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水稻是信阳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病虫害每年给信阳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了保护信阳市水稻丰产丰收,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加快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中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从2014年开始,信阳市承担了部省级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任务,并在示范区内对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进行了试验示范。信阳市通过4年来的试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现将2016—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凌海的主栽作物,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二化螟在凌海地区1年发生2代,严重威胁水稻生产。二化螟可造成水稻枯鞘、枯心、死穗、白穗,发生时间长、防治难度大,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由于多年大量连续使用化学农药防治,造成二化螟抗药性不断增强,防效明显下降,天敌数量减少,稻田生态环境被破坏,为安全有效的防治水稻二化螟,推广绿色植保技术,在安屯水稻示范基地、建业平安村等试验示范了水稻二化螟性诱剂防控水稻二化螟技术600亩,效果好、无污染、无农药残留、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贯彻落实"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确保水稻丰产丰收,加快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光山县于2018年承担了农业农村部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任务,并在示范区内进行了香根草诱杀水稻螟虫试验研究,通过一年来的试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一)诱集植物及种植方法1.诱集植物。以香根草为诱集植物,由河南省植保植检站安排相关科研单位提供。  相似文献   

4.
信阳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集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迎春 《河南农业》2018,(34):35-35
信阳市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植保系统在做好病虫害监测、及时准确发布农作物病虫信息、科学指导大面积防控的同时,以部级、省级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建设为着手点,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加强试验示范,大力推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水稻二化螟、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稻瘟病防治过程中,就绿色防控技术和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相结合及防病增产效果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应用绿色防控技术,防病增产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秀山县开展的"生物导弹"、性诱剂、绿僵菌、灯诱、稻田养鸭、农药减量助剂等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情况,探讨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总结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经验,对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二化螟的防控效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稻螟赤眼蜂防控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在长沙县优质稻基地,开展了大面积释放稻螟赤眼蜂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等害虫的防控效果较好,是一项发展绿色植保战略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推行绿色防控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稻田养鸭与杀虫灯对水稻三大害虫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在洞庭湖区的湘阴县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稻田养鸭、频振式杀虫灯和药剂防治三种不同防控技术措施的处理,比较分析了这三种措施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三大害虫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鸭共生技术与频振诱控技术相结合,对稻田有害生物的控制效果明显,不仅符合"绿色植保"的理念,而且有利于优质食用稻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强化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2010年,四川l省岳池县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1.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在二化螟成虫发生始期安装二化螟性诱剂5000套,防控面积5000亩。在四川省岳池县石垭镇梨子园村、花园镇火塘坝村示范,示范面积500亩,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推广绿色防治技术,示范应用宁波钮康公司生产的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通过示范,验证该项技术对二化螟诱蛾量和螟害率防控的效果,为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二化螟是吉林省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对水稻种植产业具有较大的危害。通过调查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的危害情况,分析目前吉林省水稻二化螟防控存在的问题,总结水稻二化螟的无公害防治技术,以期为绿色防治水稻二化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地区近年来水稻二化螟的危害情况,对湘南地区的衡阳县、涟源市、衡南县、茶陵县等地区二化螟发生规律及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针对二化螟基数不断增多,抗药性不断增强等问题,开展了水稻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并取得了良好防效。  相似文献   

13.
在气候变暖条件下,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的危害加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水稻种植户的增产增收和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从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危害的发生规律入手,对气候变暖条件下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危害加重的原因和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为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19年肥东县水稻示范区应用二化螟性诱剂、太阳能杀虫灯、赤眼蜂等开展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化学防控的绿色综合防治技术对水稻稻飞虱和二化螟的防效较好,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水稻虫害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水稻二化螟测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进一步了解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二化螟测报与防治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与灯光诱捕的测报效果对比试验以及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效果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较强的诱蛾能力,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其监测的二化螟消长动态与采用测报灯监测和田间实际发生情况均相吻合,且世代明显、清晰,始盛期和高峰期显著。同时,二化螟防治性诱剂对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绿色防控二化螟的有效手段在水稻生产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药减量控害,在水稻主产区示范推广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控技术。笔者针对前郭县展开的利用性信息素技术防控二化螟的示范工作进行总结,调查分析诱蛾数量,防治效果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充分说明性信息素诱控技术能够有效预防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且投入成本小,经济效益高,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水稻绿色防控是指在"绿色植保"新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病虫对水稻的危害。本文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阐释了稻鸭共作、性诱剂诱杀、螟虫诱集植物香根草示范种植、频振式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措施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近3年来郎溪县再生稻二化螟防控示范实践,分析了再生稻二化螟的发生危害特点,探讨了融合栽培方式、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的二化螟综合防控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越冬代二化螟发蛾盛期稻田人工释放拟澳洲赤眼蜂,考察寄生蜂对螟害的控制作用,据此研究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的效果,从而为水稻病虫绿色防控配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试验设放蜂田、农民自防田和不防治对照田3个处理,对赤眼蜂寄生率和保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拟澳洲赤眼蜂释放区的一代二化螟卵块和卵粒平均校正寄生率分别为66.18%和15.94%,保苗效果为56.52%。[结论]于越冬代二化螟发蛾始盛期释放拟澳洲赤眼蜂对一代二化螟的危害有一定控制效果,可作为一代二化螟绿色防控措施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浦东新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浦东新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综合配套使用后的防治效果、增产效果等,2 0 1 4年在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新浜村水稻高产示范方开展了性诱剂诱捕螟虫、全程植保防治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综合配套使用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绿色防控区主要病虫害总体防治效果较好,对纹枯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的防治效果优于常规防控区。减量用药控害成果显著,绿色防控区大田用药4次,比常规防控区用药减少2次,化学农药使用纯量减少72.6%。增产增收效果较好,较空白对照区(完全不防治)每667 m~2增产135.77 kg、增幅27.31%,较常规防控区增产14.67 kg、增幅2.37%;每667 m~2净收入比常规防控区增收33.99元、增1.94%,比空白对照区增收298.21元、增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