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与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池塘生态混养试验中,池塘进、排水口COD、磷酸盐、总磷、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总氮含量对比表明:池塘排水口的COD、总氮、氨氮较进水口有明显的降低,生态效益明显。该养殖模式每公顷生产刺参和单环刺螠合计4 950 kg,产值65.25万元,纯利润35.2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运用实验生态学和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单环刺螠的性比、性腺指数、繁殖力、胚胎与胚后发育等繁殖生物学特征,并采用正交实验法分析了单环刺螠受精率和孵化率的最佳环境条件,为单环刺螠的人工增养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单环刺螠雌、雄比例为1∶1.17,雄性略多于雌性。成熟卵径为(145.16±1.70)μm×(141.27±1.94)μm,处于第1次成熟分裂前期。绝对繁殖力为111 800~720 488(449 684±265 905)粒,相对繁殖力为2 214~12 702(6 849±4 854)粒,怀卵量与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生物学最小型体长约7 cm,体质量为11.21 g。精子密度为(5.88±0.52)×109个/mL,雄性个体平均精子数为(2.41±0.73)×1010个/只。雌性性腺指数在繁殖季节4—5月份呈现2个峰值,表明单环刺螠为分批产卵类型。在盐度25、水温15°C的条件下,胚胎发育经20~24 h孵化。组织学研究表明,单环刺螠为间黄卵,进行不等全裂,且有螺旋卵裂的特征,形成偏极囊胚,原肠作用方式为外包和内陷。胚后发育经担轮幼虫(孵化后1~10 d)、体节幼虫(11~20 d)、蠕虫状幼虫(21~30 d)发育为幼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单环刺螠受精率的最佳环境条件为温度25°C、盐度35、pH 8~9;孵化率的最佳环境条件为温度15°C、盐度25、pH 8~9。  相似文献   

3.
单环刺螠生活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关单环刺发育周期的研究,国内外迄今未见专门报道。本文报道了烟台沿岸单环刺早期胚胎发育、各期幼虫形态标志、幼和成的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正>单环刺螠俗称"海肠",是辽宁地区著名的土著水产经济品种,生长在近海滩涂中。单环刺螠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人体必需氨基酸、多肽、糖胺聚糖等多种活性物质。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导致产量急剧下降。2015年开始,大连地区单环刺螠工厂化育苗成功,为工厂化养成提供了条件。单环刺螠属于滤食性生物,并且具有代谢外源硫化物的能力。在工厂化养殖中,与刺参混养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还能净化水质,投喂单环刺螠的饵料沉降后可以作为刺参饵料,避免因池底部的  相似文献   

5.
单环刺螠受精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学和荧光显微镜对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受精过程中精子入卵以及核相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单环刺螠成熟卵呈卵圆形,核相处于生发泡尚未破裂的第1次成熟分裂前期.在(21±1)℃时,精卵混合后约5 min,精子由卵偏向植物极一侧入卵,受精膜开举起,继而精核发生第1次膨胀.直至受精后约25 min,受精膜完全举起;受精后10~50 min,卵核相继完成二次成熟分裂,分别形成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受精后50~70 min,精核卵核分别膨胀,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进而相向迁移,最后在卵的中央联合形成合子核.受精后70~90 min,受精卵完成第1次卵裂,形成2个大小相等的卵裂球.单环刺螠受精全过程历时约70 min,略长于多数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受精持续时间.本研究旨在为今后单环刺螠人工育苗和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态实验方法研究温度、盐度、底质、饵料及与不同生物混养对体质量1.11~1.19 g的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幼螠成活和生长的影响。单环刺螠幼螠饲养在50 cm×40 cm×35 cm的塑料箱中,每箱15个,加入5 L盐度25的海水,底质为40目沙,投喂螺旋藻粉+鼠尾藻粉+海参开口料混合饵料(2 mg/个幼螠),水温控制在10℃、15℃、20℃、25℃和30℃。盐度实验中,水温为20℃,盐度为15、20、25、30和35,其余同上。底质实验中,设无底质、泥、泥沙、天然海沙、40目和60目沙6个处理组,盐度25,水温20℃,混合投喂藻粉,其余同上。饵料实验设置螺旋藻粉(投喂量为6 mg/个幼螠)、混合藻液(小新月菱形藻和扁藻按投喂量各3m L/个幼螠)、螺旋藻粉+混合藻液(螺旋藻粉投喂量为3 mg/个幼螠,小新月菱形藻和扁藻按投喂量各1.5 m L/个幼螠)、混合藻液+海参开口料(海参开口料投喂量为3 mg/个幼螠,小新月菱形藻和扁藻按投喂量各1.5 m L/个幼螠)、混合藻粉(螺旋藻粉+鼠尾藻粉+海参开口料3种饵料投喂量均为2 mg/个幼螠)共5个饵料处理组...  相似文献   

7.
单环刺螠消化道的发生和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对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消化道的发生及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环刺螠消化道起源于原肠胚期内陷而成的原肠腔;至早期担轮幼虫时期,消化道连通,开始摄食,此时据管腔直径不同消化道可分为口、食道、胃、中肠及后肠。附着变态后,其消化道在结构及功能上都有了明显的发育与分化。至蠕虫状幼虫时期。食道、胃及后肠已出现黏膜下层及肌层。嗉囊与砂囊可明显区分。中肠已产生肌纤维的分化,呼吸肠由中肠分化而来,其胞体细长,且核质比较小,可与中肠明显区分。至幼螠时期,食道前端产生了咽部的分化,至此消化道各部位在结构及功能上都与成体有了很大的相似性。即由口、咽、食道、嗉囊、砂囊、胃、中肠、呼吸肠、后肠和肛门组成。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发育,消化道各部位分别呈现不同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脂酶、ATP酶、非特异性酯酶及多糖类物质活性。  相似文献   

8.
单环刺螠增养殖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环刺螠个体鲜出肉率大致为冬季39~47%,春季17~27%。食性为滤食性,以水中悬浮性颗粒为食。气温7℃,干露时间持续72h.均能成活。生活水温是0~30℃,临界高温32.5℃,临界低温-4℃。生活的盐度范围是15~36,适宜盐度范围24.94~35.77。pH值的耐受范围是4.46~9.5,适宜范围7.5~9.42。在溶解氧含量达1.14mg/L时,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人工培育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苗种的技术要点,包括亲螠的选择、采卵与授精、孵化及胚胎发育、幼体培育、投放附着基及苗种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单环刺螠俗名海肠、海肠子,属于螠虫动物门、螠纲、无管螠目、刺螠科、刺螠属.单环刺螠和其他刺螠属的生物一样,是生活在海边潮间带泥性底质或珊瑚礁区中的管状螠虫动物,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沿岸,喜栖息于泥沙岸潮间带下区和潮下带浅水区泥沙中.单环刺螠的季节性很强,只有在春天风浪大时才能捕到.单环刺螠的洞穴为"U"形,洞口呈烟囱状...  相似文献   

11.
单环刺螠对水温、盐度和pH的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岩  白海娟  王亚平 《水产科学》2006,25(10):513-516
以单环刺螠幼螠为材料测定其生活环境的部分水质指标。单环刺螠幼螠生存,水温超过31.6℃会导致幼螠死亡,且降温后幼螠不能恢复;幼螠生存的盐度为13.8~35.9,适宜盐度20.8~35.2;幼螠生存的pH为4.0~10.5,适宜pH 5.96~9.01。盘锦地区近岸沿海和海水养殖池塘可以进行单环刺螠的养殖,水质因子可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自体质量(18.03±1.35)g单环刺螠中抽取体腔液,于4℃、3000 r/min(离心半径13.5 cm)离心20 min,取体腔液上清液,再将离心所得血细胞沉淀用无菌生理盐水重悬后,经超声波破碎仪4℃破碎5 min,取体腔细胞破碎液上清液,以牛津杯法和生长曲线抑制法检测单环刺螠体腔液上清液和体腔细胞破碎液上清液对...  相似文献   

13.
单环刺螠体壁氨基酸组分与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环刺螠体壁肌含有18种氨基酸(其总量占体壁肌干重的57.39%)。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 17.79%。5种鲜味氨基酸(Gin,Asp,Arg,Ala,Gly)含量都比较高。必需氨基酸含量组成模式与人体需要模式较接 近。支/芳值高达2.59,接近正常人的支/芳值  相似文献   

14.
剌参养殖近年来发展迅速,各地都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养殖,基本采取虾池养殖、海上筏式养殖、海底沉笼增养殖、潮间带垒石养殖、室内工厂化养殖等模式,在刺参混养方面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5.
单环刺螠精巢年周期发育及精子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精巢的形态结构及其年周期发育,并利用超微技术观察了精子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单环刺螠的精巢呈条带状,位于虫体尾部,两端通过肌束分别与呼吸肠管壁外侧和体壁内侧相连。精巢由生精细胞团与结缔组织组成,结缔组织位于精巢中央,精原细胞团分布于结缔组织外周,精母细胞团散布于结缔组织内,各级精母细胞脱离精巢落入体腔液中,历经精母细胞、精细胞,最后形成精子脱离细胞团进入肾管。根据精巢的组织学特征,将单环刺螠的精巢年周期发育划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精巢和体腔液中精子发生各时期的结构变化,包括细胞核形态的变化、顶体发生以及尾部的形成。本研究揭示了单环刺螠的精巢发育特点、精子发生历经的场所和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袁合侠 《水产养殖》2010,31(8):32-33
<正>刺参通常称作海参,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海参品种,盛产于北方辽宁、河北及山东沿海,具有极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是近年来我国北方重要的养殖品种。刺参在自然海区中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生长周期长,由幼参规格养成至商品参规格需3~4年。2008—2009年,我们在海头镇利用大菱鲆工厂化养  相似文献   

17.
在水温15.1~17.3℃,pH 7.88~8.15,盐度32.17‰~32.28‰,溶解氧6.40~7.40 mg/L的条件下,采用半静水法研究了氨氮和亚硝酸盐对体质量(2.86±0.43)g的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单环刺螠幼体中毒后体色变暗,对外界刺激变得不敏感,最后身体缩成一团或细线状。随着氨氮和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升高死亡率逐渐升高,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氨氮对单环刺螠幼体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20.79 mg/L(95%置信区间557.62~691.11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62.08 mg/L,对应非离子氨浓度为13.85 mg/L(95%置信区间12.44~15.4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39 mg/L;亚硝酸盐对单环刺螠幼体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为243.90 mg/L(95%置信区间223.10~266.65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24.39 mg/L。非离子氨对单环刺螠幼体毒性大于亚硝酸盐毒性。  相似文献   

18.
氨氮及盐度对单环刺螠耗氧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盐度、氨氮对单环刺螠耗氧率的影响。单环刺螠耗氧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两者之间呈二次多项式关系:OR=ax^2+bx+c;盐度对单环刺螠耗氧率的影响非常明显(p〈0.01),盐度在31时,各种规格单环刺螠的耗氧率达到最大值;单环刺螠的耗氧率与NH4^+浓度呈明显幂函数关系:OR=ax^-b,经F检验总氨氮与体重对单环刺螠耗氧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长江滩地资源开发,发展具有巨大市场优势的无公害长江名特水产品生产,2002年,我们进行了堤内低洼地半流水生态高效养殖试验与相关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有关技术作如下综述和探讨。一、材料与方法1.洼地条件与布局养殖地点选择在靖江市新桥镇,长江一道堤与二道堤之间。低洼地总面积245亩,可利用面积210亩,设计布局分三大区域,初级处理区(进水处)面积15亩,中间养殖区面积180亩,滞留区(排水处)面积15亩。2.低洼地改造与设施建设(1)低洼地改造整个洼地改造成一个大塘,坡…  相似文献   

20.
Vasa基因编码DEAD-box家族成员中一种ATP依赖的RNA解旋酶,是决定生殖系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采用同源克隆策略及SMART-RACE技术,克隆了海洋经济螠虫动物单环刺螠Vasa基因的全长cDNA,该序列长4 080 bp,开放阅读框2 322 bp,编码733个氨基酸,具有DEAD-box蛋白家族共有的全部9个保守域。整体原位杂交和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Vasa基因在未受精卵、受精卵、2~8细胞的早期胚胎中均有明显的表达,显示其母源性提供的特点;从囊胚开始,表达量明显降低,在原肠胚表达信号主要集中在内中胚层细胞中;至担轮幼虫,表达信号进一步集中在消化道处;当发育至体节幼虫时,阳性细胞分布于消化道和体节的隔膜处,进入蠕虫状幼虫,信号仅在头部的腹刚毛附近以及后肠周围的细胞中表达。实验结果为探知刺螠动物生殖系的起源和分化以及低等型生殖腺的发生提供重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