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爪唇兰又称贡戈兰、飞雁兰、飞凤兰,花的形状像一只游弋的天鹅或飞翔的昆虫,又以其唇瓣尤似鹰爪而得名。爪唇兰为兰科奇唇兰亚族爪唇兰属植物,是中南美洲地区珍奇兰花,在欧洲早期就被引种栽培,至今已经在全世界广为栽培的吊篮式洋兰种类之一,其植株较奇唇兰和吊桶兰小,故更适合家居栽培。爪唇兰属植物约有65种,分布中  相似文献   

2.
正蜗牛兰是兰科文心兰亚族蜗牛兰属植物,为热带树上附生的中小型兰花植物之一。全属仅8个原生种和3个变种,与文心兰属、齿舌兰和堇花兰属(密尔顿兰属)有近缘关系。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及玻利维亚高海拔地区,19世纪初引入英国栽培,早期被称为齿舌兰属,后于1881年重新命名,将属名改为蜗牛兰属,因唇基胼胝体形似蜗牛而得名。  相似文献   

3.
Dossinia mar-morata 这种兰花不属于开唇兰属。Dossinia属兰花仅有一个种,分布在马来西亚。同一片叶子上有深绿色过渡到暗红的变化,脉纹金色,闪光性强。整枚叶片富丽堂皇。比国产的开唇兰属植物喜热怕冷,温度不能低于18℃,其他同开唇兰。国内很少见。  相似文献   

4.
<正>火焰兰又称肾药兰、红珊瑚,因花形奇特,花色艳丽,远观如绚丽般火焰而得名,为兰科植物中观赏价值极高的一类热带珍稀兰花。可用于盆栽或吊盆观赏,也可摆放在客厅、书房或悬挂于窗台、阳台等处。由于花期极长,耐贮运,可用作切花观赏。火焰兰属植物约有21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地区和太平洋岛屿,我国有火焰兰、云南火焰兰和中华火焰兰3种。火焰兰产于缅甸、越南、老挝、泰国以及我国海南等地,花深红色,唇  相似文献   

5.
<正>拟蝶唇兰属(Psychopsis)俗称蝴蝶兰花(butterfly orchid),因其花的形状、纹路和色彩酷似蝴蝶而得名,原属于文心兰属(Oncidium),后单列为拟蝶唇兰属,国内又称为“魔鬼文心兰”,为稀有、特异的热带兰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拟蝶唇兰属植物为附生兰,原产南美洲和中美洲,如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秘鲁和巴拿马等地海拔800~1200米的山地森林中。目前该属仅含5个种,  相似文献   

6.
<正>美冠兰是兰科植物中的大属,又称芋兰、沙漠兰花、灯芯绒兰花,全属约有250多个原生种,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南部非洲数量最多,是稀有草原兰花的主角。我国有14种,产于长江以南地区,其中有一些大花种类可供观赏。除用于药材栽培外,也可作花坛、家园、地被植物栽培或作盆栽观赏。美冠兰除少数几种为附生兰,其余为地生兰。植株具有球状的地下假鳞茎,叶通常2~3枚,长卵形或矩圆状  相似文献   

7.
正美洲兜兰又名南美兜兰、南美拖鞋兰、芦唇兰、马褂兰、女士拖鞋兰,因产于南美洲而花的子房为3室,且唇呈拖鞋状而得名。花型独特,具袋状的唇瓣和艳丽巨大的花瓣,颇受兰花爱好者的喜爱,是欧美市场上的热销盆花之一。美洲兜兰为兰科美洲兜兰属植物,全属约有27个原生种,包括几个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毛兰为兰科毛兰属附生植物,全属约有550个原生种,与石斛属有近缘关系。广泛分布亚洲和大洋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43种,分布于华南、西南各省区,其中以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为野生自然分布中心。毛兰为附生兰,少数地生,具假鳞茎或芦苇状茎。叶少数至多数,通常生于假鳞茎顶端或近顶端的节上。叶质厚或呈短棒状肉质,条形或矩形。花序侧  相似文献   

9.
<正>石豆兰,在台湾又称豆兰。石豆兰属Bulbophyllum是兰科植物中最大的属之一,全属约1000种(有文献记载的为4000种)。大多数为附生兰类,广泛分布于亚洲、大洋洲、美洲、非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巴布亚新几内亚被认为是石豆兰的分布中心。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产石豆兰属植物共有98种和3个变种,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至海南和台湾等各省区。石豆兰因为大部分种类具有短而圆的假鳞茎,形似乱石或豆粒,故名。石豆兰的学名Bulbophyllum是由bulbos和phyllom两  相似文献   

10.
没有春石斛的繁盛,没有兜兰的奇特,却有一片靓丽宽阔的扇形唇瓣,随风起舞,宛若舞女之裙——这就是文心兰属植物,一群美丽娇艳而又独具特色的热带精灵。文心兰属植物约有450种,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从西印度群岛、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巴西一直到美国都有它们分布的足迹。1793年,英国邱园首先将其从美洲引种成功,文心兰便开始了其漫长而精彩的园艺旅程。文心兰属的学名 Oncidium,由拉丁名 onkos(瘤)与 eides(形)组成,意思指其唇瓣基部有瘤状突起,因此,也有人将其译为瘤唇兰属。其外形特点除特别宽阔美丽的唇瓣外,还有其新芽或花梗均由假鳞茎的基部抽出。有些种类开花极多,花序长达2米,着花200余朵,也有大花种类,花梗短而直立,只开数朵花,花大而美丽,色彩鲜艳。分类方法及生态习性目前,常见的文心兰属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按叶型将其分为棒叶、剑  相似文献   

11.
正国兰也称中国兰或东方兰,是指原产于我国的兰科兰属植物中的一部分小花地生种,主要包括春兰、建兰、墨兰、蕙兰和寒兰等5大类型,品种繁多,约有1000个以上。国兰除了在我国拥有众多的爱好者外,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很受欢迎,尤其是名贵品种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国兰为地生草本植物,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多省,仅春兰和蕙兰比较耐寒,分布于北到甘肃南部、陕西秦岭南等地区。植株丛生,多具有明显的假鳞茎,呈卵球形、椭圆形或梭形。根粗壮,肉质乳黄色至白色。叶数枚至多枚,二列,线形或剑形,革质或纸质,  相似文献   

12.
<正>贝母兰又名慈姑兰,以其假鳞茎外形似慈姑而得名。为兰科贝母兰属多年生植物,全属约有20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南缘至大洋洲。我国也是贝母兰属的分布区域之一,有野生原种约26个,主产西南、华南和西藏等地。大多数种类生于海平面至海拔3100m的高山上,附生潮湿的树干上和岩石上,常成片生长,铺满整条树干或整片石壁。近年来,贝母兰属有许多新发现的种类以及园艺栽培种,花量极大,花色美丽,极具观赏价值。许多品种能够在较冷凉的地区种  相似文献   

13.
<正>穗花兰又名黄穗兰、穗花一叶兰、长穗兰,因其小花排列如禾穗而得名,为兰科足柱兰属多年生气生兰。其假鳞茎密集,近丛生,有光泽。叶单生,总状花序,花序轴常略左右曲折,花二列,萼片狭椭圆形或长圆形,花瓣长圆形或椭圆形,花期10~11月。穗花兰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的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几内亚,全属约有100种,我国台湾省南部有野生分布。黄穗花兰花淡黄至鲜黄色,小型,有淡香。红穗花兰花淡红色,花较垂直,花小、密生。橙色穗花兰花橙色,有淡香。长穗花兰花黄色,着花量多。  相似文献   

14.
香荚兰为兰科香荚兰属常绿攀缘植物,又称香子兰、香草兰、梵尼兰、香果兰、香兰等,是热带雨林中的一种大型兰科香科植物,全属约有110个原生种。香荚兰广泛分布于热带美洲、热带亚洲、新几内亚和非洲西部,我国有3~4个原生种,产于华南和西南部及台湾地区。根、茎、叶都为肉质,具多节,株高可达数米。  相似文献   

15.
正指甲兰为兰科万代兰族指甲兰亚族指甲兰属多年生植物,跟万代兰一样都属于株形较大的单轴生长型附生兰,因其艳丽、芳香、多彩的总状花序而在园艺中栽培广泛。指甲兰全属共有约40多种,分布于南亚、东南亚等热带地区,我国有5种(有1种为特有种),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贵州等地。指甲兰在原生境中多附生于树干上,不具假鳞茎,但革质叶有助于增强耐旱性。花多着生于叶片的单茎上,从叶腋长出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每一花茎可开数十几朵密生的小花,花色有白、粉红、紫、黄等色。花期为春、夏或秋季。  相似文献   

16.
<正>鹤顶兰是兰科鹤顶兰属大型植物之一,全属野生原种约50种,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地区,我国有10种,产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700~1800m的山地林下或林缘阴湿处或溪边的湿地上。大多为地生兰,株形较大,有的株高可达1m,叶大如掌,也有的种类叶片长达50cm,花朵也较大,花形如仙鹤。鹤顶兰为多年生常绿草本,地生或半附生,植株假鳞茎圆锥形丛生,表面不光滑,起褶皱,有叶2~6枚,花序  相似文献   

17.
<正>蜘蛛兰为兰科蜘蛛兰属大型植物之一,全属约有原生种16种,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马来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至印度尼西亚和太平洋岛屿。我国有1种,分布于广东、云南、海南和台湾等地,生长于海拔800~2200m的林缘湿石壁上或疏林中树上,大多为附生或地生,株形较大,有的株高可达1m多,花朵也较大,花形状如蜘蛛。蜘蛛兰为常绿附生草本植物。属单轴生长,茎坚实粗壮,常攀缘生长于树  相似文献   

18.
石豆兰全属约有1000种以上,所属品种广泛分布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以东南亚最为集中。特别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被认为是石豆兰的世界分布中心。石豆兰属植物还包括卷瓣兰属植物,分类主要有无假鳞茎组、单叶卷瓣兰组、短序组、飘带组、球花组、小花组、球茎组、双叶石豆兰组、隐序组、长序组、大花组和双叶卷瓣兰等类别,是兰科大属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瓢唇兰‘千年魔术’最黑的兰花品种之一。植株健壮,假鳞茎棒柱状。在春季和夏季期间,充足的阳光、水和肥料条件下生长健壮。植株具穗状花序,有花14~16朵,花期在秋季。长堇心兰‘莫纳洛亚’花朵为白色带有红褐色斑点,并且在中心稍带黄色。植株可以有多个穗状花序,非常漂亮,着花好。花期不定,一般在夏季或秋季开花。  相似文献   

20.
正白及为兰科贝母兰亚族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药用和观赏兼备的兰科植物。白及地下有扁圆、球或梭状膨大的假鳞茎,叶2~8片,呈狭长具有褶痕。花序顶生,通常有花1~6朵,花较大而美丽,可作为园林观赏植物栽培。白及在兰花中属于耐寒种类,全属仅有9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地区,我国有4种,包含有白及、黄花白及、华白及和台湾白及等野生种。白及为地生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