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螟发生规律及规范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桑螟、俗名青虫、油虫、卷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桑螟是我市秋季桑园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取食桑叶叶肉组织,仅留一层白色表皮,为害严重时,整株桑树叶肉食尽,导致桑叶减产.1990年9月第5代桑螟在我市大暴发,局部田块亩虫量达10万头以上,造成秋叶大减产,千余张秋蚕因无叶而倒蚕,损失惨重.为此我市从1990年至今,一直重点调  相似文献   

2.
计宏伟 《蚕桑通报》2009,40(3):60-61
桑螟(Maroayollia pylodis Wolker)是桑树常见害虫,俗称卷叶虫、油虫、青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在嘉兴蚕区桑园常年发生、局部为害较重,曾经暴发成灾。特别是蚕种场,桑螟已成了蚕种生产的大敌之一.一旦桑螟成灾,往往要发生微粒子病.严重影响蚕种生产的质量和蚕种场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我们原蚕区桑螟的持续高发已严重威胁到蚕种生产的安全。因此,防治桑螟成为桑园管理的重点之一,笔者就本单位自1999年以来,桑螟发生情况作一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3.
常用有机磷农药防治桑螟虫药效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桑螟害虫是威胁桑园主要害虫。全县近8万亩桑园,近几年受害面积持续达60-90%。严重年份局部地区亩虫量在20000-30000头,一般年份亩虫量在500-4000头,年损失率达10-30%。桑螟作  相似文献   

4.
桑螟的生活习性及其天敌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俗名油虫、青虫、卷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国内蚕区都有发生,湖州地区一般9~10月份第5代为害最烈.桑螟作为一种常见桑园害虫,在发生上往往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其来势之凶猛,危害之严重令人卒不及防,尤其第5代桑螟一般正处于中秋蚕期,给桑园防治带来极大困难,往往任其危害,常暴发成灾.有鉴于此,为了探索桑螟的年生活史、习性及其天敌,了解其消长规律,用于指导桑螟的防治.笔者自1998年起进行了3年的观察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9年以来,我县桑园秋季的主要害虫桑螟,一直影响着我县的蚕种和蚕茧生产。桑螟幼虫不仅与蚕争叶,而且使受害桑树叶质下降,蚕食下虫口叶后,蚕体抗逆性减弱而引发蚕病;桑螟还带有微粒子病,与蚕发生交叉感染。实践证明,当年秋季“桑园螟虫多,蚕室蚕病多”。笔者从1999年至2005年七年中对桑螟在我地暴发三次的过程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桑螟的预警有了更深的了解。1桑树害虫暴发的原因1.1虫源据调查,我地桑园内可查见的害虫达40多种,造成经济危害10余种,在同地区当年危害严重的至多2~3种。近几年来我县桑园秋季一直有桑螟的虫源存在,并在4、5代发…  相似文献   

6.
桑螟在广东的为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清神 《广东蚕业》2000,34(2):42-44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俗称“油虫、卷叶虫、青虫”等,属昆虫纲的鳞翅目,螟蛾科,是全国各蚕区报道较多的主要桑园害虫之一。该虫80年代在广东湛江等地发生严重。经调查,近年来广东省有蚕桑生产的各个地区的桑园普遍发生了各种病害和虫害,其中桑螟的为害  相似文献   

7.
桑螟是海盐县的桑园主要害虫之一,一般全年共发生5代。我县曾经在1999年中、晚秋出现过第4、5代桑螟大爆发,最高地块达30万条/667m^2,严重地影响了当年的中、晚秋生产。此后几年该虫在我县虽一直多发,但仍维持在较低为害水平,对养蚕生产威胁不大,属一般发生年份。而根据2006年的虫情预测,桑螟发生量又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8.
桑树害虫综防新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鞘翅目叶甲科桑黄萤叶甲(包括桑叶虫、蓝叶虫、黄叶虫)、双翅目瘿蚊科桑橙瘿蚊和鳞翅目螟蛾科桑螟等3种桑树害虫,是目前浙江蚕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湖州、杭州、绍兴、金华、衢州等丘陵山区、半山区桑园为害更严重,诸暨市1400hm2桑园70%以上的面积均不同程度遭受为害.当地蚕农较形象叙述为:"春遭叶虫害,有筋无叶收;夏遭瘿蚊害,桑园变茶园;秋遭螟虫害,桑园披白裟."  相似文献   

9.
海盐县是我省蚕茧主产区之一,全县有桑园3500hm2。近几年我县桑园害虫多发,桑叶损失大,给养蚕生产带来不少威胁。1虫害发生总体态势近几年桑园害虫发生面广、量大,种类多,为害重。主要害虫有桑尺蠖、桑螟、桑毛虫、野蚕、桑白毛虫、桑蓟马、天牛等。其中桑尺蠖等害虫在几年中一直保持在很高水平;桑螟、螨类在一些年份暴发成灾。桑虱等害虫出现了突发性为害。桑粉虱、蜗牛等为害少,桑樱蚊没有为害。从发生量来看,近几年害虫属偏重发生。并且各种害虫发生世代重叠较严重,发生为害时间较20世纪90年代前要早一些。2常见害虫发生概况2.1主要虫害…  相似文献   

10.
桑瘿蚊自70年代在海阳县发生为害以来,面积逐渐蔓延扩大。全县共有4300亩成龄桑园,1988年受桑瘿袋为害面积达2700亩。被害桑园,中晚秋蚕期桑叶一般的减产30%左右,严重的高达50%,造成收蚁时无适熟叶可采,产量、质量下降,收入大减,极大地影响着蚕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微型昆虫桑蓟马在60年代是次要的桑叶害虫,但是从70年代初期,桑蓟马为害逐步加剧,70年代中期至今,在全市广大蚕区己上升为主要桑叶害虫即酿成"小虫成大灾"的局面.凡受桑蓟马为害严重的桑园,夏秋蚕饲养就困难,蚕茧就不能丰收.所以近年来,把桑蓟马列入桑园主要害虫来防治.防治桑蓟马的阈值,根据我们的体会,一般亩虫量最少在百万只以上.作为防治标准的起点如果桑蓟马亩虫量很少就进行防  相似文献   

12.
1999年秋盐城市的射阳、盐都、建湖、城区四县(区)发生了多年来罕见的桑螟大暴发。射阳县的特庸、盘湾、兴桥,城区的永丰,盐都县的葛武5个乡(镇)桑园亩虫口密度达7~11.4万头,其它乡镇桑园每667m2达4万头左右,最多枝条有虫137头,片叶有虫18头,最多田块667m2虫量达15.2万头,危害猖獗成灾。许多蚕农担心无叶饲养秋蚕,部分蚕农将已订的蚕种退掉。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一步加强测报工作,及时采取得力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虫情,减轻了危害,保证了秋蚕用叶。二 桑螟的发生规律 桑螟卵块太小,幼…  相似文献   

13.
毒死蜱取代甲胺磷防治桑园害虫效果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夏、中秋两期试验表明毒死蜱对桑螟、桑尺蠖的防治效果、安全用叶期等方面与甲胺磷相近,在桑园治虫上可以取代被禁用的甲胺磷。防治桑尺蠖,推荐浓度1500倍;防治桑螟,可放宽到3000倍。  相似文献   

14.
对海宁市桑螟的发生特点、变化趋势和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桑螟发生对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影响较大,桑螟世代数的增加,加大了对春季蚕种生产的影响.桑螟幼虫期与养蚕期重叠,防治适期要求精准.根据桑螟容易暴发成灾,越冬环境复杂,成虫趋光性较强等特点,提出了冬春采取室内人工捕捉、回山消毒和封园治虫控制越冬基数,春季越冬代桑螟羽化期在桑园用灯光诱杀成虫,错峰饲养原蚕,春蚕期桑园中如暴发桑螟用24%溴虫腈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进行防治等以春季蚕种生产防微“控毒”为目标的桑螟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害桑树芽和叶的害虫种类多,数量大,为害期长,造成的损失较大,直接影响蚕茧生产。据笔者对浙江省诸暨市牌头镇20多hm2连片桑园近10年的调查得出,常年为害桑树芽叶和桑叶的害虫不下20种,而造成较大为害的主要有桑象虫、桑毛虫、桑尺蠖、野蚕、桑螟、叶甲类...  相似文献   

16.
红蜘蛛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蜘蛛是危害桑园的叶螨类,在浙江一带危害桑园的主要有桑始叶螨(Eotetranychus suginamensis Yokoyama)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2种.1999年在嵊州市蚕种场桑园发生危害,2000年春期暴发成灾,严重地影响了生产.为此,对红蜘蛛的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桑叶虫是无锡地区春季桑园主要害虫之一,成虫为害幼嫩芽叶,从叶缘向内取食,轻者将叶食成缺刻,重者叶梢食光,而且虫粪还要污染桑叶,使叶质恶化.1992年,锡山市春季桑园大面积发生桑叶虫危害,我们在华庄镇东元村、安镇镇太平桥村、新区坪北村、梅村西场巷等地进行抽样调查,平均虫口密度为3700头/亩,严重田块达到6624头/亩,桑园春叶被害率达40%,损失桑叶5~10%,严重影响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18.
徐晓林 《江苏蚕业》2006,28(1):53-54
<正>近年来,桑螟在姜堰市桑园为害日趋严重,它不仅影响秋叶产量,并使秋叶质量下降,对秋蚕生产威胁较大,该虫3龄后因卷叶为害,用常规农药敌敌畏、双效磷防治效果很差,而用甲胺磷则残毒时间太长。所以,我们于2005年进行了不同农药防治桑螟的效果和残毒试验。  相似文献   

19.
杨海江 《蚕桑通报》2015,46(1):60-61
<正>2014年秋期湖州市南浔区5代桑螟暴发成灾,其严重程度为我区近30年蚕桑生产历史所罕见。造成中秋蚕生产后期桑螟与蚕争叶,部分农户因蚕无叶可食发生倒蚕;虫害桑叶质量下降影响蚕摄入营养和体质,蚕体小,抵抗力差。大量桑螟病虫及其虫粪携带的病原带入蚕室,蚕交叉感染发病,严重影响中秋蚕茧产质量。据蚕桑联盟对20户大户调查,中秋蚕茧平均张产30.1 kg,kg茧颗数在640颗左右,为  相似文献   

20.
一、桑螟危害特点 桑螟,俗称卷叶虫、青虫等,是我区桑园主要害虫之一.桑螟一、二龄幼虫在叶背叶脉分叉处及芽苞内取食,三龄幼虫吐丝缀成卷叶或叠叶,隐藏其中咀食叶肉.桑螟暴发时,可造成桑园片叶所剩无几,不仅影响产叶量,其排泄物还污染叶片,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引发蚕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