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现代农业》2010,(4):20-22
近年来,丽水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求,在发展特色、高效、绿色、生态农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获得了“中国生态第一市”美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丽水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基础的分析,根据丽水市区域资源特色,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归纳为5种发展模式,并探究促进丽水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以期为丽水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延边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其他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科学技术为生产力,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绿色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用科技的力量使农民真正走上富裕路.  相似文献   

4.
树立和谐行政理念,全面加强农业依法行政,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丽水市农业局紧紧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以创新法制工作载体,创新“两品”监管方式,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为抓手,在营造和谐法制环境上力求新突破,为推动依法治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充分体现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作为国家生态示范区——丽水市,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重点是要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这既符合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适应循环经济和构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对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市场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012)》明确提出努力把丽水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地。  相似文献   

7.
为浙江省丽水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从土地投入和产出强度、土地低碳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循环发展能力5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1-2018年丽水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8年丽水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从0.10升至0.90,呈逐年上升态势;土地集约利用等级不断提升,从土地利用不集约的Ⅳ级提升为土地利用高度集约的Ⅰ级。建议丽水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发展土地的集约利用与绿色低碳利用,以达到土地绿色、低碳、高效利用的目的,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贵州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就要求贵州农业必须转变传统发展方式,探索绿色、高效、多元、优质的发展新路。通过提出从科技创新引领生态农业发展、产品结构优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示范园区建设助推农业集约发展、绿色品牌建设开拓农业市场空间、监管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绿色和安全等方面推进贵州生态农业体系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为浙江省丽水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产出强度、土地低碳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循环发展能力5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1-2018年丽水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8年丽水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从0.10升至0.90,呈逐年上升态势;土地集约利用等级不断提升,从土地利用不集约的Ⅳ级提升为土地利用高度集约的Ⅰ级。建议丽水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发展土地的集约利用与绿色低碳利用,以达到土地绿色、低碳、高效利用的目的,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其本质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主要是:实行绿色植保、沃土工程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建设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加快农村清洁工程减少环境污染;加速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实施庭院经济工程,努力建设好生态家园和生态旅游,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文化中普罗米修斯被解读为唯生产力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象征,“绿色普罗米修斯”的提出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误读马克思的修正。“美丽乡村”要求把生态放在突出位置,但现代农业技术的非理性应用造成了农村生态治理的困境,其根源在于农业实践方式的“绿色”理念匮乏和环境美德缺失。生态治理需要“定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可以从根本上缓解发展与生态的矛盾对立。基于安徽农业大省的省情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发展绿色农业对于反思人与农业的关系、实现农业生态化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丽水市农村网商发展快速,在奠定良好发展基础的同时,也面临着专业人才缺乏、产业支持薄弱、产品同质化严重、营销推广不足、农业生产特点限制等问题。借助“两山”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消费升级的机遇,丽水市农村网商可以通过深化培育农村网商队伍、集聚培育绿色产业、深化打造绿色品牌、创新农村电商模式,探索走出绿色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蔬菜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城乡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副食品。80年代中后期后蔬菜购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市场机制、竞争意识、价值规律在蔬菜产销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资源要素在蔬菜产业中配置逐渐趋向合理。产业结构的调整,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蔬菜的积极性,使丽水市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蔬菜产业已成为丽水市九大特色优势产业的之一,成为农村广大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特别是高山蔬菜不仅是丽水市特色和优势产业,并日益成为丽水市建设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绿色农产品基地主要产业推手。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建设是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的重要途径,农牧结合是现代农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探讨和总结了临泉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农牧结合模式,以期为临泉县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阶段,日益严峻的农业生态问题迫切需要农业生态化转型,生态农业日益成为农业现代化变革的重要载体。就理论契合度而言,生态农业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需求、赓续农耕文明、弥合城乡差距等现实农业发展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蕴藏着赋能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深层理论逻辑。就实践经验而言,生态农业在推动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加快生态化食物体系完善、构建立体循环农业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强国提供了更多路径选择,彰显了其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赋能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丽水市城市森林建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兵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90-4591
简述了城市森林的概念和发展概况,并且结合丽水市实际,剖析了丽水市城市森林建设的必要性和理念,提出了丽水市城市森林建设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一个更为凸显的国家战略位置上,但是生态文明建设 在农业领域的实践中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数量与质量双重约束也日益突出。那么如何在生态环境 建设“四个一”的理念指导下,实现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确保粮食安全与有效供给、食品安全与满足 需求、生态安全与持续发展,是必须重视与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本文对生态文明建设于高效生态农 业的实践路径做几点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东明县黄河滩区总面积317 km2,是生产绿色农产品的理想区域。依据黄河滩区独特的自然条件与生态特点,在加快黄河滩区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了“规划一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两条沿堤生态长廊,建设3大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并通过加大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创建优势品牌、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完善产业化运行机制等措施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永德县从地处边疆、山多、偏僻的实际出发,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县目标,走出一条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绿色品牌为特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子,通过几年努力,该县的甘蔗、茶叶、林果三大绿色产业的产值超过了5亿元,占到了全县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全国绿色农业发展先行示范区的试点,丽水市在以标准化促进特色农产品发展和农业转型升级、提升绿色农产品生态价值转换、以团体标准体现精品农产品特征品质等方面做了先行尝试,为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农业发展提供了典型案例。本文分析了丽水市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当前农业标准化现状与国内外差异对比情况下的发展对策,提出了“对标欧盟”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