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根据1998年4月11日-12日及2007年5月15—30日海南陆生野生动物调查队的野外调查,甘什保护区共记录两栖、爬行动物3目15科35种。其中,两栖类1目4科11种;爬行类2目11科24种。文章就调查队提供的数据,对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区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广西澄碧河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5年4月~2007年8月对广西澄碧河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表明:澄碧河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爬行动物56种,隶属2纲4目15科,其中两栖纲2目5科20种,爬行纲2目10科36种;其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92.9%;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滇桂山地丘陵省。并对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浙江省建德市境内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资源,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设置72条样线,对两栖爬行类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建德市共有两栖动物2目9科28种,爬行动物2目9科50种;共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两栖、爬行动物各4种,浙江省重点保护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分别为11种和7种。地理分布型以东洋种占绝对优势,分别占市域范围内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种类的78.6%和82.0%;与历史数据相比,此次研究新增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分别为9种和12种。  相似文献   

4.
2004至2005年对田阳敢壮山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共有两栖爬行动物27种,其中两栖动物11种,隶属于5属4科1目,爬行动物16种,隶属于10属8科2目.区系特点为:物种组成较丰富;华中-华南区种类丰富;区系组成较简单,以东洋型和南中国型为主;特有种所占比例较低.提出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加强对该地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保护,合理利用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同时加强对乌龟、中华鳖、眼镜蛇等的人工驯化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采用野外与访问调查法,在该保护区选取10条代表性样线进行两栖爬行类专项调查。调查共记录两栖爬行动物3目21科66种,约占广东省两栖爬行类物种数的29%,其中两栖动物22种,隶属于1目7科;爬行动物44种,隶属于2目14科。调查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蟒蛇(Python bivittatus),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在新记录种方面,调查共发现15种两栖爬行类物种新纪录,其中两栖动物3种、爬行动物12种。实地调查发现,保护区内的两栖爬行类物种多样性仍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威胁。该文基于现实调查数据,对该保护区的两栖爬行类物种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于2005年7月2日—10日,2006年7月22日—29日,2007年4月9日—16日、6月2日—10日和8月24日—31日,主要采用样线法和访问调查法,前后5次对湖南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现已记录两栖爬行动物67种。其中:两栖动物23种,隶属于2目8科,占湖南省已知两栖动物65种的35.38%;爬行动物44种,隶属于3目9科,占湖南省已记录96种爬行动物的45.83%。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属于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有51种为东洋界物种,16种为广布种,无古北界物种分布。建议加强资源监测与保护管理,减少保护区内的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湖南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征,于2014年7月和2015年8月,通过10条样线对湖南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湖南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现已记录47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3目14科。其中两栖纲1目6科18种;爬行纲2目9科29种。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物种占明显优势。所记录的两栖、爬行动物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45种,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2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4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10种,中国特有种10种,珍稀濒危动物众多。鉴于湖南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物种的多样性、保护性和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应该加强对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本研究于2011年3~10月对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两栖爬行动物共52种,隶属于3目13科.其中两栖纲1目4科14种,爬行纲2目9科38种.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属于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达41种(占总物种数的78.85%).调查发现1种广东省两栖类动物新记录——长肢林蛙,发现外来入侵物种红耳龟、牛蛙和孟加拉巨蜥.并就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分析研究了天华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性和分布,表明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8种,隶属2目5科6属;爬行动物21种,隶属2目6科17属;区系为以东洋界区系为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两栖爬行动物的垂直分布不明显.对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提出了建议,以期使两栖爬行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并充分发挥它们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2018年1—8月对勐海县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本底调查,共记录到两栖爬行动物5目21科92种,其中两栖类38种,隶属于2目7科;爬行类54种,隶属于3目14科;属国家Ⅰ级、Ⅱ级保护动物的分别有2种和5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81种,云南特有种9种,西双版纳特有种5种。文中对勐海县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地理区系特征和生态类型等进行分析研究,对研究区域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提出栖息地保护和加强宣传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路线调查法,对陕西龙凤山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证实该区有两栖动物4种,隶属1目2科2属;爬行动物12种,隶属3目7科10属。在这些区系组成中,古北界种类9种,广布种6种,东洋界1种,分别占该区两栖爬行动物总种数的56.25%、37.5%和6.25%。可见,该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主要以古北界区系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2.
初步统计和分析两栖爬行动物在中国贸易的相关情况。其结果表明:(1)中国国内主要贸易的两栖爬行动物达80种,其中两栖类16种,隶属于2目4科;爬行类64种,隶属于2目19科;(2)涉及国外两栖爬行动物物种达30种,隶属于4目16科;(3)在中国市场贸易的主要为爬行类动物物种及其产品。针对当前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更好地保护国内和国际的野生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和全球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广东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湿地公园选取8条具代表性的样线开展调查研究。调查发现,湿地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共3目21科74种,其中两栖动物1目7科21种,爬行动物2目14科53种;记录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发现湿地公园新记录种34个,其中两栖类12种,爬行类22种。动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区系特点,两栖动物以华中—华南区共有种及东洋界广布种占优势,爬行类以东洋界为主体。当前湿地公园的两栖爬行动物仍面临一定盗猎压力及栖息地遭破坏威胁。基于专项调查数据,针对湿地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提出加强自然栖息地保护及被破坏生境的恢复工作等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1年3月~2012年6月,经多次野外调查及访查,共记录到西双版纳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74种。其中,两栖类34种,隶属于2目7科;爬行类40种,隶属于3目13科。两栖爬行动物中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2种;Ⅱ级重点保护4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65种;云南特有种8种;西双版纳特有种4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丰富,其多样性指数(D)分别为5.305 2和6.745 3。爬行类的DG-F高于两栖类,表明爬行类科属间多样性更高。据此,对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征、保护措施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解景洪电站蓄水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于2010年3月、10月、11月和12月对澜沧江流域景洪电站大坝至思茅港海拔800 m以下区域内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有两栖爬行类51种,其中两栖类有22种,隶属于2目6科,爬行动物有29种,隶属于2目10科.对它们的物种组成、地理区系特征和保护等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贵寺国家森林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8月对大贵寺国家森林公园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30种,其中两栖动物8种,隶属2目5科5属;爬行动物22种,隶属2目7科14属。属于湖北省重点保护的有10种,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有29种。对两栖爬行动物的区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四川省西部甘孜凉山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文献资料,该地区现已知两栖爬行动物共121种。其中,两栖动物57种,隶属于2目10科18属;爬行动物64种,隶属于2目9科32属。该地区物种组成较为丰富,区系组成以东洋种为主,特有种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9.
2017-2018年每年的4-8月,在浙江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了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并从物种组成、地理区系、保护等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有两栖爬行动物3目10科,其中,两栖动物有1目4科8属10种,爬行动物有2目6科13属13种;湿地公园内两栖爬行动物在动物区系成分上具有明显的东洋界特征;存在较多的单属种;爬行动物多性样指数略高于两栖动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方面,湿地公园两栖爬行动物体现出典型的平原水网区域的资源特点,并且记录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近危以上物种8种,IUCN濒危等级近危以上物种2种。调查表明湿地公园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栖息地破碎化和外来物种入侵,为此,提出了妥善处理公园内集体土地;开展野生动物栖息地改造;防控外来物种入侵;开展两栖爬行动物长期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朝阳市有两栖爬行类动物25种,隶属4目8科,其中两栖动物1目3科5种,种数占辽宁省两栖动物总种数38.5%;爬行动物3目5科20种,种数占辽宁省爬行动物总种数71.4%。动物地理区系位于古北界华北区、东北区和蒙新区的交汇地带,区系间过渡特征明显。朝阳市两栖爬行类动物保护存在管理与技术薄弱环节,资源破坏严重,亟待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