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新郑县是黄淮海平原的重点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长期以来是以小麦为主,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为了打破粮食生产长期徘徊的局面,从1987年起,我们在县农技中心试验站和城关乡贾庄村分别开展了10亩小麦—玉米年亩产吨粮攻关试验研究和百亩吨粮综合栽培技术研究,通过系列化、模式化栽培和科学化管理,夺得了两季高产。1987年攻关试验亩产1044.8公斤(小麦413.4公斤,玉米631.4公斤);百亩连片(107亩)亩产930公斤(小麦450公斤,玉米480公斤)。1988年攻关试验亩产1039公斤(小麦400公斤,玉米636公斤);百亩方亩产1003公斤(小麦494.5公斤。玉米508.5公斤),1989年攻关试验年亩产1040.7公斤(小麦420.5公斤,玉米620.2公  相似文献   

2.
<正> 馆陶县南徐村乡颜沃头村,自1992~1996年搞起了小麦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大面积示范田,连续五年来的平均亩产都接近或超过500公斤。1996年,该村1120亩小麦示范田平均亩产513.7公斤,其中6.5亩高产田的平均亩产达551.82公斤,从而成为全县千亩小麦亩产超千斤的典型示范村。其主要经验是: 一、选用良种 种子包衣 优良品种是增产的内因,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经对比试验,确定以高产、早熟、抗病、抗倒的冀  相似文献   

3.
枣阳是湖北省小麦生产大县(市),小麦生产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小麦收获面积117.25万亩,平均亩产408kg;2009年小麦收获面积122.89万亩,平均亩产431kg;2010年小麦收获面积124.0万亩,平均亩产459kg。  相似文献   

4.
<正> 1989年,屯留县小麦生产是建国40年以来最大的丰收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17.53万亩(其中水地2.97万亩),总产40907吨,亩产233公斤,其中10万亩重点小麦田亩产达到275公斤。全县水地小麦亩产450公斤以上的有2957亩;旱地亩产350公斤以上的有233亩,300公斤以上的有1981亩。还有12.7  相似文献   

5.
我国小麦生产发展概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52年我国小麦平均亩产48.8公斤,到2008年平均亩产达到317.5公斤,增长6.5倍(图1).小麦播种面积从1952年的3.717亿亩,到1991年增至4.6422亿亩,到2008年又减少到3.5426亿亩,比1952年还减少了0.1744亿亩.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谷城县沈湾乡乐民农业社1958年全社1,047亩小麦,平均亩产1,501斤,其中第四生产队共种119.8亩小麦,总产量287,640斤,平均亩产2,401斤获得了双千斤队的称号。在这个双千斤队里,并有9.5亩平均亩产在3,000斤以上,另有0.9亩折合亩产达到4,075斤。 乐民农业社位于汉水南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作物以小麦、棉花、王米、芝麻、水稻为主,多为一年二熟。  相似文献   

7.
小麦夏谷一体化亩产吨粮配套栽培技术赵君实,任德昌,管延安,傅文词,王福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莒南县农业局)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在一年两作亩产吨粮的模式化栽培研究中,对小麦、夏玉米,小麦、水稻等亩产吨粮综合配套技...  相似文献   

8.
近三年来滑县在部分乡镇推广小麦-西瓜-玉米栽培模式,小麦亩产约400kg,西瓜亩产约1500kg,玉米亩产约600kg,亩收益4600元左右,比常规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亩产值高1800元以上,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谷城县,沈湾乡先锋农业社1958年种小麦850亩,平均亩产1,128斤,获得了空前丰收。其中第四生产队,全队91.5亩小麦,平均亩产1,971斤,团支书徐道清培养的1.78亩丰产试验地更创造了亩产4,689斤13两的惊人的丰产记录。 丰产地的自然条件是:年平均温度14.9℃,1月份平均温度0.9℃,1957年10月小麦播种时月平均温度16.3℃,11月11℃。12月5.9℃,58年1月2.1℃,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谷城县,庙滩乡,新气象五社,1958年种小麦703.48亩,平均亩产1,017斤,获得空前丰收,其中第一生产队100.85亩小麦,平均亩产1,443斤,并有1.5亩获得亩产5,467斤的高额丰产;第二生产队60.85亩小麦,平均亩产1,506斤,也有1.05亩达到亩产5,376斤。 当地年平均温度15℃左右,无霜期220天左  相似文献   

11.
偃师市万亩小麦超高产样板田,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的核心组成部分.该项目设在翟镇镇,以二里头村为中心的10个行政村.实施五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11000亩小麦超高产样板田,1996~1999年平均亩产分别为520、543、555.6、609.1 kg.2000年在小麦收获前,经全国小麦专家验收组田间测产验收,亩成穗49.8万,穗粒数32.6粒,千粒重44.0 g,理论亩产为607.2 kg;实打验收,平均亩产608.36 kg.现将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麦—甘薯亩产吨粮综合栽培技术林琪,位东斌,石岩,李素美,李桂明,邹翠卿(莱阳农学院265200)(烟台市牟平区农业局)近年来,北方地区广泛开展了小麦、玉米亩产吨粮的技术研究。但由于土壤气候条件的限制,有些地块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并未发挥出增产潜力。而...  相似文献   

13.
偃师市万亩小麦超高产样板田,是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的主体.在项目起动前3年,该区平均亩产为512.6 kg,项目起动后的1996、1997、1998、1999年平均亩产分别为520,543,555.6,609.1 kg.  相似文献   

14.
小麦、菠菜、西瓜、玉米、豆角、晚辣椒模式亩产小麦300千克,菠菜亩产500千克,西瓜亩产3200千克,玉米亩产400千克,豆角亩产800千克,晚辣椒亩产1000千克,亩产值达52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小麦套花生高产又高效闫春风,胡宝臣,刘桂华(辽宁省农科院育种所)(辽中县种子公司)1991年锦县谢屯乡4户农民,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小麦套花生14亩,小麦平均亩产281.0公斤,花生平均亩产224.3公斤,两茬合计亩产505.4公斤,亩产值599.4...  相似文献   

16.
<正> 魏县地处河北省最南端,属黄淮海冬麦区,常年种麦65万亩左右。以往由于栽培技术不配套,小麦产量一直在150公斤左右徘徊。自1988年全县推广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以来,取得大幅度持续稳定增产。全县小麦亩产在前三年(1986—1988年)平均165公斤的基础上,1989、1990、1991年分别达到202公斤、206公斤、和212公斤。三年累计增产小麦7497.8万公斤。在全省推广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活动中,魏县被省政府评为三年累计亩产超百斤的先进县之一。现将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芮城县2007年小麦生产遇到了近50年来少有的旱情,大面积小麦大幅度减产,单产与正常年份相比,减产4成左右,旱地小麦减产更为严重。但是该县大王镇古仁村的千余亩旱地小麦却获得了平均亩产210千克的好收成。结合特殊气候年型总结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小麦管理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小麦亩产600kg的难度分析与对策季书勤赵淑章王绍中吕凤荣刘媛媛(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小麦是河南省的第一大作物,其面积、年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1997年全省夏粮总产达到233.95亿kg,亩产平均达到320.6kg。豫...  相似文献   

19.
扶沟县麦棉套种面积大,促进了麦、棉产量的迅速提高,1983年与1987年比较,麦棉套种面积由3万亩扩大到55万亩,小麦总产增加1.1倍,棉花总产翻了近5番,农业总产值增长一倍多。1980—1988年,全县棉花平均亩产62.7公斤,小麦平均亩产256.4公斤,麦棉均稳定在中产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 吕梁地区夏播小麦的示范和推广已近10年历史,面积连年翻番,产量也大幅度上升。1988年,中阳县9234亩夏麦,平均亩产118公斤,最高亩产350公斤,交城县古洞道乡种植的夏麦1610亩,平均亩产143公斤。为了把夏播小麦种好,使之稳步发展,现将一些单位的丰产经验总结如下,谨供参考。 1.种植范围。根据生产实践,夏播小麦最适宜在海拔1200—1400米的地区种植。在同一区域内,冷凉区好于炎热区,旱地好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