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缙云县地处浙中南山区,在海拔800m以上高山地区茭白栽植面积有400km2,该区域春季回温较迟,夏季凉爽,7-9月平均温度为21.8℃,昼夜温差大于12℃,雨量充沛,水清洁,空气清新,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理想场所。高山茭白是山区农民的主导产业,但随着逐年种植,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根据多年观察调查,当前800m以上高山茭白的主要病虫害有锈病、茭白细菌性条斑病,长绿飞虱、二化螟等,茭白生长期受上述病虫的为害,大量无规律使用农药,对茭白的无害化优质高产影响极大,为有效控制茭白病虫害,我们对800m以上高山茭白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无害化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缙云县地处浙中南山区,在海拔800 m以上高山地区茭白栽植面积有400 km2,该区域春季回温较迟,夏季凉爽,7~9月平均温度为21.8℃,昼夜温差大于12℃,雨量充沛,水清洁,空气清新,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理想场所.高山茭白是山区农民的主导产业,但随着逐年种植,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根据多年观察调查,当前800 m以上高山茭白的主要病虫害有锈病、茭白细菌性条斑病,长绿飞虱、二化螟等,茭白生长期受上述病虫的为害,大量无规律使用农药,对茭白的无害化优质高产影响极大,为有效控制茭白病虫害,我们对800 m以上高山茭白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无害化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4种杀菌剂防治茭白胡麻斑病效果和对茭白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浓度和施药次数内,4种杀菌剂未对茭白单质量、产量等经济性状产生不良影响,且较CK均有增加.4种杀菌剂中对茭白胡麻斑病防效最佳的是40%稻瘟灵乳油,防治效果为87.37%;其次为45%咪鲜胺水乳剂,防治效果为60.84%;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为48.50%;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仅为37.05%.由此可见,40%稻瘟灵乳油用于防治茭白胡麻斑病是高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正茭白,又名菰菜、茭笋、茭瓜、菰笋等,为禾本科菰属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的特色水生蔬菜。茭白胡麻斑病又称茭白叶枯病,是茭白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茭白产区普遍发生。近年来,随着茭白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加,该病的发生范围也不断扩大,发生程度也越来越严重。部分地区发病地块达到90%以上,发病叶片达到100%,病害  相似文献   

5.
茭白胡麻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胡麻斑病是茭白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桂林市茭白栽培面积的增大,发病越来越严重.受害田块达100%,受害叶片达100%,病害发生严重时,叶片变黄枯死,造成全田植株在9月提早枯死,对产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6.
瓜类细菌性果腐病全称是瓜类细菌性果实腐斑病,也称果斑病、细菌性斑点病,简称BFB,被我国列为对外和对内检疫对象。由细菌性果斑病(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i.)引起的西瓜果腐病(BFB)首次于1964年  相似文献   

7.
黄瓜细菌性病害是黄瓜生产上一大防治难点,了解摸清黄瓜细菌性病害对黄瓜生产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茎软腐病,细菌性白枯病,细菌性萎蔫病的的系统介绍,可以有效地指导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8.
茭白胡麻斑病,俗称叶枯病,以往不为人们所重视,近几年偏施氮肥等原因,致使本病日趋严重。据1984年在无锡郊区调查观察:发病叶片由叶尖向下枯死,茭白生长后期,常引起大面积全叶半枯死或枯死,而一般大田病叶率75~100%,病情指数高达44.2~69。究竟本病对茭白产量有多大影响?要不要防治?众说纷纭。为了摘清上述问题,1986~  相似文献   

9.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又叫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斑点病,近年来呈加重发生趋势,一般会使番茄减产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蘑菇栽培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但病虫为害日趋加重。目前主要病虫害有蘑菇褐腐病(又称蘑菇疣孢霉病、水泡病、白腐病)、蘑菇干泡病(又称轮枝菌)、胡桃肉状菌、蘑菇细菌性斑点病(又名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麻脸病)、蘑菇病毒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