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柑桔木虱是传播世界毁灭性病害柑桔黄龙病的唯一虫媒,因此,科学合理防治柑桔木虱是治理柑桔黄龙病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系统概述了柑桔上3种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和扩散规律、与柑桔黄龙病的互作及传毒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柑桔木虱的合理防治提供参考,为柑桔黄龙病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传染的媒介。如何防治柑桔木虱,减轻或杜绝柑桔黄龙病的为害,是摆在我们面前发展壮大柑桔产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芦柑是永春县农业的优势产业,也是永春县农村的支柱产业,是广大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几年来,柑桔木虱大量发生.2006年春季通过人工观测方法,已在绝大多数的果园观测到柑桔木虱成虫、卵、若虫等,数量多,分布广.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田间传播的惟一途径,黄龙病病原体能在木虱体内生活,木虱的成虫与4~5龄若虫均能传病,带菌木虱在健树取食时,病原体通过口针进入植株筛管细胞内定居、繁殖,木虱一旦获得病原体,能终身传病,及时防治木虱可有效控制黄龙病的田间传播,因此防治木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柑桔木虱,是芸香科植物嫩梢期的重要害虫,也是目前已确认的柑桔黄龙病唯一传播虫媒,所以有效灭杀柑桔木虱是防控柑桔黄龙病的前提和关键措施。生产中要控制柑桔黄龙病,必须快速彻底杀死柑桔木虱(成虫和若虫),同时杀卵让其绝育绝代。为了筛选一批有效防控柑桔木虱的化学药剂,安远县脐橙种植技术研究中心组织技术人员于2014年6~7月在安远县开展了11种农药防治柑桔木虱的田间试验。现将试验结  相似文献   

5.
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 是目前已知的柑桔黄龙病唯一传播媒介,也是芸香科植物嫩梢期的一种重要害虫,所以严格防除柑桔木虱是防治黄龙病的一项关键性措施[1].近几年来,随着冬季气温逐年升高,柑桔木虱发生范围也逐年向北扩展,种群数量越来越大,虫口密度越来越高,导致了柑桔黄龙病的蔓延速度加快和危害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6.
2020年8-12月,在柑桔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及柑桔木虱起源地之一的潮汕地区,选择3种防控水平(有针对虫媒管理、无针对虫媒管理和无管理)蕉柑果园,调查对比植株黄龙病发病率,柑桔木虱发生量、种群类型、带菌率和阳性样品带菌量,黄龙病菌16SrDNA和前噬菌体序列.结果表明,有针对虫媒管理的果...  相似文献   

7.
黄龙病是毁灭性的柑桔病害,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黄龙病的媒介昆虫。长期生产实践证明,防治柑桔木虱是控制黄龙病的关键措施。目前柑桔木虱主要以大面积联合化学防治为主,有破坏生态平衡和污染环境问题,同时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防治成本也高。广东省肇庆市以捕食螨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控制柑桔木虱与黄龙病的经验给我们以启示,从绿色植保角度,科学协调柑桔园主要病虫害的控制和果园的经营管理工作,合理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其他生态控制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改善和提高柑桔园生态系统对柑桔木虱等害虫的自控能力,以达到控制黄龙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保护柑桔生产,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署植物病理学专家Richard F.Lee和Keremane L.Manjunath研究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检测出柑桔木虱是否携带柑桔黄龙病病毒,柑桔木虱携带的这种病毒是柑桔黄龙病的3种致病毒之一。  相似文献   

9.
5月13—14日,中美柑桔黄龙病及虫媒木虱研究进展汇报会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举行,广西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获得与会国内外专家好评。  相似文献   

10.
柑桔木虱既是柑桔上的重要害虫,又是柑桔世界性危险病害柑桔黄龙病的传播虫媒。为了帮助桔农以及基层植保人员了解和掌握柑桔木虱和黄龙病的综合治理方法,根据相关研究文献,对目前治理柑桔木虱的技术方法及措施进行了梳理,并且展望了柑桔木虱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柑桔种质资源对柑桔根线虫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带有柑桔根线虫TylenchnlussenipenetransCobb。的病根,病土,接种2年生柑桔实生苗,对参试的43个材料,以雌成虫寄生密度为依据进行抗病性鉴定,其结果:酒饼筋,皱皮枳,枳橙等8个材料为高度抗病,盘谷文旦,朱桔,宜昌橙,真橙等13个材料重度感病;其余22个材料为中间类型。  相似文献   

12.
我所于 1995年 11月从日本日园连与清和肥料株式会社引进“齐兴柑桔有机复合肥”(以下简称齐兴肥)及配套液面肥,并由日方无偿提供肥料及部分试验费,在浙江省台州市进行合作试验。现将艺996~1998年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在平地、山地、海涂选择4个试验点,试验前的土壤理化性状、树势基本一致。 九峰平地试验点:试验园面积661.5m2,试材为枳砧早熟温州蜜柑,1990年定植,栽植密度 2. 1m×2.6m,树势中上,1995年产量2.7t/1000m2,土壤为黄泥塥水稻土。 黄琅…  相似文献   

13.
柑橘黄龙病、裂皮病和衰退病病原的多重RT-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芳  曹庆  王国平  易干军  钟云 《园艺学报》2006,33(5):947-952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柑橘黄龙病病原类细菌(Candidatus L iberibacter asiaticus, HLB) 、柑橘裂皮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 CEVd) 、柑橘衰退病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 CTV) 的多重RT-PCR技术体系。运用根据3 种病原核苷酸保守区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 成功的对同一样品中的HLB、CEVd、CTV进行多重RT2PCR扩增, 得到1 160 bp、371 bp、273 bp 3条特异性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的条带。就影响多重PCR 的主要因素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了一系列优化, 建立了能同时检测HLB、CEVd、CTV的多重RT2PCR技术体系。该体系最低能从10 pg总RNA中检测出黄龙病类细菌和柑橘裂皮类病毒, 从1 pg总RNA中检测到柑橘衰退病毒。对采自田间37份材料的实际检测表明: 存在两种或3种病原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14.
柑橘黄龙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重大病害,其病原菌能够侵染几乎所有的柑橘及其近缘属植物,但目前尚无该病的有效防治方法。随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该病已是近年来柑橘生产和研究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图就近年来围绕柑橘黄龙病病原及其对宿主柑橘的影响、黄龙病的防治以及柑橘抗病育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Cytokinin amount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ovaries of flowers and fruitlets on leafy and leafless inflorescences of seeded and seedless cultivars of Citrus sinensis, C. reshni and C. clementine. Flowers were sampled over a 65 day period from before anthesis to after fruit se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fructification to fruitlet expansion. Cytokinin activity appeared in both organic and aqueous phases obtained i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Generally, the maximum activity in the organic phase occurred at anthesis, except in ‘Navelate’ orange, and decreased sharply following petal fall, whereas the aqueous phase had more cytokinins later, when the fruitlets had reached 1-2 cm diameter. The effect of pollination on cytokinin-like compounds was studied in seeded cultivars. The pollinated ovaries showed a peak in cytokinin activity at anthesis, in contrast to unpollinated ovaries. 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of the organic phase on Sephadex LH-20 indicated five zones of cytokinin activity, four of which had the same elution volumes as ribosyl zeatin, zeatin, isopentenyl adenosine and isopentenyl adenine.  相似文献   

16.
果园压埋柑橘皮渣对柑橘生长和土壤 pH值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一条实现柑橘皮渣无公害利用的好途径,2004—2005年在重庆市忠县的哈姆林甜橙幼树园碱性土上进行本试验。结果初步表明:(1)在皮渣压埋量相同情况下,土壤通气状况好则皮渣腐烂快。在通气性极差的板结土壤或积水的土壤中,皮渣腐烂极慢。(2)浅埋的皮渣量越大,生长量越小;浅埋量110kg/株时,当年生长量显著减小。皮渣深埋(45~50cm),对促进树高和树冠生长作用显著。(3)土壤pH值的降低幅度与皮渣的压埋量成正相关,并且压埋浅,pH值降幅大。  相似文献   

17.
柑桔配施氮、磷、钾肥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试验研究了在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水平磷、钾配施及施用不同种类钾肥对柑桔营养、产量及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紫色黄泥土锦橙园采用适当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提高单产及改善果实品质具有明显作用,以株施N4609、P_2O_400g、K_O560g效果最佳,经济效益也最大。在一定范围内,叶片中的磷、钾养分含量都随磷、钾化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8.
柑桔畸形胚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柑桔胚状体高频发生、三倍体幼胚培养、败育胚的抢救和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研究过程中 ,常常伴随着畸形胚的大量形成 ,如多胚、多子叶、次级胚、幼根愈伤化肥大等 ,难以萌发成苗 ,实际上降低了植株再生频率 ,从而影响了柑桔的生物技术育种进程。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培养方式和培养条件探讨畸形胚成苗能力 ,这对进一步提高植株再生频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材料与方法1 1 畸形胚的诱导从花后 6~ 7周龄的新会橙、柑、葡萄柚的幼果中挑出幼胚珠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MT +BA 10mg 1)上 ,2 0天后长出白色的愈伤组织 ,经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柑橘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品质成为柑橘果品销售的决定性因素。福建省自2000年始在柑橘上开展完熟栽培试验、示范与推广,有效提高柑橘果实品质,并制定了福建省地方标准《柑橘完熟栽培技术规范》。本文从10个方面总结了柑橘完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枳砧兴津温州蜜柑和椪柑成年树为试材,进行施用氯化铵与等氮量尿素的对比试验。连续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每年株施氯化铵1.5公斤(含氯量约1000克),与等氮量尿素的肥效相当,且对树体生长、结果、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等均无实质性不良影响。另设重施氯化铵的附加处理,发现每年株施氯化铵3公斤(含氯量约2000克)以上,施用后几个月即出现盐害反应,对柑桔产量、果实品质及树体生长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