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张国辉  陶敏  张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477-11479
[目的]对贵州省毕节市的白菜黑斑病进行病害分析和病原鉴定,以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表面组织分离法从病叶中分离得到病原菌,并对病原菌进行培养、镜检、孢子大小测定和鉴定。[结果]显微镜镜检的病原菌特征表明,引起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是链格孢菌(Alternariasp.),病原菌的孢子大小为(15.0~38.5)μm×(7.5~13.5)μm,结合寄主和病原特征,引起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被鉴定为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结论]芸薹生链格孢为贵州省毕节市当前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可以通过农业措施和药剂预防来减少该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北京生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生菜黑斑病是生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生产上影响生菜质量并导致减产。目前报道的生菜黑斑病病原菌种类较多,为了明确引起北京地区生菜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从北京市昌平区生菜种植温室采集生菜黑斑病病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与鉴定。【方法】采用的病原菌鉴定的主要方法为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并对病原菌DNA的ITS部分序列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引起生菜黑斑病的病原菌为互隔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结论】研究结果可以为生菜黑斑病的相关研究以及今后生产上相关生菜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薰衣草精油对樱桃番茄采后黑斑病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薰衣草精油用于防治樱桃番茄采后黑斑病提供依据,研究了薰衣草精油熏蒸和直接接触对病原真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活性及作用方式。结果表明,在培养基培养试验中,每皿5μl的薰衣草精油熏蒸即可完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当400μl/L薰衣草精油直接接触链格孢病原菌时,可完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在薰衣草精油对樱桃番茄果实采后黑斑病抑制效果试验中发现,100μl/L精油熏蒸处理果实时,处理组果实发病率比对照组降低54%,用500μl/L精油直接处理果实时,处理组果实发病率则比对照组降低60%。在薰衣草精油对病原真菌链格孢作用方式试验中,薰衣草精油作用时间短时,对链格孢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薰衣草精油作用时间长时(5 d和7 d)对链格孢病原菌有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4.
新疆红枣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拮抗细菌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新疆红枣黑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确定新疆红枣黑斑病病原菌种类种属,并进行拮抗细菌筛选,为新疆红枣黑斑病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从新疆阿克苏和喀什分别采集染有黑斑病的灰枣和骏枣样品,采用可培养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测定其生长最适培养基、温度、pH值;并从未发病枣园及发病枣园但未染病红枣树下采集土壤样品,采用平皿对峙法进行拮抗菌筛选.[结果]从灰枣和骏枣上分别分离获得1株病原菌,根据菌株形态及分子测序结果表明,2株菌均为链格孢属菌种(Alternaria altemata),并筛选获得2株优良的拮抗菌JK1(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和JK5(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tilis).[结论]新疆红枣黑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其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值为6~7,菌株JK1和JK5对病原菌生长具备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文章对铁皮石斛叶片黑斑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引起铁皮石斛黑斑病的病原有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tenuissima)2种真菌;菌丝在25~27℃生长速度最快,最适p H为6,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硝酸钠;产孢最适培养基为PCA,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 H为8;光照的有无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影响不大。【结论】研究可为铁皮石斛黑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2019年北京和山西部分地区的大豆黑斑病发生严重,发病植株叶片和豆荚上产生褐色病斑,叶片上病斑连接成片、出现穿孔,最终干枯脱落,严重影响产量.为了明确引起北京和山西部分地区大豆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从发病地区采集大豆黑斑病病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通过病原菌形态显微镜观测,结合致病性测定,并对病原菌DNA的ITS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鉴定结果明确,引起北京和山西部分地区大豆黑斑病的病原菌均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大豆黑斑病的相关研究以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沧州枣的主要品种金丝小枣、冬枣、梨枣果实病害危害症状、影响因素及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金丝小枣主要病害为浆烂果病、黑疔病、褐皮病3种病害,病原菌包括梭壳孢菌、胶孢炭疽菌、细极链格孢和链格孢。5月中旬侵染枝条和叶片,5月下旬侵染枣花,7月上旬侵染枣果;冬枣主要病害为黑斑病、软腐病、溃疡病、苦痘病和缩果病5种病害,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和梭壳孢菌。5月下旬侵染枝条和枣叶,6月上旬侵染枣花,7月侵染枣果;梨枣主要病害为铁皮病和缩果病,病原菌为链格孢、细极链格孢和橄榄色盾壳霉,5月下旬侵染枝条和枣叶,6月上旬开始侵染枣花,7月中旬侵染枣果。  相似文献   

8.
对辽宁省多个地区的红花黑斑病进行了病害调查,对病田中采集到的大量病组织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半知菌亚门的链格孢属真菌。在进行了形态学和生长特性等初步研究后,根据柯赫氏法则,用该菌接种健康的红花叶片,最终致使叶片发病,由此确定红花黑斑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从梗孢目、链格孢属真菌红花链格孢菌(Alternaria carthami Chowdhury),在试验中还发现伤口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油用牡丹常见的黑斑病病原菌。[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对油用牡丹黑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鉴定,并利用形态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油用牡丹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油用牡丹病害综合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疆红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两种病害的主要致病菌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产生的主要毒素种类,以及栆果黑斑病病果中的毒素种类和含量,为红枣加工和食用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0株链格孢菌产生的毒素种类及含量,并对枣果黑斑病不同严重度发病枣果和人工接种果实中毒素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0株交链格孢供试菌株可产生4种毒素,分别为链格孢酚(alternariol,AOH)、交链格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交链孢烯(altenuene,ALT)和细交链格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TeA、ALT、AME和AOH在不同病级发病枣果和人工培养条件下均有检出,其中TeA检出含量最高,范围为3.1×103~5.5×103mg/kg;AME、AOH和ALT的含量范围分别为7.2×102~6.4×102mg/kg,1.2~3.8×102mg/kg和0.09~5.08 mg/kg。人工接种链格孢菌后,无伤、有伤枣果内均检测到大量TeA。不止在发病枣果中检测到了毒素,无伤接种未发病枣果亦发现大量毒素,且未接种健康枣果中亦有少量链格孢霉毒素。【结论】新疆红枣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病原菌两种病害的主要致病菌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均可产生链格孢霉毒素,且产毒量高,危害严重,影响了新疆红枣的产量及商品价值,患病枣果无法安全食用。在红枣鲜食加工和风险评估中应引起关注和重视,并在红枣种植和贮存期间减少病原菌侵染,以避免更多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就近年人工驯化栽培的野菜富贵菜黑斑病的病害症状、田间发生情况、病菌形态、病害鉴定方法、以及人工接种发病的病菌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确诊该病是由链格孢属Alternaria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明确了富贵菜黑斑病病原菌与病害发生的关系及特点,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单孢分离法,从云南文山三七(Panax notoginseng)叶片上分离获得黑斑病病原链格孢菌。对所获得的供试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同时利用ITS、Alt a1、gpd、BT2和RPB2等5个基因的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七黑斑病病原菌为Alternaria panacis Whetze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引起喀什地区核桃叶斑病的病原,有效防控该病害的扩展和蔓延,为病害的进一步防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对病原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从喀什叶城和莎车两个县的8个核桃园中采集典型的核桃叶斑病标本,经分离培养纯化及接种试验,确定了喀什地区核桃生产园叶斑病的病原.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培养观察和测定,并采用真菌rDNA-ITS通用引物(ITS1F-ITS4)进行PCR扩增并测序,获得序列登录GenBank进行比对分析.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确定引起核桃叶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结论]喀什地区核桃叶斑病主要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ries) Keissle侵染引起.  相似文献   

14.
从曼陀罗黑斑病叶片上分离得到的病原菌[Alternaria daturicola],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凹玻片法,通过不同温度和光照处理条件对曼陀罗黑斑病的链格孢菌的孢子萌发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40℃,最适温度为25℃~30℃;光照对孢子萌发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可侵染多种果树引起产前及产后果实黑斑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不同果树来源的链格孢是否能交互传染还不清楚。本文探讨了引起北方枣、梨和苹果果实黑斑病的链格孢在这3种果实上的致病性分化和交互致病性,明确其交互传染特性。从北方不同地区果园采集枣、梨和苹果的黑斑病病果样品,通过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然后进行纯化及鉴定。利用离体果实接种法对分离到的各个病菌分别在枣、梨、苹果的果实上进行致病性测定,分析了其致病性的差异。结果显示:从3种病果实上共分离出45株链格孢,其中对枣、梨和苹果表现出强致病性的分别为5、11、7株,表现为弱致病的分别为17、8、20株;对3种果实的致病性均在次强等级以上的有6株,致病性均为弱等级的有3株,而在3种果实上致病性等级表现为次强等级以上的菌株有30株,占到总菌株的66.6%。总之,枣、梨和苹果病果上的链格孢存在致病性分化现象,并在这3种果实上是可以交叉侵染致病,互为侵染源。因此,在病害防治方面,临近的不同果园对黑斑病需联防联治。  相似文献   

16.
烟草赤星病是由链格孢菌引起的叶部真菌病害,对烟叶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收集山东诸城、即墨、高密3个地区的烟草赤星病病原菌,通过病原菌菌落和分生孢子形态特征研究,明确所收集的12株病原菌均属于链格孢属真菌。利用DNAMAN软件和NCBI数据库进行真菌r DNA-ITS区域序列分析,初步确定:A3、A4、A7为Alternaria sp.;A1、A2、A5、A6、A9、A10、A11、A12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A8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表明山东部分地区烟草赤星病的病原菌主要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此研究为链格孢菌致病机制研究和烟草赤星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疆北部沿天山主要种植区马铃薯病害种类以及病原菌的种类,采集奇台农场、尼勒克县实验站、巴里坤石人子村等地区的感病植株与块茎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结合显微形态观察、柯赫氏法则、16S rDNA及ITS鉴定方法,分离鉴定引起马铃薯病害的病原菌。【结果】病原菌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actis)、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细级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白地霉(Galactomyces candidum),分别引起青枯病、枯萎病、干腐病、早疫病、黑斑病、赤星病、白地霉干腐病,其中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致病性较强。【结论】新疆马铃薯主产区的病害有枯萎病、干腐病、早疫病,并且青枯病、白地霉干腐病、赤星病、黑斑病。  相似文献   

18.
月季是一种世界上常见的、重要的观赏植物.2019年10月在河南省商丘市平原路、长江路、文化路等绿化带发现月季植株患有黑斑病,为鉴定河南省商丘市月季黑斑病病原菌,采集月季患病植株叶片,使用单孢分离法对该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株病原菌SQYJAA-1.对该病原菌SQYJAA-1进行形态学鉴定,利用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对其rDNA ITS、GPD和EF1-α等3个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为棕褐色,呈倒棒状,表面有横隔膜和纵隔膜.该菌株能使健康月季离体叶片出现黑斑病病症.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病原菌菌株SQYJAA-1(ITS序列MN495846,GPD序列MK683866,EF1-α序列MT133312)与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ITS序列MN495797,GPD序列MK683865,EF1-α序列KY094931)聚于1个分支,由此确定河南省商丘市月季黑斑病病原菌SQYJAA-1为链格孢.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SQYJAA-1菌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8℃,pH值为6.0,光照条件为24 h光照,最适宜SQYJAA-1菌丝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研究结果为河南省商丘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黑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勤生 《农技服务》2010,27(5):586-586,609
大白菜黑斑病是芸薹链格孢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及种荚。介绍了大白菜黑斑病的病原、发病规律、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黑斑病是大棚香蕉(Musa)组培苗的一个重要病害.通过对其病原菌形态、培养性状的观察及致病性的测定,证明该病害由香蕉链格孢(Alternaria musae Bovr.et Bat.)真菌所致,并且该菌所引起的大棚香蕉组培苗病害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