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对《猪业科学》杂志的了解源自于2017年我的文章发表,该杂志每期主题鲜明,贴近生产,对养猪生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自非洲猪瘟暴发以来,全国生猪产能急剧下降,当下主要任务是积极复产,恢复生猪产能。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优秀种公猪决定生猪复养的效果及速率。《猪业科学》2019年12期的主题策划是"种公猪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聚焦了种公猪的种质特性、选育培育、饲养管理、综合利用以及种公猪繁殖  相似文献   

2.
在"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双重防控压力下,安徽省太和县生猪产能曾出现下滑的现象,为了恢复生猪生产、提高产能保障生猪产品供应,笔者采用下乡调研、开展座谈和查阅资料等方法对太和县生猪产能恢复情况展开了调查。通过调查,摸清了太和县目前养猪业的基本情况;排查出太和县恢复生猪产能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总结了太和县恢复稳定生猪产能的经验:建设完善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系统,开展能繁母猪保险和育肥猪保险工作,利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进行奖补,县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粮食和生猪生产的实施意见》等;提出了太和县恢复稳定生猪产能的建议:保障养殖用地、提高用地使用效率,科学合理开展环境评价和管理,给予小规模养殖场户一定的宽容度,认真研究非洲猪瘟疫情、进行科学防控。  相似文献   

3.
正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养猪业经历了环保和非洲猪瘟疫情的双重考验,尤其是非洲猪瘟疫情的快速扩散对中国的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损失。2019年5月16-17日,第六届全球猪业论坛暨第十六届中国猪业发展大会在湖北武汉召开。论坛以"优化布局、保障供给、安全防控、融合发展"为主题,通过剖析现状、分析局势,探讨生猪在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如何建立生物安全屏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恢复产能以及提振消费者信心。  相似文献   

4.
2018年8月份以来,由于非洲猪瘟疫情肆虐,生猪生产受到严重冲击,产能持续下降,导致生猪价格在2019年春季触底反弹后一直震荡前行。特别是8月份以来,全国生猪市场供求形势更加紧张,导致猪价快速上涨。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短期内难以根绝,当前生猪复养依然比较困难,产能恢复尚需一定周期,因此,"后市乏猪"和"猪价高涨"依然是未来一段时期的主基调,养猪业盈利水平将创下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5.
刘雪 《猪业科学》2022,39(5):11-11
2022年第4期《猪业科学》杂志以“非洲猪瘟系统防控技术实践”为主题,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一线工作人员等共同总结几年来的非洲猪瘟防控成果。为生猪从业者提供科学的规程以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防止非洲猪瘟疫情反扑。《猪业科学》策划得当、盘点到位、主题鲜明、内容全面、数据详实。初读杂志,即被所选主题深深吸引。精读之后,更是醍醐灌顶,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6.
杨汉春  周磊 《猪业科学》2022,39(2):50-53
众所周知,非洲猪瘟暴发和严重流行之后,2020年我国生猪价格创历史新高.国家和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和颁布恢复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养殖企业积极推动复产和扩大规模与产能,生猪养殖恢复取得显著成效.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叠加,2021年对于生猪养殖企业实属不易,不仅面临猪价下跌和严重亏损,而且担负居高的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成本和艰辛的...  相似文献   

7.
信息荟萃     
正农业农村部多措并举巩固生猪生产恢复成果近期,农业农村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稳定生猪产能等工作,多措并举巩固生猪生产恢复成果,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猪肉安全供应保障能力。本轮"猪周期"产能下降幅度大,而且叠加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恢复任务重。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和猪价回落,要及时把工作重点转到巩固成果和缓解"猪周期"波动上来,探索建立稳定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要着力稳定生猪养殖大省、大县、大场的生猪产能,  相似文献   

8.
生猪价格波动有明显周期性,从低点涨至高位,再回落到低点,大概三到五年,这就是"猪周期".2018年2月开始,我国进入新一轮猪周期,产能持续下降.当前,生猪产能恢复如何呢?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共出现过5个"猪周期",2018年以来这一轮产能波动最大.2018年2月,全国生猪生产进入新一轮去产能周期,存栏下降.当年8月开始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又让不少养猪场、养猪户不敢补栏,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生猪产能下降.这一轮猪周期产能低谷时生猪存栏同比减少了40%,猪肉零售价格最高点时每千克冲到59.6元.  相似文献   

9.
生猪养殖业在广西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玉林市是全区养殖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2018年玉林市生猪出栏615.81万头,超过全区生猪出栏量的1/4。我国自2018年8月3日在辽宁省沈阳市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造成灾难性的打击。玉林市于2019年5月27日首次在生猪养殖大县博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紧接着于2019年7月5日在陆川县也发生非洲猪瘟疫情。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整个生猪养殖链都受到沉重的打击,生猪存栏量也急剧下降,全市各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推进非洲猪瘟防控的各项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效。按照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等各级部门的要求,当务之急是恢复生猪生产、增加生猪产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疫病造成的损失。2020年以来,通过对玉林市现存规模化猪场的调查走访,了解到虽然各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非洲猪瘟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生猪生产仍恢复不到原先水平。为了查清困扰规模化猪场猪群的主要疫病存在情况,本研究对玉林市规模猪场的环境进行了猪群主要疫病病原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我市规模猪场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8年8月3日我国辽宁省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截至2021年3月10日全国累计报告非洲猪瘟疫情187起。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对我国养猪行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导致生猪产能下降,特别是二元母猪供应出现了严重不足,价格一路飙升,引种风险极大。因此,在高价位、高风险的情况下,很多猪场将三元母猪作为了种用母猪进行繁殖,为"非瘟"形势下解决生猪生产中母猪短缺问题,快速恢复产能。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受前期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全国生猪产能持续下滑,能繁母猪存栏大幅下降,造成生猪价格上扬。为切实保障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江西省果断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打好打赢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保障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大种猪基础产能保护力度。种猪业是生猪产业的基础与核心。为缓解环保、疫情等因素造成的全国母猪减少、产能下降的影响,今年江西省级财政安排资金约400万元,用于种猪场生产救助补助,切实稳定生猪基础产能。同时,省农业农村厅出台《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用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扑杀补助、无害化处理补贴、防控经费补助、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等资金政策项目,支持生猪生产,恢复养殖信心。  相似文献   

12.
正自非洲猪瘟发生以来,我国生猪产能大幅下滑,保供稳价压力增大。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9]44号),农业农村部也出台了一系列恢复生猪生产的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为了落实恢复生猪生产任务,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全国畜牧总站组织编发了《生猪养殖与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技术》,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3.
短半年时间,全国生猪均价从36元/千克下跌到14元/千克,跌幅达61%,生猪养殖从暴利到亏损.上周开始,生猪价格止跌反弹.目前来看,猪价大幅下跌的核心矛盾正在逐步缓解,下半年猪价反弹可期. 产能恢复步伐放缓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9年我国生猪产能遭受重挫,为促进生猪产能快速恢复,党中央、国务院多措并举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各地养殖企业(户)也纷纷加大防疫力度,能繁母猪存栏量、生猪存栏量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猪又一次被吹上了"风口",非洲猪瘟疫情的持续、生猪存栏数量的缩减、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猪价的高企以及生猪的复产等,都成为当前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大事,稳定猪价、保障供给也成为2019年生猪产业的关键词和主旋律。为回顾行业2019年的变化,展望其2020年的发展,《中国猪业》杂志及"中国猪业"微信公众平台总结盘点了2019年养猪业的10大热点事件,与广大业界同仁一起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虞华 《养猪》2021,(1):1-2
2020年,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受"新冠肺炎+非洲猪瘟"双疫情影响,生猪供给大部分时间仍处于偏紧状态,猪价一度同比翻倍,生猪养殖企业鼠年交了金猪运,盈利大多表现靓丽,且不少企业还在继续扩大养殖产能.2021年,在生猪产能恢复大背景下,猪价高位震荡下行已经是行业共识,但受母猪效能下降与疫情影响,生猪养殖仍有相当大的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16.
在2018-2019年非洲猪瘟(ASF)横扫我国生猪养殖产业之后,我国许多生猪养殖企业的存栏量都有明显的下降.近两年,通过采取科学可靠的防控手段以及体系,落实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以及高强度、高效的检测与监测手段,非洲猪瘟等各种猪传染病的流行率有所下降,同时2021年生猪总体出栏量已经恢复到往年平均水平.经过非洲猪瘟疫情之后,我国各地区生猪养殖企业的生物安全理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笔者对近两年的重要猪病流行情况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究,同时对未来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与预测,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今后如何高效、科学开展猪病防控总结综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多省区相继暴发,对生猪产业链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给生猪养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在国家各级相关部门多措施并举,非洲猪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生猪产能恢复成效明显,但非洲猪瘟对中小规模养猪场的影响仍然较大.文章阐述了当前中小型猪场非洲猪瘟防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贾志伟 《猪业科学》2019,36(10):11-11
<正>据近期报道,甘肃省发现有新的非洲猪瘟病例,广西博白截获有感染非洲猪瘟的生猪。这样看来非洲猪瘟的净化依旧不容乐观,这让养猪从业者又一次感受到非洲猪瘟到来压力同时又感到无奈。疫苗还在路上,猪价行情高涨,养猪从业者是坚持还是等待?如何坚持?如何等待?这都是我们养猪从业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读《猪业科学》或许能得到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9.
孙德林 《猪业科学》2020,37(11):64-67
2020年是生猪产能恢复关键年。为响应国家号召,快速恢复生猪产能,由中国种猪信息网&《猪业科学》超级编辑部发起、国家生猪市场和北京中科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大型主题活动——“『猪场之旅』 2020行:生猪产能恢复关键年巡回报告会”,也是恢复生猪产能后推出的精品报告会。旨为解决在生猪产能恢复期,养猪企业所遇到的诸如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三元母猪营养调控、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新猪场建设、仔猪生态补偿、系统轮回杂交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笔者团队已于2020年7月10-12日、8月26-28日、9月21-23日,分别在合肥市、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和成都市都江堰市成功地举办了3场精品报告会。通过对这3场活动的参会人员结构、报告技术内容、专家技术背景以及满意度等进行分析,客观地评估精品报告会所产生的效果,以及对生猪产能恢复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畜牧业》2022,(4):39-40
2021年,在我国生猪产能恢复、猪价快速回落的背景下,下半年猪肉进口明显减少.国内鸡肉价格保持低位,禽肉进口量亦小幅回落.牛羊肉需求提升,国内产能增加有限,进口量创历史新高.从全球来看,新冠肺炎疫情、非洲猪瘟疫情、亚洲生猪产能恢复等因素导致猪肉贸易进口需求下降,全球猪肉价格指数回落,但消费和进口需求增加支撑牛羊肉、禽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