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鹤庆县蚕桑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蚕桑生产发展概况 鹤庆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清末民初就开始栽桑养蚕,20世纪70年代集体桑园的建立,嫁接桑和一代杂交蚕种的推广,标志着现代蚕业的开始.1989年鹤庆县被列为云南省蚕桑基地县,开始了第一轮发展,到200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1 446.7 hm2,年养蚕量15 800张,产茧量553 t,产值859.2万元,这一阶段培养了大量的栽桑养蚕能手,普及了栽桑养蚕知识,为蚕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昭通市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市内的"三江四河流域"(金沙江、牛栏江、白水江以及洛泽河、洛甸河、关河、洒渔河)有发展蚕桑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是中国西部最优良的栽桑养蚕基地之一。1994年云南省政府把巧家、镇雄、盐津、绥江、彝良、威信、永善7个县列为云南省蚕桑生产基地县建设。"十一五"期间昭通市委、市政府又把蚕桑作为八大农业优势产  相似文献   

3.
<正>梁河县充分把握国家实施"东桑西移"的战略机遇,结合当前推进的扶贫攻坚工作,助推蚕桑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财政税收增长。一、发展历史回顾及现状梁河县于1990年开始栽桑养蚕,在原杞木寨乡试种试养取得初步成效;县委、县政府为了大力推动蚕桑产业发展,成立了蚕桑产业工作站。1994年、1995年为梁河县蚕桑产业发展较快时期,也是  相似文献   

4.
大姚县蚕桑生产发展历史悠久,嘉靖8年就开始栽桑养蚕,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群众具有丰富的栽桑养蚕经验,1958年七街公社因蚕桑生产成绩突出,曾获得周恩来总理签发的"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近5年来,县委、县政府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5.
<正>泾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发展蚕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栽桑养蚕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县委、政府十分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茧丝绸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之一,蚕桑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蚕桑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优势1.我县蚕桑产业现状全县现有桑园3万亩,养蚕户约1.6万户,全年实养蚕种2.7万盒,产茧量1147.5吨,养蚕农户1.97万,占全县总户数的  相似文献   

6.
湖南丰沛的水热条件适合栽桑养蚕,三湘人民素来有栽桑养蚕的习俗,精美的湘绣就是三湘蚕桑文化的杰作。2004年,湖南省农业厅将蚕桑作为我省农业八大特色产品规划,作为优先发展的项目之一。那么,如何抓住蚕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选择适合我省发展蚕桑的模式呢?1.选择多种效益兼顾的  相似文献   

7.
<正>8月18~19日,我和市农业局、市气象局领导同志到昌宁县漭水镇、田园镇进行蚕桑产业发展调研。其间,到栽桑养蚕大户、蚕桑龙头企业了解情况,并召开昌宁县蚕桑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概述如下。1发展现状1.1生产规模昌宁县2007年引进栽桑养蚕项目,共有10个乡(镇)、78个村(社区)、1006个村民小组、10 445栽桑户、2865户养蚕户,蚕桑专业合作社6个。栽桑面积333.33 hm2以上的乡镇有2个,66.67 hm2以上的乡镇有4个,33.33 hm2以上集中连片的蚕桑示  相似文献   

8.
1 祥云县蚕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祥云县是云南省蚕桑生产最适宜县和重点县之一,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建国以后曾几次掀起栽桑养蚕高朝.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 "东桑西移"政策,给祥云县蚕桑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县委、县政府把蚕桑产业列为农业产业化开发的重点产业进行培植.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蚕桑丝绸历史悠久,名扬中外。维吾尔族农民素有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和穿戴丝织品的习惯。这里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适合栽桑养蚕。早在清朝末年,新疆蚕桑生产曾经达到生丝470吨、蚕茧6000吨的规模,出现发展的第1次高潮。解放后,新疆蚕桑丝绸业恢复迅速。1959年鲜茧产量2130吨,居全国  相似文献   

10.
宋瑜 《新农村》2012,(6):21-22
嘉兴市秀洲区是浙江省蚕桑生产的重点县区之一,栽桑养蚕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蚕桑产业是秀洲区的一个传统优势农业产业,目前全区有桑园面积2600多公顷。但是近几年来,由于蚕茧价格的剧烈波动,蚕茧质量不稳,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不及其他经济作物,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受挫。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年12个月的蚕桑农事,并统计栽桑管桑养蚕用工数,核算养蚕费用支出情况,抽查农户实际养蚕收入,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栽桑养蚕是淮阴区一项传统的副业,蚕桑生产效益是淮阴区农民主要收入之一。过去淮阴区的养蚕方法不科学,导致蚕儿体虚多病,产量不高;上蔟方法不科学,次茧多,导致产量虽高而质差价低,直接影响栽桑养蚕的效益。经过推广科学养蚕、科学上蔟和正确出售等关键措施,提高了淮阴区蚕桑生产效益,稳定了蚕桑生产,扩大了生产规模。1科学养蚕保蚕头  相似文献   

13.
读者服务台     
湖南丰沛的水热条件适合栽桑养蚕,三湘人民素来有栽桑养蚕的习俗.精美的湘绣就是三湘蚕桑文化的杰作。  相似文献   

14.
一、华蓥市蚕桑生产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华蓥市蚕桑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华蓥市蚕桑志记载,光绪至民国年间,农民就有栽桑养蚕的历史习惯,民国初年在我市明月镇曾建有明远丝厂.  相似文献   

15.
动态     
《农家科技》2014,(1):68-69
黔江:栽桑养蚕实现“生态与效益”双赢 据了解,黔江区抓住“东桑西移”和退耕还林的发展机遇,出台奖扶政策,大力栽桑养蚕,使蚕桑产业成为全区农村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一桑一茧绘就绿山富民新景象,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黔江区抓住国家“东桑西移”和退耕还林政策机遇,采取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蚕桑产业。  相似文献   

16.
蚕桑产业是麒麟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为加快蚕桑产业的发展,提高栽桑养蚕效益,实现科技兴蚕,麒麟区经作中心蚕桑站于2010年春、夏、早秋3季引进家蚕新品种进行饲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区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栽桑养蚕一直是传统产业.20世纪90年代初,原六安县(市)上下形成共识,把蚕桑生产作为开发性农业的支柱产业,桑园面积一度发展到1万公顷,年养蚕20万盒,桑园和产茧量均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东桑西移"工程实施和各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栽桑养蚕面积不断扩大。宜丰县自1990年江西省实施"蚕桑工程"以来,全县大力发展蚕桑生产,至今有桑园面积400hm2,但许多蚕农由于小蚕饲养技术不过关,导致养蚕效益不高,成为制约蚕桑发展的瓶颈,那么如何养  相似文献   

19.
蚕桑规模大户的几种类型 家庭主业型 即每户栽桑5~10亩,年养蚕10-30张,收入1-3万元,以栽桑养蚕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兼顾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云南山地蚕桑产业发展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云南拥有大量适宜栽桑养蚕的山地。栽桑养蚕在山区具有明显的比较效益优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蒙自县冷泉基地发展山地蚕桑的调查分析,推断云南可建成规模化的优质原料茧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