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W05在新疆南疆早中熟机采棉模式下生育期133 d左右,植株呈塔形,Ⅱ式果枝,棉铃卵圆形,单株结铃7.0个,铃重5.9 g。2016-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机采棉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6 550.5 kg·hm-2、2 769.0 kg·hm-2、2 739.0 kg·hm-2;2年平均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8 mm,断裂比强度32.5 cN·tex-1,马克隆值4.2;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简要介绍了AW05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耕野2186在南疆早中熟植棉区种植长势较强,农艺性状优良,具有抗逆、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稳产、优质、综合性状好等特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区域试验中,其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 230.5 kg·hm-2、2 223 kg·hm-2和2 134.5 kg·hm-2。耕野2186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等早中熟植棉区推广种植效益显著。本文概述了耕野218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制种要求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中棉所96A在南疆早中熟植棉区生育期约为133 d,株型较紧凑,塔形,结铃性强,铃重5.8 g,霜前花率97.0%以上,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2016―2017年新疆早中熟常规棉品种区域试验中,其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 681.3 kg·hm-2、2 488.5 kg·hm-2和2 426.3 kg·hm-2。介绍了优质常规早中熟棉中棉所96A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国欣棉3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国欣棉32在河北植棉区春播生育期123 d,植株紧凑,铃重6.6 g,霜前花率93.9%。2019―2020年河北省春播常规棉组区域试验中,2019年多点平均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 529.0 kg·hm-2、1 843.0 kg·hm-2、1 734.6 kg·hm-2;2020年多点平均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 886.4 kg·hm-2、1 627.8 kg·hm-2、1 524.8 kg·hm-2;2年纤维品质检测结果为上半部平均长度30.6 mm,断裂比强度31.0 cN·tex-1,马克隆值5.0;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相似文献   

5.
阿农陆1号在新疆南疆早中熟植棉区生育期134 d,植株筒形,铃锥形;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17―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品种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籽棉和皮棉单产分别为5 462 kg·hm-2、2 298 kg·hm-2;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0 mm,断裂比强度34.3 cN·tex-1,马克隆值4.0。介绍了阿农陆1号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五师16-13在西北内陆棉区春播生育期121 d,株型较紧凑,Ⅱ式果枝,单株结铃数7.7,铃重5.4 g,衣分41.8%,籽指9.9 g,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品质达到国家Ⅱ型棉花品种标准。2018―2019年区域试验中的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 536.5 kg·hm-2、2 313 kg·hm-2和2 266.5 kg·hm-2。简要介绍了五师16-1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中棉所135在四川省植棉区生育期132 d,株型松散,呈塔形,铃长卵圆形;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2018―2019年四川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为3 797.88 kg·hm-2和1 541.19 kg·hm-2。介绍了中棉所135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纤维品质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中7700在西北内陆早熟棉区春播生育期123 d,株高67.05 cm,Ⅱ式果枝;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18―2019年西北内陆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 380.5 kg·hm-2、2 272.5 kg·hm-2和2 250.0 kg·hm-2。介绍了中7700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李豪  黄磊 《中国棉花》2022,49(7):16-17
2016―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组区域试验表现:庄稼汉701在新疆北疆早熟棉区生育期123 d,植株塔形,Ⅱ式果枝,较紧凑,单株结铃5.7个,铃重5.4 g,籽指8.7 g,衣分45.7%,霜前花率94.3%,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年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 752.00 kg·hm-2、2 171.25 kg·hm-2和2 065.50 kg·hm-2。简要介绍了棉花品种庄稼汉701的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在湖南省植棉区,中棉所131夏播生育期为103.9 d,植株塔形,叶片中等大小,花药白色,吐絮畅,对脱叶剂敏感,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在2019―2020年湖南省机采棉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为3 814.43 kg·hm-2和1 501.38 kg·hm-2,纤维品质为Ⅱ型。本文介绍了中棉所131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产量、纤维品质表现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