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玉米纹枯病是河南省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笔者认为,随着高产密植品种的推广、土肥条件的改善,玉米纹枯病将上升为主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30%~40%。近年来,宝丰县各乡镇玉米种植区都不同程度发生过玉米纹枯病危害,并出现大面积枯死,减产在50%以上。一、发病症状玉米纹枯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  相似文献   

2.
玉米纹枯病是我省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省玉米产区零星发生上升为吹要病害。笔者认为,随着高产密植品种的推厂、土肥条件的改善。玉米纹枯病将上升为主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玉米纹枯病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30%~40%。2005年我市邵原镇花园村134公顷玉米制种田严重发生玉米纹枯病危害。病株率72%~100%,出现大面积枯死,减产60%以上。  相似文献   

3.
玉米纹枯病是危害玉米的重要病害.主要侵害叶鞘,也可危害叶片、果穗及苞叶。发病严重时,能侵入坚实的茎秆.但一般不引起倒伏。该病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除危害玉米外.还可以侵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棉花、大豆等双子叶植物。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一股发病率在70%~100%.减产10%~20%,重发区减产35%以上。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四川南充、广元等地区水稻稻瘟病与纹枯病一直发生,相关部门提出了预测防御工作。水稻纹枯病是一种水稻病害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这种水稻病害发生在世界各地。立枯丝核菌会使得水稻形成枯斑使水稻无法结果实降低水稻的粒重使水稻在很大程度上减产。本文主要通过对水稻稻瘟病与纹枯病的深入研究详细讲解了对这两种病害的预防与治理。  相似文献   

5.
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常见病害有稻瘟病、稻纹枯病、稻白叶枯病、稻曲病、稻胡麻斑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褐斑病、稻病毒病等。其中,在当地水稻生产中常发生而又对水稻危害最严重的病害有稻瘟病、稀纹枯病、稻白叶枯病、稻曲病,这些病害每年给水稻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特别是稻瘟病在个别年份造成严重减产,直接影响着水稻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由于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过量施用氮肥等原因,使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日益加重,已上升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一般病株率15%~40%,减产10%~30%;严重者病株率达50%~100%,减产50%以上,出现不能抽穗和植株腐烂等情况。为了有效控制纹枯病的发生,保证水稻稳产高产,现将水稻纹枯病综合防治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华琼 《农家科技》1998,(11):12-13
<正>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纹枯病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受害麦田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可达40~50%。因此,必须提高对小麦纹枯病的认识,加强防治,严格控制其发生与蔓延。发病规律。小麦纹枯病主要  相似文献   

8.
<正> 小麦纹枯病是近年来危害逐年加重的一种病害,其危害程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水浇地面积扩大、氮素化肥施用量增加、小麦播种量加大、密植程度提高,使小麦群体过大、田间小气候湿润、通风透光不良而利于纹枯病的发生。近年来发病面积占总面积的75%,平均减产15%,严重地块达39%。一、发生及危害小麦纹枯病是土壤传染的病害,病菌以菌核和病残体中的菌丝在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根病主要有三种,即小麦全蚀病、小麦纹枯病和小麦根腐病。它们主要危害小麦根茎基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一般发病可使小麦减产10%20%,重者减产70%20%,重者减产70%80%。返青拔节期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的又一次侵染扩展高峰,所以此期做好小麦根部病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1998,(11)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为害逐年上升,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纹枯病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受害麦田,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可达40%~50%。因此,必须提高对小麦纹枯病的认识,加强防治,严格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1.发病规律小麦纹枯病主要以菌核附着在寄主残体上或落入土中越冬、越夏。小麦播种后,菌核萌发侵染幼苗引起发病,一般三叶期前后开始见病斑,后有扩展,但病株率低,病害较轻。越冬期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病菌  相似文献   

11.
我镇是小麦、水稻轮作区,常年的水旱轮作使得我区的一些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特别是小麦纹枯病.纹枯病是小麦、水稻共发病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小麦纹枯病开始在我地发生,由于病情较轻并未引起重视.发展到90年代后,逐年加重,先后在1992年、1993年、1994年、1997年和今春严重发生.今春全乡小麦普遍发生纹枯病,小麦因此减产100万kg,重发生区损失率在15%以上.为此,我们对全乡的小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分析纹枯病区域化发生的原因,为探索对防治纹枯病新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21,(9)
正近年来我国水稻产业发展迅速,伴随着氮肥的大量施用、矮秆密植品种水稻大面积推广,纹枯病等病害经常发生。病害发生时如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会造成严重减产。水稻纹枯病是一种以菌丝体侵染水稻叶鞘的病害,属于土壤传播真菌性病害,与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并称为水稻三大病害。1水稻纹枯病的传播途径次级侵染源水稻纹枯病病菌主要通过越冬侵染在土壤中菌核,植株病残体和受侵染种子为初级侵染源,  相似文献   

13.
水稻主要病害在我地区有水稻立枯病、水稻恶苗病、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稻曲病、水稻白叶枯病,如不加以有效控防,会对水稻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要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来缓解或避免病害的发生,最大程度的挽回因病害造成的粮食损失。  相似文献   

14.
水稻纹枯病是种真菌病害,它是水稻生产时普遍性和常发性极高的一种病害。当前,由于高产、矮秆等水稻品种的推广度较高,且人们对纹枯病的重视程度较低,纹枯病有越发严重的趋势,严重制约了我国水稻的稳定高产。鉴于纹枯病已经成为了病株增多、水稻产量减少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着重对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症状、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论述,以期有效指导广大水稻种植户进行该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 水稻穗颈瘟和纹枯病是水稻的两大病害,在我省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造成水稻减产。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水稻品种对这两种病害的抗性较差,所以适期喷药保护控制危害,仍是挽救损失的重要手段之一。供试药剂为40%克瘟散乳油(德国拜耳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由于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过量施用氮肥等原因,使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日益加重,已上升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一般病株率15%~40%,减产10%~30%;严重者病株率达50%~100%,减产50%以上,出现不能抽穗和植株腐烂等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许昌市对小麦产量构成威胁的病害种类主要有小麦纹枯病、全蚀病、白粉病、锈病、孢囊线虫病、赤霉病、黑穗病等。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10%~15%,严重的可造成小麦减产30%以上。一、发生特点(一)症状隐蔽全蚀病、纹枯病发病早期如果不注意观察,其症状不容易被发现。全蚀病是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  相似文献   

18.
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发展蔓延较快,发生危害日益严重的一种病害,发病面积逐年增多,一般发病率在40-70%,个别地块或品种高达100%,造成的减产损失在20-40%,严重的高达55%.特别是玉米中后期(即玉米籽粒形成至灌桨充实期)纹枯病防治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高效、优质生产的主要时期.因此,有效防治玉米中后期纹枯病对提高产量和效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已上升为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小麦发病后,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下降,后期易倒伏,严重的全株枯死。1985年4月开始,我们在泰县良种场和泰县大冯、运粮等乡进行了小麦纹枯病的调查与防治。 一、小麦纹枯病的田间分布 通过近100块不同类型田的调查,在发病前期,纹枯病田间分布有两种情况:旱作茬麦田,纹枯病在田间呈核心分布;水稻茬麦田,纹枯病在田间呈嵌纹分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该病在陕南稻区的发展历史较长,由于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过量施用氮肥等原因,使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日益加重,已上升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一般病株率15%~40%,减产10%~30%;严重者病株率达50%~100%,减产50%以上,出现不能抽穗和植株腐烂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