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业经2013年12月27日农业部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农业部2000年8月17日公布、2004年7月1日修订的《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2.
《中国畜牧业》2014,(10):32-32
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已于2012年正式施行,根据新条例修订的《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也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新的管理办法在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申报材料要求、产品复核、续展、变更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为此,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在2014年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期间举办了2014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在华登记注册培训班。  相似文献   

3.
《饲料广角》2014,(9):26-27
<正>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已于2012年正式施行,根据新条例修订的《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也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新的管理办法在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申报材料要求、产品复核、续展、变更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为此,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在2014年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期间举办了2014进口饲料和饲料  相似文献   

4.
《饲料广角》2009,(4):10-11
为规范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的评审.保证饲料评审工作的科学、公正、公平,提高饲料评审工作的效率,确保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有效、环保,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和《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部在各地饲料管理部门推荐的基础上.委托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对推荐的机构进了考察和评估.  相似文献   

5.
严建刚 《饲料广角》2012,(16):27-29
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部近期公布和将要公布与《条例》配套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规范性文件。主要有《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农业部3号令)、《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农业部4号令)、《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农业部5号令)、《饲料原料目录》(农业部1773公告)、《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许可条件》、《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行政许可申报材料要求》。对照原规定.现就学习部分新的配套法规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广东饲料》2009,18(2):8-8
为规范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的评审,保证饲料评审工作的科学、公正、公平,提高饲料评审工作的效率,确保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有效、环保,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和《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农业部在各地饲料管理部门推荐的基础上,委托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对推荐的机构进了考察和评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42号,  相似文献   

7.
为规范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的评审,保证饲料评审工作的科学、公正、公平,提高饲料评审工作的效率,确保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有效、环保,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和《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农业部在各地饲料管理部门推荐的基础上,委托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对推荐的机构进行了考察和评估,确定了20家有能力承担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效性试验机构和7家安全性评价机构。  相似文献   

8.
《中国动物保健》2012,(2):75-75
为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安全性评价和有效性试验工作,保证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和《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农业部制定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评价数据由主要畜禽物种向次要畜禽物种外推的技术指南(试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水产靶动物有效性评价试验指南(试行)》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水产靶动物耐受性评价试验指南(试行)》。(具体内容见网站附件)。  相似文献   

9.
《湖南饲料》2014,(3):21-21
《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业经2013年12月27日农业部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农业部2000年8月17日公布、2004年7月1日修订的《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规范进口饲料产品市场,1月20日,农业部发出2014年第2号令:《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7月1日起施行,2004年的《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同时废止。进口须委托中国代理。新《办法》第四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境外企业申请进口登记,应当委托中国境内代理机构办理;境外企业应  相似文献   

11.
《饲料广角》2009,(9):2-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农业)厅(局、委、办)、饲料工作(工业)办公室。各相关单位: 为规范饲料添加剂稳定性评价试验,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和《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部组织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编制了《饲料添加剂稳定性试验指南(试行)》,现予发布。申报新饲料添加剂时应按照指南进行产品的稳定性试验,并提供相关报告。  相似文献   

12.
正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已于2012年正式施行,根据新条例修订的《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也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新的管理办法在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申报材料要求、产品复核、续展、变更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为此,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在2014年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期间举办了2014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在华登记注册培训班。培训班由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处长王黎文主持。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副处长李大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农业部批准美国明星实验室、美国饲料研究公司等28家公司生产的46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在我国登记或续展登记,并发给进口登记证。批准秘鲁Pesquera DiamanteS.A.公司等2家公司变更产品商品名称,西班牙诺伟司科泰色素有限公司变更生产厂家和申请单位名称,  相似文献   

14.
《广东饲料》2004,13(1):6-7
农业部公告第318号,公布《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并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生产、经营和使用目录中的饲料添加剂应遵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二、在中国境内生产目录1中带“*”的饲料添加剂品种,应按照《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办理新饲料添加剂证书。三、目录2中的饲料添加剂品种在保护期内只允许获得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的企业生产。保护期后,任何企业生产目录2中的饲料添加剂品种都应按照《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生产许可证。四、1999年7月26日农业部…  相似文献   

15.
《饲料广角》2002,(22):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02年10月13日发布了225号公告,公告内容如下:根据《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美国佳力产品有限公司等30家公司的45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在我国注册或重新注册,并发给《进口登记许可证》(品种见进口饲料和饲料添  相似文献   

16.
《北方牧业》2012,(18):10
<正>根据《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批准巴斯夫欧洲公司等24家公司生产的37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在我国登记,并发给进口登记证。批准法国馥蒂等3家公司变更生产厂家和申请单  相似文献   

17.
《湖南饲料》2004,(3):7-7
根据《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批准西班牙乐达公司等7家公司的9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在我国注册或重新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批准荷兰赛尔可公司等11家公司生产的13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在我国登记或续展登记,并发给进口登记证。所登记产品的监督检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或农业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牧业通讯》2004,(2):22-24
根据《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农业部批准美国RANGEN有限公司等27家公司的35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在我国注册或重新注册,并发给《登记许可证》(品种见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注册目录2003-05),批准西班牙营养国际公司的产品变更商品名称(品种见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变更商品名称目录2003-03)。目录中所列产品的监督检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或农业部发布的质量标准执行。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材料要求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制度是国际通行做法。我国从1988年开始实施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2000年制订《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使其管理走上法制轨道。从2005年7月15日起,饲料行政许可纳入了行政审批综合办公业务范围后,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为帮助国外企业及其代理人及时、准确地了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进口登记的要求,作者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从技术角度对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内容进行逐一解析,并给出中肯的建议,以期帮助申报企业在申报过程中避免一些问题,从而顺利完成产品的申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