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赣州地区的气候特点,通过多年田间种植和优化升级,逐步探索出适合赣州本地能够夏降温、冬保暖的竖式顶通风设施蔬菜连栋钢架大棚和蔬菜园区建设方法,解决了目前赣州市设施蔬菜越夏和越冬种植难题。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灌南县设施农业发展迅猛,温室大棚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给各类农作物提供了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灾害性天气常损坏农业设施,造成农作物减产减收,严重影响了灌南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现将灌南地区设施农业主要的灾害种类及防御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在南方区的蔬菜生产中,无论是冬春北运蔬菜的集约化育苗,或高端礼品瓜果蔬菜的设施生产,还是夏秋速生叶菜的渡淡栽培与为了防止病虫为害的安全生产等,都需要利用不同类型的设施大棚。因此近年来南方设施大棚发展非常迅速,据初步调查统计,仅华南区的海南、广西、广东及福建4省已发展各类设施大棚近33.33万hm~2。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入冬以来河北雾霾多发,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连续10余日持续性雾霾天气。但记者走访一些蔬菜生产基地发现,由于近年来菜农调整了农业大棚类型和蔬菜品种,冬季设施蔬菜产量基本上未受影响。地处冀南的邯郸市是河北重要蔬菜生产基地。其中,永年县是华北地区最大蔬菜生产基地,每年蔬菜播种面积5.33多万hm2,2013年冬季有1.33多万hm2越冬设施蔬菜,是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区城市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央将投4.6亿元发展京津冀蔬菜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鹏 《中国果菜》2011,(4):54-54
财政部近日透露,中央财政今年安排7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北方大中城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其中4.6亿元增量资金专项投入京津冀地区,年内发展2533hm~2设施蔬菜基地。今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存量资金中安排2.4亿元支持北方17个省区的大中城市发展"菜篮子"生产。在此基础上,新增4.6亿元农发资金,专项支持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发展设施蔬菜基地,11月底之前将重点建设一  相似文献   

6.
鸡腿菇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珍稀食药用菌,市场潜力巨大。针对北疆地区冬季漫长、气温转暖后波动较大的特点,系统总结了鸡腿菇在北疆设施大棚的栽培技术,重点从栽培季节、设施大棚改造、培养料配方、栽培方式、病虫害防治、采收标准及采后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将为北疆地区鸡腿菇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国军  王瑞珍  秦文  陆艳  孙霞 《蔬菜》2021,(3):36-38
为了适应里下河地区设施蔬菜持续旺盛发展的良好趋势,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种植效应,探索出了江苏里下河地区大棚早春西瓜—秋辣椒—"核桃乌"青菜1年3熟高效栽培模式,使667 m2设施蔬菜的经济效益达13 000元。宝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田间管理、病虫害等方面对这一创新模式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推广大棚早春西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受农村人口老龄化和机械化整体水平低的影响,蔬菜生产的劳动力成本以每年17%的速度上涨,2015年,蔬菜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占到其生产总成本的一半以上[1].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设施蔬菜发展迅速,面积逐年增加,机械化是解决设施蔬菜"用工难、用工贵"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设施蔬菜种植机械化整体水平较低,主要是蔬菜设施、农机、农艺三者融合受设施结构、蔬菜品种和农艺等因素制约.农机农艺融合度不足成为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已成为行业共识,我国设施园艺面积中设施蔬菜占比95%以上,设施园艺机械化水平约在35%[2,3].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于浙江湖州召开全国设施农业机械化推进会,会议提出,到2025年以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为主的设施总面积稳定在200万hm2以上,设施栽培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以上,着力推进农机装备与种养工艺、工程设施融合发展,推动设施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作者以嘉心菜有机农业园区在园区机耕整地环节蔬菜设施宜机化规划、设施蔬菜农机选型,以及农机适应农艺,农艺适合农机的实践为基础,探讨"设施建设标准化、种植农艺标准化、设施作业机械化",缓解设施蔬菜生产"用工难、用工贵"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已成为泰州市优势产业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大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我们结合本地实际种植水平及市场效益,摸索出了一套大棚早春番茄-豇豆-秋延后黄瓜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从80年代起,我国一些地区就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果菜.20多年来,温室大棚,从单一的竹木型冬暖日光温室,发展到目前的多种结构、设施齐全、既适宜于果菜育苗又适宜于果菜生长,并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生产反季节果菜的温室大棚.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一五"期间山地蔬菜已发展成为杭州市重点农业产业——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又将山地蔬菜提升列为重要实施内容,以钢架大棚、微蓄微灌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山地"标准菜园子"的建成,促进山区蔬菜向生产季节更长、生产效益更高的方向发展。瓠瓜-四季豆-莴苣栽培模式是在山地蔬菜设施栽培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高效栽培模式之一,既有效利用了大棚设施和温、热、光等条件,又合理安排了茬  相似文献   

12.
陕南地区大棚莴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军  陈冬梅 《中国园艺文摘》2012,(10):133-133,139
结合陕南地区"百万亩高设施蔬菜工程"的开展,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陕南地区大棚莴笋栽培技术。文章从大棚莴笋栽培适宜的环境条件、品种和茬口、育苗技术、定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长江蔬菜》2010,(11):3-3
4月26日下午,突如其来的大风给华北最大蔬菜基地——永年县90%的设施蔬菜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全县1.33万hm2蔬菜大棚的塑料薄膜、竹竿被吹毁,棚内叶类、茄果类蔬菜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据县蔬菜部门初步估算,每667m2中小拱棚损失在2000元以上,全县设施蔬菜因此直接损失4亿元。据当地气象部门介绍,这场大风风速达到16.5m/s,属8-9级大风。  相似文献   

14.
王强  缪其松 《蔬菜》2020,(12):41-44
针对部分菜农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有限,设施栽培技术普遍欠缺,大量温室、大棚设施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总结了当地大棚西瓜—水稻1年2茬传统栽培模式的缺陷,探索出大棚设施西瓜—豇豆—莴笋周年高效无公害栽培模式,实行多种蔬菜合理搭配,各茬技术简洁高效,全面实行无公害绿色防控措施,既符合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和国家政策导向,又增加了菜农的种植收益,在南京地区推广应用后,每667 m2大棚全年毛收入约20 000元,蔬菜产品全部达到绿色安全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金华市自2001年开始采用大棚设施栽培马兰头,并于2009年在大棚内配套了喷滴灌系统,进一步提高了马兰头的种植效益。从品种选择、分株栽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着重介绍了南方设施马兰头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山东省副省长于国安在2018年8月2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充分考虑遭受洪灾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损坏的房屋、蔬菜大棚、生产设施等恢复重建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安排,统筹推进拆除、加固、重建等工作;对蔬菜大棚以及农业畜牧生产设施重建,加强指导,提高建设标准,合理规划布局,运用新技术推动升级换代,提高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7.
《蔬菜》2009,(11):45-45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莒格庄镇曲河庄村的9个“四位一体”蔬菜大棚已经投入使用。该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秀杰介绍说,他们村计划发展120个“四位一体”的蔬菜大棚,这里将建成全市第一家“四位一体”无公害蔬菜基地,村里每个大棚补贴2万元,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新年前后产品推向各大城市超市,每棚能收入5万~6万元,群众积极性很高。  相似文献   

18.
本项目主要以海拉尔农业发展园区内高科技温室为主要培育基地,引进适合北方高寒地区大棚种植的蔬菜,并利用前套后复栽培法,延长大棚蔬菜的生长期,在易发病季节降低大棚蔬菜的发病率,并且能够提高大棚的产量产值,从而提高设施农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翠绿长茄是安徽当涂县地方品种,过去一直作露地栽培,少量作设施栽培,经济效益不高.但近几年来,采用"地膜 大棚"和"地膜 拱棚 无纺布 大棚"两种方式覆盖栽培,已发展成本地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瓜菜》2016,(10):56-57
针对甜椒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有效生长季节短的不利条件,利用大棚设施,以冬夏2次育苗、3层薄膜覆盖为技术点,总结出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大棚甜椒周年生产技术,以期为该地区及自然条件相似地区发展甜椒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