84.0~101.8 g/穴,商品率较常规施肥处理(CK)提高4.0~6.5百分点,折合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CK)增产4785.0~6225.0 kg/hm2,干物质含量较常规施肥处理(CK)增加17.8~23.1 g/kg,粗淀粉含量较常规施肥处理(CK)增加9.8~17.2 g/kg,VC含量较常规施肥处理(CK)增加50.4~57.0 mg/kg,粗蛋白含量较常规施肥处理(CK)增加4.7~7.5 g/kg。而烂薯率较常规施肥处理(CK)降低3.6~3.9百分点,还原糖含量较常规施肥处理(CK)降低0.5~0.6 g/kg。当稳定性马铃薯专用肥纯养分总量低于常规施肥纯养分总量的0~20%时,马铃薯的块茎数、块茎重、商品率、烂薯率、产量、干物质含量、粗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VC含量、粗蛋白含量等指标较对照常规施肥均无明显变化。从土壤养分变化来看,施用稳定性马铃薯专用肥可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肥力,尤其是当稳定性马铃薯专用肥纯养分总量高于对照常规施肥纯养分总量的0~10%时,可提高土壤全氮含量0.03~0.05g/kg、速效氮含量12.2~23.3 mg/kg、速效磷含量2.6~3.2 mg/kg。  相似文献   

15.
旱作农业区春油菜不同施肥模式下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早作农业区不同施肥模式下的春油菜小区试验,对不同施肥模式下春油菜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植株养分含量观测、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模式对春油菜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次性施入尿素329.0 kg/hm2、三料过磷酸钙124.5 kg/hm2、氯化钾75.6 kg/hm2、有机肥1 700.6 kg/hm2,采用垄膜沟植栽培使产量达到4 425 kg/hm2,是较理想的栽培模式;基施尿素224.5 kg/hm2、三料过磷酸钙194.5 kg/hm2、氯化钾93.4 kg/hm2、有机肥1 256.0 kg/hm2,在蕾苔期追施尿素75.6 kg/hm2,可以满足春油菜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产量达到4 366 kg/hm2,是较为合理的露地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探索鹿寨县江口乡水碾村水碾屯现阶段土壤供肥能力、作物的需肥规律及对养分的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建立和完善测土配方施肥综合技术体系,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进行水稻配方施肥"3414"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鹿寨县江口乡水碾村水碾屯土壤缺氮明显,钾次之,缺磷不明显;处理14经济效益最好。建议鹿寨县江口乡水碾村水碾屯最佳施肥方案为N10kg/hm2、P2kg/hm2、K4kg/hm2。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方式对风沙土玉米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风沙土土壤养分贫瘠,玉米低产的问题,进行不同施肥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推荐施肥(N 225 kg/hm2,P2O575 kg/hm2,K2O 67.5 kg/hm2)产量最高,其次是秸秆全量还田配施复合微肥处理(7 500 kg/hm2秸秆+ 150 kg/hm2复微).秸秆全量还田配施复合微肥处理和有机肥(鸡粪15 000 kg/hm2)处理地力提升效果最明显.推荐施肥、秸秆全量还田配施复合微肥方式的经济效益明显,其中秸秆全量还田配施复合微肥处理对产量和土壤培肥具有较理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L9(34)实验设计,即三因素三水平[施有机肥(22.5、15、7.5 t/hm2);氯化钾(300、250、150 kg/hm2),尿素(187.5、250、325 kg/hm2)],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萝卜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个萝卜根重、可食率、萝卜总产量、总糖等指标中各处理都显著大于对照CK,其中以中等施肥水平最高。综合分析表明在岷江上游生产绿色食品萝卜最佳的施肥方案是A2B2C2(即施有机肥15 t/hm2,氯化钾250 kg/hm2,尿素250 kg/hm2)。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显著,表层土壤(0~20 cm)比下层(20~40 cm)的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硝态氮、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高,上下土层的铵态氮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土壤上层的粉粒含量高于下层,粘粒含量低于下层。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的砂粒(2~0.05 mm)和粉粒(0.05~0.002mm)与养分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粘粒(0.002 mm)与土壤养分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这些结果表明在岷江上游的耕地褐土中,与养分含量相关的有机无机复合体是形成土壤肥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地力培肥中适当增施有机肥,促进褐土这种新成土的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是获得保肥保水的土壤从而确保农作物增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景泰县芦阳镇西林村小麦上进行的天然多功能土壤给养保养剂 (TYS)与尿素配施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以基施 TYS2 4 0 kg/ hm2、尿素 6 0 kg/ hm2和追施 TYS12 0 kg/ hm2、尿素 30 kg/ hm2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 ,较不施肥对照增产 10 .0 % ,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为 14 .6 % ,其次为基施 TYS180 kg/ hm2、尿素 12 0 kg/ hm2和追施TYS90 kg/ hm2、尿素 6 0 kg/ hm2处理 ,较不施肥对照增产 9.4 % ,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为 15 .4 3%。同时在武威市、景泰县进行的 TYS在小麦上的大区试验结果表明 ,基施 TYS180 kg/ hm2 、尿素 12 0 kg/ hm2 和追施 TYS90 kg/hm2、尿素 6 0 kg/ hm2时 ,小麦可比尿素基施 30 0 kg/ hm2、追施尿素 15 0 kg/ hm2的处理增产 3.2 %~ 10 .0 %。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了农民习惯施肥、一炮轰和缓释一次施肥3种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残留NO3-N以及氮素表观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产量没有显著差异,添加包膜尿素氮肥利用率提高;与播前相比,玉米收获后对照、农民习惯、一炮轰、缓释一次施肥0~90 cm土壤剖面NO3-N残留量在低肥力土壤(新立城试验点)的增加量分别为-17.5、104.5、55.7、29.3 kg/hm2,而在高肥力土壤(布海试验点)都表现为负增长,分别为-44.3、-12.8、-57.2、-51.7 kg/hm2.农民习惯、一炮轰、缓释一次施肥处理全生育期的氮素表观损失在低肥力点分别为-83、-12、22 kg/hm2,在高肥力点为172、119、157 kg/hm2.增加氮肥用量氮素表观损失增加,添加部分缓释氮肥的一次性施肥可以减少收获后土壤剖面NO3-N增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