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燕 《现代园艺》2023,(8):193-194+197
2018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40周年,也是十九大提出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的开局之年。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发展农业经济,而要突破传统的“小农经济”,使农村经济规模化、高效化发展,就必须有一批符合高效化发展方针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在起步期,面临资金、土地流转、市场和人才等诸多方面的限制。针对上述问题,从提高农民的管理水平、破解农民问题等方面,探讨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扶持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的农村人口众多,土地就是农民生存的根本,农业生产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我国农业用地的细碎化经营、农业用地产权混乱不清、农村土地管理不够系统化、科学化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会阻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是广大农民集体所有,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农业用地经营,增强了农民生活经营的自主权利,同时也减少了以往许多不必要的成本,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林霞 《西南园艺》2014,(6):54-55
介绍广东省蕉岭县打造农村产权交易综合体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总结出“资源资产化与资产资本化,为推进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提供有益探索;土地流转交易与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效设计;土地产权改革与农民自治主体培育,为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提供有效载体”等经验。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做好农民科技培训,其核心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民”,关键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业劳动者。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已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发展效益农业的必由之路。只有为农村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才能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5.
杨培桂 《现代园艺》2012,(8):182+184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社会的决定因素。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周修亭  王亚杰 《蔬菜》2009,(8):36-39
新型农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它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塑造了具有极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是农民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定将有力地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助于实现农业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7.
分析重庆市巴南区双河口镇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情况及其引发的主要问题,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农民收益”、“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保障机制推进城镇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范晓娥 《中国果树》2021,(2):I0006-I0006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的重要民生问题。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有重要意义。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使农村经济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农村社会整体进入小康社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与财务管理也在不断进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能够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由重庆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的《农村财务管理与会计》,详细阐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概念和整体架构,同时系统讲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提高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程度,改善政府对农业的管理,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瓜甜瓜》2005,(1):16-16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隆重举行之际,记者从农业部有关方面获悉,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村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量涌现,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竞争力,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创业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11.
河南夏邑特色西瓜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7,(5):35-36
夏邑县大力发展以设施栽培非嫁接优质‘早佳’西瓜为特色的西瓜产业化基地,2016年生产面积已发展到6 667 hm2以上,成为当地农业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的典范。设施西瓜生产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且吸引和培养了农村青年返乡从事集约农业生产,使其成为"爱农业、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强化了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具有内生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提升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所起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其培育和发展问题也受到了各方关注。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核心功能和衍生功能分别进行界定后,从统分结合的角度,提出了以土地流转为中心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和约束作用、强调主体间分工协作、突出主体要素整合功能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长江蔬菜》2003,(5):52-52
当前各地在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有的地方把农业的规模经营错误理解为土地集中经营。由此出发,一些地方不顾农民意愿,强迫农户搞土地流转和土地集中。这种将土地“归大堆”的做法,侵害农民利益,冲击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应当及时纠正。河南省新郑市孟庄镇栗元史村本是个200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600元的较富裕村,但这个村从2002年起被列为“经营村”试点后,村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打乱,农户土地被村干部强迫集中,兑给公司“统一经营”,农民被迫变成“股民”。一年下来,公司经营混乱,农民重吃起…  相似文献   

14.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隆重举行之际,记者从农业部有关方面获悉,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村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量涌现,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竞争力,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创业的新载体。据农业部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介绍,多年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采取典型示范引路、鼓励多种形式发展的办法,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广泛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使成员获得了更多的农副产品增值利润…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现代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农业生产要向科技化、机械化和现代化进军,变小范围耕种为规模化经营是前提条件之一。完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为耕地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了积极条件。在制度变革中,我们必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保证农民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中国要走出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是要农民必须走出"低收入"陷阱。而土地流转将突破农民的收入瓶颈,赋予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发展利益,使农民成为土地流转的最大受益者。所以,在当今社会管理转型和创新的背景之下,土地管理应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上做更大程度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的最大特点在于既保留了农户经营农业的优势,又克服分散经营的弊端,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要条件和现代农业组织的基础,但其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仍面临着多种困难和问题。当前是家庭农场大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应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科学制定认定标准、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加大财政扶持、提高经营者综合素质等措施,促进其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和海南省设施西瓜甜瓜主产区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湖北省和海南省设施西瓜甜瓜主产区典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案例调查,提炼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设施西瓜甜瓜规模化生产的成功经验,通过完善基地设施建设、选择专用品种、集成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来保障产品品质,通过品牌销售、优化管理来提高经营效益,定制化品种、标准化生产、简约化栽培、品牌化销售、优质化供应、规模化经营是设施西瓜甜瓜主产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肖君其 《花卉》2016,(6):86-87
我国的"三农"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农民致富,其中的三农"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农民是主体。而要让农民发家致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不可缺少。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极其巨大,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渐渐出现了无人种田的现象。然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可以在未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培育成果进行调研分析,分析培育策略,提出问题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艳鹏 《蔬菜》2021,(7):1-11
正近年来,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每年有3亿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是一些留守老人和儿童。一直以来,土地流转被视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然而,由于担心土地经营权的问题,许多农民宁肯撂荒也不愿意流转土地。农村土地撂荒、粗放经营等现象普遍存在。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于是,农业生产托管(或者叫土地托管)这一新型农业经济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李一鸣 《中国食用菌》2019,(7):I0055-I0056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正在加速,农业经济业态和生产关系正在发生新变化,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兴起和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加快建设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联合或者合作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然而由于受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农业风险高、配套制度不完善等供求各方的深层次因素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经营发展中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急需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互联网金融具有门槛低、覆盖广、提供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特点,在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费用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这为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困境提供了新路径。由黄可权所著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一书综合应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特征,指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应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现实意义,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总览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