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兴城市是个农业市,全市5.33万公顷耕地,蔬菜面积就达0.67万公顷,占作物播种面积的12%,并且生产面积尤为集中,我市的高家岭、三道沟和大寨三个乡蔬菜面积均超过1300公顷,成为蔬菜生产专业乡。随着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病虫害也逐渐成为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轻的减产20% ̄30%,严重的减产一半甚至绝收。农户对防治病虫害舍得投入,但因不能掌握病虫害的症状识别及用药知识而导致多种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存在着大量使用化肥、土壤酸化、微量元素缺乏、土传病害严重、硝酸盐含量增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浦东新区园艺场采用大棚番茄-玉米-青菜一年三茬种植模式,实现了蔬菜作物的合理轮作,适合在新、老蔬菜基地推广。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梁称福  陈正法  徐娟 《蔬菜》2005,(11):42-44
四湖是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的总称,位于湖北省江汉平原腹地。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土壤肥沃,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农业气候条件较为优越,适合于蔬菜作物大面积生产。近年来,该地区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尤其是保护地蔬菜生产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仅监利县现有蔬菜塑料大棚3万多座,面积达530hm^2以上。但是由于品种单一、土壤连作、管理不善等原因,蔬菜病害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与品质,也降低了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1306番茄是以色列海泽拉优质种子公司育成的樱桃番茄杂交种,2006—2008年在江苏东海县设施蔬菜主产区白塔埠、石榴等乡镇目光温室内种植,均表现出早熟、优质、丰产、抗性强、商品性好、口味好、品质佳等突出特点,深受菜农和消费者欢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8年全县种植面积近100hm^2,667m^2平均产量5553kg,产值在2.3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番茄( 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属茄科( solanaceae),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拉丁美洲。由于番茄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食用品质好,用途广泛,故其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遍布于北纬65°以南,南纬40°以北的广大区域里[3,4]。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生产年鉴(1991)》统计,至1987年,全世界番茄种植面积达261.9万hm2,产量为6 136.3万t;其中中国的栽培面积为33.9万hm2,产量达532.4万t。现在,番茄的栽培和利用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在许多国家番茄是最重要的果菜。 番茄属(Lycopersicon)包括栽培番茄( L.esculentum Mill.)及其近缘野生种。…  相似文献   

6.
蔬菜缺镁症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银均  冯咏芳 《上海蔬菜》2007,(5):108-108,136
镁是蔬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元素,缺镁时叶绿素不能形成,光合作用无法正常进行,并会引起作物体内一系列生理失调,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随着蔬菜面积不断扩大,复种指数日益提高,不仅露地蔬菜缺镁,保护地蔬菜缺镁现象更是逐年扩大和加重,为此,我们对蔬菜缺镁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技术展开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189番茄架下套种双孢菇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保护地设施农业的发展,温室室内的栽培方法不断地改进和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温室内高棵作物架下套种双孢菇栽培技术就是利用菜菇不同生物学特性,在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影响主栽作物(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实现菜、菇双效益,充分利用现有土地面积和空间。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我县温室大棚种植面积日益增大。番茄因其果味鲜美、营养丰富、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已成为我县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的首选品种之一。但因品种选择不当等原因一直制约着我县的番茄生产,难以提高品质及产量。因此,我  相似文献   

9.
西葫芦果实腐烂病的病原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广大菜区基本上实现了蔬菜的周年栽培,病害已成为西葫芦生长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特别是在保护地湿度大、重茬、栽培密度过高、管理不善的情况下,蔓延速度更快,严重影响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其中对西葫芦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果实腐烂病。造成西葫  相似文献   

10.
徐进  赵鹤  任爽  王帅  张瑞芬  王铁臣 《蔬菜》2020,(8):20-23
为探索适宜高品质番茄栽培的盐胁迫浓度,试验通过调节番茄结果期营养液的电导率(EC值分别设为2.5、3.5、4.5、5.5 mS/cm),比较了不同盐胁迫处理对番茄长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EC值在3.5~5.5 mS/cm范围内,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和番茄红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可滴定酸依次下降,且在4.5~5.5 mS/cm范围内,667 m~2产量均比对照增加;因此,通过NaCl进行盐胁迫有利于改善番茄口感和营养品质,适宜EC值范围为4.5~5.5 mS/cm。  相似文献   

11.
郑淑芳  李武  高丽朴 《蔬菜》2005,(11):31-31
由于芦笋鲜美的风味、丰富的营养和保健作用,已成为广大消费者青睐的蔬菜品种,其生产面积和产量近几年也不断扩大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粮棉油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而林木、花卉、经济作物和蔬菜面积显著增加,其中蔬菜保护地栽培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随之而来的病虫害问题,特别是病害已经成为当前保护地栽培中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制约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陈青  赵建阳 《蔬菜》2004,(6):5-6
番茄是浙江省主要的蔬菜作物,全省各地均有栽培,重点产区为嘉善、瑞安、黄岩、苍南、长兴、慈溪、安吉等县(市、区)。全省常年栽培面积在13340hm^2左右,产量50万t,产值超过5亿元。  相似文献   

14.
双孢蘑菇菌糠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博  李晓  李玉 《食用菌》2008,30(3):63-64
试验研究了双孢蘑菇菌糠的不同配比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中处理①(菌糠和黑土按体积1:2混合)的栽培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番茄产量,还有效改善了番茄的品质,其产量较CK提高28.10%;其次为处理B(菌糠和黑土按体积1:1混合),产量较CK提高25.71%,但是处理①与处理②之间无显著差异。两种处理的番茄植株生长健壮,并且果实品质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通河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 666 hm2(公顷)左右,近年来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已达到166 hm2(公顷),其中保护地大棚达66 hm2(公顷),由于番茄晚疫病的发生面积达33 hm2(公顷),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一般发病率达15%以上,有的甚至出现死苗、缺苗现象,病害之所以严重流行,主要是2005年特别适宜病的气候条件和不良栽培管理措施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大棚番茄矮化密植早熟栽培(简称矮密早栽培)是本区重点推广的一项新技术,栽培面积不断扩大。1997年已占大棚番茄生产面积的31%,实践表明,不同品种(系)在矮密早栽培条件下性状表现差异较大,有些品种(系)尽管在常规栽培条件下表现优良,而在矮密早栽培条件下产量低、熟性晚、病害重。为了确定本市大棚番茄矮密早栽培的优良主栽品种(系),我们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5月进行了矮密早栽培的番茄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海粉901(江苏海安县蔬菜花卉研究所)、东农704(哈尔滨市种子公司)、合作906—1(上海长征良种实验室)、霞粉(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L-402(辽宁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共5个品种(系),其中霞粉为对照。  相似文献   

17.
李敏 《蔬菜》2010,(10):36-39
<正>番茄果实具有独特的风味,食用多样,近年来由于蔬菜周年生产,露地、保护地常年的连作和缺少抗性品种,致使番茄产量、面积都呈现下降趋势[1-5]。特别是番茄花叶病毒病广泛分布于各个栽培  相似文献   

18.
甘蓝是慈溪市的主要蔬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60余万hm2。由于种植品种之多,无明确的主栽品种。因此,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差较大。为筛选出适合本地秋季种植的又能获得优质高产的品种,2008年我们引入了6个甘蓝品种进行了秋季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徐巧玲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5):135-135,128
蔬菜间作套种能够合理利用作物群体,均匀利用营养面积,发挥优势互补,有效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作物产量,从而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简要介绍10种蔬菜间作套种模式,可供生产经营者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20.
常见马铃薯病害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铃薯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不仅是一种粮食作物,而且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随着马铃薯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马铃薯病害危害问题也日益严重突出,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制约着马铃薯生产的发展。我们通过对兴城市大寨乡的马铃薯病害发生和防治,总结了一整套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