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树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茶树发生病害后的生理生化变化、茶树的抗病性鉴定和茶树抗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植物抗病机制及果树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树病害对果品生产危害严重,长期以来科技工作者们致力于植物抗病机制研究并利用育种方法进行品种改良,以提高果树抗病能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植物物理结构特征与抗病性的关系以及化学抗菌物质与抗病性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回顾了果树在抗病育种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转基因技术在果树抗病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果树抗病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海陆杂交技术所选育的长绒棉抗病材料在枯萎病病圃、重病田等抗病性鉴定,都表现很好的抗病性。长绒棉抗病材料对本区不同致病力枯萎病病源菌抗病性鉴定,都具有一定抗病性,病指没有明显差异。与高产、优质品系杂交其后代抗病性稳定,为长绒棉抗枯萎病育种提供了很好抗源,填补了长绒棉抗病育种上空白。  相似文献   

4.
植物诱导抗病性及其机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臧威  孙剑秋  张淑园  张兰兰 《种子》2006,25(9):45-50
植物诱导抗病性是国际上重要的农业研究领域,被认为是植物保护的新途径和新技术,其防病原理主要是诱发植物本身潜在的抗病机能.综述了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概念及其特点,并从诱导植株的相关酶的活性变化、新蛋白的合成、细胞壁的保护反应以及植物抗毒素等方面综述了植物诱导抗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诱导抗病性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AR)是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而产物的防御反应植物广谱抗病性的理论基础.进行水稻广谱抗病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对水稻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植物广谱抗病性的理论基础、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AR)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中所应用的一些广谱抗病基因的特点,并对水稻广谱抗病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水稻广谱抗病基因基因工程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已严重影响棉花的可持续生产,研究并明确棉花对黄萎病的抗病机制对于黄萎病的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从诱导抗病性(induced disease resistance,IDR)、抗病相关基因介导的抗病性(resistance related gene induced disease resistance,RGIR)以及小RNA的抗病机制(micro RNA mediated disease resistance,MDR)这3个方面综述了棉花黄萎病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概述了激发子、抗病基因和转录因子的分类与特点以及诱导免疫和理想诱导物的特点;并在棉花抗病基因的发掘上重点作了展望,以期对棉花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8):6020-6034
为揭示茶树被茶饼病危害诱导的防御反应机制,本研究选择抗病和感病茶树品种为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和数字表达谱分析茶树叶片被茶饼病危害前后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974条,其中共有的为122条,抗病品种中特异364条,感病品种中特异的为488条。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发现,茶饼病危害主要影响了茶树体内代谢途径、内质网蛋白质加工、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病原相互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淀粉与蔗糖的代谢、苯丙醇生物合成等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这些差异基因包括抗病蛋白基因(R protein)、水解酶基因、细胞壁加固基因、转录因子基因、植物激素及其信号转导基因、次生代谢和氧化酶类、转运蛋白等。利用RT-qPCR对筛选的6个基因进行验证,其表达模式与测序结果一致。本研究初步明确了茶饼病侵染对茶树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为揭示茶树抗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应用相对抗病性指数评价胡萝卜种质资源黑腐病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建立胡萝卜苗期黑腐病品种抗病性鉴定方法,并筛选出胡萝卜黑腐病抗病种质资源。通过连续2年同一地块苗期人工喷雾接菌方法对胡萝卜种植资源进行胡萝卜黑腐病抗性鉴定,应用相对抗病性指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建立品种抗病性评价标准,对供试品种进行品种抗病性分析。依据相对抗病性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确定胡萝卜黑腐病品种抗性类型划分标准为:高抗(HR),RRI≥1.4;抗病(R),1.1≤RRI<1.4;中抗(MR),0.5≤RRI<1.1;感病(S),0.1≤RRI<0.5;高感(HS),RRI<0.1。供试11个品种中高抗品种2个、抗性品种3个、中抗品种3个、感病品种1个、高感品种2个。试验建立了胡萝卜品种田间抗病性鉴定方法和评价标准,可为胡萝卜抗病育种研究和田间种植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植物数量抗病基因克隆及其抗性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育广谱、持久抗病的作物品种,不仅需要深入研究质量抗病性,而且需要更深入地洞悉数量抗病性的可能作用机理。而目前,人们对数量抗病基因的可能特征和数量抗病性的机理的认识还相当模糊,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数量抗病基因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本文首先综述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的克隆策略和精确获取数量抗病性状值的方法;其次根据数量抗性座位(quantitative resistance loci。QRL)的相关研究进展,对QRL的可能特征进行一定的综述,认为部分QRL的抗性机理直接对应于R基因、抗病基因类似物(resistance geneanalogs,RGA)、防卫基因、防卫反应途径中的相关基因等在植物抗病性上的作用机理;最后,作者推测存在4种抗性特征的QRL,即小种特异性或非特异性QRL和“病原菌”特异性或广谱性QRL,并认为数量抗性持久性的遗传基础与这些不同特征的QRL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该综述将对QRL的候选基因分析和克隆、数量抗病机理研究和QRL的育种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分别带有抗病基因Xa-1至Xa-11的抗源品种对我国3个白叶枯病菌菌株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抗病基因的Xa-2、xa-8、xa-9、Xa-7、Xa-10、Xa-11对供试菌株均表现高感;Xa-4、x1-5、Xa-6表现抗病;带有Xa-1,的kogyoku和带有Xa-3的品种Wase Aikoku3虽表现抗病,但似乎并不是抗病基因Xa-1和Xa-3的作用。一般地说,籼亚种抗病品种多为全生育期抗病性,粳亚种抗病品种均为成株期抗病性,而爪哇亚种抗病品种多为成株期抗病品种,但也有全生育期抗病性品种。这种抗性表现时期的差异似乎与普通栽培稻种的分化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1.
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及其在控制农作物病害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系统获得抗病性的特征、商品化抗病诱导剂及获得抗病性在未来农作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对植物诱导抗病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西瓜嫁接抗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西瓜嫁接栽培效果及嫁接植株抗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了西瓜嫁接技术及不同嫁接方法的优缺点,简述了嫁接在西瓜抗病性方面的栽培效果,总结了嫁接植株抗病机理,包括组织结构抗性、生理生化抗性和嫁接诱导抗性机理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认为应加强优良砧木选育及抗病分子机理的研究,以期丰富嫁接植株抗病理论。  相似文献   

13.
玉米锈病(Puccinia sorghi schw.)近年在广东发生频率较高,普通玉米、糯玉米、超甜玉米均有发生,锈病严重时使植株早枯、籽粒不饱满而影响产量.据前人研究,玉米对锈病的抗病性有单基因和多基因控制两种,抗锈性是显性遗传,但至今尚未发现世界范围都有效的抗病单基因.有报道认为玉米对锈病的多基因抗病性是数量性状遗传的.四川甘孜地区农科所曾就普通玉米对锈病的抗病性作过鉴定,鉴定出一批高度抗病自交系,并对不同杂交种的抗病性作了研究.但超甜玉米对锈病的抗性研究报道很少,笔者就广州地区超甜玉米对锈病抗性进行探讨,为鉴定和选育抗锈病强的自交系及组配杂交组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海陆杂交长绒棉新种质对棉花枯萎病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海陆杂交技术所选育的4个长绒棉抗病新种质在枯萎病病圃、重病田分别进行抗病性鉴定,并测定了它们对本区不同致病力枯萎病病原菌系的抗性,都表现很好的抗病性。新种质与高产、优质品系杂交选育的后代抗病强、抗性遗传稳定。新种质的育成为长绒棉抗病育种创造了新抗源。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利用拮抗菌、诱导抗病性、天然抗病物质以及抗病基因工程等生物防治途径在果蔬采后病害控制上的应用现状及进展,为研究无公害的果蔬采后保鲜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玉米抗病育种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和矮花叶病。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对上述病害的抗性,主要表现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不同玉米材料,抗病性有明显差别。F_1的抗病性,倾向抗病亲本或比亲本的平均病级低。实践证明,采用轮回选择法和利用多细胞质杂交种是行之有效的玉米抗病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植物抗病性及其机制研究一直是当今植物病理学和植物抗病育种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甘蓝多抗性抗源筛选及抗病品种选配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蓝种质材料815份自交系的主要经济性状和抗病性的初步选择,入选了比较优良的自交系612份。然后利用研究建立的甘蓝室内苗期TuMV、Br、CMV抗性鉴定方法,结合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方法,鉴定筛选出H8501、B8502、J8806、B9505等4个抗源。并以抗源为母本,以经济性状优良,配合力高和抗病的另5个自交系为父本杂交18个组合。经对组合抗病性和主要经济性状鉴定分析,结果表现组合均抗病,同时优质性和丰产性均优良的有8个组合,其中4个组合参加品种区域试验并通过了省级和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月季抗病资源及抗病遗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斑病和白粉病是月季最重要的两大病害,严重影响着美化效果和观赏价值。因此,国外对月季抗病育种非常重视,并取得了进展,培育出了抗病品种。为了给我国的月季抗病育种提供依据,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自1987年以来调查研究了月季黑斑病和白粉病抗病品种资源及其抗病性遗传。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遗传育种团队明确了过敏性坏死和活性氧代谢是茶树抵御炭疽菌侵染的重要方式。该团队前期研究发现,炭疽菌是我国茶树炭疽病主要优势种之一。利用遗传背景相近的龙井43(易感病)和中茶108(强抗病)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分别对接种炭疽菌后24小时和72小时的叶片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