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稞(英文名:hullessbarley;学名:Hordeum vulgare Linn. var. nudum Hook. f.)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也叫裸大麦、米大麦、元麦、淮麦,是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内外颖与颖果分离,籽粒裸露,故称裸大麦。据科学考证,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青稞的地区,约有3500年的历史。青稞主要生长在海拔为4000~5000m的高原地区,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物和酿造青稞酒的主要原料,几千年来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青稞其实是青藏高原人民给青性裸大麦起的名字,由于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种植区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现今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省甘孜和阿坝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2.
<正>青稞即裸大麦,也叫元麦、淮麦等,是世界上人类栽培最古老和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大麦有带稃和不带稃2种类型,带稃的叫皮大麦,不带稃的叫裸大麦。裸大麦由于它的子粒无外壳,内外颖与颖果分离,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麦科学研究起步较晚,据70年代末统计,全国从事大麦科研的人员不足50人,集中于沿海少数省、市和裸大麦区。80年代后,啤酒工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大麦科技工作的开展。80年代后期,各省、市、区先后开展了大麦研究和国际合作,人员超过500,研究领域不断开拓。 (一) 大麦品种资源研究 我国大麦品种资  相似文献   

4.
为了选育适应福建省生态条件的裸大麦新品种,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分蘖盛期的‘驻96005’植株得到父本,与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编号为‘04M85’的裸大麦种质材料为母本,杂交培育成裸大麦新品种‘福米麦2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穗大、粒大、较抗白粉病、经济效益高等优异性状,适宜在福建省东南地区种植,于2016年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秋水仙素诱发大麦变异选育新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育适应福建省生态条件的裸大麦新品种,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分蘖盛期的‘驻96005’植株得到父本,与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编号为‘04M85’的裸大麦种质材料为母本,杂交培育成裸大麦新品种‘福米麦2 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穗大、粒大、较抗白粉病、经济效益高等优异性状,适宜在福建省东南地区种植,于2016 年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秋水仙素诱发大麦变异选育新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大麦群体遗传多样性,指导大麦育种亲本组配,对137份栽培与野生大麦籽粒性状差异进行比较,结合皮裸、棱型特征,估算各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对群体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大麦粒长(8.16 cm)显著短于野生大麦粒长(13.19 cm),但其粒宽与粒厚(3.33 cm与2.62 cm)相对于野生大麦(2.92 cm与1.69 cm)显著增加,粒重在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大麦籽粒性状变异可能与品种选育中增加穗粒数及改良品质目标有关。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0.5,平均值为0.34,在0.334水平上将参试材料聚为4类。第Ⅰ类为六棱皮大麦(35份),主要为饲用,来源地为我国中东部地区;第Ⅱ类为六棱裸大麦(47份),主要为食用,来自青藏高原一带;第Ⅲ类是二棱皮大麦(51份),包括啤用大麦(来自我国)与野生大麦(来自以色列);第Ⅳ类是二棱裸大麦(4份),其中1份来自湖北,其他3份来源地不明确。聚类结果与棱型、皮裸特征分类一致,与来源地无明显相关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与大麦用途相关。大麦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育种实践中利用野生大麦资源时,建议将其与遗传距离相对较近的栽培二棱皮大麦进行组配,有利于优良基因位点纯合,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麦育种主要矮源的遗传等位测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京 《作物学报》1998,24(1):42-46
矮和半矮秆杂交育成品种的系谱分析业已表明,尽八大麦、萧山立夏黄和沧州裸大麦是我国大麦育种的3个主要矮源。本研究根据普通遗传学原理,设计采用类似回交的测验方法,对它们遗传等位观测。结果表明,这3个大麦主要中矮源所携带的矮秆基因完全等位,与已知矮秆基因uz同属1个基因位点,位于大麦的第三染色体的短臂之上。与其它已知矮秆基因ert、br和sdw之间不等位,但存在积加效应。了我国大麦育种矮源单一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不同裸大麦品种在江苏沿江、沿海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和品质特性,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裸大麦新品种,试验研究比较了7个裸大麦品种和1个皮大麦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构成因素、抗逆性、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1)从生育期角度,7个裸大麦品种均适合在江苏省大麦产区种植,通麦6号系半冬性品种, 播期弹性较小,要求适当早播。(2)从产量和抗逆性角度,东陈元麦为六棱品种,丰产性、抗倒性差,不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种植;苏裸麦2号丰产性好,但轻感大麦黄花叶病,适宜在江苏黄花叶病轻病田种植,青元麦和苏裸麦1号稳产性好,抗大麦黄花叶病,适宜在江苏大麦产区种植。(3)从品质角度,青元麦品种β-葡聚糖含量高、粗纤维含量较低、淀粉含量较高,品质好,可作特色杂粮开发利用;苏裸麦1号、苏裸麦2号β-葡聚糖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淀粉含量较高,品质较好,可作优质杂粮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以酸铝营养液培养方法对来自6个省(区)的3871份大麦品种进行了耐酸铝性的鉴定。结果表明:(1)品种间耐酸铝性存在显著的差异,获得1级耐性品种315份,占8.13%;(2)红壤主要分布区浙江省的耐性品种比例较高,耐性较强。(3)从总体上看,六棱大麦品种比二、四棱品种耐性强,皮大麦比裸大麦耐性强,冬性大麦比春性大麦耐性强。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不同裸大麦品种在江苏沿江、沿海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和品质特性,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裸大麦新品种,试验研究比较了7个裸大麦品种和1个皮大麦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构成因素、抗逆性、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1)从生育期角度,7个裸大麦品种均适合在江苏省大麦产区种植,‘通麦6号’系半冬性品种,播期弹性较小,要求适当早播。(2)从产量和抗逆性角度,‘东陈元麦’为六棱品种,丰产性、抗倒性差,不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种植;‘苏裸麦2号’丰产性好,但轻感大麦黄花叶病,适宜在江苏黄花叶病轻病田种植,‘青元麦’和‘苏裸麦1号’稳产性好,抗大麦黄花叶病,适宜在江苏大麦产区种植。(3)从品质角度,‘青元麦’品种β-葡聚糖含量高、粗纤维含量较低、淀粉含量较高,品质好,可作特色杂粮开发利用;‘苏裸麦1号’、‘苏裸麦2号’β-葡聚糖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淀粉含量较高,品质较好,可作优质杂粮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对多棱裸大麦的统称,在其它地区又叫裸大麦、米大麦或元麦.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粮,同时也是酿造业和开发系列保健食品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12.
江苏南通地处江长三角洲,有种植大麦的悠久历史,常年皮、裸大麦种植面积占麦类面积的70%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畜禽业、啤酒酿造业的迅速发展,大麦已经从以食用为主的自给性生产逐步转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裸大麦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筛选得到的16条ISSR引物对收集的国内外102份裸大麦材料和1份皮大麦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分析了裸大麦地理分布与遗传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33条条带,大小在100~2000bp。不同引物扩增的条带数在3?15条,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8.31条,多态性条带为113条,多态性的平均百分率为85.1%,103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在0.2817~6,提示裸大麦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利用NTsys 2.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103份材料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只分布在中国青海,第二大类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第三大类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第四大类仅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表明亚洲,尤其中国地区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裸大麦的遗传多样性与其地理来源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裸大麦尤其是青稞起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喷雾接种、幼芽接种等方法,对甘肃307份入目大麦地方品种进行抗条纹病鉴定,结果有免疫品种15份,占4.9%;抗病品种140份,占45.6%。在抗病、免疫品种中以裸大麦占绝大多数。初步看出大麦条纹病抗性与品种类型,穗、粒颜色和成熟期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形状有纺锤形、椭圆形、菱形、锥形等。青稞在黄熟期收获最好,也就是植株和穗子全黄,含水量小于20%时收获、脱粒,籽粒不易受到损伤。青稞主要产自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有广泛的药用以及营养价值,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判断青稞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不完善粒的多少,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进行青稞不完善粒检  相似文献   

16.
日本裸大麦成分育种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思义 《种子》2001,36(2):59-59
为了扩大利用裸大麦 ,日本自 70年代以来培育多种用途裸大麦品种 (系 )的研究取得进展 ,现对裸大麦的成分育种与利用状况概述于下。1 直链淀粉大麦有糯性品种 (糯麦 ) ,也有直链淀粉比通常品种高的品种。糯麦主要特征是穗与粒紫色 ,紫色素与穗的形态关联糯性 ,能使非紫色的通常穗型育成糯麦。对于糯性 ,并非完全不含直链淀粉 ,一般含有 2 %~ 10 %直链淀粉。糯麦原有种晚熟、秆长、易倒伏、产量低。米泽等 (1987)加以改良 ,把原有种与普通种进行杂交 ,育成糯麦新品种“米泽糯”与“米泽糯 2号”。四国农业试验场在 1985年把原有糯麦品种“…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地处东经110°17′—114°30′,东西经度差4°13′,北纬35°25′—40°25′,南北纬度差为5°20′,全省境内直线距离将近600公里,南北距离远,太阳辐射有很大差别。又因在黄土高原二级阶梯内,境内丘岗起伐,峁梁逶迤,地势的垂直高差悬殊,形成“一地不同天”的立体农业。大麦广布全省:无论山峦盆地均有种植,尤以盆地为多。由于进行了山西省大麦品种的征集、整理和鉴定,初步认定山西省大麦品种的形态生态特点为;(一)类型与变种:在山西省大麦品种中,以棱形分:二棱大麦亚种占6.96%,多棱大麦亚种占93.04%(内四棱大麦占86.95%,六棱大麦占6.08%);以皮裸分:皮大麦占77.39%,裸大麦占22.61%以株型分:半松型占66.95%,紧凑型和松散型各占16.52%。(表1)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大麦籽粒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β-葡聚糖积累特性,及淀粉各组分与β-葡聚糖的关系,以2个皮大麦、1个裸大麦和1个糯裸大麦为试验材料,测定花后7、14、21、28d淀粉各组分及β-葡聚糖含量。结果表明,甘啤6号淀粉各组分含量随灌浆推进均逐渐升高,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甘垦啤7号和甘垦6号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花后21d有1个峰值。糯大麦C 2-1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低于非糯大麦;支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非糯大麦,整个灌浆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β-葡聚糖含量均随灌浆时间延长逐渐升高,成熟期含量最高;整个灌浆期糯大麦C 2-1含量显著高于非糯大麦。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值与β-葡聚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以将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值作为高β-葡聚糖品种选育的一个指标。Logistic方程拟合发现,直链淀粉、β-葡聚糖最终积累量与积累起势与有效积累时间有关,支链淀粉最终积累量取决于最高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  相似文献   

19.
<正>青稞为禾本科大麦属作物,大麦的变种,又叫裸大麦,在青藏高原区域,又称之为米麦、淮麦、元麦。青稞不仅生长期短,还耐旱、耐寒,一般在青藏高原的高寒区域种植,在青藏高原2800~3600m的高海拔区域是唯一可以正常成熟的饲料和粮食作物;其营养丰富,是牧民群众生活中的必备食品,也是青稞酒酿造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高原区域牧民饲养牲畜防寒过冬的必备饲料与饲草。青稞为青海地区的六大作物之一,每  相似文献   

20.
徐国伦 《种子科技》2008,26(5):66-67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对多棱裸大麦的统称,在其它地区又叫裸大麦、米大麦或元麦。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粮,同时也是酿造业和开发系列保健食品的主要原料。康青6号由甘孜州农科所经康青3号、藏青80、Hipioly三亲本复合杂交,通过多年的培育和选择,于2005年选育成功,并通过四川省审定,定名为康青6号(审定编号:川审麦2005—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