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由于从唐、宋到明代饮茶方式的变化,唐代茶书中的盏推崇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宋代茶书中的盏崇尚以建窑为代表的黑瓷,而明代茶书中的盏则普遍崇尚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的白瓷。明代茶书最欣赏的明代白瓷是宣德、成化、嘉靖年间景德镇官窑生产的瓷器。明代茶书普遍十分注重茶饮中茶盏的清洁。茶盏是最典型的茶具,明代茶书往往用"茗碗"来代称茶饮之事。  相似文献   

2.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3):1014-1021
寄生类药用植物是一类重要的中药资源,其寄生分子机制是植物学领域研究热点。本研究以寄生类药用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独脚金(Striga asiatica)和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为代表,综述了其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与寄主之间寄生识别和物质交流等方面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寄生类药用植物的寄生分子机制深入研究、资源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3.
普洱茶降脂功能及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近年来普洱茶降血脂作用及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总结普洱茶降脂功能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指出普洱茶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功效且主要降脂活性成分可能是茶多酚、茶多糖、茶褐素、他汀化合物等,旨在为探明普洱茶降脂活性成分,开发高降脂活性的普洱茶提供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4.
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夏秋茶的一些对策,如研究新工艺、开发夏秋茶新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加强品牌建设、推行机械化采摘,增强政策扶持力度等,旨在为今后夏秋茶发展提供思路,推动茶产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郭旭 《茶业通报》2017,39(4):189-192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其传世作品中,有数十首涉及茶文化描写。本文从白居易的诗茶生活、名茶成为珍贵赠品、茶饮在唐人生活中的地位、白居易茶诗中的审美意象与文化内涵等四个方面解读白诗与唐代茶文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舒城县夏秋茶开发现状出发,分析了夏秋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夏秋茶开发建议,如加强茶园栽培管理,推广机械化采茶技术,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等,旨在为今后舒城县夏秋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所谓茶外茶,是指利用某些植物的药用作用,制成的一种特殊茶剂。这些茶外茶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研制而成,具有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作用。1柿叶茶制作方法:在深秋季节,选取经霜打自然脱落之柿叶,洗净晒干,切成若干的小碎片,每次取3~5克,煎汤或沸水冲泡代茶饮。药理作用:柿叶茶具有降胆固醇、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以及降血糖等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颇有益处,对胃溃疡、肺结核、支气管  相似文献   

8.
陆羽曾至南京栖霞山采茶,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具体包括茶刻石青、茶亭、茶泉、茶树、茶诗等。这些茶文化遗产丰富栖霞山的文化色彩,为当代开发茶文化遗产提供了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9.
为给六盘水市夏秋茶资源的综合、有效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概述了六盘水市夏秋茶利用现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提高夏秋茶利用率的建议:加强茶园管理措施,改进茶叶加工技术、开发夏秋茶新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增加茶叶附加值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调查分析了平利县茶饮品牌建设发展现状和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平利茶饮产业品牌管理的相应对策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黑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中的一种,近年来因其独特的保健作用及便于储藏、耐冲泡的特点而备受欢迎,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渥堆工艺及保健作用等也被广泛研究。它是一种后发酵茶,经渥堆其生化成分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形成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独特风味。渥堆是黑茶加工中最关键的工序,其实质是以微生物活动为中心,在湿热、微生物以及胞外酶的相互作用下使多酚类物质自动氧化。综述黑茶某些品质成分,初加工中渥堆工艺、渥堆微生物及生化成分变化情况,初加工配套工艺技术以及深加工相关研究,概括黑茶目前的主要研究情况并展望今后黑茶的深入研究方向,即开展微生物、酶、品质成分三者间内在关联的研究,揭示黑茶特征风味形成机理,以及加工机械化、规模化、清洁化等研究,以期为黑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黑茶的历史悠久,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由于黑茶是一种后发酵茶,经过渥堆而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独特滋味,备受人们喜爱,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综述黑茶品质的成分与感官研究、黑茶加工工艺与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和安全性分析,概括黑茶保健功能和其香味成分的相关研究,揭示黑茶标准与黑茶认证、黑茶机械与黑茶营销的相关研究,旨在为黑茶的深层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灵芝是一种具有营养和药用双重作用的名贵中药,主要成分有多糖、氨基酸、核苷、生物碱等,主要功能是降血脂、健脾胃、护肝脏等。经过加工,成品灵芝茶的水分应控制在9%左右。  相似文献   

14.
茶皂素是一种植物源活性物质,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可观。笔者全面综述了茶皂素的理化特性,抗菌、免疫、抗氧化、降血压及对心脑血管的保护等生物学功能以及对动物生长性能和产品品质的影响。同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综合阐述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对其未来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马齿苋药用价值及其保健制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马齿苋的活性物质及有效成分抑肿瘤、糖尿病及抗菌消炎、抗氧化、降血脂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阐述马齿苋加工保健品及药剂的开发利用价值,为马齿苋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番石榴果实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及其加工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番石榴的营养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发展前景。青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降血糖、收敛止泻、止痒、抗氧化、平衡血糖及清肝、治疗糖尿病等功效,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茶叶加工中揉捻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茶叶加工揉捻工序的分类、品质影响、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揉捻技术在生产名优茶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邓永亮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3):160-164
为了丰富茶叶种类,提高资源利用率,作为茯茶发源地的陕西经过研究与创新,恢复了茯砖茶的生产。文中简述了陕西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认为陕西茯茶产业的发展前景光明。运用SWOT分析法归纳了陕西茯茶发展所面临的优势、薄弱点、机遇和威胁因素,在发展战略分析时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为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由于陕西茯茶处于恢复生产的发展时期,目前,除了陕西茯砖茶中“金花”菌的种名鉴定结果与其他产地“金花”菌的种名鉴定结果一致外,其他有关陕西茯茶的研究鲜见报道。本文最后提出了有关陕西茯茶理化成分、保健功效、含氟量、“金花”数量及饱满程度等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适合液态发酵茶饮料的菌株筛选为目的,研究了分离自茶叶中4株优势菌初步鉴定及其发酵特征。结果表明,分离自茶叶的4株优势菌(乳酸乳球菌、卡斯特德巴利酵母、灰绿曲霉、青霉菌)均能在茶汁中良好生长,茶汁经过不同菌株发酵后呈现不同的发酵特征,主要表现有汤汁明亮,酚氨比降低,芳香类物质增加,醇厚和陈香等品质,并且溶入许多微生物代谢活性物质,形成营养丰富,保健价值好,风味独特的发酵茶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