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土保持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土壤侵蚀。生态农业是在发展农业生产中,既要充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以求农业持续协调发展。在水土流失地区建立生态农业,应突出水土保持作用,体现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效益的多重性。搞水土保持型农业,要深入调查收集资料,恰当地确定水土保持意识,按照水土流失单元并考虑经济单元进行合理规划,并在组织实施中加强科学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林草植被恢复建造是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安塞试区极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进入“九五”以来,试区在整体推进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中,进一步加强植被建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态势已经呈现出来,1999年农林草地面积比例为1:2.0:2.2。“九五”前4年平均耕地面积约为“七五五”之初的1/2,然而粮食平均单产却是“七五”的2.85倍,达到2280kg/hm^2,总产依然得到增加。盖度0.6以上的植被的经达到57%,天然灌木林成片出现,年输沙模数较治理之初减少80%以上。  相似文献   

3.
李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02-20004
从建设区的概况与技术框架、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预期效益分析等方面对宁南山区彭阳项目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建设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农牧业体系建设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贵州山区水土保持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改变山区、丘陵区、沙区面貌,治理河流,减少水、旱、风、沙灾害,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根本措施。十年来,特别是全国第四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以来,河南省的水土保持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初步实现了从单纯搞水利建设到同时抓水土保持的重大转折,并开始走上了以充分发挥规模效益为特点的新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到1989年底,全省先后治理小流域700多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6.
以兴起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为借鉴,通过对元谋干热河谷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特征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更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干热河谷资源和使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更稳定安全的持续发展方法,从制约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水分出发,总结干热河谷水保型生态农业建设的土壤工程技术以及技术的实用范围,促进干热河谷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石马河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建设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小流域的自然条件及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的原则及其配置措施。通过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流域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良性生态经济系统。植被覆盖率由1985年的30.7%提高到89.0%,侵蚀模数连年减少;粮食总产量由1985年931.2万kg提高到1998年的1424.6万kg;人均纯收入1998年达到3406元,是1985年的18.4倍。  相似文献   

8.
以土壤侵蚀发生规律为依据,从小流域系统的土壤抗蚀性、地质、地貌形态、植被覆盖、森林类型、土地利用等环境特征方面分析了影响官司河流域土壤侵蚀危险性的主导因素,运用模糊数学综合分析方法,将研究区域分为剧烈,强度、中度、轻度和无侵蚀危险类型,完成区域土壤侵蚀类型划分,并指出各种类型的特征和防治侵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海原县土壤侵蚀概况及危害的介绍,分析了土壤侵蚀的原因。提出3点水土保护防治措施:一是合理利用土地;二是工程措施;三是退耕还林还草。  相似文献   

10.
以兴起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为借鉴,通过对元谋干热河谷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特征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更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干热河谷资源和使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更稳定安全的持续发展方法,从制约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水分出发,总结干热河谷水保型生态农业建设的土壤工程技术以及技术的实用范围,促进干热河谷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地堰花椒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山东省砂石山区梯田地堰栽植的花椒进行水土保持效益测定。结果表明:地堰栽植花椒具有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水文状况、涵养水源、保持水上、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贮水量、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意义及经验,提出该区水土保持性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必须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注重发展灌木林.  相似文献   

13.
14.
《天津农业科学》2015,(12):148-150
以柠条、沙打旺、紫花苜蓿、草木樨、红豆草、谷子、洋芋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不同植被栽植方式对试验地土壤侵蚀量、地表径流量和2 m土层储水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植被配置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灌木与草本植物配合栽植的Ⅰ类植被配置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最佳,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及生物多样性,建议推广灌木与草本植物配合栽植的Ⅰ类植被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5.
结合凉州区新华乡头坝村水土流失原因,提出治理方案及措施,并预测了水土保持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伊犁河谷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伊宁市铁厂沟地区多种植被的水土保持效果,为保护伊犁河谷的生态环境及减少水土流失导致的经济损失提供参考植被。[方法]通过实地统计法和烘干法,分析以苹果、杏树、榆树、怪柳、合欢树、黑枸杞、榛子、苜蓿、狗牙根、角果黎组合共16个小区的产流量与产沙量及平均侵蚀模数值。[结果]同等覆盖度下不同林木种类中以苹果小区的侵蚀模数最小;草类植被中以85%角果黎的侵蚀模数最小;85%角果黎的水体保持效果优于30%角果黎的水土保持效果。[结论]在同等覆盖度下最适宜伊宁市水土保持效果的植被是苹果。鉴于高密度角果黎的水土保持效果也较好,可采用苹果树与角果黎搭配栽种的方式来保持当地的水土。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吉县人工油松林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入渗、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和土壤水分动态等几个方面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山西省吉县人工油松林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油松林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效益;水土保持效益受林龄和林分结构的影响,林龄越大,水土保持效益越显著;混交林的水保效益高于纯林。本文还对影响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的各因子作了逐步回归分析,并用谐波分析方法和Spearman秩相关方法建立了土壤水分含量拟合方程,找出了影响水分含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岷江上游地区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区,气候干旱,土壤瘠薄,农业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幅度较小。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岷江上游地区农业发展适宜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实施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使农、林、牧业良性循环,综合协调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森林覆盖率与水土保持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森林覆盖率是反映区域森林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评价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和改善森林小气候等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覆盖率高低与水土流失、区域降水之间关系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收集和处理水土保持措施的评估数据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联系实际论述了农业非点源侵蚀模型数据自动生成的方法,其统计数据来源有三种:(1)地形图等高线资料;(2)土壤调查绘制的土壤绘图单元;(3)陆地通讯卫星地形图影像分类描绘的陆地覆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