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种无功补偿方式在农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功补偿可以减少电网无功功率的传输 ,降低设备上的电能损耗 ,改善供电电压质量 ,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技术措施。在农村电网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收效显著。现就集中补偿、分散补偿、低压就地补偿三种方式分别论述如下 :1 集中补偿将电力电容器装在农网变电所的 10 (6 ) k V母线上 ,电容器组采用三角形或星形接线 ,是集中补偿方式。其优点是 :可以减少主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无功功率的传输 ,就近补偿 10 k V配电线路无功负荷 ,能够通过电容器组的投切进行电压调整 ,集中安装便于维护。其缺点是 :不能全线路减少配电网的无功负…  相似文献   

2.
无功补偿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怎样进行无功补偿应采取就地平衡的原则 ,使电网任一时刻无功总出力 (含无功补偿 )与无功总负荷 (含无功总损耗 )保持平衡。望奎局已实现了变电所的集中补偿 ,本文不再涉及 ,仅就 10 k V线路 ,配变与电动机的补偿加以讨论。(1)  10 k V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 :望奎局在每条 10 k V配电线路上安装 1~ 2处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补偿容量按线路配变总容量的 10 %掌握。望奎局公用配变容量为4 0 5 0 0 k VA,需补偿无功容量约为4 0 0 0 kvar,约需资金 5 5万元。经计算 ,安装一处时 ,宜将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安装在距线路首端的 2 / 3线路长度处…  相似文献   

3.
10 kV线路自动无功补偿是配电系统无功功率就地补偿的一种方式,介于变电站高压集中补偿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分散补偿之间的一种效果显著的补偿方式。与变电站高压集中无功补偿相比,10 kV线路自动无功补偿属于分散就地补偿,安装在线路的重负荷区,无功电流的有效路径最短,无功电流在线路上的有功损耗最低,电压损失最小。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分散无功补偿相比,投入设备数量少,无功补偿的投资小,补偿电容器的利用率高,降损效果明显。1补偿目的  相似文献   

4.
一级补偿是随机补偿,在电动机处安装电容器,达到电动机无功回路最小化,基本不吸收电网的无功,功率因数达到0.80以上;二级补偿是集中补偿,在有条件的配电变压器配电盘上安装自动补偿控制器,使低压无功达到就地补偿;三级补偿是10kV线路补偿,由于配电变压器也要吸收无功,而且又分散。因此在10kV线路上安装10kV电力电容器。分两组补偿随季节变化按无功潮流分别投切;四级补偿是变电站补偿,它是最后一道无功防线,是三级补偿不到位的无功负荷和零散无功负荷,在变电站必须补偿完毕,使本县不吸收电网无功.  相似文献   

5.
加强无功管理降低县局线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县级供电企业无功管理现状县级供电企业大部分采取变电所内无功集中补偿 ,主网功率因数较高 ,主网线损较低。 10 k V及以下配电网 ,其无功管理状况却不容乐观。以某县局为例 ,2 0 0 0年 10 k V以下电网损失占全局损失的 6 4%。全局 110条 10 k V线路 ,月平均功率因数 ,0 .70以下 5 2条、0 .70~ 0 .80有 10条 ,个别线路甚至低于 0 .6 0。许多线路电压损失很大 ,高峰时线路末端无法用电或电能质量极差。功率因数低 ,电压损失大 ,使网损增大 ,给企业造成损失 ,而且限制了售电量的增长。所以 ,加强配网无功管理 ,提高功率因数 ,降损节电势…  相似文献   

6.
电力电容器的维护与运行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力电容器是一种静止的无功补偿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 ,提高功率因数。采用就地无功补偿 ,可以减少输电线路输送电流 ,起到减少线路能量损耗和压降 ,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重要作用。现将电力电容器的维护和运行管理中一些问题 ,作一简介 ,供参考。1 电力电容器的保护(1) 电容器组应采用适当保护措施 ,如采用平衡或差动继电保护或采用瞬时作用过电流继电保护 ,对于 3.15 k V及以上的电容器 ,必须在每个电容器上装置单独的熔断器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按熔丝的特性和接通时的涌流来选定 ,一般为 1.5倍电容…  相似文献   

7.
配电网中的电压水平和有功功率损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产生和流向。因此 ,高低压线路中的无功补偿装置如何配置对提高电压合格率和降低线损至关重要。1 无功补偿装置在配电网中的配置地点配电网中的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地点有 3种类型 ,一是在变电所母线上 ;二是在 10 k V线路中 ;三是在用户低压端。因配置地点不同 ,无功补偿效果是有区别的。(1) 变电所母线上的无功补偿容量较大 ,一般是人工手动分级投切 ,该种无功补偿容量是按平衡整个变电所供电范围内无功负荷来确定 ,以保证上一级供电线路的功率因数达到规定要求 ,并…  相似文献   

8.
变电所及配电线路无功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功功率的传送会引起有功功率和电压的损耗 ,为了减少损耗 ,应合理补偿无功功率。以我局前进变电所及其所配 10 k V线路为例 ,对其进行无功补偿。1 变电所主变的无功补偿变电所的无功补偿主要是对主变的补偿 ,变压器的损耗包括绕组的损耗和铁芯损耗两部分 ,其中绕组损耗是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的 ,因此应采用自动投切式无功补偿装置 ,使其能根据负荷情况相应投入补偿容量。前进变电所采用的是两台 SZ7- 6 30 0变压器分列运行 ,其参数为 :额定容量 SN=6 30 0 k VA,百分阻抗 US%= 8.91% ,空载电流 I0 % =0 .6 5% ,短路损耗 ΔPS=35.9k W,…  相似文献   

9.
<正>中高压电网通过在线路杆塔上安装电容器实现线路无功补偿。线路补偿方式主要提供线路和公用变压器需要的无功,根据系统电压和无功缺额等因素,通过综合测算,自动投切电容器组,以达到提高电压质量、改善功率因数及减少线损的目的。该种方式具有投资小、便于管理和维护等优点,适用于10 kV城市配网、  相似文献   

10.
1 35/10kV变电站集中补偿 变电站集中补偿在配电网中多以35 kV变电站为主,通常在10 kV母线并联电力电容器组实现变电站无功集中补偿.该种方式主要是补偿主变压器的空载无功损耗,适当考虑线路的漏补无功功率,可有效改善输电线路的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的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主要采用并联电容器组,控制方式采用手动投切和自动投切方式。采用手动投切电容器组,一般电容器容量配置较大,一段母线装一组电容器,容易出现过补偿和欠补偿情况。而且,电容器的容量都较大。当电容器的补偿容量大于变电站的无功缺额时,投入电容器就会出现过补,而不投又会欠补。为了克服上述弊端,部分变电站虽然采用了自动装置来投切电容器,  相似文献   

12.
配网无功补偿及补偿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无功补偿概述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 ,大部分属于感性负荷 ,在运行过程中需向这些设备提供相应的无功功率。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等无功补偿设备以后 ,可以提供感性电抗所消耗的无功功率 ,减少了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 ,由于减少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 ,因此可以降低线路和变压器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 ,这就是无功补偿。无功补偿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是一项投资少 ,收效快的降损节能措施。电网中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包括 :1在变电所母线集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组 ;2在高低压配电线路中分散安…  相似文献   

13.
福安城关所现有 110 k V城西变电所一座 ,主变容量 1× 4 0 0 0 0 k VA,35k V城北变电所一座 ,主变容量 2× 10 0 0 0 k VA,两所通过一条 35k V线路联络 ,供电客户约 2万户 ,年供电量约 1.0亿 k W· h,1997年的线损率为 18.5% ,2 0 0 0年的线损率为 10 .36% ,下面介绍城关所的电网现状及降损措施。1 城关网线损管理的不足之处( 1) 负荷分布不够合理 :城西 110 k V变电所约占供电量的 4 0 % ,城北变电所却占供电量的 60 % ,这样使得城西至城北的 35k V线路及城北变电所主变在用电高峰期处于过载状态。( 2 ) 无功补偿几乎为零 :无功补…  相似文献   

14.
DWK型户外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变电站集中补偿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分散补偿存在的不足,提出在高压配电线路中采用柱上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该装置将一次和二次元件集成于户外箱体内,采用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策略,以电压无功平面内的七区图作为电容器投切判据,有效避免了投切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15.
<正>10 k V配电线路供电距离长,末端电压低,线路无功损耗大,一直是困扰线路运行的突出问题。2012年以来,国网山西平定县供电公司采取在配电线路上安装GWBH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1 10 k V配电线路最佳补偿容量和补偿位置的选择由于目前配电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一般做成一级投切方式,不用加电抗器,而多级投切必须每组加电  相似文献   

16.
农村供电多以35kV变电站为主,以10kV电网辐射式配电,通过在变电站10kV母线并联电容器组的静止补偿方式实现无功补偿,补偿容量一般为主变容量的10%~15%,这种传统的无功补偿方式在电网中虽然能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但是由于农村电网负荷波动较大,对无功功率的需求亦不稳定,而投入补偿电容器的容量又没有办法分级控制,过补偿及欠补偿的情况经常发生,给县级电网的调度运行管理及无功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造成一定的威胁。为此西华县电业局在35kV栗村变电站增容改造中,选用DS2002无功补偿综合自动控制装置,实现了该站无功平衡及电压调整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7.
1配电网中变压器无功损耗的补偿方法分析对于工业企业的用电企业,如果配电网中的高压侧没有适当的无功补偿设置,变压器无功损耗就得不到相应的补偿,而在变压器的低压侧设置的自动补偿装置往往是检测不到高压侧的无功补偿信息,变压器也就无法通过投入的低压电容来补偿高压侧无功损耗,这样就不能降低线路中的功率损耗。根据变压器中出现的这种无法补偿的情况,可以提出如下的解决方案。1.1在配变变压器的高压侧配置高压电容器组,提升变压器的无功补偿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容器投切实现无功就地平衡是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线损的主要手段,用户35kV变电站位于系统的末端,承担着直接向用户提供电压稳定、无功平衡、高质量电能的任务,无功补偿装置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大多数35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均采用断路器投切固定容量的电容器组,它不能适应负荷的变化,达不到理想的补偿效果,因此在用户35kV变电站装设能自动跟踪负荷变化进行补偿,同时又能自动调整电压的新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敖涛 《农村电气化》2000,(11):26-26
1 为什么要进行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存在着大量感性负荷 ,它们在系统运行中会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 ,降低系统的功率因数 ,造成线路电压损失增大和电能损耗增加 ,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进行无功补偿。无功补偿是指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等容性设备。这些设备可供给感性负荷所消耗的部分无功功率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 ,从而降低线路的电能损耗并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改善电网的运行条件。2 无功补偿的容量、地点及补偿方式在进行无功补偿配置时 ,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 ,补偿安装…  相似文献   

20.
1跟踪自动补偿技术国内90年代初开发了以单片机作为单元核心元件的控制系统,以晶闸管器件构成交流电子开关的执行系统,通过跟踪监测负荷的无功电流,可以多级电容器组进行分相投切一的自动控制,补偿效果更为准确、快速、安全、且洁静、低耗、易于控制,可实现安全无人值班运行。消除了过去电容器无功补偿的弊病。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可以使目前停运或半停运状态的电容器能正常投入运行,给电网补偿无功功率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生产效益。1.1控制系统事实上无功补偿的根本目的在于补偿负荷中的无功电流分量。因此新型电容器投切控制装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