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为观察不同气候条件下,亚硫酸氢盐对红富士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果实生长量的影响,以10~11年生盛果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分别在高温、多日照干旱年份和低温、寡日照多雨年份进行外源喷施5 mmol·L-1的 NaHSO3和KHSO3溶液的试验,以喷清水为对照。结果显示,无论是高温、多日照干旱年份还是低温、寡日照多雨年份,两种亚硫酸氢盐处理组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果实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且KHSO3的作用效果优于NaHSO3;相同处理组间,低温、寡日照多雨年份的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高于高温、多日照干旱年份,而果实生长量却明显比干旱、高温、多日照年份低。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在安徽省干旱监测评估中的适用性,基于SPI从干旱频率、站次比和干旱强度3个方面分析了1961—2019年该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9年安徽省各地区干旱频率总体呈南高北低分布,轻旱、中旱、重旱平均频率分别为31.7%、15.7%和6.1%;1961年以来安徽省轻旱以上平均站次比高达31.7%,有15年发生全域性干旱,1978年是干旱发生面积最广的年份,共发生18次全域性春旱、14次全域性夏旱、17次全域性秋旱和16次全域性冬旱;1961年以来安徽省干旱总体以轻旱到中旱为主,且呈微弱下降趋势,最强年份1978年为特旱级别,各季节干旱强度表现为夏旱>秋旱、春旱>冬旱,2011年的春旱、1978年的夏旱、2019年的秋旱和1968年的冬旱是1961年以来各季节性干旱最强年份。SPI可用于安徽省干旱监测评估。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城市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依托荆州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针对其投资额大、实施周期长等特点,为尽快启动城区水环境治理项目,切实改善荆州城区排水管网不完善、雨污水混接、截污不彻底、河水水质较差等现状,对荆州城区水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环境治理目标,通过采取外源减排、内源控制、水质净化、补水活水和生态修复等技术,同时建设智慧水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提高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平,以达到近期及远期水质及水环境目标要求,创建良好的水质生态环境,为荆州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仝杰  张阳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680-16683
概括分析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水环境特征。以内蒙古磴口县为例,在分析磴口县城水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对磴口县城镇水景观建设进行研究,同时提出相关建设思路及方法。同时基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殊的水环境特征,提出了在该区域进行城镇水景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近20年来邵阳发生地区性大旱的年份建立时间序列,应用灰色灾变预测理论及方法,对邵阳地区未来可能出现大旱的年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邵阳的大旱出现以2年为1个准周期,未来几个大旱出现的年份为2010、2012和2015年。灰色灾变预测的干旱结论为邵阳的抗旱工作提供科学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修文县气象站1963—2011年连续49 a的逐月降水资料,以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干旱等级评价指标,从年尺度、季尺度和月尺度分别对修文县的干旱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修文县的年度干旱存现长短周期交替出现的规律,且在长、短周期变换的年份出现严重干旱的概率较大;春、夏、秋和冬季出现干旱的概率分别是24.49%、20.41%、20.41%和18.37%,春旱出现概率最高。全年每个月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干旱,其中11月发生干旱的概率最大,为11.92%;年降水量越小的年份,季尺度和月尺度严重干旱概率越大。  相似文献   

7.
渭河关中段水环境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河流的水环境安全进行评价,评价出沿河城市对河流水环境安全的影响情况,以渭河关中段即渭河所流经宝鸡、咸阳、西安和渭南4个城市段为例,选取2000 ~ 2013年各市与水环境安全有关的14个指标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计算4城市段水环境综合安全指数及影响水环境安全程度的权重值,并以此评价渭河关中段的水环境安全,找到影响水环境安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0~ 2013年间渭河关中段的水环境安全状态基本在"较差"和"良好"两个安全等级间波动;2011年之后关中段水质呈逐步上升趋势;适当增加人均绿地面积、适当减少化肥的施用将有利于渭河关中段水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对淮北市区偏枯、枯水年与持续干旱年份出现的机率及其缺水程度进行了分析,偏枯年份7-8年一道,枯水年份11~12年一遇,持续干旱年每9-10年一遇。尽管考虑节水措施,偏枯年份的2010、2030水平年,市区缺水分别为0.89亿m3、1.58亿m3,枯水年份的2010~2030水平年,缺水量1.40-2.19亿m3,持续干旱年末年缺水程度高达95%-115%。针对上述干旱缺水的严峻局面,提出干旱期调整用水秩序、强化节水,以及开发建设备用水源地等应急对策。  相似文献   

9.
冀鲁豫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宗  张超  赵春雷  刘晶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58-4161,4164
分别以冬小麦年生育期降水量平均值加减若干倍样本方差的方法界定不同等级的干旱年份,在以气象产量减产率大于等于3%为标准界定冬小麦受灾年份的基础上,计算了冀鲁豫地区冬小麦旱年的平均减产率,分析了冀鲁豫冬小麦不同旱灾强度的频率分布规律。根据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指数的区域分布规律,并提出了有灌溉条件下的冀鲁豫地区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技术方法,以旱年平均减产率、干旱灾害风险指数和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等因子为指标,采用GIS统计分析功能和叠加分析功能,对冀鲁豫冬麦区干旱灾害造成的冬小麦减产风险进行了区划和评估,实现了不同气候年景下和不同风险区冬小麦减产情况的风险评估,给出了冬小麦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西良 《农学学报》2012,2(10):26-31
为深入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适应过程。基于“感知-适应”框架,利用人群感知与干旱时间序列之间关系,即Pa-PI相关的研究方法,以内蒙古典型地区为例,研究了北方草原牧民对极端干旱感知的季节敏感性。结果表明:牧民对极端干旱发生年份的感知强度随时间序列非均匀递增,且对干旱强度具正向的依赖性;牧民感知以夏旱敏感为主,其敏感度大于春、秋、冬、跨季节及全年干旱;而同一地区的敏感季在不同年代段具不稳定性,随时间变动;在年代之间,时间越近牧民对极端干旱的识别越敏感。比较年、季、月等尺度干旱发生对牧民感知结果的解释能力,发现月尺度比季及以上尺度的解释力下降,表明牧民对极端干旱的感知主要是根据季及以上时间尺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