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究亲本基因型对胚挽救的影响,从中选出无核葡萄新单株,为今后无核葡萄新品系的选育提供新材料。【方法】以8个无核葡萄品种为母本,以抗寒抗病的中国野生葡萄等做父本,围绕无核抗性的育种目标设计9个杂交组合,对杂种进行胚珠培养,成苗后进行温室移栽炼苗,并对后代进行杂种鉴定和辅助选择,最后移栽至大田。【结果】通过胚挽救技术获得32个胚挽救株系,394株幼苗。利用无核基因探针GLSP1、分子标记SCF27和SCC8对杂种株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杂种株系中检测出无核特异性条带的分别为11、18、21个株系。其中有17个株系在SCF27和SCC8标记扩增下都出现了无核性状的特异性条带。综合3种标记对杂交子代株系的检测结果,有28个株系被初步确认为携带标记的无核株系。【结论】以‘火焰无核’‘爱神玫瑰’和‘无核白鸡心’为母本的组合成苗率相对较高,以‘底莱特’和‘红无籽露’为母本的组合具有较高的胚萌发率,较适宜做母本。在杂交育种时母本的选择起关键作用,父本对胚挽救的效果也会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无核的欧洲葡萄作母本,抗病性强的‘北醇’‘左优红’‘塘尾’作父本,大田杂交后在胚败育前采集幼果,无菌条件下采用离体胚挽救的方法获得杂种后代植株,研究了亲本基因型、胚萌发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和GA_3浓度对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的影响,并对杂种幼苗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期为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并初步筛选出无核抗病葡萄新材料。结果表明:获得232个杂交株系,练苗成活株系227株。以‘无核白鸡心’‘昆香无核’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胚挽救效果较好,适宜在无核葡萄胚挽救中作母本。胚萌发培养基中最适蔗糖浓度为2.0%,胚萌发培养基中最适GA_3浓度为0.5μmol·L~(-1);对获得的杂种后代幼苗,利用2种葡萄无核标记SCF27-2000、SCC8-1018对124株胚挽救杂交子代无核基因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初步确定无核株系74株,胚挽救后代无核率为59.7%,利用葡萄抗白粉病标记ScORN3-R对65株胚挽救杂交子代进行抗白粉病基因检测,65个胚挽救杂交后代株系均未扩增出760bp抗白粉病标记特异性条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抗寒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的方法。【方法】以4个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品种‘火焰无核’‘海王星’‘木星’和‘红宝石无核’为母本,欧山杂种(品种)‘北醇’为父本进行杂交,将杂交胚珠接种于添加不同质量浓度6-BA的MM3+500 mg·L-1水解酪蛋白(CH)+1 mmol·L-1丝氨酸(Ser)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除‘海王星’ב北醇’外,供试的其他杂交组合均在添加6-BA质量浓度为0.5 mg·L-1时,胚珠发育率、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当6-BA的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对胚挽救效率具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或作用不显著;当6-BA的质量浓度为1.5 mg·L-1时,对‘火焰无核’ב北醇’‘木星’ב北醇’‘海王星’ב北醇’杂交后代胚的成苗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不同的杂交组合对不同质量浓度6-BA的敏感程度不同,0.5 mg·L-16-BA能够提高无核葡萄胚挽救效率;首次选用的抗寒无核品种‘木星’和‘海王星’均可作为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的母本。  相似文献   

4.
牛茹萱  张剑侠  王跃进  翟焕  赵凯 《果树学报》2012,(5):825-829,965
【目的】为了培育抗病抗寒无核葡萄新品种,【方法】以2个种子败育型无核品种‘波尔莱特’、‘红无籽露’作母本,以抗病抗寒的中国野生山葡萄株系‘黑龙江实生’、‘双优’及欧山杂种‘北醇’、‘00-1-10’(‘玫瑰香’ב黑龙江实生’)分别作父本杂交,授粉51 d后将胚珠分别接种于ER和MM4培养基上进行胚挽救,培养60 d后在WPM+BA 0.2 mg.L-1培养基上诱导成苗。【结果】结果表明,2个母本品种胚挽救的适宜培养基不同,‘波尔莱特’作母本适合于ER培养基,‘红无籽露’作母本适合于MM4培养基。2个母本基因型对胚珠的发育率和成苗率的影响差异不大,‘波尔莱特’略优于‘红无籽露’;但4个父本基因型对胚挽救效果影响较大,以欧山杂种‘00-1-10’和‘北醇’作父本的杂交组合胚株的发育率和成苗率明显高于山葡萄‘黑龙江实生’、‘双优’作父本的杂交组合。共获得无核葡萄胚挽救新种质50个株系。【结论】在胚挽救过程中,不同基因型的无核葡萄适宜于不同的基本培养基,欧山杂种比山葡萄更适宜于作杂交的父本。  相似文献   

5.
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与杂种后代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无核葡萄胚挽救影响因素与‘美丽无核’幼胚和胚乳的发育及败育过程进行研究,为提高胚挽救效率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杂交与胚挽救育种技术,从中选出无核杂种优株,为选育无核新品种提供材料。【方法】以8个杂交组合的杂种后代为材料,研究亲本基因型、取样时期和胚发育培养基相态对成苗率的影响,同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杂种后代进行无核性状检测;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美丽无核’的幼胚和胚乳的发育与败育进程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利用胚挽救技术从8个杂交组合中获得杂种单株468株。其中‘昆香无核’ב新郁’杂交组合成苗率较高,为9.48%;‘火焰无核’ב昆香无核’、‘昆香无核’ב红宝石无核’、‘红宝石无核’ב克瑞森无核’杂交组合分别在授粉后41、47和55 d取样,进行胚挽救的成苗率最高;‘火焰无核’ב昆香无核’和‘红宝石无核’ב克瑞森无核’在固体培养基上成苗率较高;‘昆香无核’ב北醇’在固体或固液双相培养基上的成苗率无显著差异;利用无核基因探针GLSP1-569、SCAR标记SCF27-2000对4个杂交组合的326个杂交后代进行筛选,初步确定210个株系携带无核基因;‘美丽无核’幼胚发育至球形胚时期开始败育,时间为花后38 d。【结论】‘昆香无核’和‘红宝石无核’适宜作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的母本材料;以‘火焰无核’‘昆香无核’和‘红宝石无核’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的最佳取样时期分别为授粉后41、47和55 d;不同母本的杂交组合对胚发育培养基的相态要求有差异;‘美丽无核’作母本材料时适宜取样时期为花后34~36 d。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具有胞质雄性不育特性的‘华柚2号’为母本与有核柚品种有性杂交,以期转移其不育胞质进而实现二倍体水平的无核柚改良。【方法】以‘华柚2号’为母本‘,沙田柚’和‘鸡尾’葡萄柚为父本分别配置杂交组合,并对其子代遗传来源和单/多胚性早期鉴定。【结果】分别从‘沙田柚’和‘鸡尾’葡萄柚为父本的杂交组合获得实生苗1 018和687株;用3对多态性SSR标记对实生苗的遗传鉴定表明均为父母本有性后代。以单/多胚性分子标记进行的早期胚性鉴定表明‘,沙田柚’为父本的有性后代均为单胚性;而‘鸡尾’葡萄柚为父本的后代,单胚与多胚性比例为2.86∶1。【结论】以‘华柚2号’为母本创制的有性后代为无核柚改良以及柑橘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定位和克隆奠定了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胚挽救无核葡萄畸形苗发生原因及转变成正常葡萄试管苗的方法,提高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方法】‘无核白’(‘Thompson seedless grape’)、‘火焰无核’(‘Flame seedless grape’)、‘赫什无核’(‘Heshi seedless grape’)及‘红宝石无核’(‘Ruby seedless grape’)自交以及和不同父本杂交后进行胚挽救,研究不同亲本基因型和不同胚萌发培养基对胚挽救畸形苗产生的影响。通过不同培养基及培养方式离体培养胚挽救畸形苗,进一步研究胚挽救畸形苗转变成正常葡萄试管苗的方法。【结果】‘无核白’和‘赫什无核’作母本,用MS培养基培养易产生胚挽救畸形苗。畸形胚萌发苗可总结为5大类:白化苗、玻璃化苗、徒长苗、子叶扭曲无根苗和无生长点的有根苗。转接在WPM+6-BA 2.0 mg·L~(-1)+IAA 2.0 mg·L~(-1)+琼脂6 g·L~(-1)+蔗糖20 g·L~(-1)+活性炭2.0 g·L~(-1)培养基上培养,每隔14 d进行继代转接,将畸形苗转变成正常葡萄试管苗效果较好。【结论】无核葡萄胚挽救产生的畸形苗及时转接到不同培养基上或者采取合适方式进行继代培养,可以将胚挽救畸形苗转变成正常葡萄试管苗。  相似文献   

8.
在花前14 d,分别对4个抗寒无核葡萄杂交组合‘火焰无核’×00-1-5、‘秦红10号’×00-1-5、‘秦红2号’ב木星’和‘红宝石无核’×00-1-5的母本花序施用不同浓度6-BA,以MM3固液双相培养基作为胚发育培养基,WPM固体培养基作为胚萌发培养基进行胚挽救,研究花前施用6-BA对胚挽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前施用6-BA对胚的发育起促进作用,但不同浓度6-BA对不同杂交组合的胚挽救效果不同,其中‘秦红10号’×00-1-5、‘秦红2号’ב木星’和‘红宝石无核’×00-1-5在6-BA浓度为50mg/L时,胚发育率、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而‘火焰无核’×00-1-5在6-BA浓度为30 mg/L时,胚发育率、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无核品种‘秦红2号’‘红宝石无核’最适宜作母本,‘火焰无核’胚挽救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用于无核葡萄选育的胚挽救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4a的连续试验,观察了无核葡萄果粒及胚珠发育变化,对胚挽救的多个影响因素包括品种、接种时间、培养基和培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脸无核、底来特、黎明无核作母本的胚珠萌发率较高;各品种适宜的接种时间为无核白花后26d,红脸无核花后35d,爱莫无核×火焰无核花后48d,底来特×红宝石无核花后56d;用Nitsch作基本培养基优于B5;添加BA0.2mg/L获得的胚珠萌发率最高;常温黑暗、固体培养有利于胚珠的发育。已定植结果的无核葡萄杂交胚挽救后代的无核比率平均为58.6%。将胚挽救技术用于无核葡萄育种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三倍体葡萄种质创新及倍性快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倍体葡萄品种玫瑰香、红地球、摩尔多瓦、无核奥迪亚及四倍体葡萄品种巨峰为亲本进行杂交授粉,对杂种进行胚培养,成株率最高可达30.6%。对杂种后代用流式细胞仪初选,确定30个杂交后代为三倍体植株。组合不同,获得三倍体植株的比例不同,目前获得的225个胚培养的葡萄杂种后代全部栽入大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枇杷果肉颜色的遗传倾向。【方法】以黄肉品种‘梅花霞’和‘早钟6号’及白肉品种‘白玉’为亲本,创建了9个杂交和自交后代群体,利用SRAP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真杂种。利用枇杷果实特异DNA分子标记PSY基因对9个杂交和自交组合后代的果肉颜色进行早期鉴定,并对其遗传倾向进行分析。【结果】9个杂交和自交后代群体中,共鉴定出1 166株真杂种‘。梅花霞’与‘白玉’和‘梅花霞’与‘早钟6号’的正反交组合后代未出现果肉颜色性状的分离倾向,果肉颜色均鉴定为黄色;而‘早钟6号’与‘白玉’的正反交组合后代果肉黄、白色的分离比分别为1∶0.89和1∶0.87。自交组合‘梅花霞’和‘白玉’的后代无果肉颜色性状的分离,后代果肉颜色分别鉴定为黄色和白色;而‘早钟6号’自交后代黄肉与白肉分离比例为2.94∶1。【结论】枇杷果肉颜色黄色和白色可能受到一对呈显隐关系的基因控制,其中黄肉性状为显性,存在纯合和杂合的情况,其分子标记类型不同,DNA分子标记分别表现为1 031 bp(纯合)或1 031 bp和319 bp(杂合);白肉性状为隐性,DNA分子标记为319 b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无核品种是葡萄的主要育种目标之一,通过建立无核品种中葡萄18号的胚挽救技术体系,为无核葡萄的胚挽救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研究不同胚珠取样时间(盛花后52、53、54、57、58、61和65 d,DAF),培养基类型(NN 和 ER)及相态(固-液双相和固相),氨基酸(0,2.5mmol·L-1 Ser、Cys、Gln),椰汁(0、100、200 mL·L-1),GA3/KT/NAA组合及4种细胞分裂素TDZ(0和0.2 mg·L-1)、6-BA(0和0.2 mg·L-1)、KT(0、0.2和0.4 mg·L-1)和ZT(0、0.2和0.4 mg·L-1)对中葡萄18号胚发育率、胚萌发率或成苗率的影响,并利用无核基因SSR标记对胚挽救杂种苗进行无核性状早期鉴定,初步建立该品种的胚挽救技术体系.[结果]中葡萄18号在DAF 61取样时胚发育率最高(34.33%);基本培养基NN(29.33%)较ER(25%)的胚发育率更高,且固-液双相培养基的效果较固相更佳;添加2.5 mmol·L-1 Ser(40.74%)、Cys(43.33%)或Gln(44.21%)的胚发育率均高于对照(29.33%);添加200mL·L-1椰汁的胚发育率(37.10%)显著高于对照(29.33%).在3种激素GA3/KT/NAA组合中,发现仅添加GA3和KT时,成苗率最高(60%),而添加NAA的组合均出现异常分化现象,且成苗率较低.四种细胞分裂素TDZ、6-BA、KT和ZT中,添加0.2mg·L-1 ZT更适合胚萌发及成苗,正常成苗的比率达76.36%.分别利用无核SSR标记P3_VvAGL11和5U_VviAGL11对中葡萄18号x玫瑰香的406个杂交株系进行无核性状检测,初步判定229个后代为无核株系,该组合的无核率为56.4%.[结论]中葡萄18号作为胚挽救母本的最佳取样时间为DAF 61前后,可利用固-液双相培养基NN+2.5 mmol·L-1 Cys/Gln+5.5 g·L-1琼脂+60 g·L-1蔗糖+2 g·L-1活性炭+0.5 g·L-1水解酪蛋白进行胚珠离体培养,暗培养9~10周后,接种裸胚于WPM+0.2 mg·L-1 ZT+20 g·L-1蔗糖+6 g·L-1琼脂+1 g·L-1活性炭进行胚萌发培养.鉴定出拥有无核基因SSR标记的胚挽救苗229株,是潜在的无核葡萄新种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甜樱桃新种质种内及种间杂交育种规律,提高南方甜樱桃杂交育种效率。【方法】以适宜浙江省种植的甜樱桃新种质为母本,以甜樱桃和中国樱桃为父本开展甜樱桃种内及种间杂交试验,调查坐果率、有胚率、胚败育率和F0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杂交效率分析。【结果】授粉7 d后,供试母本的种内及种间坐果率都比较高,随果实发育,至授粉后28 d及成熟期都有不同程度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母本种内杂交坐果率高于种间的。供试母本中‘朝阳一号’的种内、种间杂交坐果率均最高;坐果率最低的为‘长丰一号’的种间杂交组合。同一母本种内组合比种间组合有胚率高、败育率低。杂种胚成熟时败育率高,仅有4个组合可以得到未败育胚。杂交果未成熟胚败育率低这为胚培养提供了可能。供试母本‘朝阳一号’未成熟胚最好,坐果率高有胚率高败育率低‘;江南红’有胚率低,败育程度最高‘;长丰一号’及‘先锋’居中,母本优选‘朝阳一号’;供试父本未成熟胚中‘朝阳一号’和‘紫晶’较好。F0果实成熟期推迟,颜色及形状均表现出了母本果实开放授粉的色泽及形状;可溶性固形物种含量间杂交果低于种内的,均低于开放授粉的母本果实。为获得杂交后代,南方甜樱桃杂交育种可以采用3种方法:利用主产区的杂交后代在南方进行筛选;在南方杂交后进行胚挽救或者尝试混合花粉的开放授粉。【结论】甜樱桃种新种质种内及种间组合不同坐果率、杂种胚发育均存在较大差异。同一母本种内杂交坐果率高且败育率低。供试种质中‘朝阳一号’是较好的父母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红地球’葡萄果实性状的遗传规律。【方法】以‘红地球’为母本的8个杂交组合的384个F_1植株为试材,测定其果皮颜色、果肉香味、质地、果粒质量及种子发育状况等,并进行遗传倾向分析。【结果】红地球与白色和红色品种的杂交组合均出现了白色单株,白色∶红色比为51∶141(白色包括绿色、黄绿色、绿黄色、黄色;红色包括:微红、粉红、红、暗红、紫红、红紫);与香味品种(系)杂交的组合中出现了少量香味单株;与脆肉型或软肉型杂交,组合表现连续分布,软肉型:中等型:脆肉型比约为5.3∶6.0∶1.0;各组合F_1代的平均粒质量大多低于或接近亲中值;与有核品种(系)杂交的组合中出现了无核后代,而在有些与无核品种杂交的组合中却未出现无核后代。【结论】‘红地球’可能携带有微效或隐性香味基因,与香味品种(系)杂交时,表现少量表达;红色性状在F_1表现分离;脆肉和果粒质量性状呈减弱趋势,但也有获得大果粒的可能;无核性状在后代中的遗传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新资源获得是开展育种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两种砧木杂交,创造出聚合两种砧木优良性状的新型砧木资源材料。【方法】以枳雀为母本、枳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合胚抢救技术获得子一代植株,利用形态学观察及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子一代进行鉴定。【结果】三年胚抢救实验共接种3 146粒种子,获得胚抢救幼苗1250株,成苗率为39.73%。其中通过形态学鉴定出41株杂种苗,共筛选出8对SSR引物来对父本母本进行区分,其中的CS014RCS014F、CS065R-CS065F引物组合可以准确地鉴定出杂种后代,通过SSR分子标记鉴定出20株有性杂种植株。所获得的61株杂种资源为将来深入开展柑橘砧木育种研究工作奠定了材料基础。【结论】以多胚性柑橘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获得的成熟种子,难以通过直接播种的方式获得杂种苗。将胚拯救与分子鉴定相结合,通过SSR分析,找到可靠的SSR引物对鉴定杂交后代,为柑橘砧木育种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为母本,中国抗寒野生种或者欧山杂交的品种为父本,通过人工大田杂交后利用胚挽救技术和分子标记选育无核抗寒葡萄新种质.在配置的14个杂交组合中,共获得杂种1021株,其中'红宝石无核'×'北冰红'成苗率最高(18.13%),获得634株.以'左优红'为父本时,'火焰无核'适宜作母本;'北冰红'和'雪兰红...  相似文献   

17.
4个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以母本‘瑰宝’和父本‘无核白鸡心’杂交选育出的无核葡萄新品种‘早康宝’、‘无核翠宝’、‘无核丽红宝’和‘晶红宝’果实的芳香化合物组分,为了解其品质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这4个无核葡萄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研究4个无核葡萄及其亲本成熟果实芳香物质差异。【结果】6个葡萄品种果实的芳香物质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醛类物质是6个葡萄品种果实中主要的芳香物质,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具有绿叶清香和果香的2-己烯醛,在35.88%~50.04%,‘早康宝’中含量最低,‘丽红宝’最高;其次是具有绿叶清香和果香的己醛,相对含量在16.91%~30.41%,‘瑰宝’最低。‘瑰宝’、‘无核白鸡心’及其具有香味的杂交后代‘早康宝’和‘无核翠宝’中含有相对含量较高的萜烯醇(11.21%~25.39%),特别是里那醇,其中‘瑰宝’含量最高为25.20%,‘无核白鸡心’含量最低(0.18%),而‘丽红宝’和‘晶红宝’中含量甚微或无;其次是香叶醇,‘早康宝’中最高14.58%,‘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分别占8.20%、4.42%。【结论】里那醇+香叶醇+橙花醇+香茅醇之和对4个玫瑰香味葡萄品种(‘瑰宝’、‘无核白鸡心’、‘早康宝’和‘无核翠宝’)果实玫瑰香气贡献最大。C6化合物中的2-己烯醛是6个葡萄品种果实芳香物质中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8.
以葡萄二倍体无核品种‘希姆劳特’为母本,分别与二倍体玫瑰香优系和四倍体‘巨玫瑰’杂交胚珠,及‘希姆劳特’自交胚珠为试材进行胚挽救试验,研究亲本基因型、取样时期、胚发育培养基、培养温度对杂交胚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染色体计数法对‘希姆劳特’与‘巨玫瑰’杂交幼苗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希姆劳特’×玫瑰香优系的杂交胚发育率、萌发率(18.18%、13.64%)均显著高于‘希姆劳特’ב巨玫瑰’(13.45%、4.20%)和‘希姆劳特’自交(7.03%、6.25%);‘希姆劳特’×玫瑰香优系、‘希姆劳特’ב巨玫瑰’杂交胚珠及‘希姆劳特’自交胚珠的最佳取样时间均为授粉后54 d;‘希姆劳特’×玫瑰香优系、‘希姆劳特’ב巨玫瑰’杂交胚珠在25℃下培养胚发育率更高,适于‘希姆劳特’×玫瑰香优系、‘希姆劳特’ב巨玫瑰’杂交胚发育的培养基为:Nitsch+1.5 mol/L IAA+0.5 mol/L 6-BA+0.5 mol/L GA3+60 g/L蔗糖+5 g/L琼脂+1g/L活性炭。经根尖染色体倍性鉴定,‘希姆劳特’ב巨玫瑰’获得1株三倍体幼苗,2株二倍体幼苗。  相似文献   

19.
紫香无核胚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香无核为母本,黎明无核、克瑞森无核、京早晶分别为父本杂交,对杂交胚珠进行培养挽救。结果表明:在授粉后52d接种,3个杂交组合的胚珠均达到最大发育率和最大萌发率;胚珠发育阶段采用ER培养基培养的发育率比用Nitsch培养基的高,但在Nitsch接种的萌发率却比ER的都高;低温(7℃)处理的胚萌发率高于常温(24℃)培养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杨梅一般为雌雄异株,风媒传粉。现有栽培品种都来源于优良雌株的无性系。为探索杨梅栽培品种间杂交育种的技术途径。【方法】以著名的杨梅品种‘荸荠’为母本,‘东魁’雌株上偶尔出现的雄花为父本,这2个品种在遗传和果实表型上差异较大,通过人工套袋授粉获得杂交实生苗。然后用8个在父母本上表现多态性的SSR标记进行杂种鉴定。【结果】成功获得杂交实生苗117株,经过SSR分子鉴定,其中83个同时拥有父母本来源的特征片段,为真杂种,其余34株的母本为‘荸荠’,父本混杂。根据共显性SSR标记在F1代中的分离类型,对8个标记同一位点上不同等位基因的分离比例进行χ2检验,发现6个SSR位点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2个出现偏分离现象。双亲和83个真正杂种后代的遗传聚类分析可分为2组:一组包含39个后代,与‘东魁’聚在一起;另一组包含44个后代,与‘荸荠’聚到一起。【结论】应用杨梅雌性栽培品种偶尔出现的雄花粉可以实现栽培品种间的杂交育种,SSR标记可以有效鉴别真杂种。获得的杂交群体可用于构建杨梅连锁图谱,对现代杨梅分子遗传学研究和杂交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