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为当地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样地调查法为主,样线调查法为辅,结合相关书籍查阅等,对调查到的野生药用植物种类进行鉴定评价与分析,普查范围涵盖秀屿区所辖9个镇2个乡,共计38个样地和18条样线,包括沼泽和针叶林2个代表区域.[结果]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野生植物281种,其中明确有药用功效的植物种类270种,隶属7纲95科223属;县野生重点药用植物16种.[结论]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植物区系组成复杂多样,野生植被面积较少,物种的分布密度较大.环境恶化和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不当,应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先进行恢复再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掌握该地区药用植物种类、数量及质量情况,为该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普查数据整理以及查阅文献,对涵江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涵江区共有植物151科466属700种,具有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136科375属525种,其中蕨类植物35种,裸子植物13种,单子叶植物54种,双子叶植物423种;重点药用植物49种,特色药用植物28种;珍稀药用植物2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种.[结论]涵江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但多为野生物种,栽培种植情况较少,利用度较低.应加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对珍贵物种进行保护,使野生植物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建省南靖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为该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采用样地调查和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南靖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确定野生药用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和药用特征等。[结果]南靖县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 152种,隶属于187科683属。野生药用植物种类以草本最多;按药用部位统计,全草类野生药用植物最多;按中药功效统计,清热类野生药用植物最多。此外,发现了3种福建省新记录物种和2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结论]南靖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当地政府应加强宣传、培训,并制定相关政策以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其生境,从而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豆科药用植物提供参考,采用野外样方和样线调查、植物标本采集和鉴定、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云南省红河县野生豆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红河县豆科药用植物共有26属50种,分别占红河县野生豆科植物资源30属68种的86.7%和73.5%,大多数未开发利用。红河县豆科药用植物资源较丰富,分布广泛,综合利用价值大,具有药用、食用、观赏等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对乾安县的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进行实地考察,旨在了解并掌握本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状况,并对其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此次调查依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要求,通过野外调查等方式对乾安县的中药资源进行深入调查。通过野外调查研究共采集鉴定乾安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46种,隶属42科、109属;乾安县药用植物资源优势科有3个,即菊科(Compositae)、豆科(Leguminosae)、百合科(Liliaceae),无优势属;乾安县药用植物资源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共138种,木本及藤本类药用植物极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山西省泽州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为该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开发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外业调查和内业整理,对泽州县野生药用植物物种构成、生活型、入药部位、功效、受保护品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泽州县有野生药用植物234种,隶属于82科198属;优势科集中于菊科、豆科和唇形科,占总种数的23.5%,优势属不明显;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68.4%;入药部位以根及根茎类、全草类和果实种子类居多,占总种数的81.6%;功效以清热药为主,占总种数的28.6%;受保护品种共10种,占总种数的4.3%。[结论]泽州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科学保护、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以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全面调查铜川市王益区野生和栽培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蕴藏量,为王益区制定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中药产业发展政策以及长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采集和保存药用植物标本,为国家提供王益区第一手资料,为中药材资源数据库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地方植物志等相关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走访调查,以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的方法,选取草丛、灌丛、针叶林、阔叶林4种代表区域进行调查.[结果]覆盖10多个乡镇38个样地190个套方1140个样方的调查;调查药用植物种类179种,采集药用植物标本136种共达587份,种质资源29种,药材资源35种.[结论]王益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通过第四次中药资源调查,全面掌握王益区野生、栽培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和蕴藏量,为保护好中药资源、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王益区药材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种类,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野外实地调查对保护区内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共记录药用植物137科433属845种;优势科有菊科、蔷薇科、豆科、毛茛科等;优势属有蒿属、堇菜属、蒲公英属和蓼属。[结论]已基本掌握雾灵山的药用植物种类,提出需要对珍稀药用植物加强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9.
探明贵阳市南明区豆科药用植物资源本底,为该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采用野外调查与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区豆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南明区豆科药用植物共有10属10种,其中包括贵州中药资源重点品种苦参;南明区豆科药用植物生活型多样,草本类和灌木类较多,分别有4种和3种;按入药部位分,以根入药为主的种类有6种,占该区全部调查种类的60%,其次是全草入药的有3种;各样地的豆科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不均匀,1号样地木蓝数量最多,达25株,11号样地苦参的数量最少,为1株;各样地中,以3号和9号样地出现的豆科药用植物种类较丰富,均为3种,其余样地均只出现1种豆科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河三角洲常见野生草本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为开发利用和保护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从物种组成、科属特征、区系组成、药用部位、药效性能等方面初步探讨黄河三角洲常见野生草本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结果]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野生草本药用植物64科176属262种,其中蕨类植物9科9属10种,单子叶植物13科40属60种,双子叶植物42科127属192种,以菊科、豆科、禾本科及蒿属、蓼属、蔗草属、苋属为优势科、属.就属的分布区类型来看,可将该区常见草本药用植物的176属划分为15个类型9个变型,植物分布具有明显温带性质.从入药部位来看,以全草入药为201种,根与根茎入药为99种,果实与种子入药为63种,花入药为32种,叶入药为19种,树脂和乳汁入药为1种,其中包含多部位入药为102种,以全草、根与根茎入药为主,药效以清热、利水渗湿、理血为主.[结论]黄河三角洲草本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丰富,开发利用价值较大,应结合各地实际加强综合开发利用和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