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临洮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穴播冬小麦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穴播冬小麦栽培技术,即在当年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后保护好地膜,秋季错开玉米根茬穴播冬小麦。该技术节本增效,经济效益显著,玉米产量可达10 500 kg/hm2,小麦产量5 625 kg/hm2,可节约地膜和人工费投入1 000元/hm2,经济效益达4.0万元/hm2。  相似文献   

2.
静宁县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复种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推广,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地膜利用率成了目前亟需研究探索的新问题。静宁县种子公司于2008—2009年在细巷乡米岔村示范"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复种马铃薯"栽培技术3.33 hm2,玉米平均产量10 590kg/hm2,冬油菜平均产量2 790 kg/hm2,马铃薯平均产量12 870 kg/hm2,总产量26 250 kg/hm2,实现总收益40 290元/hm2,纯收益25 500元/hm2,实现了两年三熟,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静宁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免耕复种油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栽培技术在甘肃中东部地区的大面积推广,提高农膜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及复种指数等节本增效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静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免耕复种油菜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可有效保持冬、春季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含水量,达到增温保墒,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冬小麦平均产量为6187.5 kg/hm2,最高达7747.5 kg/hm2,冬油菜平均产量2814.0 kg/hm2,最高达3225.0 kg/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临洮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栽培蚕豆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近年来,临洮县在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过程中,探索总结出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下茬栽培蚕豆技术。该技术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加之玉米根茬直接还田及蚕豆根瘤固氮作用,增加了土壤有机养分,减少了化肥用量,作物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2012年发展到110 hm2,玉米产量达12900 kg/hm2,蚕豆产量6675 kg/hm2,可节约地膜和人工费投入1200元/hm2,经济效益达3.1万~4.0万元/hm2。  相似文献   

5.
在张掖干旱绿洲灌溉区进行了膜草覆盖玉米栽培试验,探讨膜草覆盖对土壤水热效应、玉米生长发育及地膜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膜覆盖相比,地膜与小麦秸秆覆盖具有较好的保墒效果,生育期耗水量仅增加1.99%,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仅降低4.05%、5.92%。膜草覆盖地膜投入量比全膜覆盖减少40.94~41.55 kg/hm2,地膜残留量减少11.01~11.54 kg/hm2。综上分析,认为地膜与小麦秸秆覆盖栽培可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玉米产量,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
不同地膜与覆膜期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定西市安定区比较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不同地膜覆盖的效果。结果表明,黑色地膜秋季覆膜保水保墒效果最好,玉米折合产量达8 681.8 kg/hm2,较对照白色地膜播前半覆盖增产1 522.7 kg/hm2,增产率为21.3%。  相似文献   

7.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一膜两年用后茬穴播冬油菜技术是在全膜玉米生长过程中保护好地膜,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玉米收获前在地膜上点播冬油菜的一项技术,该项技术能够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玉米根茬直接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油菜产量可达到2250kg/hm2,可节约地膜和人工费投入210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全膜玉米套种牛蒡子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膜玉米套种牛蒡子栽培技术已在临洮县南部川坪灌区推广,玉米平均产量达7 500 kg/hm2,产值1.5万元/hm2;第2年牛蒡子可产籽3 000 kg/hm2,产值4.8万元/hm2,经济效益可观。结合近年种植经验,总结了全膜玉米套种牛蒡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冬油菜是庆阳市宁县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1万hm2左右,平均产量2 250 kg/hm2上下。近年来,随着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和省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宁县旱作农业全膜双龙沟播玉米种植由2008年的0.2万hm2发展到2014年的1.2万hm2,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总结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玉米技术的基础上,探索一膜两年用冬油菜种植技术模式,大量试验示范表明,该模式不但充分发挥地膜的增温保墒作用解决冬油菜越冬保苗问题,还能提高单产,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地膜玉米复种冬油菜一膜两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地膜玉米复种冬油菜一膜两用栽培模式是成县西部易旱区群众为预防冻害和减轻春旱对冬油菜生产的影响而探索出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应用效果明显,使玉米产量达到7 875 kg/hm2,油菜产量达2 520 kg/hm2,分别较常规栽培玉米增产1875 kg/hm2、油菜增产510 kg/hm2,增产率分别达到31%和25%。可节约地膜投入375元/hm2,增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田间铺膜机种类繁多,样式各异。无论是单一结构功能的覆膜机,还是复合结构功能的覆膜机,均需辅助人员配合作业才能顺利完成铺膜作业。为此,设计了铺膜机自动拉膜和切膜装置,可省去辅助人员作业,提高效率,节省人力。  相似文献   

12.
13.
Film balance     
《Science (New York, N.Y.)》1975,189(4201):483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合评价可降解地膜、液体地膜对烤烟抗旱和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可降解地膜、液体地膜对烤烟生育期、田间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常规地膜处理比其他处理对烟株的早生快发要早,而各处理又好于不盖膜处理,可降解地膜又好于液体地膜.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降解率大于常规地膜.单叶重以覆禾美特液体地膜处理最重而覆盖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处理最轻,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上等烟比例和产值以覆盖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处理最高,而常规移栽、不覆膜的处理最差,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中等烟比例以常规移栽、不覆膜的处理最高而覆盖常规地膜的处理最低;产量以覆金旺液体地膜的处理最低而覆盖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处理最高.[结论]从环境、经济等情况来看,可挑选合适的可降解地膜进行推广,降低劳动强度,改进烤烟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薄膜包衣粉是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滑石粉、二氧化钛为原料,经配料、研磨分散、混合等工序制成.该研究以包衣膜的抗拉强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研究薄膜包衣粉最优成膜条件.结果表明:单因素优水平分别为固型物含量22%、干燥时间4.5h、干燥温度40℃.影响包衣膜成膜条件的主次顺序为:固型物含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交互项AB、AC、BC影响显著;薄膜包衣粉的最优成膜条件为:固型物含量21.2%、干燥时间4.5h、干燥温度38℃;优化验证结果抗拉强度为436.26MPa.  相似文献   

16.
通过超宽膜与宽膜不同模式栽培长绒棉效果的对比试验及其生育期调查情况表明,超宽膜栽培长绒棉具有很好的增温、保墒、杀草效果,适期播种可出苗早、现蕾早、发育快和成熟早,若能合理密植,发挥群体优势夺高产,超宽膜植棉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研究PVC保鲜膜中主增塑剂DOP在水相中的迁移规律,以及时间、温度对DOP迁移的影响,并考察DOP迁出后,对膜的机械性能和膜的透气透水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时间对PVC膜中DOP的迁移均有加速作用,且随着DOP的迁移,保鲜膜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均发生改变,同时膜的透气透水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易降解淀粉膜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降解淀粉膜,是采用一种具有良好疏水性能和高分散度以及优良自由流动性且价廉易得的新型专用淀粉,经与助剂配合吹塑制得的具有光-生物双降解特点的淀粉膜产品。该膜的力学性能达到或基本达到了普通地膜的标准。大田应用效果表明,易降解淀粉膜在山西省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农作物上覆盖,可获得与普通地膜一致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一膜两季留膜留茬越冬保墒栽培技术原理和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概述了其技术要点,以期有效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