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     
<正>全国农户家庭农场已超过87万家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各类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目前,全国农户家庭农场已超过87万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188.8万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8.6万个(其中龙头企业12.9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15万个,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场主的经营投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努力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优化组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节本增效,增产增收。2013年3月农业部对全国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开展调查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1.76亿亩(1hm2=15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4%,家庭农场平均经营200.2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96.9万家,近5年年均增速达到37.2%。实现规模化经营的耕地近45%。2016年11月,引人瞩目的中办国办《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发布。学界普遍认为,以规模经营为载体的机械化家庭农场发展,将挣脱小农经济的桎梏,迎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春天。但家庭农场作为新生事物,其理论和政策研究滞后。诸如家庭农场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多大为适度?农机化如何服务于家庭农  相似文献   

4.
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家庭农场最早起源欧美发达国家,选择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形式,主要考虑到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家庭特征以及经营管理成本、农户家庭成员从业心理和社会稳定等因素。欧美家庭农场的发展演变特点是:家庭农场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家庭农场数量逐年减小,随之家庭农场规模逐步扩大;家庭农场逐步实现专业化分工,凸显特色与品牌。我国家庭农场近几年来得到迅速发展,据农业部统计数据,2012年底全国家庭农场就有87.7万个,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达到13.33hm2(200亩)。近2年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及认定标准,使家庭农场的数量有了飞跃增长。但我国家庭农场还属于发展初期的起步阶段,发展质量还有待提升、扶持措施还有待建立完善,特别还有许多课题需求探索。  相似文献   

5.
数字     
<正>我国家庭农场已发展到87.7万个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一些种田能手通过承包和流转土地,从事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已经具备了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如浙江宁波慈溪市2003年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已超过50家,上海松江区2007年认定的家庭农场已达到597家。据调查,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符合统计标准的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1.76亿亩,平均经营规模200.2亩;其中,从事种养业的家庭农场达到86.1万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98.2%。  相似文献   

6.
一、要把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之一。通过扶持政策,把一家一户小农户培育成专业大户,然后再规范成家庭农场。机构改革过后,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为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花大力气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应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最近,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家庭农场经营者主要是农民或其他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主要依靠家庭成员而不是依靠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家庭农场作为新生事物,目前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各级农业部门将探索建立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制度,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建立和发布示范家庭农场名录,引导和促进家庭农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路及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家庭农场",目前的基本认识是指以家庭成员为农场主要劳动力并兼顾经营管理、以家庭资产和资源为基础、以农业经济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在欧美发达国家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但在中国"家庭农场"概念的提出和实践推广还是近年的事.笔者以汝城县为例,对"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据此提出了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是指导2020—2022三年各地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发展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中专门谈到了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之一的家庭农场。说到家庭农场,大部分国家都是针对农场经营主体是农民家庭而言的,即家庭经营的农场,不论它是大农场还是小农场。目前我  相似文献   

10.
《河北农机》2015,(Z1):11-13
<正>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名词。在我国,可称之为农业种植、养殖大户的升级版。其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家庭农场,已引起党和国家重视。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2014年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新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的重要课题。尤其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扶持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已成为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的一个重要方向。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61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对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农业生产补贴政策、支持大型农机具购置、促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答复。关于如何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农村部称,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初,"家庭农场"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机械化家庭农场发展迅猛,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但作为近些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其理论和政策研究滞后。诸如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多大为适度?农机化如何服务于家庭农场?从政策层面看,如何指导家庭农场健康发展?1.机械化家庭农场经营耕地面积多少为适度我们在讨论这一问题时,首先有几个设定条件:一是以农业机械化为基础,因为家庭农场是适度规模化经营者,如果没有机械化作为支撑,仅靠人畜  相似文献   

15.
正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推动力量,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自贡市贡井区家庭农场培育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培育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生产经营为主体,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依托国家政策、现代科技和农业机械,从事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生产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为此,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自贡市贡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由于其形式是“家庭”,这种经营主体多年来还未得到社会强音支持.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1号文件中出现,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相似文献   

17.
正家庭农场定义与基本特征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土地,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保留了农户家庭经营的内核,坚持了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农业生产特点,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是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升级版,已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现阶段,家庭农场经营者主要是农民或其他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械》2020,(1):78-78
近日,《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指数报告(2018)》在京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20.3万家,辐射带动了全国近一半农户,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报告》由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与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相似文献   

19.
<正>农民成为体面职业有专家总结说:荷兰乳业获得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正是做强适度规模的家庭奶牛场、做大农工商一体化的农民合作社。一个标准的荷兰家庭奶牛农场,平均拥有34hm2土地和85头奶牛。主要经营者和劳动力就是夫妻或父子两人。这样的家庭农场平均每年产出72万kg的牛奶。2012年,荷兰的牛奶总产量约1168万t,主要依靠1.9万个家庭牧场提供。全球农业面临的共同难题是基础农产品价格波动大,生产风险高,经营利润低。荷兰的解决方案是家庭农场自发组建大规模奶农合作社。合作社通过组建加工、销售乳制品的公司,向产业链下游发展,以工业和商业利润反哺农业。  相似文献   

20.
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19年中央财政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日前发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