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病毒病的流行程度与10月份降水量之间有着极显著的相关。本文应用灰色拓扑预测方法,选用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合肥等站10月份的降水量资料,建立了一套灰色动态模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至2000年该病流行趋势进行了超长期预测,并用1985—87年的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油菜病毒病的流行程度与10月份降水量之间有着极显著的相关。本文应用灰色拓扑预测方法,选用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合肥等站10月份的降水量资料,建立了一套灰色动态模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至2000年该病流行趋势进行了超长期预测,并用1985-87年的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我国南北稻区水稻上的主要病毒病,山灰稻虱(Laodelphaxstriatellus)传播,70年代在浙江普遍发生,主要为害双季晚粳。近年来该病又在云南、江苏、山东等省一些县市流行为害,以为害单季晚粳为主,对生产造成较大影响。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而水稻的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因此生产上可采用种植抗病品种来防止病害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闽北秋播油菜以白菜型为主,次为甘兰型。10月播种育苗,11月移栽。病毒病常年均有发生,唯程度不一。群众中有“秋旱病重”和“夏凉秋旱”之说,认为秋旱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而秋旱又与夏凉有密切关系。本文分析了夏凉秋旱对病害的影响及据此预测病害的可行性。 1.关于秋旱又病毒病重之说。按当地标准,从9月份开绐至11月,日降雨量少于2毫  相似文献   

5.
我国油菜的主要产区在秦岭淮河以南,为冬油菜产区,占全国油菜种植面积的70%以上,油菜病毒病对产量和品质都有影响。在中等以上流行年一般减产20—30%,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油菜病毒病的流行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油菜品种的抗病性和耕作栽培及病源动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根据我国冬油菜区的调查资料,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经验预测,多因素综合分  相似文献   

6.
气象因子综合分析法预测小麦黄矮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黄矮病是我国北方麦区间歇流行的重要病毒病。近年来,许多单位对病害的流行及预测预报都做了不少研究,这对小麦黄矮病的流行规律及其测报,都将是重要的参考。我们根据关中地区1964年以来黄矮病发生流行资料,提出了气象因子综合分析法对黄矮病进行测报。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是中国油菜的主要产区,也是油菜病毒病的主要发生为害区。本文以江苏太仓、安徽芜湖、湘北武汉和四川什邡1980—1985年的调查试验资料为例,分析了夏、秋西季气温、降雨等气象因素与油菜病毒病发生量的关系,认为夏季7—8月气温和秋季9—10月降雨量是影响该地区年际间病害差别的主要气象因素,并对造成地区间病害差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长江流域油菜病毒病流行规律的共同性的基础上,以鄞县历年的调查试验资料为依据,论述了长江流域地区油菜病毒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及其理论基础。并提出,应以选用抗病高产品种为前提,适时播种,培育无病壮苗为基础,并配合苗床远离毒源作物,及时治蚜防病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由于本病是种间歇性流行病害,年际间发病程度相差很大,在制订防治计划时,一定要做好病害流行预测预报,根据病害流行程度决定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其综防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8年5月份,在连云港市赣榆县的700 hm2露地番茄种植区,1种新型病毒病造成40%的番茄减产.10月份该病毒扩展到该市东海县和邻近的省属岗埠农场设施番茄基地,为害面积达3 000 hm2,有近30%的温室绝收,平均减产50%,并有继续向北、向内陆发展为害的趋势.经鉴定,该病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v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1].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全国发生为害,并在局部蔓延泛滥成灾。为研究上海地区该病害的预警技术,将本地积累的10年测报调查资料汇总,利用数理统计筛选出影响该病发生的预警关键因子,即8—10月的旬平均温度、累计降雨量、累计日照时数。以以上3个气象因子为自变量,以11月株发病率为因变量,建立了可预警发生程度的数学模型4个,预测结果符合率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小麦黄矮病是我国西北地区间歇流行的一个重要病毒病害。作者根据该病发生流行特点,从病害的几个不同阶段出发,着重对传毒蚜虫的数量动态及影响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对秋苗阶段麦蚜变动的数学方程、低湿对越冬蚜虫的限制以及早春麦蚜发展度量的气象指标,都是根据多年调查积累并综合分析的结果,利于开展对病害的测报和生产防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结合国外主要水稻病毒病发生流行的动向,联系我国水稻病毒病的实际,历史地回顾并总结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暂黄病六十年代前中期及其以后几次大的流行的主要原因和经验教训;概要地综述了水稻病毒病的现状,介绍了我国发生的11种水稻病毒及类似病害的病原、分布、介体、传播和发生流行的一些关键因素,指出在全国稻区仍以暂黄病和矮缩病的发病面积最大,为害最重。病害在品种间的抗性有显著差异,只有适合流行的年份栽培大量感病品种,遇上大量带毒介体,流行才成为可能。展望未来的5年,  相似文献   

13.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温室番茄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暴发突然,扩展迅速,为害性强,防治难度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由国外传人我国的一种新病害.2010年在韩城市大面积发生,并造成毁种、拔园的惨重损失。  相似文献   

14.
病毒病是影响我国华南稻区水稻生产的一类重要病害,种类多,为害重,防治难。本文总结了2018—2020年在重病区广东省罗定市开展的水稻病毒病防控试验示范成果,在病害重发区推广使用防虫网覆盖育秧,药剂拌种并适期使用化学防治,适时推迟水稻播栽期,冬闲田治理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水稻病毒病害的有效防控。该技术体系适用于华南稻区水稻病毒病的防治,也可为我国其他稻区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稻白叶枯病发生危害损失动态与模型预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历史上几度流行成灾,研究探讨该病发生为害与预测预报,对有效防控该病流行,确保水稻丰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浙江桐庐1971—2014年和近年温岭、温州多地该病发生流行情况、为害与损失、影响发病流行因素的调查分析,基本探明了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历史动态,即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为该病重发流行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10多年为偏轻发生为害阶段,近2年病害又趋上升态势;揭示了该病各病情指标与为害损失关系,建立了水稻初发病期、激增期和稳定期为害损失模型,初步提出了该病的防控指标为水稻株发病率5%、叶发病率3%;分析研究了该病发生程度与气候因子关系,组建了中长期预测模型,平均预测准确率达93.18%,为指导病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花生病毒病是我国北方花生上重要病害。俞大绂先生早在1939年曾对山东、江苏花生病毒病做过调查和报道,七十年代以来,病害趋于严重,并有扩大蔓延的趋势。我国北方花生上流行的主要有花生轻斑驳、黄花叶和普通花叶3种病毒病,本文将对前两种病害及其防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水稻褐鞘病是南方稻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一般发病率为10~16%,感病品种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为了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和调查分析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90年10月水稻黄熟期、当病情稳定后,在上高县李家村对该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关中地区越冬茬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和流行规律,通过分析该病发生与番茄品种、定植期及传播介体烟粉虱之间的关系,并采用PCR技术对田间病原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8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开始侵染,翌年3月中下旬发生再侵染,秋季病情减轻;烟粉虱种群数量与病害发生程度呈线性正相关;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抗性差异显著,其中大番茄品种布鲁尼1288和DRW7728,小番茄品种千禧和美红对该病表现为免疫;分子检测结果表明,4个样品中均扩增出543 bp的特异片段,与NCBI数据库Gen Bank的TYLCV序列(登录号为GU084381、KC138544.1、KC138543.1和JX456642.1)的相似性达99%。研究表明,关中地区番茄病毒病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定植期及烟粉虱发生动态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云南大理州桑褐斑病发生、危害现状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7年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蚕桑上新发生的病害桑褐斑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病主要在蚕桑树生长期内5-10月发生,发病高峰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中上旬,此期间降雨量和温度对病害流行影响较大。品种抗性、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也影响病害发生严重程度。化学防治药剂以苯醚甲环唑类、丙环唑类等防效较好。根据发生规律,作者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河南小麦叶枯类病害春季流行的时间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叶枯病害在河南麦田春季的流行曲线基本呈S型曲线。始发期一般在3月20日~4月10日,指数增长期大约10~20d,该期流行速率最高;4月10~20日以后该病进入逻辑斯蒂增长期,可持续30~40d,流行速率比指数增长期稍低,没有明显的衰退期;影响小麦叶枯类病害始发期的气象因子为3月份的日照、降水量和气温,4月份的气温、日照、降水日数、相对湿度与发生程度关系密切。河南主栽小麦品种中没有对叶枯类病害免疫的品种,70%以上的主栽小麦品种为感叶枯病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