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粘虫板诱捕落叶松红腹叶蜂成虫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绿色、黄绿色、土黄色、红色等不同颜色粘虫板,研究了羽化期内不同颜色粘虫板诱捕落叶松红腹叶峰成虫效果,结果为,4种颜色粘虫板中绿色效果最好,黄绿色、土黄色次之,红色最差;8个坡向南坡效果最好,西南坡、东南坡次之,东坡、西坡再次之,西北坡、东北坡、北坡较差;5月8-21日为诱捕最佳时段。利用粘虫板防治落叶松红腹叶蜂成虫应以5月8-21日将绿色粘虫板布置于南坡为佳。  相似文献   

2.
在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绿色、黄绿色、土黄色、红色等不同颜色粘虫板,研究了羽化期内不同颜色粘虫板诱捕落叶松红腹叶峰成虫效果,结果为,4种颜色粘虫板中绿色效果最好,黄绿色、土黄色次之,红色最差;8个坡向南坡效果最好,西南坡、东南坡次之,东坡、西坡再次之,西北坡、东北坡、北坡较差;5月8—21日为诱捕最佳时段,利用粘虫板防治落叶松红腹叶蜂成虫应以5月8—21日将绿色粘虫板布置于南坡为佳。  相似文献   

3.
采用粘虫板对葡萄园内的葡萄斑叶蝉成虫黄板诱杀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黄板的诱杀效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冀林黄板每天每板平均诱虫量为48.5头,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黄板,市售黄板和自制黄板。北向黄板诱虫量与南向诱虫量有显著性差异。黄板悬挂高度10 cm为宜。密度30~40块/667 m2,即可达到控制葡萄斑叶蝉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落叶松叶蜂无公害防治技术,2017年在六盘山林区开展了利用粘虫板、烟碱·苦参碱、六盘山翠金小蜂防治落叶松叶蜂试验。结果表明,在绿色、黄绿色、土黄色、红色4种颜色粘虫板中,落叶松叶蜂成虫最趋向于绿色;不同浓度的烟碱·苦参碱对幼虫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稀释10倍液防治效果为92.39%,最经济有效;不同放蜂量的六盘山翠金小蜂,按虫蜂比为1∶5放蜂最经济有效。筛选出的3种无公害技术对落叶松叶蜂防治效果均高于90%,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落叶松叶蜂无公害防治技术,2017年在六盘山林区开展了利用粘虫板、烟碱·苦参碱、六盘山翠金小蜂防治落叶松叶蜂试验。结果表明,在绿色、黄绿色、土黄色、红色4种颜色粘虫板中,落叶松叶蜂成虫最趋向于绿色。不同浓度的烟碱·苦参碱对幼虫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稀释10倍液防治效果为92.39%,最经济有效。不同放蜂量的六盘山翠金小蜂,按虫蜂比为1:5放蜂最经济有效。筛选出的三种无公害技术对落叶松叶蜂防治效果均高于90%,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粘虫板诱杀温室白粉虱成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室番茄中的温室白粉虱黄板诱杀技术进行了研究,分别对粘虫板的颜色、方向、高度做了筛选。结果表明:温室白粉虱对所选10种颜色,中黄色趋性最强。粘虫板悬挂高度20cm最佳,粘虫板面朝不同方向挂置诱虫量无明显差异,温室北面(靠后墙)诱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48种人工合成的松叶蜂性信息素单体在云南进行了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性信息素的筛测试验,并分别利用二氯甲烷和甲醛提取的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粗提物,和祥云新松叶蜂处女蜂进行林间诱虫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人工合成的48种松叶蜂性信息素的单体对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雄性成虫无引诱效果,需针对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重新进行性信息素的结构分析。利用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二氯甲烷和甲醛粗提物的诱虫效果不如祥云新松叶蜂处女蜂。但其甲醛粗提物和二氯甲烷粗提物均能诱到祥云新松叶蜂的雄虫,说明该甲醛粗提物和二氯甲烷粗提物中含有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成分,但由于提取的性信息素浓度偏低,故诱虫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研究5种颜色粘虫板在不同坡位和不同悬挂高度下引诱蓝莓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 eigen的效果,以期为蓝莓果蝇的监测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坡位和颜色对粘虫板诱集蓝莓果蝇的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悬挂高度影响不显著。其中,坡位影响最大,从坡顶至坡脚的诱集效果依次递减;黄色粘虫板较其他颜色对果蝇表现出较强的引诱性,其次为橙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粘虫板悬挂在距离地面1.5,1.0,0.5 m高度的诱虫率分别为37.6%,35.6%,28.8%。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天津地区梨园中冬型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对粘虫板颜色和寄主植物的选择效应,在梨园中观察了6种颜色粘虫板诱杀冬型梨木虱数量和该害虫在7个(品种)梨树的老叶、鳞痕和嫩叶上的产卵量和若虫量。结果表明:6种颜色粘虫板对梨木虱诱杀效应的强弱顺序依次为绿色,黄色,蓝色,黑色,红色,白色;梨木虱更偏好于在"雪花梨"的鳞痕和嫩叶上产卵,其次是"黄冠梨",二者亦是梨木虱若虫最喜欢取食的梨树品种;梨木虱成虫偏向于在鳞痕处产卵,若虫更偏向于取食嫩叶。冬型梨木虱对不同颜色粘虫板的趋向不同,其不同虫态(若虫和成虫)对梨树品种和位置的选择效应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有效地监测苹小吉丁林间发生动态,寻找无公害防治的新途径。[方法]本研究首先在室内利用5种波长单色光对苹小吉丁进行了敏感波长的选择性试验,然后在野外苹果园内悬挂9种波长粘虫板对苹小吉丁进行了诱集对比试验。[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苹小吉丁对5种波长单色光具有不同程度的趋性,依次为:530 nm>590 nm>450 nm>380 nm>650 nm,雌虫的趋光反应率显著高于雄虫。从光强度试验结果来看,苹小吉丁对5种单色光的趋性随着光强的增强而增高。从林间诱集试验结果来看,9种波长粘虫板对苹小吉丁诱集效果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绿色(550 nm)和蛋黄色(580 nm)粘虫板对苹小吉丁的诱集效果最好,3d最大诱捕量分别达到7头·张^-1、6头·张^-1,单位时间平均诱捕数量分别为2.86头·张^-1、2.70头·张^-1;对紫色和红色粘虫板趋性最弱。[结论]苹小吉丁对530-590 nm范围内的波长比较敏感。波长为550~590 nm粘虫板可作为苹小吉丁林间种群动态观测十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