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 14由兰州农业学校和天水农业学校合作育成 ,其亲本组合为清山 895 /中梁 17。该品种在 1998- 2 0 0 1年度的天水市高山组区域试验中 ,3a平均折合产量 4 130 .9kg/ hm2 ,较对照品种天选 4 1增产11.0 9% ;苗期对混合菌免疫 ,成株期对条中 2 5号、2 9号、31号、水 14及混合菌均免疫 ,对条中 32号免疫至中抗(0 ;~ 2 / 5 / 10 ) ,对水 2类型免疫至中抗 (0 ;~ 2 / 5 / 2 0 )。籽粒含粗蛋白 14 .5 0 %、赖氨酸 0 .4 9%。主要适宜在陇南地区的二阴半山及高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新品系天9362-10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以自育中间材料8845-①-①-1-1为母本,引进品种贵农22号为父本经过杂交选育而成.在2003-2005年天水市川区组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7 375.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6号增产31.5%,生产试验增产10%以上.该品系籽粒含粗蛋白14.16%、赖氨酸0.42%、灰分1.56%(干基),湿面筋含量24.23%,沉降值44.00 mL,容重790~800 g/L.对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条中29号、条中31号、条中32号、水3、水4、水7、水14和混合菌均表现免疫.适宜在天水市渭河河谷川道区及塬台机灌地,陇南的西和、礼县等西汉水上游海拔1 400 m以下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高产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系90-10-58-1引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产、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系 90 - 10 - 5 8- 1由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马铃薯育种组 1998年从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入。在 1999- 2 0 0 0年的天水市马铃薯区域试验中 ,2 a 10点 (次 )平均折合产量 2 5 94 6 .3kg/ hm2 ,比对照品种小白花产量 190 0 0 .5 kg/ hm2增产 36 .6 %。该品系高抗花叶型病毒病和环腐病 ,中抗晚疫病 ;生育期138d,晚熟 ;薯块圆形 ,芽眼浅 ,结薯集中 ;块茎含淀粉 18.0 1%、Vc 16 .8mg/ 10 0 g、粗蛋白 2 .6 5 %、还原糖 0 .2 7%。适宜在天水海拔 16 0 0~ 2 2 0 0 m的二阴山区及高寒阴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新品系天919R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15th12”为母本、“8845-①-①”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在2004—2006年甘肃省陇南片半山组区试中折合平均产量5485.50kg/hm^2,比对照品种咸农4号增产16.28%。该品系株高92~100cm,穗长7.5~8.0cm,千粒重38.0~41.0g,容重820g/L。籽粒含粗蛋白169.7g/kg(于基)、湿面筋333.0g/kg(14%湿基),沉降值为33.2mL(14%湿基),形成时间6.2min,稳定时间5.0min,拉伸面积56cm^2,延伸性152mm,最大抗拉阻力255EU。苗期和成株期对混合菌和水14(中梁17-S)、条中32号(中梁17、中梁22-S)、水14(中梁17、中梁22-S)、水4、条中32号(中梁17-S)、条中29号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免疫。适宜在渭河上游海拔1400~1900m、肥力中等的半干旱、半湿润山地冬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47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47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天94-3为母本,中梁22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在2005—2007年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5 377.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1.2%。该品种株高82~95 cm,穗长8.0~8.3 cm,千粒重42~43 g,容重780~802 g/L。籽粒含粗蛋白12.16%(干基),湿面筋23.0%(14%湿基),沉降值21.3 mL(14%湿基)。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0;-2/10/10,成株期对混合菌和水14、条中32号、水4、条中29号全部免疫。宜在天水市海拔1800 m以下肥力较高的半干旱浅山梯田和南北二阴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0号是以"Cappelle Desprez"为母本,"兰天10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5-2006年天水市及甘肃省陇南市高山组区域试验中,2 a 8点(次)平均折合产量5 686.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梁22号增产15.61%.苗期对混合菌免疫,成株期对条中31号、条中32号及致病类型水4、水7、水14及混合菌免疫,中感条中29号,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籽粒含粗蛋白150.5 g/kg、赖氨酸4.1 g/kg.适宜在天水市和陇南市的高山区和二阴半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9119-4暗庆阳地区农科所用冬小麦品种长武131作母本、长治2017作父本杂交选育出的冬小麦新品系。该品系经多年多点试验,平均产量3306.0kg/hm^2;在越冬期绝对最低气温达-10.7℃~-7.7℃时,越冬率达81.34%;苗期对条锈病混合菌的反应型为3,严重度为10%,普遍率为60%,成株期对条锈菌主要生理小种条中25号、29号和混合菌的反应型、严重度、普遍率均为零,对条中31号、Hy3、水14、水2的反应型分别为0-2、0;-2、0;-1、0;严重度分别为10%、5%、5%、5%,普遍率分别为10%、10%、10%、10%,耐黄矮病、白粉病;籽粒含蛋白质17.6%、赖氨酸0.58%、湿面筋41.5%。适宜在温暖、较湿润的陇东旱塬地和中北部川台地种植。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品种兰引1号引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农业学校从意大利引进品种中筛选出的冬小麦品种兰引 1号 ,在 1997- 1998年度天水市川区组区试中平均折合产量 70 5 3.0 kg/ hm2 ,较对照品种清农 1号增产 9.5 0 % ,1998- 2 0 0 1年度在天水市高山组区试中 ,平均折合产量 4 179.0 kg/ hm2 ,较对照品种天选 4 1增产 12 .37%。该品种生育期川区平均为 2 5 1d,高山区平均为2 88d;1998- 2 0 0 1年度抗寒性鉴定结果 ,越冬死亡率为零 ;经对条锈菌分小种接种鉴定 ,苗期对混合菌免疫 ,成株期对条中 2 8号、2 9号、30号、31号及混合菌免疫 ,对洛 13 为 31 02 0 ,在高山组 3a区试中 ,多数点 (次 )未发生白粉病 ,适宜在甘肃省陇南高海拔川区和高寒阴湿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胡麻新品系 91- 197- 8是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原甘肃省兰州农业学校 )以列诺特为母本、天亚 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丰产性好 ,在 1999- 2 0 0 1年甘肃省胡麻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 1316 .95kg/ hm2 ,较对照品种陇亚 8号增产 11.6 7% ,总评居第 1位 ;在 2 0 0 0 - 2 0 0 2年全国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172 9.80 kg/ hm2 ,较对照陇亚 8号增产 6 .2 9% ,总评居第 1位。该品系高抗枯萎病 ,籽粒含粗脂肪 38.4 8%、棕榈酸7.34%、硬脂酸 2 .6 1%、油酸 2 2 .70 %、亚油酸 14 .35 %、亚麻酸 5 2 .98%。适宜在甘肃兰州、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定西、武威、张掖、玉门市以及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河北张家口、山西雁北等水旱地和二阴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云南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个鉴别寄主对采自云南德宏、保山、大理、昆明、曲靖、昭通6个地州12个市(县)的小麦条锈病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明确的标样有72份,涵盖54个寄主品种。鉴定结果表明:云南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复杂,小种类型丰富,本研究共监测到18个小种或致病类型,分别是条中17、条中18、条中21、洛10-6、条中31、条中32、Hybrid 46致病类群(Hy-5、Hy-6、Hy-7、Hy-8)、水源11致病类群(水-1、水-3、水-4、水-5、水-10、水-11、水-12、水-14)。其中,条中32处于首位,出现频率为44.44%,其次为水-14,出现频率为16.67%;处于第三位的是水-4,出现频率为5.56%;第四位是Hy-8和水-11,出现频率为4.17%;这几个小种为云南本年度优势小种,是当前抗条锈育种的主要对象。其它小种和致病类型出现频率都低于3%,为本年度次要小种。对7个抗条锈基因Yr1、Yr3、Yr3 b4 b、Yr6、Yr9、YrA、YrSu有毒力的毒性基因出现频率依次为93.01%、91.67%、55.56%、61.11%、77.78%、90.28%、93.06%,从其频率衡量,可认为这些基因已丧失抗性。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加快了建设我国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步伐。实施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行动,进一步强化高校教学质量建设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人才培养质量愈加成为学校办学声誉的载体和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构建一种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保障模式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在审核评估推动下,安徽建筑大学借鉴PDCA循环理论,聚焦影响教学过程质量的关键核心要素,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实际,形成一个主题、两个结合、三层监控、四个控点、五维评价的质量保障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2.
以廉价的吩噻嗪为母体,分别采用一次反应、二次连续反应和二次连续反应加氢化钠三种不同的方法有效地合成了脂溶性异辛基吩噻嗪,并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采用第三种方法合成产率最高;这为高效合成脂溶性有机中间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分析香蕉中14-3-3蛋白编码基因。[方法]采用PCR与RAC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克隆香蕉14-3-3基因,并进行CDNA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所克隆cDNA全长866 bp,编码197个氨基酸残基,具有植物14-3-3蛋白基因的特征结构域,并与其他植物来源的14-3-3蛋白具有很高的序列相似性,将其命名为Ma-14-3-3d(Musa acuminate14-3-3gene)。[结论]Ma-14-3-3d蛋白与来源于单子叶植物的14-3-3蛋白位于同一进化枝上。  相似文献   

14.
中药活性小分子5-羟甲基糠醛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5-羟甲基糠醛生物活性的研究备受关注,总结了5-羟甲基糠醛的性质,归纳了其毒副作用及药理作用,提出5-羟甲基糠醛可能是一种隐藏在中药背后新的活性成分,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Agri—Sc免深耕在葡萄上使用效果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对葡萄无药害,在粘性土用300ml/mu,沙壤土用200ml/mu效果最佳,施用后15d开始见效,30~50d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干-学-讲-干”教学法(PSLP教学法)是针对当前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绪低,毕业后参与社会的能力差,以及专业素质薄弱等问题,在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应用试验而提出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基础理论丰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再到实践中去检验和提高的一种综合性大学生素质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7.
香蕉14-3-3蛋白基因Ma-14-3-3d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clone and analyze the gene encoding 14-3-3 protein from banana. [Method] Combined with PCR amplification, 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clone 14-3-3 gene from banana; then the amplified sequence was sequenced and homologically analyzed. [Result] A new cDNA homologous with 14-3-3 protein genes were obtained by RT-PCR and RACE (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 approaches. The full length of this cDNA was 866 bp encoding 197 amino acids. Alignment of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with those from other plants revealed that the cDNA shared high homology with 14-3-3 protein genes from other plants, and was designated as Musa acuminata 14-3-3 gene (Ma-14-3-3d).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veals that Ma-14-3-3d has closer 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those from monocotyledon species than those from other species. [Conclusion] Ma-14-3-3d belongs to the same lineage of 14-3-3 from monocotyledon.  相似文献   

18.
大豆新品系 8910 - 5 - 8由白银市农科所从甘肃省农科院引进。该品种在白银市 1999- 2 0 0 1年的多点试验中 ,3a14点 (次 )折合平均产量 2 977.4 kg/ hm2 ,比对照品种铁丰 8号平均增产 17.8% ,居 8个参试品种 (系 )的第 1位 ;籽粒含粗蛋白 4 5 .5 0 %、脂肪 17.6 8%、赖氨酸 2 .95 % ;株形紧凑 ,产量结构好 ,抗倒伏 ,抗花叶病。适应在白银市沿黄灌区、高扬程灌区及河西部分地区套种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淹没区与自然消落区现存植被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并分析了三峡库区自然消落区和水库运行后的未来淹没区现存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未来淹没区植被类型以灌丛和草丛为主,上部偶有乔木片林,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1a生草本和灌木为主。自然消落区植被类型只有灌丛和草丛,生活型以1a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为主,各高程带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低于未来淹没区,并呈现出消落区上部〉消落区中部〉消落区下部的空间变化规律。据此,指出了未来淹没区植物群落在水库运行后的潜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