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在同一农村低压电网中,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不能混用,如果混用,将会产生危险。为了在农网系统中不会出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混用,《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规定:农村低压电力网宜采用TT系统,即采用保护接地而不采用保护接零。但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采用保护接地,并不能完全保证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一、使用家用电器没有保护接地凡是电源引线采用三脚插头的家用电器都必须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根据我国《低压用户电气安装规程》的规定,由低压公用电网或农村集体电网供电的低压电气装置应采用保护接地,不得采用保护接零。所谓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器具的金属  相似文献   

3.
段磊 《农村电工》2024,(1):41-42
<正>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应用现状1.1常用配置方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配置模式与农村配电网的接地方式有关。目前,我国农村配电网台区常用的低压接地方式为TT和TN。其中,TN系统根据保护线和中性线的接地模式不同,又细分为TN-C,TN-S,TN-C-S三种。根据GB/T 13955—2017《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剩余电流保护一般分为三级(台区总保护,简称总保;中级保护,简称中保;末端保护,  相似文献   

4.
在同一农村低压电网中,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不能混用,如果混用,将会产生危险。为了在农网系统中不会出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混用,《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规定:农村低压电力网宜采用TT系统,即采用保护接地而不采用保护接零。但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采用保护接地,并不能完全保证人身安全。L3MN图1TT系统保护接地示意图~RdRrR0Uxg图2人体触及采用接地保护的漏电设备等效电路图图1所示为中性点直接接地接线示意。当电动机M发生漏电时,人体接触电动机M外壳时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假设TT系统人体电阻Rr=1000Ω,中性点接地…  相似文献   

5.
于杰 《农村电工》2012,(8):37-37
1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电击防护条件,可把手持电动工具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三种。Ⅰ类工具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内部有接地端子,自设备内引出带有保护插头的电源线,即用单相电源的工具,电源插头有三个脚,较长的一个脚要根据低压电网的要求接地或接保护中性线。按照我国《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农村低压电网的用电设备应该采取保护接地,城镇低压电网一般采用接保护中性线。  相似文献   

6.
现在我国农村低压电力网的结线运行方式均按部颁《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的标准要求,采用TT系统运行方式,即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网络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用保护接地线接至与电力系统接地点无直接关联的电气设备接地极上。1 中性线的设计施工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为明确农村低压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运行情况,做好农村电网故障分析,保证整体电网运行效果,供电所加大了对农村低压电网剩余电流的监测与管控力度。本文以农村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器管理问题的分析为切入点,对农村低压电网剩余电流在线监测方式展开全面探究,期望能够为农村低压电网运行与保护提供可靠保障。各种家用电器、农机器具的使  相似文献   

8.
1低压电网的整修 由于农村低压电网运行方式主要是TT系统,所以三相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可以适用于该系统的三相三线的电动机单机保护、三相四线的动力和单相负荷综合保护,以及单相线路保护.它可用作分路总保护、分级保护的总保护等.由于低压电网的剩余电流大小对保护装置的灵敏度、保护范围及农村供电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为提高剩余电流保护的安全性和农村供电的可靠性,保护装置安装前必须对被保护线路和用电设备进行整改,以减少剩余电流.  相似文献   

9.
李东  李金琚 《农村电工》2012,20(4):22-22
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应用范围及选型 采用TT系统方式运行的电网需要装设剩余电流总保护(安装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主干线出线端)和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安装在用户负荷端),供电范围较大或有重要用户的农村低压电网可增设剩余电流中级保护(安装在各分支线的出线端);采用TN—C系统方式运行的电网需要装设剩余电流末级保护。  相似文献   

10.
山区地形复杂 ,土壤电阻率高 ,又是雷电活动频繁地带。在农网改造中 ,如对低压电力网接地方式选择不合理 ,每逢雷雨季节 ,电力设备及线路将会频繁遭受雷害 ,严重威胁设备和人身安全 ,也大大地加重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 ,正确合理选用低压电力网接地方式 ,对提高低压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山区农村低压电网实际情况和农网改造的有关规范要求 ,对农村低压电力网接地方式问题 ,谈谈个人浅见。1 农村低压电力网接地方式的选用(1) 县城、城郊、乡镇所在地、靠近乡镇居民较密集地区宜采用 TN- C系统。TN…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农村10kV配电线路中(两线一地除外),发生单相接地时,其保护大多只取零序电压报接地信号,而取零序电流等作用于接地直接掉闸的并不多。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电网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单相接地保护作用于掉闸应推广应用。 1 单相接地保护作用于掉闸利多弊少 配电线路的单相接地保护,就是小电流接地保护,在我国35kV及以下的电网,为非直接接地电网。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接地电流很小、系统仍可以继续运行。但是电网运行中,发生单相接地时,保护装置只作用于信号,不作用于掉闸。运行人员利用重合闸寻找接地时,在没有排除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点间歇性放电,可引起系统内部过电压。因此可能在绝缘薄弱处造成另一点接地,形成短路故障,扩大事故范围。同时也可因内部过压而损坏电器设备。另外因断线接地是人口流动频繁地点,可造成跨步电压,易出现人身伤亡不安全因素。 2 小接地电流的单相接地保护  相似文献   

12.
我们是《农村电工》的新读者。读了《农村电工》2003年第2期“安全第一”栏目,题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总保护引发的思考》这篇文章,笔者认为,文中存在没遵循有关规程之处,今借贵刊一角并与作者、同行交流探讨,不足之处请同行给予批评指导,深表感谢。《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总保护引发的思考》这篇文章,其主题意思是:改革和取消农村电网一级保护势在必行,改革和取消农村总保护是最佳选择。本人认为: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低压电网所采用的是TT系统运行方式,而采取TT系统时,根据《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要求,全网必须实施剩余电流总保护、中级…  相似文献   

13.
1低压电网的整修 由于农村低压电网运行方式主要是TT系统,所以三相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可以适用于该系统的三相三线的电动机单机保护、三相四线的动力和单相负荷综合保护,以及单相线路保护。它可用作分路总保护、分级保护的总保护等。由于低压电网的剩余电流大小对保护装置的灵敏度、保护范围及农村供电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为提高剩余电流保护的安全性和农村供电的可靠性,保护装置安装前必须对被保护线路和用电设备进行整改,以减少剩余电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该文根据GB13955-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中的有关要求,分析总结了在农村低压电网中安装剩余电流分级保护配电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现场实际使用情况,提出了采用剩余电流分级保护配电箱的安装和运行要求,总结了使用经验。  相似文献   

15.
全国农村电网改造,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各地正在着手规划和勘测农村低压电网。然而怎样规划和勘测农村低压电网呢? 1 规划 1.1 规划农村低压电网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具有一定的运行可靠性和灵活性,便于操作和运行维护,保证运行和检修时的安全,接线方式力求简化。在保证合理布局的前提下,逐步对现有电网实行技术改造,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改善电网运行水平,充分发挥现有电网和设备的潜力,节约建设资金。还要做到远近结合,逐步实现向长远目标的合理过渡,达到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 中性点不同的接地方式与供电的可靠性 在我国中压电网的供电系统中,大部分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系统.我国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已运行多年,但近几年有部分区域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为此,笔者现对这两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作以分析.而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因其是一种过渡形式,随着电网的发展最终将发展到上述两种方式,笔者就不作赘述.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国农村配电网漏电保护器安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村配电台区接地方式、三相不平衡负荷与容性电流对分级保护的影响等,并提出了正确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参加验收第一批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过程中 ,发现很大一部分农村低压电网虽符合“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的要求 ,其主干线、分支线、接户线、计量箱的改造都符合验收标准 ,但对低压系统结线方式的概念不清楚。造成了结线方式混乱 ,甚至结线错误。如果照此长期运行下去 ,还会出现频发性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那么 ,农村电网改造的效果岂不为此而打了折扣。另外 ,改造后的低压电网产权理所当然的归县级农电局 ,如果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我们将会负主要责任。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是1992年制定的 ,2 0 0 2年 2…  相似文献   

19.
1 农村电网的防雷和保护1.1 66 kV架空送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按《66 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的规定,在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30的地区不用全线架设地线,只在线路的两端各架设1.5~2 kM的架空地线即可。但根据运行经验,中间线路落雷、感雷的机率极大。若线路跳闸,将使低压电网大面积停电,损失极大。因此,应全线架设架空地线。若线路经过地区为雷电活跃地区,则每基杆塔应加装球型避雷针,并做可靠接地,其工频接地电阻应在10 Ω以下。  相似文献   

20.
1农村电网的防雷和保护 1.1 66 kV架空送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按《66 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的规定,在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30的地区不用全线架设地线,只在线路的两端各架设1.5~2 kM的架空地线即可.但根据运行经验,中间线路落雷、感雷的机率极大.若线路跳闸,将使低压电网大面积停电,损失极大.因此,应全线架设架空地线.若线路经过地区为雷电活跃地区,则每基杆塔应加装球型避雷针,并做可靠接地,其工频接地电阻应在10 Ω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