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政策·数字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城乡融合发展促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健全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培育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收;加强职业农民培训,培育发展新型农业  相似文献   

2.
1 准确把握农广校面临的大好形势 1.1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保障。李克强总理强调,农业科技成果最终是由农民使用的,要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下功夫;要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逐步建立有效的农民免费培训制度;加大对大中专院校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更多青年人学农务农,使农业后继有人。2014年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6部委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都对大力培养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农业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农业部正式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相似文献   

3.
时朝  李潇  王植 《南方农机》2023,(15):49-51+58
科技成果的转化象征着农业发展形式的创新,代表了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革新。只有具备充足的专业人才储备,才能转变农业发展的传统形式,推动农业向机械化、科技化及现代化方向发展。基于此,课题组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方面,农民教育培训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举措,其作用在于解决农业生产与农业科学研究相脱离的问题,促进农业供需方信息对称和平衡发展。另一方面,农民教育培训是培育新型高素质职业农民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新型高素质职业农民文化水平、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现代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现状和国外经验,课题组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重视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农民行业辅导、建立健全培训体系等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州从玉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以带动农户为己任,坚持“发展企业服务农民”的宗旨。以科研为先导、以完善农业设施为基础、以品牌战略为营销策略、以提升产品质量为主要手段、以农业标准化带动农业生产专门化和规模化,以“公司十基地十农户”为经营模式,不断强化与农户的利益联系机制,走出了一条以品牌营销和科技支持双向推动的科技扶贫的产业化经营路子,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化的纵深发展。从玉菜心、芥蓝、毛豆、荷兰豆、甜豆等品种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相似文献   

5.
杨红梅 《农业工程》2018,8(9):104-1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抓手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在当前新形势下必须要依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强对农民的进一步教育,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铸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首先指出新型职业农民内涵,论述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新形势下农村职业农民培养体系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网络营销的发展,传统的汽车营销模式难以满足现代人多样化购车需求,在网络营销的背景依托下汽车互联网营销得到了相关人员的关注。为此,在阐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汽车服务营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优化汽车市场服务营销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农民教育培训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任务更加紧迫而繁重。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是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基本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建制农广校和乡村教学点五级办学体系,在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为全面提高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服务能力,现就加快构建以农广校为基础依托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提出如下意见。一、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基础性战略性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省农民教育事业历来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和支持,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等职业教育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要取得持久和深入发展,却离不开高质量的"产品"和有效的平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农业是其核心领域之一。四川省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如何与持续升温的"互联网+"结合,如何面对当前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构建农民教育服务平台,这值得我们每一个农民教育工作者深思。笔者就四川省农民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如何构建自己的战略平台,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发展创新了企业的营销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的企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于农产品企业而言,立足于互联网的农产品营销有效的提高了农产品的特色和魅力,也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互联网+农产品"型网络营销是农产品企业进行产品营销的"大势所趋",因而企业方面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农业培训对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影响,文章以2019年粤赣两省501份新型职业农民调查数据为基础,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农业培训对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营性收入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农业培训对新型职业农业经营性收入有显著促进作用,参加过农业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营性收入的对数要比未参加过农业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营性收入的对数高出1.176。第二,在考虑了样本的"自选择"问题以后,农业培训对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营性收入水平对数的影响变小,核匹配结果的差值为1.071。第三,性别、年龄、从事农业生产年限、家庭农业从业人数和地形特征变量对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农业培训的影响各异。可见,要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差异化培训。  相似文献   

11.
农特产品网络营销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发展,成为拓展农特产品市场、提高农特产品销量、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欠发达地区如何有效抓住机遇,利用网络营销这一全新销售模式促进农特产品营销亟待解决。该文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通过收集淘宝网商洛农产品营销的相关数据,从产品、顾客、便利、成本和沟通5个方面对该市农特产品网络营销现状进行分析,最终为欠发达地区提升农特产品网络营销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涉农工程类专业是依托农业工程和机械工程两大学科,服务于农业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培养专门的工程类人才的工程技术学科专业。本文简要介绍了英国工程类人才培养标准,深度关联分析了英国教育学位体系与工程类人才、教育课程体系与工程专业能力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农业大学和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为例,系统对比研究了中英农业工程和机械工程专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等。研究结论对于高等教育革命性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国探索新的教育培养模式与机制,助力新工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冯开蕾  胡兴球 《农业工程》2018,8(3):133-135
分析了传统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互联网+”可以促进农业发展智能化、精细化、高效化和生态化。针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面临缺乏全面规划、农村人才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缺失等制约因素,提出建立宏观规划机制、培养“新农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力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等措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孙菲 《农业工程》2018,8(8):137-13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农产品有关的交通运输业也在不断朝着便利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农产品营销渠道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阐述了现代农产品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影响要素和我国现有典型农产品营销渠道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了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构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杨萍 《农业工程》2019,9(1):95-97
深度结合“互联网+”,构建综合信息化教育平台是国内教育领域发展的趋势,西安外事学院的创业学院在农业创业方面借助“互联网+”新理念实现面向校内大学生群体的自主教育创新,以寻求对教育体制、教育内容的有效突破,走教育多元智能信息化发展道路。该文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分析农业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把握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的农业工程内涵,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农业工程类专业高质量人才,是农业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农业产业需求、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阐述了新发展阶段下高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科交叉、工农融合的发展内涵,顺应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工农融合校本特色与新工科专业建设背景,开展教学规模与质量平衡途径、虚实并存育人条件、产学研融合实践平台、专产协作培育机制、交叉耦合培养范式、全人教育创新文化等探索与实践,总结分析华中农业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对深化农业工程类专业教育的改革成效,提出了革新质量育人理念、创新多维育人模式、优化完善育人体制等农业工程类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实现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未来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7.
王艳 《农业工程》2020,10(8):125-128
在“后疫情”阶段,农产品销售流通领域正在发生深层次和全渠道的电商化变革,形成新的产销体系。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建立电商平台和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产品上行创新路径。通过比较分析社区团购、定制领养、社群营销和网络众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模式,提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选择的建议,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崔炬  尹清 《农业工程》2019,9(6):139-141
阐述了低碳经济下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大电子商务平台的普及率、加强专业人员培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物流配送系统以及提高农产品配送灵活度等建议,以期促进低碳经济下农产品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正式步入科学化教育路线以来,“3+1”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采取了举例分析法,从农业机械类专业的视角探索“3+1”人才培养模式下现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变革。同时以农业机械类专业为例,发掘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及初期目标,并且分析了在该模式下对于工科学生所产生的引导作用,以期对现代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吴琼  刁振军 《农业工程》2018,8(9):143-144
“互联网+农业”是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农业发展新模式,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利器。因此,基于“互联网+”视域下探究农业供应链发展新模式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该文基于“互联网+”视角,结合农业发展大势,从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构建农业供应链新模式,以“互联网+”带动农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