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研究了影响秸秆成型机生产效率和吨料电耗影响的因素,拟定了秸秆成型机的传动设计方案,即采用立式结构,通过联轴器将电动机与减速机相连,环模固定在主轴上,以物料作为中间介质带动压辊转动;确定了秸秆成型机所需电动机型号以及减速器型号;对秸秆成型机压辊材料和压辊的轴系结构分别进行了选择和设计。该文着重研究了环模材料、速度、模孔有效长度、长径比,模孔形状、环模厚度、模孔排列和开孔率对成型机成型效率的影响,优化了各项结构参数,设计出了一款高效率低能耗的生物质环模成型机。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改进设计过程中反复更改的成本、缩短设计周期,通过SOLIDWORKS 对柱塞式环模成型装置进行三 维建模,并通过ADAMS 对其进行动态仿真,描绘出柱塞与模孔处关键点的相对轨迹。通过这种方法对柱塞、模孔 啮合过程进行分析,证明现行设计下模孔与柱塞不会发生干涉,并给出了避免干涉的柱塞空间范围,使得压辊与环 模的啮合处结构设计更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将农林废弃物如秸秆、木屑和枝桠等进行压缩成型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和密度的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实现生物质能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加工成型燃料的过程中,环模成型机凭借其压缩密度大、成型效果好等特点被广泛使用着,但这种成型机普遍存在模具寿命短、维修成本高、更换不便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对环模成型机的成型模具结构进行全新的改进设计,并对成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进行了力学分析,为环模成型机的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立式双辊道环模成型机压缩室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在实现生物质能源有效利用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对立式双辊道生物质燃料环模成型机的压缩室及压辊、成型模具等主要机构进行了结构设计,并且探讨了制粒攫取的条件,推导了变形压紧区被压入物料高度的计算公式,为环模成型机的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三柱塞式秸秆煤成型机理论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媛  张泽宇  马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987-7990
针对目前国内外生物质原料种类多、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及设备振动剧烈、部件磨损严重等问题,利用虚拟样机和有限元分析技术,结合成型试验研制了一种新的三柱塞式秸秆煤成型机。该机具当成型模具锥角为15°、成型温度为180℃、玉米秸秆原料含水率11%~17%时,成型燃料块的密度可达1.1 g/cm3以上,单位热值可达4 300 kJ以上,可与优质煤相媲美。三柱塞式秸秆煤成型机的生产效率比传统两柱塞式成型机提高了近50%,成本降低了33%,成型率可达到99%,寿命增加了近两倍。三柱塞式秸秆煤成型机具有对原料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产品成本低、运行平稳等特点,是特别适合广大农村朋友的新型多功能压缩成型机,目前已被正式选入辽宁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生物质平模成型机工作原理介绍以及压辊运动分析,得出压辊产生滑动的原因,并提出压辊改进设计;通过对锥辊的特性分析,得出使压辊产生最大挤压力应满足的条件。认为直压辊的滑动作用可以增加生物质的压缩行程,有利于物料的成型。锥辊数学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平模成型机相关尺寸的确定,提高其性能和效率。该研究为今后平模成型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通过旋转挤压制备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具有工艺简单、生产率高等优势,但目前该技术应用仍存在着设备能耗高、制品品质不稳定等问题。以具有强制喂料系统的生物质旋压成型设备为研究对象,通过混合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喂料频率、压轮转速、模具长径比、菌渣添加比例和原料含水率对成型设备的生产率、吨料电耗和成品密度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多目标评价优化。结果显示各试验因素均对成型设备的生产率、吨料电耗和成品密度有显著影响,但不同评价指标下的最优组合不一致;多目标优化获得的最优组合为:喂料频率60 Hz,菌渣比例5%,模具长径比6,原料含水率10%,压轮转速65 r/min。试验得到该组合下成型设备的生产率为5.2 t/h,吨料电耗为38.5 k W·h/t,成品密度为0.84 g/cm3,具有较好的综合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生物质常温闭式成型机的不足,本文引入了开式成型的概念,并在原有闭式成型机液压驱动设备的基础上,改进了成型腔.通过对生物质原料的力学分析,设计了开式成型的变径成型锥头.并使用小刨花、锯末等材料进行验证,探讨了对生物质常温变径成型机成型效果的影响因素,同时确定了较高成型质量时成型腔的压缩比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玉米秸秆茎叶分离机械,为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压扁碾搓法原理,设计了一种由压辊机构、剥辊机构、清理机构等组成的茎叶分离装置,以实现对玉米秸秆的茎叶分离,并采用含水率为21.68%的玉米秸秆对分离装置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优选。【结果】影响秸秆茎叶分离率的主次因素依次是压辊间隙、剥辊速比和压辊转速。玉米秸秆茎叶分离的优选方案为:压辊间隙8 mm,剥辊速比1.6,压辊转速200 r/min。在此条件下,玉米秸秆的茎叶分离率可达到92.9%。【结论】该装置可用于玉米秸秆的茎叶分离,有效提高了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必须考虑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既可移动又可用于固定场所加工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技术和装备的技术方案,并就主要关键设备多物料一次粉碎机、生物质颗粒燃料平模成型机和加工机组的集成技术的设计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的性能好否,直接与生物质原料的压缩特性如压缩力、压缩密度、压缩量,一次粉碎的粒度,成型燃料的密度、生产率、能耗,关键部件平模的长径比等因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纤维素为成型原料,利用万能试验机进行纤维素成型试验,研究物料含水率、成型温度及成型压力对成型颗粒品质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纤维素成型颗粒内部结构,热重分析仪分析纤维素粉末及成型后颗粒燃烧特性。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增加纤维素含水率、成型压力及成型温度,可提高颗粒品质,含水率为14%~29%、成型压力为3~4 k N、成型温度为100℃时效果最好;纤维素粉末及纤维素颗粒主要失重部分在挥发分燃烧阶段,纤维素成型后会升高燃烧反应起始温度,提高燃烧最大速度时温度。建立燃烧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纤维素活化能较低,且遵循动力学一级和二级规律。  相似文献   

12.
内啮合式生物质环模成型模具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内啮合式生物质环模冷压成型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内啮合式环模成型机关键部件———凸模进行数 学建模。采用力学模型及有限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凸模与凹模啮合状态进行受力分析,且用Solidwork 的 Simulink 模块对其啮合状态进行受力模拟,以获得凸模内部应力、应变及位移分布规律,并找出凸模应力集中部位。 结果表明:内啮合式生物质环模冷压成型机凸模的受力在允许应力范围内,其结构合理,能满足物料成型要求,且 可保证成型机的寿命,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以低材质原木为原料,对制作难度很大的非正方形截面模压矩形材的制作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杨木、落叶松、冷杉等实体木材的压缩恢复率均随水蒸气处理(180℃)定型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模压矩形材沿其短轴方向由表面至中心密度递减,沿长轴方向表面的中部密度最大;应用改进设计的模具,沿模压的短轴和长轴方向同时施力可克服模压矩形材的环状开裂;压缩矩形材的密度分布有利于提高整体压缩材的力学强度和物理性能.同时,该文对压缩矩形材的生产工艺及影响矩形材变形固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
以铁观音品种鲜叶为材料,按照闽南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对杀青叶采取不同成型技术处理,分析其理化品质及生产效能,研究成型方法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成型机成型工艺(采用成型机、速包机、包揉机成型,先多次轻压,2次复火后包揉)处理下的茶叶品质较好;全程重压成型工艺(采用成型机重压数次,1次复火)处理下的茶叶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5.
该文阐述了无胶胶合农作物秸秆模压成型自动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以单片机为下位机、PC机作为上位机设计了具有实时检测功能的软硬件平台.通过对无胶胶合玉米秸秆在密闭容器中模压成型过程的模压工艺曲线、压力-变形曲线的自动检测,表明该计算机检测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工艺性能检测的实时性要求和精度要求,而且数据可靠、完整.同时也可进行最佳工艺方案确定,以及作为模压成型理论研究的数据处理与试验求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全自动纸浆模塑制品设备承载梁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自动纸浆模塑制品设备承载梁进行优化设计,从而科学合理布置承载梁的支点、确定梁截面的形状及尺寸,且梁的变形量满足设计要求,提高了纸浆模塑制品质量和成品率.  相似文献   

17.
甘蔗渣化学浆模塑餐具成型工艺参数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蔗渣化学浆模塑餐具成型工艺参数的选择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5°SR的打浆度、1.5 s的吸浆时间、78647 Pa的真空度,以及质量分数为0.4%的浆浓的工艺参数生产的600 mL餐盒绝干质量为20.41 g,湿坯含水率为75.42%,实际生产效果良好,而且湿坯脱模方便,热压时间短,能耗低,产品强度、均匀度高,外表美观.  相似文献   

18.
介绍我县房式仓、罩棚仓在防止粮食结露、结顶的方法,着重总结出经实际操作可行的方法,指出通过相对高温入仓,提前通风,加隔温吸湿层的作法可有效防止结顶,对全县乃至全省房式仓储粮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以牛粪为主料的多原料混合生物质燃料的发热量,降低成型颗粒燃料含硫量,提升燃料的适用性和综合品质,选取锯末、谷糠、果树残枝3种常见的木质类和非木质类有机废弃物为辅料,通过调节原料配比及含水率,采用挤压成型和特性测定等方法,分析了原料含水率和原料配比对颗粒成型燃料成型率、全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含硫量和发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成型率和全水分受原料组成和含水率共同作用,低灰、低硫和高热量的生物质燃料更有利于市场应用,在满足颗粒成型的条件下,颗粒的热值与灰分、全水分呈负相关,与固定碳含量呈正相关。在牛粪中添加锯末和果树残枝更有利于降低灰分含量,增加果树残枝更有利于提高颗粒的固定碳含量,混合物料中牛粪+果树残枝2∶1混合处理的固定碳含量最高,达到17.6%。牛粪含硫量偏高,3种辅料都有利于降低成型燃料的含硫量,牛粪+果树残枝2∶1混合与牛粪+锯末+果树残枝1∶1∶1混合等多个组合可以将牛粪含硫量从0.30%降到0.10%~0.12%,与单独牛粪相比,发热量提高2.88%~4.63%。综合各处理组的原料成型率和燃料燃烧特性,牛粪与果树残枝2∶1混合是牛粪制备颗粒燃料的最优组合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