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桃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形态特征1)成虫。全身淡灰褐色,雌虫体长7~8 mm,雄虫略小。前翅前缘中央处有1个近似三角形蓝黑色的大斑,后翅灰色。2)卵。淡红色,近孵化时呈暗红色,椭圆形,顶端环生"丫"形外长物。3)幼虫。初孵化幼虫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13~16 mm,桃红色。越冬茧呈扁圆形,质地紧密,坚韧结实。夏茧呈纺锤形,质地疏松,一端有羽化孔,幼虫在其中化蛹。4)蛹。黄白色,体长6.5~8.6 mm,体壁光滑无刺。  相似文献   

2.
1形态特征花椒窄吉丁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成虫体窄长,长7~10 mm,宽2~3 mm,黑色,具紫铜色光泽,雄虫较雌虫略小。卵呈扁椭圆形,初乳白色,快孵化时暗黄色。幼虫为乳白色,头和尾暗褐色,体长17~26 mm。蛹长9 mm,宽3 mm,初为乳白色,后渐变暗黄。2发生规律花椒窄吉丁虫在陕西富平县一年一代,以幼虫在树干木质部或树皮下越冬。  相似文献   

3.
1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8~10mm。体细长、黑色,有光泽。翅透明,翅脉黑褐色,雌虫腹部内有锯状产卵器。2)幼虫。体长8~11mm。头部淡褐色,体稍扁平,头胸下弯,尾端上翘。3)卵。椭圆形,白色,半透明,略弯曲。4)蛹。长7-10mm。初化蛹时为乳白色,渐变为黑色,复眼红色。茧棕黑色,膜状。  相似文献   

4.
<正>1桃红颈天牛1.1形态特征1)卵。椭圆形,乳白色,长约1.5 mm。2)幼虫。体长约50 mm,初龄乳白色,老熟幼虫黄白色,头部棕褐色,前胸背板为扁方形。3)蛹。裸蛹,体长26~36 mm,初为黄白色,羽化前变成黑色。4)成虫。体长28~37 mm、宽8~10 mm,虫体黑色,前胸背板颈部棕红色是其主要特点。前胸两侧各有1个侧刺突,背面有瘤状突起,雄虫前胸腹面密布黑点,触角长于  相似文献   

5.
段志坤 《果农之友》2003,(12):31-31
栗瘿蜂、云斑天牛对栗的生长、结果影响很大,严重时导致枝条或全树枯死,是我国南方栗区常见的枝干害虫。作者根据前人研究及多年生产实践,将栗瘿蜂、云斑天牛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技术作一介绍。1栗瘿蜂1.1形态特征成虫黑色小蜂,体长2~3毫米,前后翅透明。卵椭圆形,长0.1~0.2毫米,乳白色,尾端有一丝状短柄。幼虫体长2~3毫米,纺锤形,粗壮,无足。体两端略尖,乳白色,口器褐色。蛹裸蛹,体长2.5~3毫米,初乳白色,羽化时黑色,复眼红色。1.2习性及危害栗瘿蜂每年发生1代,以初龄幼虫在被害栗芽内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板栗萌芽期幼虫开始活…  相似文献   

6.
一、生活习性梨大食心虫俗称“吊死鬼”,以危害梨芽和果实为主,在莱阳县一年二代,以幼虫在芽内作薄茧越冬,翌年3月下~4月上旬,气温升到7℃时开始转芽为害,4月中旬气温达10℃以上时为转芽盛期。幼虫以为害花芽为主,一头幼虫可危害2~3个芽。幼虫转芽时,自芽基蛀入为害,花期在花丛轴上吐丝缠绕。5月上旬幼虫开始为害幼果,转果期长达30天。一头幼虫可连续为害1~3个果。5月下~6月上旬,老熟幼虫在最后一个被害果内化蛹。蛹期7~10天。6月下旬,羽化成虫在萼洼、芽旁及枝条粗皮缝隙中产卵,卵期6~7天。幼虫孵化后,危害当年生芽,7月中旬大量转果,一虫仅害一果,并在其中化蛹。成虫于8月上旬大量羽化。越冬代幼虫在8月中、下旬出现,每虫可害2~3个芽,在为害的最末芽内作茧越冬。  相似文献   

7.
1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4~6mm,雄虫略小,翅展10~12mm,黑色,触角9节;雌虫第1节黑色,2~9节褐色,雄虫淡黄色。头部密生微毛,中胸脊板有“X”形纹。膜翅透明,雌蜂翅棕灰色,前缘及翅脉黑色,胸部棕灰色,产卵器上有10个尖锐锯齿。雄蜂翅淡黄色,翅脉棕色,前、中胸、足污黄色。2)卵。乳白色,长0.8~1.0mm,宽0.6mm。3)幼虫。老熟幼虫9~10mm,黄白色,胸足3对,腹足7对,头褐色,体背暗红色。4)蛹。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茧长约8mm,表面粘着土粒。蛹长6mm,前期淡黄色,后期黑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我市山地李、梅、杏果园时常发生桃象甲危害幼果 ,造成大量落果 ,严重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1)为害状 成虫蛀食幼果 ,果面上蛀孔累累 ,流胶 ,轻者使品质降低 ,重者引起腐烂 ,造成落果 ,对产量影响很大。幼虫在果内蛀食 ,使果实干腐脱落。虫伤果易引起褐腐病发生。(2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 (连头管 ) 10 mm左右 ,全体紫红色有金属光泽 ,前胸背面有小形凹陷 ,鞘翅上刻点较细 ,每鞘翅上有 9条 ,长短较一致。卵 :椭圆形 ,长约 1mm,乳白色。幼虫 :成熟时体长 12 .5 mm左右 ,乳白略带黄色 ,背面拱起 ,无胸腹足。蛹 :体长 8mm左右 ,淡黄…  相似文献   

9.
正1形态识别1.1卵体长0.3~0.4 mm,长椭圆形。乳白色至黄白色。孵化前呈红褐色。1.2幼虫初孵化幼虫乳白色,头部黄褐色,体背中间有紫红色斑点,腹足趾钩为单序环状。1.3蛹体长4~7 mm,纺锤形,初为黄褐色,羽化时蛹体及翅变为黑色,复眼呈暗黑色。1.4茧体长7~10 mm,褐色,长椭圆形。1.5成虫雌蛾体长4~7 mm,翅展13~15 mm,体黑褐色,有金属光泽,触角丝状,密被白色绒毛。复眼朱红色。下唇须发达,呈牛角状弯向内方,向前突出。前翅狭长,翅基部有半月形和椭圆形白斑。前后翅有长缘毛,后翅披针形。后足较长,胫节和跗节被黑色毛  相似文献   

10.
<正> 猕猴桃准透翅蛾(Paranthrene actinidiae Yang et Wang)属透翅蛾科准透翅蛾属。是近年发现的严重为害猕猴桃的蛀干害虫。1984~1987年对该虫进行了研究。该虫在福建省一年发生一代。幼虫7龄,以3~4龄在枝条隧道中越冬。翌年2月下旬出蛰后转枝蛀害,盛期在寄主植株萌芽期(3月上中旬)。幼虫7月上旬开始化蛹,7月下旬为成虫羽化始期,8月下旬~9月上句为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始见于8月上旬,为害盛期在9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11.
黄褐金龟子的幼虫(蛴螬),食性较杂,主要为害果树的根系、根颈部,使大树衰弱,动树枯死。该虫还能为害花生、地瓜,大豆等作物。 成虫:椭圆形,比较肥胖,全体黄褐色。雄成虫体长15~17mm,非常活泼。雌成虫18~24mm,不活泼。 卵:椭圆形,初产乳白色,近孵化时黄白色,长2~4mm。  相似文献   

12.
梨金缘吉丁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为害症状幼虫在梨树枝干皮层纵横串食,被害组织颜色变深,蛀食的隧道内充满褐色虫粪和木屑。因输导组织遭到破坏,致使树势衰弱,树枝枯死,甚至全树死亡。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mm左右,绿色有金属光泽。前胸背板和鞘翅的外缘呈金红色。前胸背板上有5条蓝黑色纵纹,鞘翅上有几条断续的蓝黑色纵纹。雄虫腹部末端尖形,雌虫腹部末端钝圆。卵椭圆形,初产时呈黄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长约2mm,宽1.4mm。老熟幼虫体长30~60mm,扁平,由乳白渐变为黄白色,无足。头小,暗褐色,前胸膨大,前胸背板中部有人字形凹纹。腹部10节,细长,分节明显。蛹为裸蛹,长约18mm,…  相似文献   

13.
桃蛀螟,又名食心虫、蛀心虫、果斑螟蛾,是我国水果特别是桃、李等的主要蛀果害虫,我县一些果园桃蛀螟为害果率高达50%以上。1形态特征1.1成虫体长9~14毫米,黄色,胸、腹部及翅上都具有黑色斑点,前翅有23~28个黑斑,后翅有10~16个,翅展20~26毫米。1.2卵长0.6~0.7毫米,椭圆形,表面有网状线纹。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色,近孵化时呈红色。1.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2~27毫米,头黑褐色。胸腹部颜色变化较大,有暗红、灰褐、灰蓝等色。幼虫在桃、李的果实内蛀食,且有转果为害习性,被害果多变色脱落或果内充满虫粪而不能食用,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极大。1…  相似文献   

14.
1 天幕毛虫 1.1 形态特征 雌蛾体长18~24 mm,翅展29~40 mm,全身黄褐色.雄蛾体长17mm左右,翅展约30 mm,全体淡黄褐色,触角双栉齿状,复眼黑褐色.老熟幼虫体长50~60 mm,头灰蓝色,具黑色圆斑1对,表面散布黑点,并生成灰褐色的细毛. 1.2 发生特点 在北方果园内每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未孵化幼虫在卵壳内越冬.翌年果树发芽时幼虫从壳内钻出,先在卵环附近群集为害嫩叶,随后下移至小枝权处结网张幕.白天潜居网幕内,夜晚爬出取食为害.网幕周围的叶片被吃光后,再转移到另外枝权处吐丝作幕.近老熟时则分散活动,白天常群集于树干背阴面枝权处,夜间出来为害,受惊动时有假死下坠的习性.幼虫6龄,约6周左右.5月中、下旬开始在卷叶内或两叶之间结黄色的茧化蛹,蛹期约10 d.5月末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产在当年生的小枝条的梢部,每头雌蛾产1个卵环.  相似文献   

15.
殷莉 《河北果树》2010,(3):50-51
<正>1栗实象鼻虫1.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喙除外)7~9 mm,全体黑色或浓褐色,喙细长,腿节棍棒状,下面有一齿突。1.2危害和习性1年发生1代,成虫7~8月出现,产卵于壳斗内。10~11月老龄幼虫自壳斗外出,多在土内越冬,次年7月化蛹,8月羽化出土,幼虫危害果实。通常每果1头虫,在果内蛀食,并将粪便排于孔道外,幼虫脱果前从外观上很难鉴别虫果。被害栗实  相似文献   

16.
在黄瓜生产中,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番茄斑潜蝇等3种潜叶蝇为害日益严重,且其均为杂食性害虫,如果防治不及时,就会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1形态特征1.1美洲斑潜蝇成虫体长2.0~2.5mm,体色亮黑,小盾片及头部鲜黄色,腹部每节黑黄相间,体侧面观黑黄色约各占1/2。幼虫体长约2.5~3.0mm,体色鲜黄,隧道在叶正面,幼虫在栅栏组织中钻蛀,隧道随幼虫成长而逐渐加粗,透过叶面可看到幼虫轮廓,幼虫老熟后主要从叶正面钻出叶片,翻滚落入土中化蛹。蛹长2.0~2.5mm,浅黄至橙黄色。1.2南美斑潜蝇成虫体长2.5~3.0mm,体色亮黑,小盾片黄白区域较美洲斑潜蝇小,…  相似文献   

17.
<正>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为5-8 mm,翅展1318 mm,全身灰褐色前翅前缘中央处有1个近三角形的蓝黑色大斑。卵淡红色椭圆形。幼虫体长1316 mm,全体桃红色,初龄幼虫黄白色。蛹长6.58.6 mm,越冬茧扁圆形,夏茧纺锤形黄褐色或黄白色朋化前变为灰褐色。2危害症状桃小食心虫以幼虫蛀果危害。幼虫孵化后蛀入果实,蛀果孔常有流胶点。幼虫在果内串食果肉,并将粪便排布果内形成豆沙馅"。幼虫发育老熟后从果内爬出,果面上留一圆形脱果孔,孔径约为火柴棒  相似文献   

18.
1 桑天牛(粒肩天牛、褐天牛)1.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因雌雄有别,雌虫46毫米左右,雄虫36毫米左右,黑褐色,密生暗黄色短绒毛,翅鞘基部有黑色粒状突起,基部外缘有1短刺。卵长椭圆形,稍弯曲,黄白色。幼虫老熟时体长65毫米左右,乳白色,头黄褐色,蛹长50毫米左右,淡黄至黄褐色。  相似文献   

19.
李实蜂是为害李果实的主要害虫。大发生年份在防治不利的情况下,虫果率达95%以上,造成绝产。李实蜂属叶蜂科。成虫体小,黑色。雌虫6—8毫米,翅展12毫米,雄虫略小。老熟幼虫体长9—10毫米,在果内弯曲状,黄白色,胸足3对,发达,腹足小,7对,爬行迅速。卵乳白色,长0.8、宽0.6毫米。以老熟幼虫在土表下或土逢中结茧越夏,越冬,翌年李树萌芽时化蛹,开花时羽化成虫(唐山4月中旬)。蜂于晴天11时—16时在李树上空1米左右处成群飞舞,时而采食花粉并产卵于花托或花萼表皮下。卵孵化  相似文献   

20.
晋中地区桃潜叶蛾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潜叶蛾 ,又名桃线潜叶蛾 ,属微细蛾科。主要为害桃、杏、李等果树 ,由于一生均在叶片内串食叶肉组织 ,造成防治上的困难。近年来在晋中地区 ,由于防治不及时 ,常导致潜叶蛾大发生。为能有效防治 ,对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 ,现介绍如下。1 形态特征及为害状成虫分冬型和夏型 ,冬型前翅的颜色为暗褐色 ,夏型前翅颜色为银白色。虫体卵圆形 ,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 6 mm左右 ,体扁平两端细长 ,淡绿色 ,胸足黑色且短。蛹圆锥形呈淡绿色 ,长约 5 mm,外结工字型白色薄茧 (图 1)。幼虫在叶片内呈蛇形串食叶肉组织形成弯曲潜道 (图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