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池塘为砂质壤土,淤泥深15~20厘米,面积5~10亩(667米2),平均水深1.5~2.0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且野杂鱼类较丰富. 春节前,667米2放规格为0.3~0.75千克的过塘草鱼200尾、0.15~0.4千克的白鲫20尾、0.3千克的白鲢120尾、花鲢40尾;6月10日667米2套养5~6厘米的鳜鱼夏花50尾;7月10日667米2放花鲢夏花1000尾.  相似文献   

2.
池塘为砂质壤土,淤泥深15~20厘米,面积5~10亩(667米2),平均水深1.5~2.0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且野杂鱼类较丰富。春节前,667米2放规格为0.3~0.75千克的过塘草鱼200尾、0.15~0.4千克的白鲫20尾、0.3千克的白鲢120尾、花鲢40尾;6月10日667米2套养5~6厘米的鳜鱼夏花50尾;7月10日667米2放花鲢夏花1000尾。草鱼以投喂草料为主,根据青饲料的供应情况,适当搭配一定数量的颗粒配合饲料,至7月10日花鲢夏花下塘后,定时定点投喂一些菜饼、米糠等混合粉料,供花鲢夏花和塘中自孵的白鲫苗摄食,以便饵料鱼与鳜鱼同步生长,保证鳜鱼能摄食到…  相似文献   

3.
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青虾主养池塘要求水量充沛,注水、排水方便,池塘呈长方形,面积0、33公顷左右,水深1.2米-1、5米,长宽比2-3:1,坡比1:3-4,池坡有较宽浅水滩脚,浅水区水深0.4米左右,池埂和池底不渗漏,池底淤泥厚以10厘米左右为宜,池中央开挖宽1米、深0.4米的虾沟,并在排水口处挖面积为10平方。  相似文献   

4.
一、池塘选择。主养鳜鱼的池塘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鳜鱼主养池塘面积以1--5/15公顷为宜。要求选择背风向阳、砂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或没有淤泥的新开池塘。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水深2米左右,灌排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需经干塘曝晒,放养前10--15天放水1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公斤左右化水全池泼洒清塘消毒,并配置增氧机。  相似文献   

5.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养殖池塘的生态条件和防逃措施.①池塘条件.河蟹养殖池塘,要求面积2~ 10亩,平均水深1~2米,塘埂坚实不漏水,埂面宽度2.0~2.5米,池底平坦少淤泥,排灌方便. ②水源水质.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无工业、农业及生活污染,减少池水向外河的排放,避免养殖自身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池塘主养加州鲈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加州鲈是大口黑鲈的俗称,为肉食性温水鱼类,原产北美洲的江河、湖泊中,具有肉味清香、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病害少、易起捕等优点。 一、池塘条件 面积以2~3亩为宜,水深1.5米以上,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无污染。底土为壤土,最好在四周铺一层砂石,保水性能好。 二、鱼种放养 池塘主养加州鲈,适当混养花、白鲢等,以清除饲料残渣,调节水质。亩放养尾重10克的加州鲈鱼种1000~1500尾,搭配放养100~200尾花、白鲢。放养的加州鲈鱼种要求规格整齐、  相似文献   

7.
<正> 1.池塘条件 塘口面积6亩,水深1.5米,淤泥厚30~40厘米。放养前,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彻底清塘。池塘无进排水系统,基本上算作死水塘,周围均为常规鱼养殖池塘。 2.鱼种放养 瓦氏黄颡鱼鱼种来源为从外地购得鱼种,规格80~100尾/千克,共放鱼种96千克。下池前用3%食盐水浸泡15分钟。放养时间为2002年2月20日,干法运输半个小时,成活率100%,鱼池共放8000尾瓦氏黄颡鱼,并于3月底投放了200尾黄白鲢,规格0.6千克/尾,青草鱼20尾,规格1.5~2.5千克/尾,计35千克。  相似文献   

8.
一、池塘主养1.池塘条件:池塘应水源充足,排灌水方便。池底平整,底质淤泥厚度应小于15厘米。每口养殖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为0.33 ̄0.46公顷(5 ̄7亩),水深2米左右,并配备增氧机一台。2.鱼种放养:鱼种放养前要对池塘进行清整和消毒,消毒药物以生石灰为主,其消毒方法与常规鱼池塘操作相同。药性消失后,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放养。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放养4厘米左右的苗种1000 ̄1200尾,或5 ̄8厘米的苗种600 ̄800尾。鳜鱼种下塘前用每立方米水加甲醛300毫升兑成的药液浸洗5分钟,或用3% ̄5%的食盐溶液浸泡3 ̄5分钟。3.饵料鱼种类、培育与投喂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安徽省芜湖县河蟹主养池塘多品种套养技术,于2013年利用河蟹主养池塘套养青虾、鳜鱼、细鳞斜颌鲴等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河蟹主养池塘实施多品种套养,可有效利用蟹池中残饵、水草、腐殖质、底栖动物等丰富的天然饵料,且河蟹主养池塘增产达45%左右。经过近1年的套养试验,面积13.3 hm2的河蟹主养塘捕获河蟹、青虾等水产品总产量24 020 kg,平均产量1 806kg/hm2,总销售收入193.3万元,总利润103.4万元。  相似文献   

10.
周军 《农家致富》2023,(16):32-33
<正>持续的高温天气,对河蟹养殖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养殖户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升养殖效益。一、提高池塘水位,降低底层水温高温季节水体蒸发快,养殖池塘水位下降,易造成水温急剧升高出现热分层现象,影响养殖生物正常生长。河蟹池塘水草好的塘口加水保证滩面水深1米以上,针对没有水草或水草较少的池塘,建议水位提高至1.2米以上。一般5~7天加注1次新水,每次加水量为池塘水量的10%~20%,选择后半夜或凌晨温度较低时进行,抽取优质的外河表层水(或深井水)。  相似文献   

11.
<正>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应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水深1.2~1.8米,pH值7.0~8.5。池塘配套设施增氧机、冲排水设备等应齐全。养殖池塘生态环境良好,无异色异味,水质质量符合GB11607的规定。2鱼种规格规格为尾重18~20克,大小整齐,体表光滑,鳞、鳍完整,无病无伤,健壮活泼。  相似文献   

12.
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推广河蟹、鳜鱼、中华鳖池塘高效混养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河蟹平均成活率85%,只重160克,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65千克;鳜鱼平均成活率90%,尾重500克,每667平方米产量7.5千克;中华鳖平均  相似文献   

13.
<正>1池塘条件1.1池塘环境。池塘面积5~10亩,坡度1∶2~2.5,埂面宽度2~2.5米,池底平坦,淤泥10~15厘米,水深1.2~2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池埂坚实不漏水。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推广河蟹、鳜鱼、中华鳖池塘高效混养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河蟹平均成活率85%,只重160克,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65千克;鳜鱼平均成活率90%,尾重500克,每667平方米产量7.5千克;中华鳖平均  相似文献   

15.
<正> 1.池塘条件。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场所建鳜鱼塘,要求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或新开挖的池塘较为理想。面积600~3000米~2、水深2米左右为宜。配备增氧机和饵料鱼培育塘,在池塘四周种植一些沉水性高等水生植物,如鸭舌草、轮叶黑藻等,既可作鳜鱼的隐蔽场所,又能吸收塘中过多的肥料。 2.放养规格。鳜鱼种规格以5~6厘米为宜。由于鳜鱼有相互残食的习性,要求放养的鱼种规格整齐。  相似文献   

16.
河蟹生态养殖是提高池塘养蟹经济效益的好技术。该文通过对养蟹池塘采取种植水草、投放螺蛳、配养鲢鳙鱼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改善了蟹池的生态环境,使所养螃蟹不得病或少得病,提高了河蟹的品质;通过少放蟹种,提高了河蟹的规格,使所养河蟹价格提高,效益倍增。  相似文献   

17.
康翟 《农家顾问》2008,(8):47-48
池塘网箱养鳝宜选择水质清新.溶氧量高.水位较稳定,进排水方便.水深1.5—2米,池底平坦.淤泥深10-15厘米,无工业污水流入的池塘进行。  相似文献   

18.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要求在1000平方米以上,水深1.5米~2.0米,池底平坦,淤泥厚25厘米左右,池埂坡比1∶1.5~2.要求水源充足、良好、无污染,配备注、排水和增氧设备.池塘鱼种放养前10天~15天,留水深15厘米,用生石灰120公斤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19.
池塘精养河蟹套养鳜鱼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精养河蟹的池塘套养鳜鱼的养殖模式,不仅有利于水质的净化和改良,而且能形成一种共生、竞争、发展的良好生态水体环境,对池塘河蟹和鳜鱼的生长均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介绍了精养河蟹池塘套养鳜鱼的养殖技术,具体包括清整池塘与消毒、培育基础饵料鱼、蟹种选择与投放、鳜鱼种选择与投放、水草培育与日常管理、病害预防与治疗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长江流域及其他地区广泛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20.
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推广河蟹、鳜鱼、中华鳖池塘高效混养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河蟹平均成活率85%,只重160克,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65千克;鳜鱼平均成活率90%,尾重500克,每667平方米产量7.5千克;中华鳖平均成活率70%,只重500—600克,每平方米产量20千克以上。其混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