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通过对广西主要城市的阳台景观进行调查,探讨阳台景观的现有模式,了解居民对阳台景观的需求,提出适宜不同人群需要的阳台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绿色空间,也为美化城市景观、发展旅游增加亮点,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和旅游发展"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老城区景观更新过程中,发现存在许多功能复杂、差异大的建筑空间组合区,在小区域范围内建构多元化的景观空间以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是这些多功能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案例地贵州师范大学阳光苑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是典型的老城区小尺度的活动空间,从空间序列的角度出发,对其植物配置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其在多功能空间组织中的作用和优势。结果表明: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形态特征以及不同的配置方式是影响多功能区不同人群使用需求的重要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进行多功能区植物配置时,分清主次,利用基调树种和季相变化烘托主环境氛围;②按照“少即是多”的原则进行均衡配置,并且使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有机结合;③利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配置,创造丰富的竖向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功能。研究结果可以为同类型的区域交往空间提供植物配置策略,优化和提升老旧社区的空间品质。  相似文献   

3.
张培 《花卉》2021,(2):33-34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居民年龄结构组成及居住环境使用需求发生转变,老旧居住小区的人居空间环境逐渐无法符合城市发展进程需求。小区内各种功能空间呈现出“无界化”“模糊化”等问题,其中,老旧小区附属绿地空间的超负荷状态是最为典型的问题之一。应对当今社会高强度的工作生活节奏,居住环境就成为最为有效、直接的疏解释放压力的空间途径。如何营造自然、美好的小区附属绿地系统、创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使人们能够在现代城市中更加美好地生活,成为规划设计、城市建设和社区治理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以东高地社区为例,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如何在最大限度梳理老旧居住小区附属绿地的空间功能,丰富空间层次,使其整体具备“高颜值”的同时,形成稳定、自持的绿地空间改造策略进行阐述,希望为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万明 《花卉》2016,(20):19-21
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的带动下,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升,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目前,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城市住宅区的景观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人们的生活与住宅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在进行住房选择的过程中,拥有良好园林景观设计的城市住宅区往往更能够吸引到广大的购房者。因此在进行城市住宅区景观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人们的需求,以更加人性化、生态化的园林景观进行住宅区的规划与建设。本文就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建设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盐碱地城市绿化景观同质化、功能缺失等方面问题,本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绿化景观建设为例,对盐碱地绿化景观建设进行思考和研究。提出正确认识盐碱地景观、合理规划盐碱地景观、因地制宜加强景观绿地与全域旅游的充分结合,采取创新技术手段建设盐碱地景观文化,本期为今后生态城市景观建设提供参考,为人类活动与环境持衡发展提供相应例证。  相似文献   

6.
赵樾 《花卉》2021,(4):42-43
重庆素有山城之称,复杂的地貌和高差给景观设计带来诸多挑战,特别是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本文以重庆清溪河景观整治项目为例,充分研判片区发展规划、场地的现状条件及未来所需承载的功能需求,针对项目存在的四大突出问题,因地制宜提出山地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策略。笔者希望借此抛砖引玉,为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南方园艺》2021,32(4)
生态景观设计是以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为理论指导,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探索既能够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城市景观动态发展的空间平衡,从而实现城市景观的生态功能与廊道功能的一项工作。本研究立足于柳州市自然环境条件和文化背景,在可持续设计理念引领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种柳州市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模式,借助公众力量推进城市景观建设,从而为优化柳州市营商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指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大学为了改善学校基础条件对大学校园景观进行了改造。在各种校园景观元素中草坪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许多设计者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学草坪建设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故而在景观建设完成以后暴露了很多缺陷。基于目前大学校园草坪建设现状以及使用者需求提出现实问题,并从大学校园的需求特点及环境特点对大学草地设计进行合理的分析,提出以人为本以及生态友好为设计核心来规划草地以及进行草坪上的景观布置。  相似文献   

9.
郅爽 《现代园艺》2024,(5):162-164
城市更新行动是城市存量空间提质升级的重要手段,城市综合公园作为城市建设当中极其重要的生态活动空间,对城市的生态发展和形象风貌起着重要作用。但现如今城市公园多因建设年代久远,存在生态功能不足、服务质量落后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人民对于城市生活生态环境的需求,亟需更新提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1]”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河流、街道、生物系统的生态环境,实现多样化、全龄化、人性化的城市公共服务和景观供给。通过城市自然环境改善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协同,进而打造更加宜人的景观环境和更包容的城市公共空间,发挥城市自然景观对每一个人的心理支持作用及塑造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0.
居住区环境作为人们生活、居住、娱乐的场所,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短缺,人们对居住区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现场调研、项目解读、特色及文化挖掘等确定汇吉家园景观设计主题、风格基调、景观格局等,分类对小区景观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居住区景观对不同人群的功能需求、心灵及精神需求,着力打造一个舒适、健康、绿色、人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建筑与公园绿地不断更新,产生了许多为了消纳城市弃土而建设的渣土公园。城市居民对于公园景观的要求提高,老旧的渣土公园在功能上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所以对于渣土公园的景观更新探究应当立足于当下不同人群对于公园绿地的需求,同时结合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历史以及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定位。在结合场地生态特征的基础之上,探索打造与环境适应的互动性生态景观,通过对秋岭公园进行景观更新设计,为其他渣土公园更新改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徐久财  王楠 《现代园艺》2023,(5):137-139
近年来,我国高校建设如火如荼,既有老旧校区的改造,又有新建校区的扩建,但建设过程中不难发现,校园景观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景观特色、校园户外空间单调乏味、缺少可停留空间、人车矛盾等,部分高校对户外景观建设的认识仍停留在绿化工程阶段,使得我国高校在户外空间建成使用中缺乏活力。基于此,从高校户外景观环境建设的现状出发,结合疫情及“双碳”背景,分析了校园环境使用人群的行为习惯,总结了高校景观营造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实例提出了高校景观环境营造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得到极大的发展空间。由于老旧城区的基础建设水平不足、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同时在生活方面环境恶劣,各种功能也不够健全,因此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更好地保障社会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传统风貌和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环境质量,扩展旧城综合功能至关重要。其中通过绿地景观改造将绿地生态功能与景观结合起来,因此,在改造中需要注意绿化。基于此,本文从中的文化、空间、街巷、广场、建筑、绿地中的景观问题入手,对采用了旧城街道市政景观提升设计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城市建设对于绿色景观的设计需要逐渐成为重要的规划项目。从城市绿色景观设计的理论入手,分析绿化景观在城市化建设中的具体规划设计,以期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洪侠  葛蕊娟  张万亮 《花卉》2020,(8):132-133
景观园林设计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安逸需求,也是催生经济社会进步的需要,必须遵循自然规划,坚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做到“绿”与“清”同步,因地制宜,充分融合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城市的定位相适应。坚持以人为本,把设计与宜居环境完美结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可持续生态化建设方针的提出,人们在生活当中对生态化建设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当今的城市发展建设中,景观设计的需求离不开未来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发展。城市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生态建设,未来发展不断丰富居住空间功能的同时,结合景观生态学对城市居住环境进行科学设计,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本研究分析了景观生态学中城市居住区域的景观设计,以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尺度公园是城市中对市民开放的小型绿地空间,服务于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单个小尺度公园建设可改善城市区域内环境,而分布在城市中各个地点的小尺度公园相互交织,从而能提高城市整体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以镇江市京口区为例,分析总结小尺度公园分布、功能和存在的问题,强调小尺度公园设计应突出对城市中生态景观的修复和以更新织补的方式完善和修补城市空间,以期能为类似空间设计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刘一颖 《花卉》2020,(8):123-124
在城市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全面推动城市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该整体优化城市设计工作。在城市设计工作中,植物景观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点缀和象征。为整体优化植物景观的应用成效,充分发挥净化环境、陶冶情操、美化空间的作用,应该充分做好植物景观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徐杰 《现代园艺》2014,(12):75-7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在城市配套建设中,景观绿地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概述了城市景观绿地规划的概念和作用,指出了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的现状,提出了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城市景观绿地是城市生活和自然的载体,通过良好的景观绿地规划可以提供给城市居民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交通空间,促进城市的自然生态性发展,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实现健康发展的计划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王庆  庹星婧 《现代园艺》2023,(18):92-94
城市河道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平台,是城市景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倡导的生态建设理念及中国提出的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下,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已成为城市建设和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上澳塘港为例,提出一个综合的景观空间提升策略,以滨水岸线的功能提升和慢行系统的连贯性为导向,通过构建多功能的公共空间、便捷的慢行系统空间及人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引入海绵城市建设概念,通过对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全面考虑,使城市河道成为生长性景观,为今后城市中小河道景观提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