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11年生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进行了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可提高红富士苹果外观质量,提高其商品价值,以套内袋双面压光的双层优质果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套袋红富士苹果黑点病的辨识、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富士苹果套袋是提高果实外观质量、预防果实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但是,套袋红富士苹果的黑点病发生比较严重。2003年行唐安太庄果园红富士黑点病轻者病果率15%~10%,重者达50%以上,个别园片病果率达到70%以上,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针对套袋红富士苹果的黑点病,在安太庄苹果产区我们进行了两年多实践和调查,基本摸清了黑点病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探索出了预防苹果黑点病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红富士苹果套袋配套栽培技术包括套袋前的管理、套袋操作技术、摘袋后的管理,每一环节缺一不可,各环节组装配套,形成红富士苹果套袋配套技术。1 红富士套袋前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日本小林袋在红富士苹果上的应用1995年春,我们引进日本小林袋进行套袋栽培,促进红富士苹果着色。共套袋11万个,分布于费城、郝家村、南张庄等乡镇。10月28日,经台商到南张庄乡西龙岗村实地验收,红富士套袋苹果的全红果为100%,果形指数0.96,果面...  相似文献   

5.
为指导套袋红富士苹果根据天气适时摘袋,避免日烧,对套袋红富士苹果摘袋后着色进程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套袋红富士苹果在十月初摘袋后2d即开始有明显的花青苷积累和红色表现,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也明显增强,但只有到摘袋后第3d花青苷含量大幅增加后,果实遇低温强光时才可能避免日烧。建议红富士苹果摘袋时要注意天气预报,避开3d内的霜冻。  相似文献   

6.
套袋是当前生产优质高档苹果的重要措施,然而一些潜在病虫害伴随着套袋而加重发生,导致套袋红富士苹果成果率普遍较低,1994、95两年,我镇红富士苹果的套袋成果率平均为64.9%。针对影响套袋成果率的主要因素,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我们提出了“三选、一紧、三推迟”的措施,1996年全镇红富士苹果套袋成果率普遍提高,有的园片成果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近2~3年来,套袋红富士苹果果锈对果实的商品率影响很大,引起广大果农的高度重视。红富士苹果本身是不易感果锈的,但近年来我省渭北高塬红富士苹果生产中,尤其是在一些套袋栽培的果园里,果锈发生的比例逐年上升。笔者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相关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红富士苹果套袋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富士苹果套袋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王连起,刘玉鹏,张书辉,姜胜国,任增学(山东省平度市果树站,266700)(平度市麻兰镇林果站)为迅速提高我市苹果的质量,实现出口创汇的目标,1993—1995年,我们进行了以红富士苹果套袋为主的配套栽培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9.
杨俊焕 《河北果树》2010,(2):10-10,13
<正>套袋是生产优质高档苹果的重要措施,然而一些潜在病虫害随着套袋而加重发生,导致套袋红富士苹果成果率普遍较低,2005年以来,我县红富士苹果套  相似文献   

10.
正洛川县金苹果俱乐部引进了新型苹果液体肥料亿嘉果宝,分别在矮化不套袋果园和乔化套袋果园进行了大田应用对比试验。1试材与方法1.1试验地点及材料1)试验地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延安洛川苹果试验站矮化不套袋红富士果园(处理A,对照A-CK),洛川县绿佳生态农业公司矮化不套袋红富士苹果示范园(处理B,对照B-CK),槐柏镇西北定马晓红乔化套袋红富士果园(处理  相似文献   

11.
套袋对提高惠民短枝红富士苹果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套袋对提高惠民短枝红富士苹果品质的效应孙忠庆,陈宏,吴建军(山东省惠民县林业局果树站,251700)果实着色差、风味淡、果面不光洁、病虫果率高是沿海地区红富士苹果栽培中较突出的问题,采用果实套袋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红富士苹果的果实品质,减少用药和药物投...  相似文献   

12.
红富士苹果目前是我国苹果主栽品种之一。果实套袋可有效防止农药污染。提高果实品质(特别是外观品员),是目前生产无公害果品的一条有效途径。本试验通过对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生长发育初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分析,探讨套袋果实外观品质提高和某些内在品质下降的原因及机理。  相似文献   

13.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芳香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赵峰  王少敏  高华君  孙山 《果树学报》2006,23(3):322-325
以短枝红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cv.RedFujiSpur)为试材,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芳香成分,GC-MS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芳香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套袋红富士苹果的芳香成分中酯类、醛类和醇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均较高,分别为42.18%、29.65%和17.75%,但以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可将其划为“酯香型”苹果品种。套袋后红富士苹果果实风味变淡,芳香成分总量仅相当于未套袋果的91.38%;而且由于酯类和醇类物质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分别相当于未套袋果的42.75%和82.98%,醛类为未套袋果的1.77倍,使红富士苹果的特有风味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苹果套袋栽培技术通过不断完善,已经成为苹果生产中常规措施。但由于不同地区的苹果栽培历史、技术水平和地域气候条件差异,套袋果的质量、品质、经济效益也各有千秋,而国产套袋红富士苹果的质量与日本的高档红富士苹果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5.
目前,红富士苹果套袋是生产高档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关键措施,但相当部分果农掌握不好套袋的配套管理技术,而果品质量、数量降低,影响了经济收入.自1993年推广应用苹果套袋生产新技术以来,笔者经过多年实践,逐步摸索出了提高红富士苹果套袋管理技术措施,取得了较高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1红富士苹果套袋的背景红富士苹果套袋技术起源于日本,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推广。当时我国的苹果生产以乔化密植为主,果园群体和个体郁闭现象都比较严重,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差,病虫害发生严重,为了给红富士苹果创造一个局部的庇护空间,就积极引导推广红富士苹果套袋技术。红富士苹果全套袋技术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降低农药残留、改善果面光洁度、提高果品商品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增加用工、增加生产成本、降低果实内在品质,以  相似文献   

17.
提高苹果套袋成果率的技术陈光兴,王振德(山东省招远市大户乡政府265407)苹果套袋栽培,为生产名牌、高档、优质无公害果品提供了保证,是提高苹果外观质量的有效技术途径,但在我们实际生产中,套袋果(特别是红富士苹果)出现了一些问题,套袋成果率仅为61....  相似文献   

18.
红富士苹果套袋技术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套袋试验表明,对红富士苹果套以不同类型的纸袋,其效果依次为日本产小林袋、台湾袋、内地产双层袋、单层遮光袋、普通单层袋,套袋时期以落花后40~50天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红富士苹果套袋,铺反光膜增进品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永军  滕军 《果树科学》1996,13(3):208-208
在大面积红富士苹果上推广套袋,铺反光膜技术,取得了增进品质的效果,介绍了套袋,铺反光膜的具体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红富士套袋后果实鲜艳、果面洁净无污染,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已成为生产优质高档红富士苹果的关键措施之一。但果品套袋后苹果生长环境发生了改变,导致部分红富士苹果病虫害加剧、果锈加重,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增加了生产中的损失。本文对荣成市套袋红富士主要病虫害、果锈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