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评价灌区水资源的综合效益,运用物元可拓理论,将水资源综合效益、水资源综合效益特征及对应的特征量值作为物元,建立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的物元可拓模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各评价指标对水资源综合效益的贡献率来确定指标的权重,此外,提出了五级评价等级标准.利用所构建的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物元模型,结合漳河灌区2013年的运行状况数据,对其水资源综合效益进行评价,通过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灵敏度验证,结果表明评价结果灵敏度较好,准确可靠,评价结果显示该灌区2013年水资源综合效益为"一般",同时可以看出该灌区的水资源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较经济效益稍差.研究表明,在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方面,物元可拓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开展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是开展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前提条件。从广义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概念内涵入手,结合拟研究区域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可构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上,选择具有分类评价优势的主成分投影评价模型,并以熵值法进行指标赋权。对川中丘陵区2008年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平评价结果显示,指标含义明确客观,评价模型计算简便,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为川中丘陵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3.
根据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六盘水市2000-2013年水资源数据为评价样本,运用投影寻踪法将影响水资源安全高维、非线性数据转化为一维投影数据,引入遗传算法构造目标投影函数,优化最佳投影方向,确定投影特征值,按最佳投影方向的大小对评价指标的主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按特征值的大小对六盘水市水资源安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六盘水市2000-2013年水资源安全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但在2003年和2012年出现2次转折,主要是由于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农村人均日用水量和牲畜日用水量以及水质变化所引起。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安全是社会经济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水资源问题日益紧迫的形势下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梳理目前常用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建立水资源安全评价基本指标库.结合水资源安全的内涵,设置供水保障、水资源开发、水资源调配和水资源利用4个准则层,选取共11项指标,构建了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临沂市201...  相似文献   

5.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连云港市水资源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水足迹理论,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其应用于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的研究中。以连云港市为例,计算了连云港市2008年的人均水足迹、水资源匮乏度、水资源压力、虚拟水赤字等评价指标,真实客观地分析了连云港市的水资源安全现状,从降低水足迹角度提出了应对水紧缺状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客观地评价保定市中心城区水资源安全状况,在充分分析保定市中心城区水资源特点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概念并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了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ANFIS)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对保定市中心城区2009-2018年的水...  相似文献   

7.
在阐明滨海地区水对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目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滨海地区的特点,构建了含总目标层、领域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四阶递阶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并以山东滨海地区龙口市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确定了由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4个领域、12个准则、34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基本上涵盖了滨海地区水对社会经济影响的主要方面,可以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滨海地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黑河中游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洪杰  唐德善 《节水灌溉》2006,(6):58-60,62
在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中其指导思想就是水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采用多目标综合评定方法,建立了以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大目标为准则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以黑河中游梨园河灌区为例进行了实例评价,建立了基于灌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水资源综合效益递阶层次结构和26项评价指标,分析计算出了各指标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值,计算结果与灌区实际相符,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熵权法的河北省农村饮水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11个市农村饮水安全相关数据为基础,构建区域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客观地反映各评价指标对区域农村饮水安全状况的贡献率.结果显示:熵权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农村饮水安全研究手段和方法,为区域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安全研究是水资源合理配置与生态环境建设中必须面对的基础科学问题。选取疏勒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域2005-2017年自然、经济、社会和水资源状况等相关数据,构建了5个方面20个评价因子所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流域水资源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3 a中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安全程度最高的是2015年,最低的是2011年。其中,供水安全在水资源安全中所占比重最大,权重为0.325 7;生态环境安全在水资源安全中所占比例最小,权重为0.098 4。基于长序列时间尺度的AHP和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安全状况,为水资源安全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流域水资源安全程度,应继续调整流域经济结构,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制定合理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规划流域用水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经济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与生态安全3个方面构建了由13个指标组成的区域水安全的指标体系,结合虚拟水理论对部分指标进行量化,采用Fuzzy-AHP方法,以郑州市为例,对其1998-2005年及2015和2020年在丰、平、枯3个水文年下的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均水足迹、人均水资源量、粮食安全指数、依赖指数、粮食自给度、水资源压力指数6个指标权重之和占总权重的79%,该6个方面决定着区域水安全状况;郑州市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区域综合安全状况、社会经济安全层、粮食安全层为安全,资源生态安全层为较安全,表明郑州市经济社会和粮食安全是以牺牲区域资源和生态安全为代价的,所以郑州市区域水安全状况是一种结构不合理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资源安全情况.根据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状况,采用组合赋权的水资源承载力TOPSIS模型和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对黄河流域甘肃段4个二级分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安全进行评价研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水资源承载力在4个二级分区均呈增加趋势,水资源安全除龙羊峡以上呈降低趋势外,其他区域均呈增加趋势;空间维度上,水资源承载力在4个二级流域均处于临界承载状态,龙羊峡以上区域水资源处于较安全状态,龙羊峡-兰州、龙门-三门峡处于临界安全状态,兰州-河口镇处于不安全状态.水质污染、供需矛盾、生态用水量偏低等因素是造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安全时空分异的主要原因,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其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首次尝试采用同一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测算水资源承载力贴近度和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在役泵站工程建筑物安全状况,建立了泵站工程建筑物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全评价指标重要性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泵站工程建筑物安全评价客观赋权方法之一的投影寻踪方法.根据泵站工程建筑物安全评价指标的实测值求计算数据,通过投影寻踪法模型计算并联系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计算原理分析计算结果.利用江苏省某泵站作为实例,对影响泵站建筑物安全状态各指标层指标重要性进行分析,分别对混凝土结构安全状态和站身稳定安全状态2个指标层进行了研究.利用投影寻踪计算模型分析各指标层下各评价指标重要性,应用Matlab自带的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具体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此泵站混凝土结构安全状态指标层中混凝土实测强度最为重要,而泵站站身稳定安全指标层中站身抗滑稳定这一指标权重最大.  相似文献   

14.
南明河流域径流量时间序列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阳水文站近45年年径流量时间序列为例,借助于Excel和MATLAB等软件,利用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及变差系数对南明河流域贵阳水文站径流量时间序列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0年贵阳站年径流量系列的具有显著的上升趋势;年径流量系列的变差系数较小,径流变化比较稳定,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期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规划及可持续利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安全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水资源短缺及污染的加剧,水资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在总结国内外水资源安全研究的基础上,概况了具有代表性的水资源安全的定义和内涵;归纳了水资源安全评价中常用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同时,本文也分析提出了水资源安全的定义及评价指标体系,并概括提出了目前水资源安全研究领域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从水安全内涵分析出发,建立了包括水供需矛盾、生态环境、粮食安全、饮用水安全、控制灾害、赋予水价值和水资源管理等内容的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基于指标体系的水安全评价是涉及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多因素综合评价问题,建立了水安全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将多因素评价问题成功的转化为单因素评价问题,实现水安全的综合评价。将水安全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应用于我国部分省区水安全综合评价中,应用表明该模型分析结果合理,评价客观,具有普遍适用性,为水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构建3层次的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用标准化和熵权法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标准化值和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计算得到水环境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评价值。划分等级,建立综合指数评价值与生态安全评价之间的等级关系,并对南京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2年南京市水环境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值处于上升状态,水环境生态安全由中警状态(水环境较差)进入预警状态(水环境一般)。  相似文献   

18.
余姚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保护饮用水源,保障饮水安全.对余姚市饮用水水源地按照湖库型、河道型、地下水型3种类别进行了功能区、水质情况的调查分析.利用影响水源地水量的枯水年来水量、工程供水能力因子构建了饮用水水源地的水量安全指标,利用影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一般污染物指数、有毒污染物指数,富营养化指数等构建了水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水量、水质指标的计算对余姚市水源地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余姚市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的水量水质是安全的,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面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为对小型地下饮用水源选择的适宜性进行科学评价,从水质安全、水量安全、环境安全和经济安全角度,构建水源选择评价体系.基于层析分析法(AHP)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设立26个评价指标.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和资料分析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对单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得到目标层至评价层的合成权重.依据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级和分值量化,通过指标的分值和权重的计算可得出评价结果.该评价体系与模型适用于北方农村小型地下饮用水源选择的定量分析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